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565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

山东省枣庄市2011年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吞噬(shì)踌蹰轧路机浑身解数(jiè)

B.觊觎(jì)央浼(měi)出洋像百无聊赖

C.慰藉(jiè)寒喧霓红灯少不更事(gēng)

D.诘难(nàn)娇纵汗涔涔(cén)宽宏大量

2.下列语句申,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迎接建党90周年,重庆西南联大2010名学生通过参加越野竞赛,模拟突破封锁、巧渡金沙江、胜利会师等红军长征的过程,体验革命前辈当年的红色精神。

B.埃及副总统苏莱曼说:

“目前国家正经历困难时期,穆巴拉克总统决定辞去总统职务。

”他说,穆巴拉克已经授权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掌管国家事务。

C.四项协议签署两年多来,两岸完成了“三通”进程(通邮、通航、通商),为两岸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两岸一日生活圈”概念化为现实。

D.《非诚勿绕2》导演冯小刚先是“炮轰”金马奖;后来又在微博上“炮轰”报道他在电影中植入广告的记者,并称——“为有这样的记者感到羞愧”,俨然成了“小钢炮”。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置中国人民慷慨救灾、无私援助的美好情感于不顾,日本近日推出的新教科书利用钓鱼岛大做文章,外交部强烈催促日方尊重历史,立即纠正错误的做法。

B.《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合理配备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C.如今的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时都要考虑将新车设计得八面玲垅,既要外形漂亮,又要内装丰富;不仅动力强劲,还要驾驶舒适方便。

D.国际社会包括美、日等国纷纷要求中国运用对朝鲜的影响力促使这个国家冷静下来,以避免朝韩局势进一步恶化,导致两败俱伤的后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本核危机令国际原油市场雪上加霜,国际原油的不断攀升迫使各国纷纷寻找替代能源,于是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受到极大关注,国内多晶硅市场空前火爆。

B.继“瘦肉精”事件之后,近日,北京市消协抽检中发现多个品牌休闲裤健康质量不合格,这让我们不禁要追问: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何时能终止?

答案是肯定的。

C.在中国男篮队员与巴西男篮队员斗殴事件发生后,中国篮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及时抵达首都机场,代表中国篮球协会向巴西队道歉。

巴西主帅接受了道歉。

D.中国通过多方努力去安抚这个焦虑的世界:

不断承诺崛起会和平进行,平等谈判解决与邻国间的领土,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及国际救援。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一种漂流,你只有到跳虎峡旁边去亲历才可以掂量出它的分量,,这个地方的漂流,真是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①激流飞溅,白浪滔天,雾满峡谷,声震九霄

②它含着天的威势,山的力度,以冲决一切的勇气,滚滚东去

③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

④漂流中有人重新呼吸到生命的空气,有人则永远沉人江底

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②④①D.②④①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学者看来,宴饮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

我国考古学发掘证明,在远古时代,先后出现了两种宴饮的方式,第一种是竞争性宴饮,第二种是礼仪性宴饮。

宴饮是早期部落(国家)的资源控制策略,是当时部落(国家)的贵族群体之间谋求更大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之一,也是部落(国家)对外显示其“软实力”的方式。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尉迟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宴饮的存在。

陕西灵宝有一个西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500—6000年的“宴会大厅”。

这是一个83平方米的宴会厅,用于部落贵族举行盛宴。

宴会规模之大,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

那么,在50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举行这样的盛宴,目的何在呢?

原来,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部落之间的竞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宴饮也就成了部落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武器”。

在食物极其匮乏的远古时期,一场盛宴是该部落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

进入了早期国家时代之后,宴饮的地位更加重要,出现了“礼仪性宴饮”。

这时的宴饮高度重视用餐器皿的规格,餐具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变成了青铜器。

伴随着社会关系出现裂变,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

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大型宴会,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

到了距今约4000年前,作为“礼仪性宴饮”最高规格的“国宴”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早期国家举办盛大的“国宴”,能够宣扬国威,宴会越丰富、越奢华,说明这个国家越富足、越发达,从而震慑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

