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349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认识“晓、毕”等5个生字,重点指导“慈、竟、映”这三个难读的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熟读成诵。

3.通过抓住“不与四时同”,进行小组合作,体会六月荷叶与荷花的特点,感受到六月西湖的别样风景。

4.通过与《赠汪伦》进行对比,学习作者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做到读正确,并且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通过抓住“不与四时同”,来了解六月西湖的别样风景,通过想象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通过与《赠汪伦》的对比,感悟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课前准备

1.预习单的下发和统计情况。

2.小锦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古诗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在古韵诗香种已经学了很多古诗了,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下古代的文人墨客,一起来吟一吟诗,我读一句,你们对下一句。

《别董大》,出示古诗,这首诗歌写得是高适送别董大。

2.老师给你们一张的图片,看看有没有小朋友能猜出来。

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赠汪伦》吧。

(屏幕中出现《赠汪伦》的图片)。

这是作者李白在桃花潭送别汪伦所作的古诗。

3.接下来听一听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古诗,这是诗歌写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

同学们,读了三首诗歌,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

(它们都是送别友人的时候写的一首诗)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送别友人的诗歌。

板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1.结合预习单进行反馈。

昨天,我们的小朋友借助预习单,自己先了解了这首诗。

(出示整张预习单)

(1)初入江湖:

我们班XXX、XXX等_____位(出示预习单的第一部分)小朋友都读了五遍课文呢,预习得可很认真。

(2)火眼金睛:

读着读着,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了诗的主要内容。

(出示预习单的第二部分)地点是西湖边,人物有林子方和杨万里,他们正在送别呢。

在时间上,有___为小朋友写得是六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诗中直接有提到)也有___位小朋友写得是早晨,早晨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在诗题中告诉我们“晓”,“晓”得意思是“早晨”,我们在《春晓》就学到过。

2.借用小魔棒,读出节奏感

(1)既然知道了诗的主要内容,那么你们能不能读好诗题呢?

(指名读)

重点指导“慈”、“寺”,净慈寺是地名(出示图片),要连在一起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或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齐读标题)

(2)诗题读得很有节奏感,那么我们马上来读读诗歌吧。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随机正音,(竟、映是后鼻音)

诗不仅要读正确,读出节奏感。

还要读出节奏感,谁来试着读读看。

你们有没有发现他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出示断句的图片。

是呀,是个用这样的节奏读出来还挺好听的呢!

你们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读一读诗呢?

(请一位同学读)。

(3)(多种形式朗读、男女朗读,全班一起读)古人写诗,会从右往左写,那么你们还会读吗?

(三)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解释题目,了解事件内容

(1)读着读着,我们也来到了六月的西湖边,谁能来读好这两句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读了这两句,诗人说了六月的西湖怎么样?

(风光不与四时同)

(2)先了解四时的意思,(一年四季,除去六月),(想不想去看一下四季时候的西湖是怎么样的?

)通过图片了解西湖四时的景色。

(你有什么感受)2个人说。

(3)是啊,每个季节的西湖,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景,各具特色,但是诗人却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学生读)是啊,这六月的西湖和四时的西湖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就让我们到诗中去找一找答案吧。

欣赏完一年四季的西湖,用你们的朗读来读出“风光不与四时同”吧。

六月的西湖到底和四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呢?

你们想知道吗?

2.小组合作,学习后两句。

(1)小朋友们,就让我们从诗中去找一找答案。

大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一起来找一找六月西湖的不同之处。

请读一读

合作单:

读:

读一读诗歌

找:

找一找诗中提到的不同之处

想:

想一想不同表现在哪里

说:

说一说你的发现

(2)讨论结果:

A莲叶是无穷碧的,无穷碧指的是非常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是“接天”,很多很多的莲叶,无边无际的莲叶。

莲叶那么绿,那么多,那你能不能把这句话读好?

请同学读,老师范读,齐读。

是的,诗人“接天莲叶无穷碧”让我们感受到“风光不与四时同”。

B荷花是别样红,别样红指的是特别红,(那你们想不想看看别样红的荷花)看完图片,你感受到什么?

(鲜艳,很红)为什么六月西湖中的荷花特别红呢?

因为“映日”一词说明这是阳光照射下的荷叶。

那你能不能把这句话读好?

请同学读,老师范读,齐读。

是的,诗人“映日荷花别样红”让我们感受到“风光不与四时同”。

C是呀,原来六月的西湖和四时的西湖果真不同。

不同在于“接天莲叶无穷碧”,不同在于“映日荷花别样红”。

是呀,在诗人的眼中,六月的西湖与四时的西湖是那么的不同。

对于诗人杨万里来说,六月的西湖,仅仅不同在于荷花和荷叶吗?

