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281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docx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

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逮捕(dài) 创伤(chuāng) 游目骋怀(chěnɡ) 掎角之势(jī)

B.针灸(jiū)     崔嵬(wéi)    流水淙淙(cónɡ)  果实累累(léi)

C.绮丽(qǐ)  日晷(ɡuǐ)    不容置喙(huì)   循规蹈矩(jǔ)

D.媲美(pì)  轮廓(kuò)    插科打诨(hún)   叱咤风云(zh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料峭  一炷香 暗度陈仓  和盘托出 

B.文身  发祥地 出其不意  以身作则

C.配置  增殖税 指手画脚  倍受关注

D.废弛  通缉令 甚嚣尘上  既往不究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由“量减”向“价跌”转变的关键时期,调控政策需要继续坚持,再次发力,以保证房价回到合理区间。

B.《法制日报》记者经深入调查后发现,毒豆芽在沈阳乃至全国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老问题。

C.从国家伦理看,正如歌曲中所唱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成员退离休后应得到平等回报。

D.由于一些院校的不负责任,很多考生都有报名2小时、候考5小时但考试只用几分钟的“不爽”经历,这让考生及家长们不住地抱怨:

千里奔波而来就是为了排队吗,我们不遭这个罪了行不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宋丹丹在微博处子秀中感慨自己“老了”,同时决定“写一个试试”。

自此,宋丹丹每天都要娓娓道来写上几条,或幽默风趣,或坐而论道,本报选载几条,与大家共享。

B.央视一年一度的春晚,已经成为一个承载光荣与梦想的荣誉舞台,尽管近年来口碑和质量泥沙俱下,但依然无法改变这个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C.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也责无旁贷,地方政府要伸出温暖之手,接纳前来实践的青年学子并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

 D.近年来,电子商务创造了巨大的快递需求,而快递物流又是电子商务金瓯无缺的环节,两者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5.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石化集团宣布,不管成品油出口效益较好,但是为保障国内供应,除保留供香港、澳门地区的基本资源需求外,中石化已暂停向其他地区出口成品油。

B.据经济之声《财经早报》报道,为确保大运会顺利举行,深圳市政府将在筹备和举办期间对刀具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C.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村抓住了一个小偷,吊在大队会议室的大梁上,扒光了上衣鞭打。

那个恐怖的场景,那个被打的小偷,成了我整个童年挥之不去的噩梦。

D.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指出,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机除每天在东海进行一次监视飞行外,电子侦察机EP3也将加强对东海的监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垓下”问题

施丁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时期的最后一次大战,它决定了楚败汉胜、楚亡汉兴。

对于垓下、垓下聚问题,历来学者颇有异说歧见,至今尚无一致的看法。

笔者以为垓下、垓下聚是有区别的。

垓下是地区名,垓下聚是在垓下地区的聚落名。

何谓“垓下”?

《说文》对“垓”的解释是“兼垓八极之地也”,据此,所谓垓下,就是八极地之下。

有说垓即“堤”或“高冈绝岩”,则垓下是谓在河堤下或高冈下。

以此而言,垓下必是地区名,非具体地点,犹如“塞上”、“河上”、“关中”、“山东”等等,是不能指定为具体地点的。

大致说来,楚汉之际的垓下,在睢水、洨水间开阔的平原地区。

此地区当南北要冲,能容纳数十万人马驻屯和打仗。

《汉书•地理志》“洨(侯国)”下有“垓下”。

洨,西汉时为侯国,东汉改为县。

东汉应劭注:

“洨水所出。

”洨水,即今之沱河,它自安徽宿州市北分蕲水东南流,经宿县、灵璧、固镇等县境,至五河县西北会浼水“南入淮”。

垓下就在洨水地区、洨国(县),自《汉书•地理志》所书洨之垓下“高祖破项羽”之后,一千多年间是无人怀疑的。

东汉应劭、三国魏苏林、晋徐广、南朝宋裴骃、梁刘昭、北魏郦道元、唐颜师古、北宋乐史等都信从班固《汉书》之说。

不过,苏林、刘昭、郦道元等提到了“垓下聚”。

聚,聚落,即人们聚居的村落。

垓下聚,即垓下地区的聚落,当是那里的一个具体地点。

郦道元在《水经•淮水注》云:

“洨水又东南迳洨县故城北,县有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所在也。

”垓下聚在洨县,可谓早有定说,毋庸置疑。

“县有垓下聚”之“有”字,请注意之,“有”而非“即”,则“垓下聚”非“洨县故城”。

但是,号称长于地理的唐人张守节却在其所撰《史记正义》里说:

