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03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王绂阅读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绂阅读答案.docx

《王绂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绂阅读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王绂阅读答案.docx

王绂阅读答案

王绂阅读答案

【篇一:

《王绂传》阅读答案】

class=txt>王绂传

①王绂,字孟端,无锡人。

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洪武中,坐累戍朔州。

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久之,除中书舍人。

②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

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

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

有谏之者,绂曰:

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③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

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②也。

客以红氍毹③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④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

同列语之曰:

此黔国公也。

绂曰:

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

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

既而曰:

我画直遗黔公不可。

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其高介绝俗如此。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坐累戍朔州

(2)除中书舍人

(3)虽豪贵人勿顾也(4)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b.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6分)

(1)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2)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

20.从王绂的处事经验看,要保持操守,需要警惕□□和□□这两种人。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2分)

21.本文③④两段分别叙写了王绂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王绂具有怎样的品质?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参考答案:

17.

(1)定罪,由而获罪(1分)

(2)授予官职(1分)(3)顾忌(1分)(4)等待(1分)

18.a(2分)

19.

(1)大丈夫应该清楚自己所处理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都像(你说的)这样,重要的事情将会怎样(处理)呢!

(审、轻者、固定句式,共3分)

(2)我不是没有听到他的喊声,这一定是他向我索要画罢了。

(之、是、判断句式,共3分)

20.估客;豪贵(2分)

21.王绂赠画,撕画还馈;(1分)由友人转赠黔国公的索画;(1分)清高耿直,不为金钱所动;(1分)不随流俗,不趋附权贵。

(1分)

【篇二:

022.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语文试题】

=txt>九年级语文学科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昨夜江边春水生,。

(《观书有感》)

2.,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

4.,雪尽马蹄轻。

(《观猎》)

5.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本词写了“现实”与“梦境”,形成鲜明对比,各表现了词人、的心境。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a.作者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因而写下这首诗与陈亮共勉。

b.本文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c.全词首尾写实,中间写梦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d.“壮词”中的“壮”不仅有“雄壮”之意,也有“悲壮”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本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姓名)。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段文字描写了山水之美,为后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铺垫。

b.本段文字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显得亲切自然。

c.本段主要介绍了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得名由来以及醉翁之乐。

d.本段文字采用了由大到小,层层推进的写法。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

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绂未仕时,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

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

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

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

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客以红氍毹馈,请再写一枝为配。

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其高介绝俗如此。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画不苟作

(2)长廊素壁..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虽然是富贵人物,也不去照顾。

b.即使是富贵人物,也不看一眼。

c.即使是富贵人物,也不去拜访。

b.虽然是富贵人物,也不回头看。

13.“绂索前画裂之”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4.文中的王绂是怎样的一个人?

(3分)②①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

论命运

冯友兰

①孔子、孟子等也谈命,如孔子说:

“知天命。

”庄子说: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孟子说: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荀子说:

“节遇之谓命。

”我说的“命”就是他们所说的“命”。

“莫之致而至”是不想他来而来;“节遇”是无意中的遭遇。

这才是“命运”的真意。

所以“命运”的定义就可说是一个人无意中的遭遇。

②命和运不同:

运是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遭遇,命是一个人在一生中的遭遇。

某人今年中了

特种奖券,是他今年的“运”好,但是他的“命”好不好,还不一定,因为他将来如何尚不得而知。

在一时期中幸的遭遇比不幸的遭遇多,是运好。

在一生中,幸的遭遇比不幸的遭遇多,是命好。

③普通所谓努力能战胜“命运”,我以为这个“命运”是指环境而言。

环境是努力可以战胜的,至于“命运”,照定义讲,人力不能战胜,否则就不成其为“命运”。

④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

学问、事功、道德。

即古人所谓立言、立功、立德。

而所以成功的要素亦有三:

才、命、力,即天资、命运、努力。

⑤要成大学问家,必须要有天资,即才。

俗话说:

“酒有别肠,诗有别才。

”一个人在身体机构上有了能喝酒的底子,再加上练习,就能成为一个会喝酒的人。

如果身体机构上没有喝酒的底子,一喝就吐,怎样练习得会呢?

做诗也是一样,有的人未学过做诗,但是他做起诗来,形式上虽然不好,却有几个字很好,或有几句很好,那种人是可以学做诗的,因为他有做诗的才。

学习只不过将原来不好的稍加润饰,使可陪衬你的好的,它只能增加量不能提高质。

不过诸位不要灰心,以为自己没有才,便不努力。

你有才没有才,现在还不晓得,到时自能表现出来,

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或许你大器晚成呢!

