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946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

关于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百色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2012-05-08 来源:

综合处

——2012年1月17日在百色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批准设立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等机遇,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五个百色”战略目标,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措施,克难攻坚,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基本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全年GDP达到680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完成84亿元,增长16.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7亿元,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0亿元,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4.6亿元,增长18.3%;外贸进出口总额4.25亿美元,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155元,增长20%,为撤地建市以来最高增长幅度。

  

(一)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预计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5%;粮食产量108万吨,增长3.8%。

一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成效显著。

粮食、水果、糖蔗、蔬菜、鲜茶、蚕桑、食用菌、中草药、烟叶等优势产业种植面积、产量同比均保持“双增长”,肉类、水产品总量分别增长5%、8%,山上造林51.4万亩;“南菜北运”基地、林下养鸡和“百万亩竹子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全市秋冬菜开发新增11万亩,林下养鸡新增出栏2600万羽,新种竹子16.5万亩,林下种植面积达18.2万亩;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85.7万亩,建成2个农业部标准园艺园,凌云、乐业茶叶生产执行无公害、有机标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新增认证面积65.5万亩,总面积达197.2万亩,有机农产品面积居全区第一,乐业县成为广西第一个(全国第三个)获准创建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县的县份;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香葱)、凌云县沙里乡浪伏村(有机白毫茶)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5家,新增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自治区级2家、市级9家。

二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如期完成,解决28.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建设水利项目3183处,完成投资30亿元;新建沼气池6400座;新开工农村公路项目139个,完成投资3.3亿元。

  

(二)“一主多支”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工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00亿元,增长22%。

一是“千亿铝产业”工程加快推进。

2011年7月《广西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获得国家批复并纳入自治区层面重点推进,成为国家批复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铝产业示范基地。

广银铝业一期年产20万吨铝材加工、那坡百益矿业年产100万吨铝精矿等项目扎实推进,隆林翔吉铝业年产10万吨铝板带、隆林银丰铝线材公司年产3万吨铝线材、平铝集团特种铝型材、平果博导铝镁线缆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铝镁合金线、平果铝合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精密铝合金铸件等铝加工项目陆续建成达产。

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中铝广西分公司年处理220万吨赤泥回收铁项目竣工投产,铁精矿品位达到55%以上,实现年回收铁精矿约22万吨。

全年完成氧化铝534万吨,增长1.1%;电解铝45万吨,增长1.2%;铝加工58万吨,增长20.3%。

铝及配套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4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9.7%。

二是一批非冶金铝项目积极推进。

广西绿实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聚合氯化铝项目竣工投产,田东锦盛化工年产20万吨4A沸石、20万吨聚合氯化铝项目开工建设,田阳年产23万吨、那坡年产16万吨工业陶瓷制品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非冶金铝产业实现增加值1.2亿元,增长26%。

三是林浆纸产业发展更趋优化。

全市第一个林业深加工专项规划(《2011-2015百色板浆纸工业发展规划》)完成编制,设立竹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田东县年产9.8万吨文化纸项目建成投产,百色烁城纸业年产6万吨高档生活用纸和年产1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项目开工建设,春天木业公司年深加工木材30万立方、右江区瑞达纸业有限公司年产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金荣纸业年产40万吨漂白竹浆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四是新兴产业培育成效初显。

生物科技、新材料造纸、竹子加工、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逐步兴起,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和生物工业有较大发展。

平果县年产100万吨生物蛋白饲料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百色美联能源科技年产1万台煤矿探水雷达、年产100万台矿井无线通讯设备、百能车辆有限公司年产3万台多功能运输车辆项目竣工投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美联科技产业孵化园落成。

五是电力保障能力有所改善。

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配套能源保障项目华能百色电厂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列入广西上报国家审批能源项目);新能源发展实现实质性启动,右江区生物质发电项目、田东那娄风电项目获得自治区发改委“路条”;田林县瓦村水电站开工建设,田林县那新水电站、那比水电站等6座水电站及一批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新增装机容量8.87万千瓦。