远古时代,食物是最稀缺的资源,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拥有了权力。

早期国家最大的威胁,不是侵略,而是饥饿,国之根本就是食物供给。

作为软实力的宴饮,与作为硬实力的军队一样,在早期国家的政治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6.下列关于“宴饮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宴饮是早期部落资源控制的策略,是当时国家政治生活的体现。

B.部落贵族往往需要通过宴会的规模和食品的丰富程度来展示部落的软实力。

C.宴饮之所以成为部落竞争的“武器”之一,是因为当时物质生活积极匮乏。

D.随着社会的发展,宴饮逐渐成为等级社会的标志,“国宴”登上了历史舞台。

7.下列不属于“竞争性宴饮”与“礼仪性宴饮”区别的一项是()

A.新石器时代,竞争性宴饮在部落内部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早期国家时代出现了等级划分,因而产生了礼仪性宴饮。

B.新石器时代,“竞争性宴饮”使用的餐具是陶器,进入早期国家时代,“礼仪性宴饮”使用的餐具规格由陶器变成了青铜器。

C.“竞争性宴饮”的规模越大,食品越丰盛,证明部落实力越强;“礼仪性宴饮”是为上层贵族巩固权力,为国家宣扬国威。

D.“竞争性宴饮”是因为食物是稀缺资源,通过食物控制权力;而“礼仪性宴饮”是因为国家的富足、发达。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竞争性宴饮”与“礼仪性宴饮”都有规模大、食品丰富的特点,都是“软实力”的体现。

B.在新石器时代,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进行权力争斗,对外宣扬实力的工具。

C.在早期国家时代,青铜器成为礼仪性宴饮的餐具,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有了飞跃发展。

D.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国家政治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关播,字务元,卫州汲人。

及进士第。

邓景山节度青齐、淮南,再署幕府。

迁右补阙。

与神策军使王驾鹤为姻家,元载恶之,出为河南兵曹参军事,数试属县,政异等。

陈少游镇浙尔、淮南,表为判官,摄滁州刺史。

李灵耀叛,少游屯淮上,所在盗贼猬奋,播储赀力,给军兴,人无愁苦。

杨绾、常衮皆善播,引为都官员外郎。

德宗初,湖南峒贼王国良惊剽州县,不可制,诏播宣辑,因得请事,对殿中。

帝问政治之要,播曰:

“为政之本,要得有道贤人乃治。

”帝曰:

“朕比下诏求贤才,又遣使黜陟,搜逮所遗,缬能者用之,若何?

”播曰:

“陛下虽求贤,又举荐,然止得求名文辞士,焉有有道贤人肯奉牒丐举选邪?

”帝悦,曰:

“卿姑去,还当更议。

”播且言:

“奉诏乎贼,有如不受命,臣请发州兵剪定之。

”帝曰:

“善。

”及还,再迁给事中。

故事,诸司甲库,以令史直曹,列脱为奸。

播悉易以士人,时韪其法。

历吏部侍郎。

帝求宰相,卢杞雅知播韦柔可制,因从容言播材任宰相,其儒厚可镇浮动。

乃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政一决于杞。

尝论事帝前,播意不可,避坐欲有所言,杞目禁辄止,退退让播曰:

“以君寡言,故至此,奈何欲开口争事邪!

”播即喑畏毋敢与。

李希烈叛,帝以汝州据贼冲,刺史疲软不胜任,播盛称元平,帝召见,拜左补阙。

不数日,检校吏部郎中,兼汝州别驾,知州事。

元平始至,募工筑郛浚隍,希烈阴使亡命应募,凡内数百人,元平不寤。

贼遣将李克诚以精骑薄城,募者内应,缚元平驰见希烈,遗矢于地。

希烈以其眇小,无髯,戏克诚日:

“使尔取元平,乃以其子来邪?

”因嫚骂曰:

“盲宰相使汝当我,何待

我浅邪!

”伪署御史中丞。

播闻诧曰:

“元平事济矣!

”谓必覆贼而建功也,左右笑之。

播从聿奉天。

卢杞、白志贞已贬而播犹执政,议者不平,遂罢为刑部尚书。

韦伦等曰:

“宰相不善谋,使天子播越,尚可尚书邪?