既有天才,再加学力,就能在学问上有成就。

⑥至于事功的建立,则是“命运”的成分多。

历史上最成功的人是历朝的太祖高皇帝,刘邦因为项羽的不行而成功。

如果项羽比他更行,他决不会成功。

学问是个人之事,成功则与他人有关。

历史上有些人实在配称英雄,可是碰到比他更厉害的人,却失败了。

有的人原本不行,可是碰着比他更不行的人,反能成功,所谓“世无英雄,遂令竖子成名”,所以事功方面的成就靠命运的成分大。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我们不应以成败论英雄。

⑦道德方面的成就则需要努力,和天资命运的关系小,因为完成道德,不必做与众不同的事,只要就其所居之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尽伦尽职即可。

人伦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必须和别人发生关系,而且必须做事。

能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是道德,和自己的地位高下事业大小都没关系。

不论何人,只要尽心竭力,对社会的价值是没有分别的。

命运的好坏对于道德的完成也没有关系。

文天祥和史可法都兵败身死,可算不幸。

但是即使他们能存来救明,他们在道德方面的成就也不会再增加一些。

他们虽然失败,道德的成就也不因之减少一些。

做官发财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惟有道德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做不做的权全在自己。

⑧有的人常常说我立志要做大学问家,或立志要做大政治家,这种人是可以失望的。

因为如果才不够,不能成为大学问家,命运欠好,不能成为大政治家。

惟立志为圣贤,则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普通人以为圣贤需要特别的在事功文学方面的天才,那是错误的。

孔子和孟子的成为圣贤,和他们的才干没有关系。

王阳明并不因为他能带兵而成贤人。

所以学问的成就需要才,事功的成就需要幸运的遭遇,道德的成就只要努力。

(反面还有试题)

15.第①段中“如孔子说:

知天命”中“知天命”的意思是(2分)

16.第①段主要运用了论证方法,作用是(4分)

17.第⑤--⑦段依次从

(1);

(2);(3);

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6分)

18.根据文章作者观点,下列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一定的天分,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大学问家。

b.刘邦的成功是因为项羽的不行。

c.达官贵人与村夫野老皆可成圣贤。

d.王阳明成为贤人与他的带兵才能密切相关。

19.下面内容应该放在文章第几段?

请阐述理由。

(5分)

不但如此,有的反而要在不幸的遭遇下才能表现,如疾风劲草,乱世忠臣。

孟子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终身富贵的人,最多能做到前者。

应放在第段,理由: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0分)

父子之交谈如许

①看到朋友圈的一条微信,内容大致是手机和充电器的辐射易导致多种疾病。

信?

不信?

我最终的态度便是“微信”。

瞅准时机,拐弯抹角转告正在做作业的儿子。

直接说,显然会自讨没趣。

小子还是不待我转述完,便冷冷地回我一句:

忽悠的就是你们。

②儿子进入高中之后,我们的交流就开始简短直至不畅快起来。

我有我的想法,他有他的说法,往往彼此都从自己的视界出发,难得产生同频共振。

可以理解,60后与90后,不一样的成长环境,不一样的教育背景,不一样的现实诉求,不一样的思考路径,其实,我们也刚从为人子女的角色里走过来,所以,面对儿子的反唇相讥,我常常都会报以知趣的一笑,而后撤退。

③每每看到网上的、报上的美文,都要扒拉下来,想给儿子看看,拓宽一下阅读视野,提供一些写作素材。

这样的文字不好选,而要进入他的视线,更难了,小子每次都不领情,我不得不一式几份,在他床头放一份;在客厅放一份,很随意地散落在茶几上;在厕所里放一份,搁在卫生纸之上。

心里自作多情地想,总有一次他会不小心拿起来看上一眼吧。

某一天,我还是忍不住,决定正面提醒他一声,口吻那是绝对的循循善诱:

你如果每天花一点点边角的时间,看看给你搜集的资料,高考作文提高个十分八分,都有可能。

小子会心一笑:

那你赶快找个机会去见义勇为,烈士子女可以加20分!

④与儿子的交流,每次都是这样不欢而散,但我知道,小子不过是嘴硬,他的心地,酥松、柔软。

⑤高考临近时,学校里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要求父母给孩子写封信,孩子同时给父

⑥那一天,我暗暗期待的是,儿子会怎么给我们写这封信?

