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10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计说明同名23856.docx

设计说明同名23856

临海市博物馆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临海市新城市中心区中轴线城市设计>>

2)<<灵湖景区总体规划>>

3)<<湖滨公园规划>>

4)<<关于临海市博物馆地块规划设计条件的通知>>及附图

5)临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建设临海市博物馆(新馆)建设方案的请示>>(临文广新[2008]51号)文件

6)<<临海市博物馆设计功能要求>>

二、总体布局

1项目概况

临海市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南接台州市,西邻仙居县,北接天台县及三门县。

临海市是经济、旅游、文化综合发展的中等城市,是以文化环境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本项目基地处于临海市新区灵湖湖畔,北靠临海入城主干道——临海大道,东与曹家肆水街(规划商住小区)相邻,西侧为湖滨公园,南侧为灵湖湖面,博物馆规划选址在提供的用地范围内布置,基地位于灵湖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2选址确立

本命题是在30亩的范围内由设计者自由选定10亩,用来设计博物馆建筑体量。

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构思都首先需要一个合理的选址作为保证。

2.1周边控制性因素分析

目前周边对选址结论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有五个,分别是临海大道、灵湖、曹家肆水街、沿湖广场景观带和周边现有建筑,包括宾馆、居住建筑和体育馆等。

临海大道决定了建筑北立面将被作为一个城市形象立面,地块南面的灵湖决定建筑南立面和沿湖的外部空间必须开放和亲切,东部的曹家肆水街是博物馆需要呼应的建筑群体,西面的广场群会带来很多步行的人流,而周边建筑体量和色彩又是博物馆必须融合的因素。

此外对选址结论有影响的其他因素还有整个临海市的城市轴线和灵江的走势等。

临海的轴线收头于灵湖,博物馆选址在这条轴线一侧作为点缀,因此建筑的脉络和走势需要和它发生联系;灵江作为临海城市的母亲河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也是建立临海江南水乡格局的前提,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反映这种城市和河流的关系。

2.2选址总体思路和原则

从设计的全局出发,把选址工作置于临海古城和灵湖这一景区的大背景下,同时考虑到博览建筑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有以下原则在选址中需要有所体现:

选址应考虑节能节地的原则。

在满足建筑自身使用需求的同时,最好能兼顾到为城市贡献更多的环境和活动场所,达到各方面效益的最佳优化。

建筑物的朝向和布局则要考虑绿色生态,尽可能使用较少的能源就能满足日常的需要,营造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选址应有助于在灵湖边形成场所。

选址不应简单放下建筑即可,而是要努力和周边各建筑和环境要素一起,或界定、或围合、或占据,把外部领域变成对城市具有空间意义的场所,形成公共记忆而最终达到公共建筑应有的可识别性。

选址应考虑城市大的交通系统运作。

目前临海大道担负了城市交通这一重要角色,博物馆的选址应有利于城市整体的交通,合理安排出入口和停车等。

选址应有利于施工过程中一期和二期部分的分离和连接。

考虑到分期建设,在将来施工二期的时候要尽可能少地触动现有的建筑物,并且从形象上也不宜影响主体建筑的整体感。

2.3多方案的比较和取舍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列举了各种可能性并做了对比分析。

选址占据基地北部的情况。

方案优点在于临湖区域会形成大量的沿湖环境,室外活动场所因为建筑对城市喧闹的阻隔而相对安静;建筑因为离主要道路近而形象突出。

缺点在于入口序列短,无法形成观展的心理转换,同时交通疏散因为距离道路过近而不佳,对城市道路形成压力。

选址占据基地南部(对绿化路)的情况。

方案优点在于博物馆的入口形成序列,从绿化路过来的角度看形成建筑实体对景。

缺点在于和曹家肆水街建筑群以及城市广场群之间缺乏关系,场地和建筑都成为线性的形态。

选址占据基地东部的情况。

方案优点在于把尽可能多的用地归还给城市,扩大了现有的城市广场群,博物馆建筑成为曹家肆水街在城市肌理上的延续。

缺点在于建筑自身用地过于局促,二期无法合理展开。

选址占据基地中心的情况。

方案优点在于建筑占据了基地的中心位置,形象非常突出从而很好体现了公共建筑的标志性。

缺点在于室外空间被分割的散碎无法很好使用,同时纪念性过强的位置又使得博物馆和周边城市环境要素无法和谐与合作。

2.4选址的最终定案

最终本方案在大局观上做出取舍,并选择在基地的西面展开。

理由如下:

经过合理的体量安排,博物馆和曹家肆水街的建筑群面对的格局,可以使二者中间让出的大片空地被围合成大城市环境中的“城市客厅”,符合博物馆建筑建筑发展的趋势。

从绿化路的角度看,可以避免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对冲,在临海大道和湖面之间留出一条宽阔的视觉通廊。

从一二期的关系上看,可以把二期建筑安排在地块的西侧边缘,同时把二期对着湖面的面宽收窄,这样从各个角度看无论建不建二期对于建筑形象影响都很小,且利于分期施工。

唯一有较大改变的是建筑西立面,在建设二期后建筑形象二层及以下部分会改变。

3基地交通组织

整个基地人车的主入口采取和绿化路对位处安排,引入基地后车辆就近在停车场安排停放,人流则按照前来目的不同开始分流:

来游玩的人群从东侧和湖岸建筑的斜面处通过台阶上至建筑的侧面和顶部,体验爬城墙的趣味,并在三层顶部有屋顶草坪和灰空间作为室外休息的场所;来观展的人群则通过角部的入口广场进入博物馆开始参观。

另外一处人流是从西部广场群方向来,这里基本都是步行人群,有一部分顺着西侧的斜面爬上城墙,另外一些则通过博物馆南侧预留的沿湖道路穿过基地。

4一二期分布

一期部分呈L形,城市界面方而实,自然界面曲而虚,展览功能的休息空间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辅助空间则安排在封闭的体量中;二期部分从形体上和一期脱开而自成体系并通过错开的通廊联系一期,一期和二期相对独立又在形式上强烈呼应,符合一二期和谐和独立建设的设计要求。

三、建筑构思与设计

1功能分区:

博物馆建筑分为三层,底层部分包括门厅、服务空间、办公、设备、学术交流中心和临时展厅,二层是临海发展史馆、文物精品陈列馆、会议图书和贵宾接待,三层是各种库房和休闲娱乐部分。

楼顶和侧面大台阶为观景平台。

二期有两层,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书画展馆,通过通廊和一期部分相连。

2形体空间构思:

2.1双城记

从临海博物馆这一建筑的定性来看,它同时具有现代和古代的双重特性:

博物馆是城市居民集体记忆的载体,从而带有浓厚的文化传承性和古代的痕迹;而作为现代社会人们活动交流的场所,博物馆又不能被视为单纯静态的古董来欣赏,而更应该体现时代的精神。

这种看上去内在的矛盾成为我们构思的主旨而出现这种“双城”:

2.1.1造型上,需要一个古代的城市来体现临海古城的沧桑和历史凝重感,因此倾斜而露出地面一角的古城墙就成为最显眼的建筑语言,并在设计中多处重复;还需要一个现代的城市体现临海人现代取得的成就和日常的城市生活气息,因此端正的钢和玻璃的现代之城就和倾斜的石头古城穿插在一起。

反过来的球体壳面顶盖是融合二者的重要过渡:

从形象上它是古代大屋顶的抽象符号,从它是球壳一部分和金属材料而言又是非常现代的建筑语言。

2.1.2流线上,“古城”的流线是登临城墙的过程,从西侧广场方向和临湖方向都可以开始登临,同时综合美观和便利两方面的考虑在其东侧开一狭缝内置楼梯,这样就可以从大草坪方向方便登临;“现代城”的流线是从“古城”角部45度断裂处进入,通过内部垂直交通上下,贯穿这个垂直体系的是圆形的中庭。

2.1.3双城之间并非简单的并置,在两个城的任何一个中行走,都会看到另一个城上人的活动,人的行走和活动也作为展品被展示了出来。

这两个城,一虚一实,一柔一刚,并分别对应湖面水景和城市环境,赋予建筑复杂有趣的个性。

2.2墙和水

临海的历史,概括起来是和墙与水两种元素分不开的,因水患而立城墙,竟然可以形成当地的文化要素,这一点非常可贵。

我们在设计中充分尊重并反复运用墙和水的质感对比强化场所的特征,并和环境取得既对比又和谐的微妙关系。

2.2.1墙体被用来隔断城市道路的喧嚣,同时因为象征古城而做成大实面,呈现“L”形围合建筑空间;同时因为做成倾斜的古城遗址形态,对建筑实体的围合感更加强烈。

2.2.2西侧和南侧立面因为面向景观而采用“S”形水体围合,一方面是护城河的再现,一方面暗示了临海因水生墙的特性。

建筑的南立面为了和水取得最和谐的关系做成一个整体的三重波浪退台,不但可以形成多重观景平台还酷似水的波浪,玻璃上的片板和玻璃轮廓上有微差,因此光影上更显水波的趣味。