”相与泣诸朝。

未几,知删定使。

初,上元中,诏择古名将十人配享武成庙,如十哲侑孔子。

播奏:

“太公,古贤臣,今其下称亚圣。

孔子十哲,皆当时弟子,今所配年世不同,请罢之。

”诏可。

贞元初,检校尚书右仆射,持节送成安公主降回鹘,虏人重其清。

还,迁兵部尚书。

以太子少师致仕,斥卖车骑,阖门不婴外事。

卒,年七十九,赠太子太保。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9.对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署幕府再:

两次

B.杨绾、常衮皆善播善:

友好

C.以令史直曹,剃脱为奸奸:

弊病

D.持节送咸安公主降回鹘降:

下嫁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从容言播材任宰相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乃以其子来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希烈以其眇小,无髯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谓必覆贼而建功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关播“正直尽职”与“畏缩胆小”的性格的一组是()

A.①数试属县,政异等②斥卖车骑,阖门不婴外事

B.①诏播宣辑,因得请事②未几,知删定使

C.①臣请发州兵剪定之②播即喑畏毋敢与

D.①今所配年世不同,请罢之②虏人重其清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水旁盗贼纷纷起事,而关播代理滁州刺史处事不惊,储备钱财,支援军队作战,使百姓远离愁苦免于灾难。

B.为了革除收藏的文书档案遗失的弊端,关播将管理人员全部更换为知识分子,这一举措受到当时人的称赞。

C.卢杞、白志贞已经被贬,关播却还在执政。

议论者心里不平,于是皇帝将关播贬为刑部尚书不久又改任为删定使。

D.卢杞敬重关播文雅的性格,看重他的才能,举荐他为宰相,关播不辱使命,在皇帝面前讨论朝政时与卢杞据理力争。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奉诏平贼,有如不受命,臣请发州兵剪定之。

(3分)

译文:

(2)以君寡言,故至此,奈何欲开口争事邪!

(3分)

译文:

(3)韦伦等曰:

“宰相不善谋,使天子播越,尚可尚书邪?

”相与泣诸朝。

(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8分)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诗歌前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任重而道远。

(《论语》)

,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3)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五、(12分)

16.下面是一段草根文化的材料介绍,请概况其主要内容,以“草根文化”为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

(4分)

草根文化,他所能表述的是一种非主流、,非正统、非专业的爱好者,甚至纯然出自民间草泽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草根”及其背后体现出的文化就是亚文化的一种,它的本质是社会普通民众诉求的表达。

草根文化最大的特点就在它接地气、贴民心。

它生于民间,用最真实的生活打动人;它追求梦想,诱发潜藏在每个人心底希望的种子;它代言底层,为草根阶层争取话语权……它有别于精英文化,‘草根’文化是精英文化存在的基础。

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对精英文化以及主流文化起到补充和丰富的作用。

草根文化

17.请根据下面的诗歌格式进行仿写。

(4分)

母爱是生命的一首歌

责备是低音

呵护是高音

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仿写:

8.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写出你的理由。

六、(18分)

本题为选择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一直在等待

张维超

父亲去世了,给崔晓柯留下了一个不完整的“等”字。

这个字,写在一张白纸上,而且最后一笔没有写上。

此后的几天里,崔晓柯曾不止一次地揣摩父亲的意图。

显然,父亲原本是想给她留言的,只不过,突发的心肌梗塞没有给父亲这个机会,甚至连这个“等”字都没让他写完。

等,等什率?

是人还是其它的?

如果是人,那又会是谁呢?

崔晓柯首先想到的是母亲。

十岁那年母亲离开了这个家,再也没有回来。

长大后,崔晓柯曾问过父亲这事,父亲却一句话也不说。

难道说,父亲一直在等母亲回来?

崔晓柯仔细地清理着父亲的遗物,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清理书房时,崔晓柯发现了一部还在充电的旧手机。

父亲曾换过几部手机,但这是父亲买的第一部手机,手机一直处于待机状态,号码居然是十多年前父亲使用的号码!