(3)来听听我们的小小书童是怎么说的吧。

3.微课导入,体会离别之情

(1)观看视频,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听完了小书童的诉说,你有什么发现吗?

原来这首诗是杨万里在送别友人林子方的时候写下的,他来到西湖,不是赏花,不是游玩,而是来送别友人。

相信他当时的心情一定是?

(3)我们的诗人就是带着这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写下了这首诗。

(4)此时,六月的西湖是多么的不同,不同在于接天莲叶无穷碧,不同在于映日荷花别样红,还在于分别时刻的依依不舍。

那么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情感,跟着音乐一起读一读。

配乐朗读(指名读、齐读)

(四)入情入境,读写结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古往今来,有很多书法家都写过这首诗,他们用自己的笔墨,写下了这首诗。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01班的小小书法家们,也让我们拿起笔,写一下这首诗吧,但是要想写好这首诗,我们得要关注这几字。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理解以物喻人的送别之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的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由衷地表达了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写的是荷花,却是一首送别诗,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难点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不少的古诗了,他们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要高质量达成教学目标“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无论从拥有的知能水平还是认知心理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因而评价的目标水平要求不宜太高,只要能借助插图和生活经验说出符合诗句意思的画面即可。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法、自读自悟法、情感诵读法、想象理解法让学生自主感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的祖国不仅山美、水美、诗也美,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诗题

   2、介绍作者

     杨万里:

字廷秀,吉水人。

他平时力主抗金,秉性刚直,立朝廉洁,遇事感言。

他作诗主张师法自然,构思新颖奇特,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人称“诚斋体”。

他工于奇绝,以写景咏物见长,著有《诚斋集》。

   3、解诗题

     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林子方。

二、读诗句、识新词

   1、自由朗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毕竟:

到底

     四时:

四季,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节。

     接天:

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

阳光照射

  三、抓字眼,明诗意

  “诗情画意”——我们要融入诗情,感悟画意,先要把诗读懂,请同学们看注释,想象每句诗的意思,再和同学交流。

  

   

 

 

根据实际教学设计需要增行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诗是最凝练的语言,让我们合上书本,背一背诗中描写的风光吧!

小结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通过对六月西湖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多种方法认读“慈、映、晓、竟”等生字,并在识字的过程中理解诗句中“映、晓、毕竟”的意思。

 

2. 借助西湖四季图片和导学单,学生体会“六月中和四时”、“碧和红”两次对比,想象画面,从而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读好古诗。

 

3. 学生通过对两次对比的体会,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尝试进行颜色的对比,感受到古诗构思的巧妙和美,让学生走进古诗,爱上古诗。

  

教学重难点:

 

借助西湖四季图片和导学单,学生体会“六月中和四时”、“碧和红”两次对比,想象画面,从而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读好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大家平时喜欢读古诗吗?

你们觉得古诗难不难?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让大家更了解古诗,更爱读古诗。

 

二、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1.把字源融入字谜中,通过猜字谜学习“竟”,了解字源,也为以后区别“竟”和“竞”打下基础。

 

(1)幻灯出示字谜:

一个人刚演奏完一段乐音。

(打一个字) 学生猜。

 

老师解说字源:

“儿”是在这个字里是指人,这个人刚演奏完一段乐音。

 

2. 出示词语“毕竟”,读词语,并练习说话。

 

(1)出示老爷爷爬山图,学生用“毕竟”说话:

老爷爷年龄毕竟太大了,爬一会儿山就很累了。

 

(2)出示下雪了,小猪加衣服图,学生用“毕竟”说话:

天毕竟很冷了,小猪也要加衣服了。

 

3.学习“晓”。

 

(1)出示“晓”和拼音让学生读。

再出示“晌、晚”,师说:

这三个字里的日字旁表示的是不同时间的太阳,“晓”字的太阳是什么时候的呢?

(学生答才升起来的 。

)老师出示太阳升起了的图,说:

晓就是太阳升起来,天亮了 。

 

4.学习“映”。

 

(1)师说:

“映”字的太阳却和时间无关。

看图猜猜它表示的意思?

 

(2)学生猜,老师适机出示动画,发现“映”就是照射 。

 

5.学习“慈”。

 

(1)出示词语“净慈寺” ,学生读。

 

(2)幻灯显示净慈寺的位置,了解,并借机过度到下一环节:

今天我们就要去杭州,和宋朝诗人杨万里一起送送他的好友林子方。

 

三、读通诗题,理解诗题。

 

1.出示诗题,读题。

在刚才学习生字的基础上顺势让学生说诗题的意思。

 

2.出示写作背景,抽学生读,了解写作背景。

 

3.过度:

为了挽留林子方,杨万里写了很多首诗,今天学的这首只是其中的一首。

 

4.学生通读全诗。

 

四、学习前两句诗:

借助图片进行第一次对比,理解“六月中”和“四时”的不同,读出感情。

 

1.出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让学生读。

 

2.默读思考:

 

1.这首诗写的是西湖的哪个季节?