六是工业园区加快发展。

预计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1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1.9%,平果工业园区和靖西县铝工业园区产值突破百亿元,全市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达到3个;百色新山铝产业示范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完成投资22亿元,入园大道建成通车,跨铁路桥、园区路网及排水排污系统等项目建设全面展开。

  (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消费需求持续扩大。

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9%。

一是区域性物流基地基础不断夯实。

平孟口岸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前期工作启动;百色港田东祥周作业区、百煤综合物流园项目、隆林煤炭物流中心和中国—东盟(田阳)国际现代农业物流园、田阳县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中国—东盟(百色)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交易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百色港大旺作业区、平果旺江作业区进港道路等加快推进,隆林南盘江物流配送中心、右江区南大建材市场三期、田阳年吞吐量90万吨物流码头等一批物流项目竣工投产。

二是金融服务纵深发展。

广西北部湾银行百色分行筹建工作完成,田东农村商业银行开业,华润村镇银行完成筹建申请,全市村镇银行达到4家,成为全区村镇银行最多的市;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增幅和增量分别位居全区第二和第四位。

城南环路和龙旺大桥项目获得4000万美元亚行贷款支持,东笋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利用亚行贷款项目(8000万美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与国开行广西分行签署《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前期规划合作协议》,与浦发银行、国海证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全辖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2.4亿元,增长15.5%,新增61亿元(比上年多6亿元)。

三是旅游业保持增长态势。

组建广西西部旅游联盟,编制完成旅游业发展系列规划,百色起义英雄雕塑园建成开园,百色旅游购物中心(靖西)基本建成。

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游客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6.2%,旅游综合收入74.2亿元,增长29.7%。

四是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67.1亿元,增长32.2%。

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5.1亿元,增长4.3%,对GDP贡献率为5.9%。

五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6亿元,同比增长18.3%;外贸进出口继续回升,进出口总额增长8%,其中,出口2.61亿美元,增长28.9%;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发放9940万元。

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配送中心等305个市场体系项目的验收,农村流通网络进一步健全。

  (四)城镇化发展进入快车道,城乡风貌显著改善。

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

预计全市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54.4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82.4亿元),增长18.8%,建成区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百色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6.5平方公里),比上年新增约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5.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百色市麒麟山公园专项规划、百色市城区湿地保护专项规划通过评审,平果、靖西、田东等县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推进。

二是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竹洲大道、站前大道东段、东环大道、竹洲大桥、百林大桥等城市环路及主骨架道路建成通车,城南环路、东合大桥加快推进,龙旺大桥开工建设,50平方公里的市区新区框架基本构建。

三是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百色旧城区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城北水厂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日供水能力达11万吨,各县区、重点乡镇供水项目加快建设。

百色城区和平果、田东、田阳、靖西等4个县城市燃气管道以及供气工程加快建设。

市科技文化中心、市体育中心、市龙景区教育集中办学项目、城东客运站、迎龙区农贸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动工建设。

四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成效显著。

凌云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通过国家验收,平果县、乐业县成功创建“广西园林城市”。

百色城完成城区无障碍设施及便民设施工程,实施桥梁亮化、解放街口景观改造等,新建城市绿地近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幅提升。

五是城乡风貌进一步改善。

编制完成6个县域镇村体系规划、43个乡镇总体规划、540个村庄规划;实施城乡风貌改造6472户、农村危房改造3.03万户;田阳百育镇、靖西旧州村、乐业火卖村“名镇名村”建设深入开展;右江河谷城镇带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

六是建筑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全市建筑施工承包企业达到53家,其中二级建筑施工企业8家,建筑业吸纳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已超过3万人,总收入突破7亿元。

2011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9.68亿元,增长66.9%,建筑业日渐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五)狠抓节能减排工作,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一是节能工作推进有力。

编制完成《百色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计划;推进银海铝业、中铝广西分公司、田东电厂、百合化工、右江矿务局、平铝集团、强强碳素等一批余热余压利用、电机变频、锅炉改造等节能项目建设;实施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全面开展大型建筑和公建项目能耗统计,全市县以上城镇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新建建筑执行强制节能标准。