崔晓柯依然清晰记得,当时的这个号码是她扣父亲联系的桥梁。

看来,父亲写的那个“等”字,应该和这部手机有关。

崔晓柯去了一趟电信公司,打印了该号码的通话清单后发现,发现父亲去世前的三个月,这部手机仅有一个通话记录,接电话时间还不到三十秒钟。

崔晓柯按照上面的手机号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个男人,他说他不认识崔晓柯的父亲——崔咏。

看来,这个男人并不是父亲要等的人,他之所以给父亲打了电话,那只有一种解释:

打错电话了。

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五天,母亲来了,崔晓柯不知道母亲怎么知道消息的,不过她也不想过问。

这些年,崔晓柯对母亲还是有淡淡的怨恨的。

崔晓柯给母亲说了那个“等”字,还有这部旧手机,以及那个一直在使用的号码。

母亲听后,很肯定地说:

“他不是在等我。

不过,你父亲写这个‘等’字,就是想告诉你,希望你能帮他等下去,等那个给他打电话的人。

母亲说得没错。

半年后,父亲的那部旧手机突然响了,打电话的是个女的,听声音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她的第一句话就是:

“喂,请问您是崔咏大伯吗?

仅凭这一句话,崔晓柯当即就断定:

这个人正是父亲一直等待的人。

于是忙解释说:

“哦,我是她女儿,请问你是哪位?

女孩显得有些慌乱,说:

“我,我……这样吧,我现在在市人民医院,你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过来一趟?

在病房里,崔晓柯见到了那个女孩,比她想象的还要年轻一些,也就是十五六岁,女孩得知情况后,便把崔晓柯拉到了病房外,拿出了一张名片。

崔晓柯接过看了一下,是父亲的名片,十年前的,当时父亲还在报社当记者,这个名片就是那制时候印制的,上面写着父亲的名字、职务,还有联系电话。

而这个联系电话,正是父亲一直处于待机状态旧手机中的那个手机号。

女孩说:

“大姐,病床上躺着的是我爸爸,他需要做心脏手术,费用大概要十五万元,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爸爸受折磨。

有几次,我发现爸爸经常拿出一张名片偷偷地看。

那次,我趁爸爸睡着了,就偷偷地拿出那张名片,按照上面的电话打了过去。

崔晓柯和女孩回到病房里时,女孩的爸爸已经醒了。

他讲述了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十年前的一个冬夜里,女孩的爸爸下夜班回家,当走到胭脂湖时,突然看到一辆吉普车扎进了湖里,他犹豫了片刻,还是跳进了冰冷的湖里把吉普车里的人救了出来,他救的人正是崔晓柯的父亲——崔咏。

当时,崔咏很感激,从兜里掏出一张已经湿透了的名片,递给他!

说大恩不言谢,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给他打这个电话。

这十年间,女孩的爸爸遇到了很多难处,但是都硬撑过去了,他不想索恩,直到这次病重,他还在犹豫……

崔晓柯被男人的话震撼了,他毫不犹豫的从父亲的遗产里支取了十五万,帮女孩的爸爸做了心脏手术。

随后的日子里,崔晓柯一次次地想起父亲,为了等那个可能永远都无法接到的电话,他居然一直保留着那个手机号码,而且在他去世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也是让他的女儿接过这个任务——继续等下去。

崔晓柯终于忍不住她给母亲打了电话,质问母亲,为何要背叛父亲这样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母亲沉默了片刻,说:

“晓柯,你不知道,当年你父亲曾救过你姥姥的命,你姥姥为了报恩,逼着我嫁给你父亲。

可是,我不爱你父亲,我试着去爱他,试了好多年,可我总也做不到……后来,你姥姥去世了,我就离开了你父亲。

晓柯,妈妈对不起你呀!

