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18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疑难病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疑难病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疑难病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疑难病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疑难病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疑难病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疑难病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疑难病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疑难病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疑难病例.docx

《疑难病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疑难病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疑难病例.docx

疑难病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超声基地疑难病例讨论

 

学员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学员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年度:

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基地:

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

轮转科室:

___________________

轮转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一

姓名:

焦俊领

性别:

年龄:

66岁

住院号:

0002767949

病史

主诉:

发现胆囊占位1天。

现病史:

患者2月前上腹部压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皮肤小便巩膜黄染,1月余前至汝南县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1.胆囊炎2.肝囊肿”,给予抗感染等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院外腹部压痛复发,3天前再次至汝南县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胆囊癌”,现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胆囊占位”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尚好,食欲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

超声

超声描述: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肝内血管走行自然,门静脉主干内径10mm,CDFI:

入肝血流。

胆囊大小约44mm×35mm,囊壁可及多个等回声向内凸起,基底宽,较大者大小约20mm×16mm,CDFI:

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肝内外胆管未见增宽。

脾脏厚径35mm,肋下未及,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脾静脉内径约5mm。

胰腺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胰管无扩张。

超声提示:

胆囊壁实性占位(建议结合其他检查)

CT

胆囊占位并累及邻近肝实质与胆囊管,考虑胆囊癌

其它

手术记录

术前诊断:

胆囊占位

手术指征:

胆囊占位

术后诊断:

胆囊鳞状细胞癌

手术名称:

胆囊癌根治术

手术经过:

麻醉成功后,仰卧位,常规消毒手术野皮肤,铺无菌单。

取右侧肋缘下斜切口,长约20cm,依次切开各层进腹。

探查见腹腔内无腹水,肝脏暗红色、质软,胆囊及周围一肿瘤结节,大小约5*3*4CM,质硬,边界清,肿瘤侵及肝脏及大网膜,胆囊颈部与胆囊三角处质软,结构清。

胆总管略扩张直径约0.8cm,肝十二指肠韧带软,无肿大淋巴结,胰腺质韧,未及肿瘤结节。

脾脏未见明显异常,腹内未见明显种植转移,大小网膜、结肠系膜、小肠系膜根未及肿大淋巴结。

肾、胃、余小肠、结肠未见明显异常。

行胆囊癌根治切除。

距离肿瘤边缘约1.0CM处切开肝包膜及浅层肝实质,沿预定切线由浅入深切断、结扎所遇管道,直至将肿瘤连同胆囊完整切除,距离胆总管约0.3CM处断扎胆囊管后移除标本。

肝创面活动性出血予缝扎止血。

由浅入深,分离出胆总管、门静脉及肝动脉,剪开动脉鞘,向肝脏方向剥离肝固有动脉及左右肝动脉,均无肿瘤侵犯,将三管周围脂肪淋巴等组织完全游离出来后于肝门处离断移除。

查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汁渗漏后,用注射用水冲洗手术区及腹腔,清点器械敷料无误,于肝下置引流管1根,逐层关腹。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300毫升,术后安返病房。

病理

第一次报告:

(2017.05.03)

冰余组织:

(胆囊)鳞状细胞癌,需补费行免疫组化协诊。

第二次报告:

(胆囊)鳞状细胞癌,中分化,浸润全层并累计周围肝组织。

图片

讨论

 

病例二

姓名:

炊兰珍

性别:

年龄:

70岁

住院号:

0002767595

病史

主诉:

发现颈部包块3月

现病史:

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流涎,无肢体瘫痪,眼睑下垂等症状,后出现呛咳症状,呛咳1天后发现颈部肿块,后肿块增大并数量增多,同时流涎症状消失,14天前就诊于宜阳县人民医院,颈部超声示双侧颈部多发低回声结节,异常淋巴结?

胸部CT示右肺下叶炎症,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机化性改变,钡餐及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体重下降约5KG,无声音嘶哑;无心悸、手颤等伴随症状,后服用中药,为自配中药,具体成分不详,未见明显效果,今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我院,门诊以“颈部肿物”为诊断收入我科。

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可,食欲正常,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超声

超声描述:

甲状腺左侧叶大小约22mm×14mm(左右径×前后径),右侧叶大小约34mm×27mm(左右径×前后径),峡部厚5mm,实质回声增粗减低,分布不均匀,并可见线样高回声分隔,未见具体结节回声,CDFI:

腺体内部血流略丰富。

右侧颈部II、Ⅲ、IV、Va、Vb区可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回声,部分相互融合,内结构紊乱,呈不均质低回声,并可见网状线样分隔,CDFI:

可见III级血流信号。

较大的大小约48×26mm。

左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回声。

双侧甲状旁腺区未见异常肿块回声。

超声提示:

右侧颈部多发异常肿大淋巴结(淋巴瘤可能)

甲状腺弥漫性回声改变伴血流略丰富并右侧叶体积增大

(桥本?