“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

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

”这是对垓下的一个新说法。

唐代真源县,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其东十里有没有“垓下”,如今不大清楚。

但这个地方在秦楚之际与颐乡相近,属陈郡苦县,而不在汉沛郡洨侯国。

张守节把项刘战于垓下从沛郡洨地移至陈郡苦县,真是大错。

今人多以为,垓下在古洨国境内,几乎已取得共识,这是幸事。

但对垓下聚则有歧议,有说垓下在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有说垓下在固镇县东、沱河南岸的濠城镇“霸王城”。

其实此两说所争议者是垓下聚地点,而非垓下地区。

对于垓下聚,魏晋南北朝学者多有提及,只说在故洨县,未曾详言具体地点。

至唐代,《太平寰宇记》卷十七,(虹县):

“在县西南七十八里,即汉洨县也,属沛郡。

垓下,洨县之聚落名。

”又云:

“垓下在(虹)县西五十里。

汉兵围项王于垓下,大败之。

”此书不仅把洨故城、垓下(聚)分为两处,而且明确地指出地点方位和距离,洨故城在虹县西南七十八里,垓下聚在虹县西五十里。

可以说,这是迄今最为明确而可靠的说法。

明代嘉靖《宿州志》卷七:

“濠城在(灵璧)县南五十里。

《东汉书》:

‘洨有垓下聚。

’注云:

洨故城,在虹县西南,即此城也。

”又云:

“垓下在虹县西五十里。

”此指出洨故城在灵璧县南五十里,“在虹县西南”即明代的濠城集。

又肯定垓下(聚)“在虹县西五十里”,明代属灵璧县。

它也是把洨故城、垓下分为两处的,并未混二为一。

……

自唐至清,绝大多数地理方志古籍都以为垓下聚、濠城(集)皆在汉洨县境,且濠城即洨故城所在地。

可谓古有一定之说,近年固镇县濠城集地区考古发掘亦可证明。

濠城集、垓下聚并非一地,实为两地。

(节选自2010年9月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对“垓下”与“垓下聚”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垓下是一个地名,楚汉时候的垓下是指睢水、洨水(今沱河)间开阔的平原地区。

B.垓下就是古代的洨国(县),位置在洨水地区,此地区当南北要冲,能容纳数十万人马驻屯和打仗。

C据史料可知,垓下、垓下聚、濠城都在故洨县境内,垓下聚的位置处在沱河南岸。

D..垓下聚是垓下地区的聚落名,是一个具体地点,当年汉高祖就是在这里打败了项羽。

7.下列表述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对垓下、垓下聚的争议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B.张守节把刘项战于垓下从沛郡洨地移至陈郡苦县是错误的。

C.垓下聚作为一个具体地点,其位置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

D.濠城集与垓下聚并不是一个地方,濠城集其实就是洨故城。

8.下列表述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

A.垓下在古洨国境内,这一问题今人已取得共识,但对垓下聚则有歧议。

B.垓下就在洨水地区、古洨国(县),自从《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汉高祖在“洨之垓下”击破项羽之后从无二说。

C.《太平寰宇记》已明确指出垓下聚在虹县西五十里,这与《宿州志》的记载是一致的。

D.唐代真源县东十里有“垓下”,其地在秦楚之际与颐乡相近。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夷陵县至喜堂记

欧阳修

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

贩夫所售不过鱐鱼①腐鲍,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

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州居无郭郛②,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

而民之列处,灶、廪、匽③、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

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

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

夷陵者,楚之西境,昔《春秋》书荆以狄之,而诗人亦曰蛮荆,岂其陋俗自古然欤?

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树木,增城栅,甓④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

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厅事⑤,新吏舍。

三年夏,县功毕。

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

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

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然夷陵之僻,陆走荆门、襄阳至京师,二十有八驿;水道大江,绝淮,抵汴东水门,五千五百有九十里。

故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

然不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

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

作至喜堂记藏其壁。

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耳。

(选自《欧阳修夷陵诗文译注》)

[注]①鱐(sù)鱼:

干鱼。

 ②郛(fú):

外城。

 ③匽(yǎn):

厕所。

④甓(pì):

砖。

  ⑤厅事:

官府处理政务的正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无百货之列                    列:

排列

B.以偷宴安                        偷:

苟且

C.水道大江,绝淮                  绝:

隔绝

D.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             卑:

卑微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地僻而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居之以休其心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D.且哀其以罪而来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描述夷陵风俗特点的一组是(    )

①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            ②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

③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      ④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