二是减排工作有效开展。

编制完成《百色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推进火电企业脱硝工程和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开展全市饮用水源地和百色城区河道、环境噪声专项整治;对129家企业实时排污状况实行在线监控监测。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推开。

百色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并进入实施阶段;12个县(区)的生态县(区)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尾矿、废矿及冶炼废渣循环综合利用和铝土矿区生态复垦稳步推进;田东、平果、靖西、乐业、隆林五个县7个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实施“绿满百色”造林绿化工程。

一批生态乡镇、村示范建设项目有力推建,一批自治区级绿色机关、绿色环保医院、绿色学校成功创建;完成山上造林51.4万亩、城镇绿化256万平方米。

四是环境安全建设进一步强化。

辖区2个国控断面、3个区控断面、7个行政断面、8个湖库断面水质稳定在三类水标准;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基本完成,全市13个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百色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在二类水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1.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地表水质达标率达94%;建立放射源管理动态档案和数据库,举办全市118个涉源单位辐射安全培训。

初步预计,2011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下降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5%,氨氮排放量下降7.5%,氮氧化物减排控制在国家许可范围之内。

  (六)大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布局规划加快实施,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97.08%,连续两年居全区第二位;三年职业教育攻坚工程全面完成,顺利完成自治区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补助贫困学生生活费1.72亿元,受益学生32.56万人次;田东、那坡、德保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试点启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地震断裂带学校及其他突发自然灾害学校建设五大工程项目;加快建设百色职业教育中心一期工程、百色学院澄碧新校区等一批重点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十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缓解,新农合参合率达97.63%,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25元。

实现县县都有一所县级标准化的综合医院或中医院目标,全面完成1810个村卫生室建设;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等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著;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建设不断深化,人口自然增长率6.64‰,控制在8‰以内。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三是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步。

建立科技工作“厅市会商”制度,建立广西氧化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铝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碳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煤电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家技术研发机构,国家铝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建立两系超级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示范基地。

华银铝业公司研发的“气体悬浮焙烧氧化铝余热加热平盘洗水的方法”、“锅炉除盐水用于焙烧氧化铝降温的方法”等两项技术获国家专利。

四是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恢复成立百色市体育总会;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歌圩民族体育运动会等一批民族民俗艺术节;连续4届举办“中国百色乐业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连续两届举办“全国攀岩赛”等系列国际赛事;在广西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勇创佳绩。

五是群众文化走向繁荣。

群舞《暖》等一批文艺精品问世;建成87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0个乡镇文化站和1128个农家书屋;完成1.02万个20户以上“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举办“红城欢歌闹元宵—百色市元宵节民俗文化游艺”活动;开展“文化下乡”和“文化惠农”大拜年活动;举办第六个国家文化遗产日暨“唱支山歌给党听—千团万场”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等。

卫生、教育、计生、村村通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项目获得中央、自治区补助资金1.5亿元。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龄、妇女、儿童、青年等其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努力扩大和稳定就业。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02人(其中,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5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低于4%的年度控制目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7.43万人。

二是不断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全面推行医疗保险“一卡通”。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95.29万人次,增长7.9%。

在田阳、田东、右江区、平果、靖西、那坡、西林、隆林、乐业等9个县(区)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99.45万人,参保率76%。

新开工建设140个五保村,发放福利机构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基本生活保障金,部分县实行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发放4.56亿元城乡低保补助,惠及52.18万人;发放边境0-3公里范围内边民生活补助金8713万元,惠及9.11万人。

三是扶贫工作有效推进。

百色被纳入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14个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滇桂黔石漠化贫困连片地区;启动全国教育扶贫移民试点工程,首批受资助学员达470人;全市9个县区(新增6个县)被纳入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隆林、靖西石漠化治理与扶贫开发试验区成为全区试点;全市506个村列入自治区“整村推进”项目,其中377个村纳入“十二五”国家层面推进村;统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经验得到自治区肯定;完成贫困村屯级道路109条238.4公里、人畜饮水工程3345座(处)。

四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

开工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房、限价房、公共租赁房等各种保障性住房22528套,新增1000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全部到位。