这是他第一次用文字的方式与我们交流,他会写什么呢?

还会那样玩世不恭吗?

会不会浮皮潦草地应付呢?

⑦当晚,爱人从现场带回来了他的亲笔信。

信里写道:

即将远离家庭庇护的我们,似乎会带着婴儿般的眼光重新阅读这个社会。

而与婴儿不同的是,我们不仅仅惊喜,还有的是忐忑、彷徨。

尽管是再次以赤子之心来感知世界,但十八年的人生经历,已经告诉我失败的挫伤、失去的痛苦、身体创伤带来的无能为力,孤独看世界冷雨里听风语的无依无靠、无处诉诸。

但我更相信的是,这些更多给予我的是释然。

因为这释然来自你们,来自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因为你们,我更加坚信我只会被打败但决不会被打倒……在感激你们十八年的陪伴、抚育、关心、操劳的同时,更希望在找到出口前有你们点亮航道。

我想,我会一直记住“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

每次想到这句话眼前浮现的画面就是妈妈爬完楼梯喘着粗气和爸爸一路边捶背边散步的样子。

我想,今年秋天我离家去上学的时候,一切将重新开始,我的前路虽然是新的风景但背后定是熟悉的灯光。

我想,现在我会大声告诉你们,我爱你们。

落款是:

儿子周万昊,于2014年4月3日19:

57,出生已6466天。

⑧好友兼同事对这封信的评价是,记忆中的那个小昊子已经长大成人了,是个有思想有深度的男子汉了。

有你的才气,却没有你的尖刻,欣慰!

我读后的第一印象则是:

文字清新、结构明晰,且有画面感、哲理味——我这么当面奉承他,小子依然不为所动,问他看没看我写的那封信,他淡淡地说:

你写的那些?

看了前一句,就知道后一句了!

⑨知父莫若子?

无语。

这就是父子之交,表面上看,淡如许。

“淡”者,咸淡的“淡”、浓淡的“淡”也。

其实,天下的父子之间,永远的信息、情感不对称。

阿q地想,父子之交淡如许,纵是无醇也醉人。

20.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1.第①段中的两个引号的作用是否相同?

请说明理由。

(4分)

22.本文记叙了父子交往的一些往事,请简要概括。

(6分)

(1)“我”给儿子看微信,他对此“冷嘲热讽”。

(2)

(3)

23.第⑨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篇三:

山东省2014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带答案】

class=txt>语文试题

第i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域名输送不言而喻长吁短叹....

b.档案荡漾长歌当哭安步当车....

c.鞭挞脱俗开疆拓土唾手可得....

d.损失熏染殒身不恤屡建奇勋....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袅娜流水帐随声附和

b.瞻养温馨双轨制提纲挈领

c.黯然菲薄狮子坐义愤填膺

d.百舸桀骜触摸屏蔚然成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读书,要学会欣赏那些美轮美奂的文字,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厚意蕴,感受作品的艺....

术魅力。

b.参加人才交流会的求职者人流如潮,然而高学历人才凤毛麟角,多家用人单位招聘不到专....

业对口的博士。

c.“秀我精彩互动文艺晚会”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每当一个节目结束时,全场就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

....

d.为了促销,电视生产商纷纷打起了“绿色环保”的旗号,专家提醒,环保电视市场鱼龙混...杂,购买时须认清“中国环境标志”。

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个人修养上,孟子提出了“善养浩然之气说”“尚友说”等等,无不对健康人格的培育起指导或借鉴的作用。

b.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可持续的环境。

c.实施了几十年的铁路“人身意外伤害强制保险”之所以为人诟病的原因,是它违反了保险法、合同法等诸多法律。

d.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是谁剥夺了我们的知情权?

是媒体还是有关职能部门?