⑤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    ⑥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夷陵县隶属峡州,靠近长江,偏僻闭塞,百姓生活贫困,自产自足;商贩们平时所出售的东西也不过是些干鱼咸鱼,大的富商都不到这里来。

B朱公治理峡州时开始建设修整夷陵城,并着手改变陋俗,他任命刘光裔担任夷陵县令,让刘光裔建起敕书楼,整修官府办公的正堂,新建官吏宿舍,并建造了至喜堂。

C.夷陵县城虽是州治所在地,却没有外城,大路不能够通行车马。

百姓居住的地方,灶屋、仓房、厕所、水井混杂在一处,一个房间里上层住人,下面养猪。

D.做官的人大多都不想到僻远的夷陵来,而已经到夷陵做官的人常常不能交卸职务,有的人任期届满就自己辞职离开了。

其实这些人却不知道夷陵也有很多可爱可喜之处。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

(4分)

(2)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3分)

(3)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8分)

赠范晔①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②。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注]①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此诗。

②陇头人,指身在关中的范晔。

关,陇山,天水附近。

(1)请分析首句中的“逢”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4分)

                                                                               

 

(2)“聊赠一枝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个小题,6分)

(1)爽籁发而清风生,                 。

  (王勃《滕王阁序》)

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知来者之可追。

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陶潜《归去来兮辞》

(4)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子曰:

         ,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五、(12分)

16.下面的画线的句子中,有的在标点、语言上存在错误,请找出4处,先写出有错误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4分)

①山西收藏家彭令2005年在南京偶尔发现了一本旧文稿,经多位学者鉴定,该文稿属于清代中期书法家钱泳的杂稿本手记,②其中有部分条目来自《浮生六记》中的第五记《海国记》。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③文学界称之为《小红楼梦》。

《浮生六记》在流传中佚失了后两记,④文化界、出版界中人都在一直努力搜求。

⑤在这次发现的《海国记》的部分文字中,确认以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⑥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的领域内而不属于琉球,⑦成为我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又一铁证。

17.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要求:

①与画浪线的句子句式一致;②语意连贯,符合上下文的特定语境。

(4分)

作家笔下优美的写景散文,好似热情而阅历丰富的导游:

它会带你去攀登泰山那回环曲折的盘,                ,              ,            。

它会让你情不自禁地赞叹:

祖国的山山水水是多么富有迷人的魅力啊!

18.把下面的长句改成4个短句,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英国国家档案馆继去年公开近6000页不明飞行物(UFO)的相关档案后于3月3日再次解密了35份记录2005年以前军方和民众提供的最早可追溯至二十世纪50年代的目击UFO事件的档案材料。

 

 

六、(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千叶瓶

                                   刘心武

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

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都没有。

花瓶陪伴他度过整个青壮年时期,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退休啦!

”的招呼。

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更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书桌一角。

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

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

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十六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

为什么要选择绿色?

完全是下意识驱使。

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快,于是买了下来。

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

“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

”却愣在那里,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

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是不能满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结果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

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愣。

④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看上去,顺眼点。

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定从那片绿叶开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叶片。

⑤勾勒第一个叶片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不小心给玷污了。

后来,不知怎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

后悔小时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个枝丫扯断。

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

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生”,却没有能把常见的草药形态认全。

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司机班长,更调进科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取不雅的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跟人家说了一大车便宜话,仿佛人家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

⑥闺女又回门,听见小声在问妻子:

“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

怎么抱着个花瓶在鼓捣?

”妻子小声回答:

“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叶……不过他脾气倒好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动还说,哪件事上对不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

不过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的……”

⑦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大小小,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师事先就构思好,精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

⑧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绿叶。

妻子说:

“难道你非得把叶子画满吗?

铺满怕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

”他边慢慢画,边沉吟地说:

“我还真怕那画满的一天到来呢!

⑨画另一面时,他已经意识到,画绿叶的过程,于他来说,就是书写忏悔录,就是魂魄的热水浴,也就是自我心灵的飞升……从中,他获得大感悟、大欢喜。

⑩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出一声:

“老兄,你从哪儿收来这么个千叶瓶?

”他且不做声。

那“发小”走近,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

“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

”他让来客小心轻放,说:

“对我而言,这是无价之宝!

”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来客便肃然起敬,并感叹:

“如果那些对社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

                                                                 (选自《小说选刊》)

19.小说第⑥段“闺女和妻子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4分)

20.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分)

21.小说为写在花瓶上画绿叶设了哪些伏笔?

(4分)

22.