五是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在全区率先建立市级价格调节基金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价格调控能力,率先利用价格调节基金对低收入群体和公交车实施临时价格补贴,对猪肉、牛肉、大米、食用油、蔬菜、液化气实施市级临时价格干预,补贴资金达1585万元,有效地控制物价过快增长。

  (八)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对外合作开放力度加大。

“农事村办”、“农情乡解”改革进一步深化拓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提前两年完成;西林、那坡全面完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金融改革取得新突破,;田东县建成全区第一个“信用县”,惠农信贷政策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明显。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加快推进,三年医改中期评估23项指标已提前完成22项(比自治区多4项),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卫生综合改革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启动。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单位体制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现全覆盖。

电网股份制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凌云、隆林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复合型警务机制改革扎实开展。

开放合作战略深入实施,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积极参加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2011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活动,与越南河江省、高平省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3.9亿元,新签约项目244个。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我们认真面对:

一是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市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节能减排的压力始终不减,信贷偏紧的宏观政策将会延续,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节能减排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很大;三是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凸显,电力紧缺、能源供应紧张、项目融资困难、用地矛盾突出等对发展形成了较强制约,尤其是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四是农业农村基础依然薄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五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困难较大,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依然艰巨。

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加强针对性的深入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任务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我市撤地建市10周年,也是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实现“稳中求进、科学跨越”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根据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同时与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相衔接,统筹考虑发展环境、支撑条件以及煤电油运、土地、资金、节能减排等约束因素,提出我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目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财政收入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万元GDP能耗比2011年下降3.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5%左右。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

  1.千方百计完成项目投资任务。

力争完成产业投资36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50亿元、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含房地产)145亿元、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投资60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林牧渔业投资30亿元。

  2.大力抓好重大项目储备。

加快编制和完善产业、行业规划及重点专项规划,为项目报批和融资提供前期保障。

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分级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

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超前研究和谋划一批城建、社会公益和基础设施项目,谋划一批铝深加工、能源保障、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项目,策划一批高附加值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推出一批高附加值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流通项目,形成投资加快发展的良好滚动机制,使投资强度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

加快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实现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力争新开工重大项目开工率达80%以上,完成投资330亿元以上,192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160个竣工投产项目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

  3.全力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继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

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以加快民营资本进入为突破口,推动招商引资大发展。

以土地存量和企业改革为引力,引进国内外一批强优企业;以优势资源为资本,引进一批资源加工型企业;以现有品牌企业为基础,引进一批配套产业。

全面加强招商引资资源整合,破解投资和项目储备不足难题。

把招商引资同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新产业培育、承接产业转移等结合起来,做到把握机遇抓招商,突出产业抓招商,建好平台促招商,打好基础抓招商,创新方式精招商,抓好落地保招商。

力争2012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500亿元,利用外国资金突破1亿美元。

  4.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保障项目前期工作经费。

成立涵盖项目策划审查、招商引资、土地指标争取、规划审批和征拆、资金协调、节能环评、能源保障工作的项目专项协调工作组。

围绕项目单子,理顺项目前置审批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重大项目联合审批水平,加快项目前期审批工作,尽快实现项目开工。

着重利用增减挂钩等用地政策缓解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压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争取自治区专项指标。

  5.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

围绕“三农”、节能减排、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文化、卫生、水利等中央投资项目,力争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亿元以上。

力争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超过80亿元。

着力推进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直接融资。

积极利用国外银行贷款。

探索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培植地方产业发展。

  6.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

全面贯彻中央和自治区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市政、交通、能源、金融、社会事业等领域,对已列入2011年广西第一批引进民间资本项目目录的105个项目尤其是已签约项目,要加快落实项目业主和项目资金,尽早开工建设;进一步研究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领域、国企改制改组、地方金融机构等方面引进民间投资取得新突破;在政策配套、金融信贷、协调服务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力争2012年完成民间投资540亿元以上。

  7.加强投资项目管理。

坚持完善重大项目联合审批、联合会商、片区会、“五个一”、绩效考评、统计及奖惩等行之有效的制度。

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审批手续简化,开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确保项目落地。

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信息台帐、月报和快报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及时解决督查过程发现的突出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