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37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修改版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学会15个会认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会写10个生字。

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

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

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

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15个会认字,会写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正确理解动词。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事)读: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

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

它在哪?

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二、了解蝌蚪

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

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

读后想一想:

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

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宽,kuān,三拼音,10笔。

肚,dù,左右结构,7笔。

2、试着回答问题:

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

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

两个哪里头顶肚皮孩子跳到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2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

(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

池塘一群黑灰色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

(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

(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

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

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

(生读蝌蚪的话)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

(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

(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

(乌龟是四条腿)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

青蛙妈妈什么样?

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

四条腿(蹲)宽嘴巴大眼睛(鼓)绿衣裳(披)白肚皮(露)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齐读第5、6自然段。

小蝌蚪像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

(小蝌蚪尾巴变短了。

)(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

(捉害虫)

5.小结: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

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

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

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例: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有一群小鸡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īngwāmāmayǒusìtiáotuǐ,kuānkuāndezuǐba,gǔzhedàyǎnjing,pīzhebìlǜdeyīshang,lòuzhexuěbáidedùpí。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

后来呢?

教师板书:

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

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课堂总结

课文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

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板书设计

1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

黑灰的身子条后腿条前腿变短尾巴长尾巴

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会认15个生字。

2、读懂课文,了解水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

了解水与人类,水与大自然的关系。

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水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与人类,水与大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课前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这是一篇科普短文。

2、老师范读课文,猜猜课文中的“我”是谁?

(板:

水)

二、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新词

1、画出生字和新词(在黑板上列出)。

标出自然段序号。

2、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2、课文介绍水的特点是什么?

哪一句作了概括?

这一句在文章的什么地方?

3、读了课文,你还知道水能变些什么?

四、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l)自由读。

边读边思考:

“我”第一次变,变成了什么?

(板:

汽)“我”是怎样变成“汽”的?

抓住“太阳晒”理解水变汽需要热。

可引导学生回忆晒太阳有什么感觉,湿衣服在阳光下变成了干衣服,水跑到哪儿去了?

(2)水变成汽演示实验:

打开暖水瓶塞,指点学生观察“白雾”,这就是汽。

想一想:

汽往哪儿去?

又会变成什么呢?

(3)汽变成小水珠演示实验:

用水杯装水(好比地面),水杯加热(好比被太阳晒)蒸发成汽;盖上玻璃板(好比是天空),汽到了天空,变成什么呢?

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结果:

水珠凝结在玻璃板上。

(4)导读第3~5句,知道汽变成了云。

(板:

云)“白衣服”、“黑衣服”、“红袍”指的是什么?

(5)讨论后小结:

水由汽变成云。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云在空中有哪些变化?

(2)说说“冰雹”的样子,想一想“落”、“打”、“飘”这几个词能不能互相换一换?

五、课堂小结

水遇热变成汽,汽在空中凝聚成小水点连成云,遇到冷风,就会变成雨、冰雹、雪降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新词。

2、水会变,变成什么?

二、继续指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读一读,讨论:

水平常是怎样的?

(2)抓住水的流速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词的意思。

(3)齐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4自然段。

(l)自由读,说说读后了解到什么?

(2)引读这一自然段。

(水也有脾气,有时候……有时候……温和时,我做过许多好事……是人类的好朋友。

暴躁时,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成了人们的敌人。

因此,人们想出……)列出的文字是老师导读的部分,省略了为学生接读的部分。

(3)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4)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水做好事,做坏事的情景。

观看后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并根据提供的情景引导学生用“温暖”、“帮助”说句子。

3、学习第5自然段。

齐读。

课文用问句结尾,是让同学们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吗?

4、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说说水是怎样变化的?

(2)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

举个例子说一说。

三、指导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这些字属于什么结构?

按结构可分几类?

3、按字的结构类别进行指导示范。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

板书设计

2我是什么

形态:

汽云雨冰雹雪水

状态:

静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性格:

温和暴躁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

3、培养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

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教学准备

1、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课件演示,揭示课题

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

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

三、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交流。

4、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四、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

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五、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

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六、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

法、如、脚、它、娃。

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挑苹果游戏:

(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二、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

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

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

四、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

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五、练习

扩展仿说词语。

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六、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七、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她、毛、更、知、识。

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风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豌豆弹力……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口语交际:

有趣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学会表达的方法,正确流利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

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

教学重点

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表达。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

课前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以询问、阅读、收看影视或网上查询等方式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文

字资料。

2、请学生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动物做头饰。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放映动物图片,揭示课题:

有趣的动物。

说说喜欢它们吗?

为什么?

二、介绍有趣的动物

1、小狮子自我介绍(课件出示:

录音介绍)

小狮子:

大家好!

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

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

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

力大

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

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

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

2、思考:

小狮子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生点评、师板书:

名字、样子、特点、习性。

3、练习说话。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

(2)出示图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

(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

4、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

生戴上动物头饰,互相打招

呼问好。

指名一位学生做自我介绍,生评价。

师板书:

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动作。

5、齐读口语交际要求,做到:

(1)交谈有礼貌。

(2)表达有条理。

(3)倾听有耐心。

6、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自我介绍。

7、指名自我介绍。

8、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向同学或听课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有趣的猫

大家好!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

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

你知道吗?

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

哈哈!

黑猫警长够神吧!

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

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

蓝鲸。

(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

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

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

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

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

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

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

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

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

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

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

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

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最大的鸟:

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

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

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

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

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

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四、课堂小结

回顾介绍动物的方法,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教学难点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2、了解梅花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4、畅所欲言:

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些什么?

二、字词句运用

(一)体会每组加点字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1、读一读: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

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评选最佳表演者。

(二)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幻灯出示例字,分析两种字的书写特点。

(左窄右宽、左宽右窄)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花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花,她却不是在春天开放的?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2、人们都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3、学习前两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4、学习后两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

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

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

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

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5、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

为什么?

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6、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我爱阅读企鹅寄冰

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

1、师讲童话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

2、学生畅谈读通话故事的乐趣。

3、了解儿童喜欢的通话故事,如《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白雪公主》《小红帽》《七个小矮人》等。

识字

1场景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

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

请你给我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

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板:

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⑴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

你看到了什么了?

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⑵师:

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

“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

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

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

大家是多么高兴啊!

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

(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

出发喽!

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

(出示:

海边景色)

①师:

(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

(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②小朋友说的真好!

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

(出示卡片:

滩、艘、军、舰、帆)

③师:

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

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

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

(出示图片: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你想读吗?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诵读全文

1、师:

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

快来读读吧。

翻到课本第16页。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生读,评价)

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师:

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

(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认读词语。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

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

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

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飞鸟。

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

师:

这些东西美吗?

我们再次来欣赏。

师口中念念有词:

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

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

数量词)。

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4、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师:

“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的数量词,还能用哪些数量词来形容这些事物。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师:

读了,说了,同学们的嘴巴越来越灵活了,老师还想检验下同学们字写得好不好,大家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

“园、旗、领、群”等字。

⑴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⑵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

⑶学生照样子书写。

⑷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口令”游戏:

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

4、(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

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