(1)小说第⑩段写到了来访发小的态度变化,请概括其变化的过程。

⑵探究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与11位总统“斗争”的漫画家

                      灵 子

他曾经被尼克松列入“白宫敌人”名单,他曾经被里根及其妻子南希电话投诉,他从杜鲁门开始连续对11位总统开展了不懈“斗争”。

虽然三次赢得普利策新闻奖,但他觉得,登上尼克松臭名昭著的敌人名单“比得普利策还荣耀”。

作为《洛杉矶时报》的社论漫画作者保罗•康拉德,他对这位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总统始终“穷追猛打”。

爱与总统作对

“但愿我的伟大一如我的痛苦,或者比我的名字渺小;或者能让我忘记过去的身份,或者记不起现在要被迫变成什么。

”莎士比亚笔下理查二世的名言,被康拉德赠予“水门事件”之后的尼克松,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水门事件”暴露的第一天,他便在漫画中加以嘲弄:

一身工具的尼克松满头大汗在凿民主党总部的墙壁,旁边几个人指指点点说:

“他说自己是电话公司的……”他笔下的尼克松永远皱眉头、长鼻子、耷下巴、脑袋缩进耸起的肩膀里,阴险又惶恐。

为此,康拉德上了尼克松的“白宫敌人”名单。

另一位在康拉德笔下不得善终的是总统里根,康拉德总是将他描画为小丑或头脑简单者,比如针对里根的军备竞赛政策,康拉德在一幅画里将其置于齐腰高的浴缸里,兴致勃勃跟在橡胶鸭子后面摆弄一串玩具军舰。

他的画笔辛辣直接,一针见血,以至于《洛杉矶时报》主编常常在早餐时间接到里根或其妻子南希的投诉电话,但康拉德的不屈不挠丝毫不变。

近30年来,康拉德日复一日发表针对国内外重大时事的漫画,尤其对于白宫新闻,从杜鲁门开始连续对11位总统开展了不懈“斗争”。

最近一次“中奖”者是小布什,筋疲力尽推着西西弗斯的石头上山,石头上写着大字:

伊拉克。

唯一被康拉德的钢笔画逗笑的大概只有福特,他说过:

“你笑,全世界会跟你一起笑;你哭,就只有成为保罗•康拉德的漫画了。

2010年9月4日,康拉德于加利福尼亚家中离世,享年86岁。

直到去世前,他的创作几乎从未停歇。

历数下来,他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漫画创作。

比得普利策还荣耀

“永远不要因为客观而控告我。

”这是康拉德的名言。

不公正、浮夸、腐败,是他持续关注的主题。

1965年发生黑人暴乱之后,康拉德画了一群中年白人将一位黑人置于手术台上捅针管:

“你提到失业、住房、教育、警察暴力、绝望……但是,你暴乱的原因是什么?

“读者们每天早上都在期待他的作品,他总能让你愤怒、让你大笑,或者让你思考。

”《洛杉矶时报》编辑拉斯•斯坦顿说。

为此,他曾三次赢得普利策新闻奖。

但康拉德觉得,登上尼克松的敌人名单“比得普利策还荣耀”。

这样与强权作战免不了付出代价。

有人以诽谤名义将他告上法庭,有人写文章谩骂抗议。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讨论过,康拉德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1971年到1989年的《洛杉矶时报》社评版编辑托马斯说,“我们经常为此挨一顿臭骂。

但是你还是忍不住欣赏他漫画的艺术性,背后的智慧及其老拳击中的要害。

除了舆论环境,更重要的自然是康拉德个人的艺术天赋、新闻敏感、广泛阅读和思考。

这个出生于1924年衣阿华州的穷小子有一对志存高远的父母,他们尽管生活拮据,却决定送孩子去学习艺术。

康拉德常说,自己第一幅画作是8岁时在男厕所墙壁的涂鸦。

高中之后,他还曾与双胞胎兄弟辍学去阿拉斯加闯荡。

二战期间,康拉德参加了太平洋战役,他被身边随时发生的死亡、残缺、暴力深深震动,此后的画作无一不是在为反对暴行、争取人权而努力。

战场归来后,他进入衣阿华大学学习,并在校刊上首次发表了自己的漫画作品,兴奋的感觉激励他持续创作,从此走上漫画创作道路。

“漫画家应该保持自己的火气并转化为创作。

”康拉德曾这样阐释自己的理念,“漫画的功能显然应该是否定性质的,一幅鼓吹意味的漫画通常等于什么也没说。

(选自《读者》2010年23期,有删改)

19.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4分)

20.请结合文本概括康拉德漫画的创作特征。

(4分)

21.康拉德为什么认为“登上尼克松的敌人名单比得普利策还荣耀”?

(4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