请结合实验室检查)

CT

增强CT:

1.右侧颈动脉鞘区及颈部肌间隙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瘤。

2.甲状腺密度不均并右侧增大,建议结合超声。

其它

手术记录

术前诊断:

颈部多发异常肿大淋巴结(淋巴瘤可能)

手术指征:

颈部多发异常肿大淋巴结

术后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

手术名称:

淋巴结穿刺术

手术经过:

手术记录:

患者平卧位,彩超下选择右侧颈部穿刺点,常规碘伏消毒后铺孔巾,以2%盐酸利多卡因局麻,以16G针在彩超探头支架引导下,进针至右侧颈部实性占位前缘扣动穿刺枪扳机,取出组织3条,送病理。

全部操作经过顺利,患者无不适反应。

监测生命体征正常,观察30分钟,安返病房。

病理

冰余组织:

(右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侵袭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符合经典型套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

Bcl-6(-),MUM-1(+),Bcl-2(+),C-myc(-),CD5(部分+),CyclinD1(-),SOX-11(-)。

基因检测:

IGH/CCND1融合基因(+)。

图片

讨论

 

病例三

姓名:

李风梅

性别:

年龄:

67岁

住院号:

2731115

病史

现病史:

病人6天前在鹤壁市京立医院体检时行彩超发现右肾占位,无腰痛,尿痛,无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后行CT检查:

右肾下极占位,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行检查后,以"右肾占位"收入院。

发病以来,食欲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

超声

超声描述:

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左肾105mm×44mm×47mm,实质厚15mm,右肾122mm×55mm×43mm,实质厚22mm。

右肾中下部外侧可及一大小约34mm×33mm低回声结节,边界清,内回声尚均匀,CDFI:

内可及少量血流信号,余实质未见异常回声,双肾包膜光滑,集合系统无分离,血流灌注正常。

CT

CTU诊断意见:

1.右肾占位,考虑肾CA,由右肾动脉R-RA1供血。

2.左侧附件区低密度影,考虑卵巢囊肿。

3.胸部CT平扫未见异常。

其它

肾动态GFR:

左侧=38.2ml/min;右侧=37.4ml/min诊断意见:

右肾占位,左肾血流灌注及功能正常。

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患者麻醉成功后,左侧卧位,垫高腰部,腋下垫枕,术区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肋缘下腋后线切口2cm,分开肌肉至腰背筋膜下,即腹膜后间隙。

紧贴腰肌仔细分离肾门脂肪囊,分离出肾动脉,可见动脉2支,清除右肾肾周脂肪,可见右肾下极占位,约3*2cm大小;置入肾蒂夹,暂时夹闭右肾2支动脉,可见右肾呈苍白色,于距瘤体0.5cm处完整切除右肾肿瘤,查看切缘,集合系统完整,2-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肾实质;松开肾蒂夹,计时共计14分钟,查看创面无明显渗血;取出标本,再次查看术野,无出血,从第三切口留置腹腔引流管并固定,退镜和套管,缝合皮肤切口。

术毕。

病理

图片

讨论

 

病例四

姓名:

吕纯友

性别:

年龄:

77岁

住院号:

1680428

病史

现病史:

半月前出现尿频尿急,无腰痛,尿痛,无低热,乏力,食欲不振,未检查治疗,1周前病人自感上述症状加重,小便次数多,色重,伴皮肤发黄、瘙痒,大便白瓷样,来我院就诊,检查尿常规:

胆红素3+隐血1+彩超:

残余尿量58ml,门诊行检查后,以"BPH尿潴留胆囊炎?

"收入院。

发病以来,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减轻。

超声

超声描述:

胆囊大小约75mm×28mm,壁厚约6mm,不光滑,内可及数个强回声光团,较大约16mm×10mm,后伴声影,部分随体位改变移动。

右肝管内径约17mm,左肝管内径约12mm。

胆总管上段内径约22mm,下段内径约25mm,延至胰管、胆总管汇合处可及一大小约32mm×24mm实性低回声,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CDFI:

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CT

CT示:

1.胆囊切除术后改变;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扩张并积气。

2.胰头占位。

3.胰管扩张并胰腺萎缩,较前变化不大。

4.左肾小囊肿。

5.双肺下叶炎症。

6.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

其它

肿瘤相关抗原19-9>1000.00u/ml

非小细胞肺癌抗原21-14.07ng/ml

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旁正中切口,逐层进腹,探查可见:

胆囊体积大小约7.5cm*2.8cm,张力高,可触及结石;胆总管上段扩张增粗,直径约2.5cm,胆总管壁增厚,肝脏大小、形态、质地未见明显异常;胃大网膜组织未见明显异常;于胰头部可触及一大小约3.5cm*2.5cm质硬肿物,边界不清,固定,术中诊断胰头占位,术前家属要求行胆囊切除术+胆肠吻合术,结合术中情况,考虑患者年龄较大、肺功能较差,综合考虑行"胆囊切除术+胆肠吻合术"。

病理

慢性胆囊炎并结石形成。

图片

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