”说完,母亲就哭了。

听了母亲的话,崔晓柯流下了眼泪。

直到这时,她才真正地了解了父亲,还有母亲,了解了百味的人生。

19.小说第七段说“这部手机仅有一个通话记录”,这句话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4分)

20.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概括父亲崔咏的性格特点。

(4分)

21.这篇小小说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请具体分析(4分)

22.你如何评价“知恩图报”?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约克·伊万斯今夜值班

本报9月17日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德国对英国狂轰滥炸的时候,人们很少有可能想起伊万斯,更不会在他那瘦削的胸膛上挂一枚奖章,即使在他死后也不会。

他绝不会在一次伴随着低沉的鼓声和嘶哑的喇叭声的殡仪中接受人们的致敬。

事实上,人们很可能根本不会为他举行葬礼。

战争打响之前,他没有做过任何足以使自己为人所知的事情。

他在码头上干过活,那里尘土飞扬,对他的肺部都有影响。

战争后期,为招募新兵进行的体格检查并不十分严格。

尽管如此,由于视力差和其他缺陷,人们拒绝他入伍。

后来,他成了一名防空民防人员。

他接受了一年训练,学习如何戴盼毒面具,如何让昏倒的妇女苏醒过来,怎样把行人引导到最近的防空洞等等。

在训练中,他表现平常。

这一天夜间,约克·伊万斯值班。

过去1个月中,他几乎每夜都要值班,因为每夜都有空袭警报。

那天夜间l1时,他打电话给民防指挥中心,报告说他看到远处有一个亮光。

伊万斯的长官听说是伊万斯,就漫不经心地说,那是有人抽雪茄烟,不过烟火太亮罢了。

伊万斯守护在郊区某地一个公用电话间旁,敌人轰炸城区时,这里也挨过炸弹。

当一枚大炸弹丢下来时,他没有来得及离开。

这个炸弹没有爆炸,对此,伊万斯开始蛮高兴。

炸弹是带着撕裂人神经的尖叫声落到地面上的。

过了一会儿,伊万斯想到他应当去看看这枚炸弹,看后,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不是哑弹。

在受训期间,他看过不少图片和图表,他知道,这是一枚定时炸弹,而且是一枚大的。

几分钟之后,他把这一切向上司作了报告。

炸弹在哪里?

”上司问道。

“在街心花园里,”伊万斯答道。

上司命令说:

“把无关的人赶走,把附近住宅里的人撤光,让行人不要靠近!

“是,先生!

”伊万斯说。

伊万斯遵照命令行事。

在不到l小时内,他把附近几户人家撤走。

在这以后,他坚守在岗位上疏导行人。

早上7时以前,行人不多。

在这以后,.上班的工人和各种行人成群结队而至,有的步行,有的骑自行车,有的乘汽车。

在连续遭到轰炸的地区,有这样一种荒唐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对可能造成严重伤亡的事情,反而非常好奇。

突然,约克。

伊万斯发现他一个人得干两个人的事。

这枚炸弹落在两条街的交叉口上,使四个方向的行人受到威胁。

伊万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他把炸弹后面100多码昀地方用绳子拦了起来,然后,他把自己的岗位移到十字路口的中间。

有数以百计的行人听到他说:

“此处有定时炸弹,请走开,请走开。

”他们走开了。

从这里路过的人中有一位是附近圣公会教堂的神甫。

这位神甫向记者提供了关于伊万斯生命最后一刻的最生动的情况。

神甫说:

“他几乎完全没有必要用手指炸弹在哪里。

炸弹就在他身后的草坪上。

很明显,他是了解这是多么危险的。

他的面色苍白、憔悴,但是,从他的声音中人们听不到丝毫的颤抖。

我永远忘不掉这个场面:

他吹哨子,呼喊着,要人们离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像中世纪的麻疯病人,这些人摇着铃,呼喊着‘避开我,避开我!

’我要他用绳子把大街拦起来,然后自己撤离。

但是,他却对我说:

‘我的任务是留在这里。

请走开罢,不要给别人树立坏榜样。

’于是,我只得走开,到电话间打电话向有关方面求助。

9时10分,炸弹爆炸了,把地面炸了一个大坑,伊万斯连尸骨也没有留下。

(摘自194年9月17日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罗伯特·凯塞)

19.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4分)

20.伊万斯是一个太普通的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点的?

目的是什么?

(4分)

21.这则新闻的题目是《约克.伊万斯令夜值班》,请分析一下标题的特点。

(4分)

2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每天发生的大事有很多,而记者却选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作为报道对象,为什么?

(6分)

七、(60分)

23.请以“秩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不少于800字;④文体特征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