2.3星空

根据对国内外大量优秀博物馆的调研得知,现代博物馆已经从单纯的展览功能变成具备大量公共空间的令人流连的场所,博物馆自身的博览性质相对削弱,教育群众的功能也从单方面说教为主转变为休闲体验为主。

来访者在体验建筑和亲自的模拟操作中了解一个博物馆,了解一个城市。

因此,一个优秀的博物馆首先应该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即使不来看展览的人也能找到一个来玩的理由;存在于展品和建筑物自身之间的界限也消解掉了,建筑自身也成为最大的展品和城市名片。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结合自己的方案在设计中巧妙地引入“星空”这一浪漫而富有永恒感的主题。

从入口处进入建筑,在经过一层前厅之后来到圆形的中庭,抬头看去是反向的球面上密布的菱形洞口透过的点点日光,在白天的时候体验星空这一我们亘古不变都在追寻和幻想的景象。

白天和黑夜,历史和现代,永恒和短暂之间的强烈对比产生了场所精神。

2.4缝合沿湖景观的纽扣

目前的灵湖沿湖建筑包括外观酷似贝壳的体育馆、现代风格和高度色彩各异的宾馆和住宅构成。

在现状中不能形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沿湖大的展开立面。

博物馆得天独厚的选址正是赋予它这个重要的责任。

在这么多建筑构成的群体中,无论从建筑质量、建筑类型的重要性美观程度和体量独立性等各方面说,最重要和突出的建筑无疑是体育馆。

在目前周边邻居联系不够的现状中,博物馆的体量、造型和色彩无法照顾到所有建筑,因此我们做出大手笔的取舍,抓住体育馆不放,让博物馆和体育馆成为沿湖景观的“两极”,而让大量性住宅和高层宾馆成为二者的背景。

为了体现中国的阴阳和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我们截取了体育馆球面的一部分并维持投影面的矩形,反过来放在“星空”之上,在博物馆和体育馆之间形成正负形的呼应,至于由此引起的传统大屋顶或者风帆的联想,则是博物馆作为文化符号方面的价值了。

四、环境规划与设计

在建筑入口处,我们用模拟城墙倾斜的建筑片段和建筑主体一起围合出入口广场,从视觉上这个片段明显是建筑入口掏出来的体量淹没于地下,另一方面这样的处理又扩大了建筑自身的领域,给角部入口以限定和缓冲。

从临海大背景出发,环境设计中用人工溪流环绕建筑一期部分,在建筑临水一侧的水体采用灵江的抽象形式,并且在水岸一些局部的石头上做出文化符号和历史故事片段,这段水体我们称之为“小灵江”,象征临海的历史和灵江的密切关系。

在一期的时候水体环绕建筑,有围城之感;二期修建的过程中它又可以隔开一二期的场地减少干扰;在二期建好的时候小灵江又从建筑内部贯穿,因此这样的处理巧妙运用水这种柔性的界面一举多得地处理了许多矛盾。

其余场地的设计都做了简洁大方的处理,采用高度不等的片墙穿插不同植被,这样可以具有较强的几何性呼应主体,而且城墙片段也暗示临海悠远的历史。

五、亮灯工程

1建筑亮化设计按照平时模式和节日模式分别处理、集中控制并单独计量内容。

2照明的安排充分突出博物馆的轮廓线,并根据博物馆的冷灰色调安排相近光色。

3建筑物以外的灯光会根据环境绿化和小品等要素显露或遮挡统一设计。

 

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本院有关工种提供的设计资料

2工程所在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

0.55KN/㎡

基本雪压:

0.35KN/㎡

3设计要求

本地区为非抗震设防区。

根据使用要求,部分楼面荷载取值如下:

办公:

2.0KN/㎡

展厅:

3.5KN㎡

卫生间:

4.0KN/㎡

走廊:

2.5KN/㎡

楼梯:

3.5KN/㎡

上人屋面:

2.0KN/㎡

非上人屋面:

0.5KN/㎡

4本工程所采用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J3476-92

二、结构选型

1本用地范围建筑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主要柱网7.0mx7.0m,楼屋盖为全现浇梁板结构,板厚100~120mm。