 

2.“四时”又指哪些季节?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夏季、其他季节) 

3.提问:

你能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学生简单地说诗意。

) 

4.提问:

六月中旬的西湖和其他季节的西湖是不同的,这是把夏季西湖和其他季节的西湖进行什么?

(学生答:

对比。

)  

5.我们来对比一下西湖的夏季和其他季节到底有什么不同,出示四季西湖的图片。

幻灯放完提问:

这样对比到底有什么好处?

  

6.用我们的声音来对比出夏季和其他季节的不同吧!

有感情的读诗句。

 

五、通过对比选插图,在对比中理解后两句诗,有感情地读好诗句。

 

1.出示幻灯,过度:

默读全诗 ,想想:

杨万里抓住什么景物来

具体写它的不同?

 

2.学生默读回答:

荷花、荷叶。

师板书贴莲叶、荷花图。

 

3.出示合作要求。

 

4.开始合作 。

 

5.汇报。

 

6.感情朗读后两句诗。

 

7.小结:

杨万里只抓住夏日西湖里的荷花这一个景物来写夏季与其他季节的不同,通过红与绿颜色的对比,(板书:

对比、碧、红)给了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六、拓展,进行第二次小组合作,体会颜色的对比。

 

1.再读全诗。

 

2.这是一首送别诗,可全诗写的都是西湖的美,这和送别似乎没有一点关系。

你认为,通过这首诗杨万里想对林子方说什么?

  

3.出示全诗的幻灯:

让我们再读全诗,读得越美,林子方就越可能留下来哟!

 

4.小组合作,看图帮老师把老师写的诗句补充完整,体会颜色的对比。

 

(1)横堤杨柳肆意(     ),含羞桃花悄悄(     )。

 

(2)卧云群山渐渐(     ),托天湖水依然(     )。

 

(3)压枝冰雪无瑕(    ),仰面梅花点点(    )。

 

5.学生交流汇报。

交流汇报时老师出示幻灯。

 

七、老师揭示这首诗里藏着的第三个对比,谈话结束全课,再次激发对古诗的好奇和热爱。

 

1.师说:

同学们觉得我们对比得怎么样,能留下林子方吗?

和杨万里写的比呢?

学生谈。

幻灯出示,老师引出:

杨万里的确写得好,在这首诗里还藏着一个对比,你找得到吗?

 

2.老师揭示第三个对比:

把早上阳光照耀下的荷花和其他时间段、天气情况的荷花进行对比。

 

3.谈话结束:

古诗中有画,古诗里藏着巧妙的构思,古诗里还有许多的讲究,比如押韵,可以使诗歌更朗朗上口,这首诗就押的ong韵。

古诗中的奥秘还有很多,希望你们爱上古诗,去了解古诗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

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故事的兴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感悟诗情,体会表达的情感,感悟祖国山河的美好,感受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知诗人

(板书课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齐读、指名读。

2、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下面我们来读读这首诗。

二、朗读古诗,识记生字

1、朗读古诗。

师:

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

(1)、生自由读。

师:

谁来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

(2)、请生个别读。

2、学习生字。

3、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师:

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古诗)请你们拿出笔来,画一画诗的韵律。

(1)、画好后,生再轻声读两遍。

(2)、指名读。

(3)、齐读。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读古诗,学生仔细听,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2)、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美景?

(3)、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呢?

2、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西湖六月莲叶荷花

3、出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通过注释理解:

毕竟:

到底。

四时:

一年四季。

师:

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含义: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3、为什么诗人会说“西湖六月的风光不与四时同”?

让我们欣赏一下其它季节的西湖吧。

课件播放图片,生欣赏。

四、品析诗句,想象意境

师:

我们知道诗人在诗中写了西湖六月的莲叶、荷花。

诗中是怎样写的呢?

出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

(1)、读第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

(2)、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3)、让学生解释“接天”的意思,师引导学生领会。

(4)、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看,体会这句诗。

请学生讲一件自己看到的画面,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读“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1)、“别样”是什么意思?

(2)、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

(3)、请生说说三四句诗的含义: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4、题目中是送别,可是诗中描写的只有景色,这是怎么回事呢?

前两句说六月中的西湖,景色与其它季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诗人认为他与林子方的感情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后两句说慢糊的荷叶一直绿到天边,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娇艳红润。

也就是说诗人与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满湖的荷叶一样,友谊一直连到天边,像荷花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得发亮,红的似火。

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和朋友之间深刻的友谊。

五、感悟诗情,深度理解。

1、想象说话。

2、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友谊深厚

西湖——六月

风光——不同

莲叶——无穷碧

荷花——别样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