答案是肯定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9分,每小题3分)

竹子与中国诗画

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叙述竹诗画时,我们不可不提到几个动人的爱竹故事。

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

啸咏良久,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

”宋代苏东坡对竹子的评价也很高,他在一首《于潜僧绿筠轩》中说: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清代杰出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也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独领风骚。

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高度赞扬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自古就重视画竹,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被艺术家所推崇,而且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画竹艺术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历朝画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流派。

唐代画竹已经盛行,中唐时期,竹已经成为专门的绘画题材。

这一时期画竹十分传神而逼真,因此白居易曾在《画笔歌》中称赞“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宋代以后画竹更具成就。

画竹名家层出不穷。

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世尊为墨竹绘画的鼻祖。

除文同外,还有大诗人苏东坡以及他的次子苏过。

苏东坡对画竹颇有心得,在《文与可画赏筜谷偃竹记》一文中有“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名句。

他那幅被称为奇作的《墨竹图》,画出了竹子“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的内在风韵。

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明代的王绂、夏昶,清代的石涛、郑板桥,都是树一代画竹新风的画竹大家,对画竹技法和理论的发展以及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清代,扬州八怪的异军突起又为画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我国绘画的传统要求是真实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观形态,郑板桥画竹则不但表现了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而且表现了作者的人格、思想和

对社会的态度。

难怪他在《题画竹六十九则》中赞美竹子是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

时至今日,中国的画竹艺术仍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当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5.下面有关“竹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数文人骚客面对翠竹有感而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有关竹子的神话、诗歌、书画,丰富了竹文化的内容。

b.《诗经》中直接或间接地提及竹子的诗有几十首之多,这可以看作是我国早期竹文化的体现。

c.晋代王徽之、宋代的苏东坡、清代的郑板桥,他们动人的爱竹故事,也是中国竹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d.为了彰显创作主旨,也是为了诗画相映成趣,所有竹画作者均有画必题诗。

郑板桥的《竹石》图便是典型的一例。

6.对竹画艺术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顶是

a.唐朝时不仅竹子成为专门的绘画题材,而且画竹的技艺非常高超,竹画传神而逼真。

b.北宋画竹名家层出不穷,“湖州竹派”的文同、苏东坡、石涛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c.元、明、清三代许多竹画名家,都对画竹技法和理论的发展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d.“扬州八怪”是清代画竹名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共同开创了画竹前所未有的局面。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仅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多次写到竹子,引后许多朝代的典籍中也都对竹诗画有记载。

b.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自古就重视画竹,这和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有关。

c.苏轼在《文与可画赏筜谷偃竹记》一文中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其《墨竹图》深得画竹之妙。

d.郑板桥画竹不再追求真实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注重表现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9分,每小题3分)

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也。

少失父,独与母居。

遭天下乱,盗贼并起,革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采拾以为养。

数遇贼,或劫欲将去,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有足感动人者。

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

革转客下邳,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便身之物,莫不必给。

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

每至岁时,县当案比①,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

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

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

及母终,至性殆灭。

尝寝伏冢庐,服竟,不忍除。

郡守遣丞掾释服,因请以为吏。

永平初,举孝廉为郎,补楚太仆。

月余,自劾去。

楚王英驰遣官属追之,遂不肯还。

复使中傅赠送,辞不受。

后数应三公命,辄去。

肃宗甚崇礼之,迁五官中郎将。

每朝会,帝常使虎贲②扶侍,及进拜,恒目礼焉。

时有疾不会,辄太官送醪膳,恩宠有殊。

于是京师贵戚卫尉马廖、侍中窦宪慕其行,各奉书致礼,革无所报受。

帝闻而益善之。

后上书乞骸骨,转拜谏议大夫,赐告归,因谢病称笃。

注:

①案比:

清查户口时挨个儿审视年龄相貌。

②虎贲:

皇宫卫队将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革负母逃难负:

背负

b.举孝廉为郎举:

推举

c.复使中傅赠送,辞不受辞:

推辞

d.各奉书致礼书:

书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贼以是不忍犯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遂得俱全于难以其无礼于晋..

c.革以母老不应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帝闻而益善之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革逃难中多次遇贼,但他的孝行感动了贼人,贼人不忍心伤害他们,所以母子得以保全。

b.江革服母丧期满,不忍心除去丧服,郡守派丞掾替他脱掉丧服,并请他出来做官。

c.永平初年,江革出任楚国太仆的官职,一个多月后,因为犯事而被别人弹劾,离职回到家乡。

d.汉肃宗对江革崇敬礼遇,在江革有病不能上朝时,派官员给他送去酒菜,表示特殊的恩宠。

第ii卷(70分)

四、(16分)

11.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3处,3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

识。

(清刘开《问说》)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烛之武退秦师》)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5小题,10分)

①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④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⑥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

其必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欤!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桐花祭

蒋勋

有一次我在桐树林那边走,有个妈妈带着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也在那里。

小男孩在地上玩,妈妈在跟别人聊天,距离比较远。

过了一会儿,妈妈就听到小男孩“妈妈、妈妈”这样大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