局部大跨度屋面采用网架结构。

建筑物基础须根据地质资料最终确定。

2主要结构材料

钢筋:

采用HPB235级钢,HRB335级钢,HRB400级钢。

混凝土:

垫层采用C15,其余均采用C30~C25。

局部地下室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级。

墙体:

外墙及楼梯间采用多孔页岩砖,内隔墙采用大孔页岩砖或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3本工程所采用的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国标03G101-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02浙G22)

《钢筋混凝土圆桩承台》(2004浙G24)

三、结构计算

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

结构计算方法采用中国建科院所编的PK、PM、SATWE软件计算。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版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版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版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05版)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8建筑等各工种所提供的资料

9有关的给排水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

二、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包临海市博物馆室内给排水和室外给排水设计。

三、给水设计

1用水量

用水点

定额

(L/人·d)

最大日用

水量(M3/d)

最大时用

水量(M3/h)

参观人员

5

5.0

1.0

工作人员

50

10

1.5

未预见水量

10%

1.5

0.3

合计

16.5

2.8

临海市博物馆最大日用水量为16.5M3/d,最大时用水量为2.8M3/h。

2水源

本工程从临海大道的市政给水管分别引入2根DN150给水管供本工程消防用水,并沿建筑周围形成环状给水管,从临海大道市政给水管引入1根DN80给水管供本工程生活用水。

3给水系统

本工程室内给水不分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四、排水系统

室内雨、污、废分流排放,生活总排污水量为14M3/d,按给水的85%计,排水分布同给水。

室外雨、污分流排放,室内5min降雨强度按135㎜/h计算,室内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与废水合流排入北面临海大道的市政污水管网。

雨水暴雨强度参考临海市暴雨强度公式,其中屋面的取P=5,室外场地取P=2,室外经汇集排入基地西北面临海大道的市政雨水管道。

五、环保专篇

1室内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与废水合流,分别排到市政已预留的市政污水管道。

2生活用水由市政直供,节能,避免二次污染。

3消防水泵房设在地下,尽量采用低转速水泵,以减轻噪音影响。

水泵进出口采用软接头避震喉,采用缓闭静声止回阀,减少噪音传动。

4设计中采用低噪音节能高效节水设备。

六、管道材料

室内给水管道采用塑钢管,消防采用无缝钢管和热镀锌钢管相结合,室内排水立管内螺旋UPVC排水管,雨水管道采用UPVC排水管,室外排水管道采用加筋UPVC管。

 

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98)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7各有关专业所提供的资料及上级批文

二、设计范围

1供配电系统设计

2电力、照明设计

3消防电气设计

4建筑物的防雷及安全保护设计

三、供配电设计

1负荷等级及负荷估算

根据规范本项目的消防水泵、防排烟、消控室、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其余照明、空调为三级负荷。

本工程负荷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指标法进行估算,本工程按100W/㎡计,本工程设备容量为950KW,计算负荷为Pjs=665KW,Sjs=738KVA。

2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根据本项目负荷等级,用电性质,用电容量,在一层设一座变配电所,内设二台SG10-400KVA干式变压器。

本工程拟采用两路10KV高压进线,供电方式:

双路常供。

大楼供电电压为380/220伏。

3高低压配电系统

高压10KV采用单母线结线。

0.4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母联常断。

无功功率在低压侧集中补偿,补偿后,10KV侧功率因数大于0.9。

本工程计量方式采用高供高计。

4变配电所

变压器选用干式变压器,高压开关柜选用环网开关柜,低压配电柜选用抽屉式开关柜。

四、电力、照明设计

1主干线敷设

各楼层用电,电梯及消防设备用电均采用放射式供电。

2导线规格及型号

一般动力、照明负荷选用YJV或BV型电缆或电线,消防及重要负荷选用NH-YJV或NH-BV型电缆或电线。

五、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及安全保护

本工程属二类防雷建筑。

需采取防止直击雷、雷电波侵入等措施。

避雷引下线、均压带、闭合接地装置均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

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及弱电接地合用,均采用桩主筋及基础地梁主筋沿建筑物四周焊接形成的封闭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本工程采用TN-S接地保护系统。

六、弱电设计

1设计目标

本工程弱电系统设计分为如下6个弱电子系统:

1.1结构化布线子系统

1.2计算机网络子系统

1.3有线电视子系统

1.4安全防范子系统

1.5门禁子系统

1.6公共广播子系统

2设计依据

有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5)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200-94

(6)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3各子系统设计说明

3.1结构化布线子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使语音和数据通讯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又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讯网络相连接。

本项目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信息传输的要求,并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实用性和可靠性。

(一)信息点设置

大楼根据使用需求设置信息点。

(二)系统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

为满足高速数据传输,本工程所有信息点均采用超五类线缆及模块,部分重要场所需要时设置光纤到区域点。

(2)水平配线子系统

按照点位数量灵活设置楼层设备间,由设备间至工作区信息插座采用超五类4对8芯UTP双绞线,双绞线的配线电缆总长度不超过90米。

(3)垂直干线系统

传输数据的垂直干线采用六芯光纤,传输语音的垂直干线采用三类非屏蔽大对数铜缆。

垂直干线弱电竖井敷设。

(4)设备间

在各层设置设备间,设备间内设置配线架、交换机等设备。

3.2计算机网络子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实现物业管理系统及用户互联网需求的基础,本项目计算机网络系统既要满足通用办公的要求,又要为特殊用户的专用网络提供相应的平台。

采用千兆主干,百兆到户的当前主流的成熟网络系统。

按结构化布线系统描述的,采用光纤作为主干线。

3.3有线电视子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按照860MHZ邻频传输模式设计,线缆直接引入智能箱进行二次分配。

信号来源为当地有线电视台。

3.4安全防范子系统

安全防范子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防盗报警、电子巡更、周界防范子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根据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必须进行监控的场所、部位、通道等进行实时、有效的视频探测、视频监视、视频传输、显示和记录,并具有报警和图像复核功能。

摄像机主要设置于各楼门厅、出入口及重要场所,如地下停车库等。

防盗报警系统根据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重要场所的非法入侵、盗窃等,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和报警,红外双鉴探测器设置于各层公共过道用于夜间防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可实现联动。

监控中心设置在大楼消控中心房内。

3.5门禁子系统

对地下层与通往电梯间及楼梯间通道采用在线式门禁系统来控制人员的出入权限,利用停车管理软件管理门禁系统的IC卡磁卡与停车场管理通用。

3.6公共广播子系统

公共广播包括背景音乐广播和消防应急广播二部分,二者兼容。

背景音乐平时用于大楼内的音乐、调频广播及事务广播,当发生紧急事件时迅速停止广播。

火灾时,在消防控制室主机上强行切换。

广播机房设置于消控中心。

广播机房内三套音源(五蝶CD机,全逻辑控制双卡座和AM/FM数码调谐器)的输出信号,首先先进入音频进行声出落和控制切换(如节目选择、音量控制、定时播放等),切换输出的音源信号进入广播主机声处理后,进入功放立柜,对信号放大,放大后经干线传输和分配网络传送到各发声点,广播分区按照消防分区规划,原则上一层为一个分区,各区域的扬声器按消防布点。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等各种提供的资料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3.暖通专业有关的设计规程、规范。

二、设计范围

临海市博物馆集中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三、设计参数

1室外气象参数

夏季:

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2.8℃

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8.7℃

相对湿度84%

冬季:

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

通风计算温度8℃

相对湿度75%

2室内计算温度

室内计算温度夏季25~28℃,冬季18~20℃,

新风量20~50M3/h·p

3通风设计参数

场所

通风方式

换气次数

水泵房

机械送排风

6次/h

变配电房

机械送排风

15次/h

卫生间

机械排风

10次/h

四、空调设计

1空调负荷估算

夏季空调最大冷负荷约为1525KW(约122万Kcal/h)

冬季空调热负荷约为950KW(约82万Kcal/h)

2空调冷热源形式

空调冷热源采用VRV变频多联系统,按各楼层及功能区采用各自独立的空调系统;局部精品库房独立采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系统。

所有空调室外机集中设置在三层屋面,分层集中控制。

3空调末端形式

小开间室内用房采用暗装空调机,侧送风顶回风;其它大开间展厅采用明装吸顶式空调机,顶送风顶回风。

所有空调系统均配置带热回收(全热交换器)的空调新风及排风系统。

五、通风设计

卫生间及各设备用房均按相应的通风换气次数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

 

消防设计说明

一、建筑部分

1建筑后退红线留出消防车通行余地,形成顺畅的消防环线。

2在建筑入口结合广场作为瞬时疏散面,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