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722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docx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

 

本单元复习的内容包括: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表内乘法,米和厘米,角和直角、锐角、钝角,观察物体,认识时间。

总复习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目的。

第1课时 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3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2.通过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的计算方法的复习与整理,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整理和复习,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

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

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回顾】

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板书课题。

1.复习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1题。

(指名读题。

)笔算加、减法应注意: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

③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课件出示:

30+24+28=    75-26-35=    45+27-59=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

为了简便可以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巩固应用】

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加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做得更好。

【教学反思】

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本课的设计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初步归纳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所得到的乐趣。

第2课时 复习表内乘法

(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第103~10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

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回顾】

1.复习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出示:

一筐南瓜有5个,4筐南瓜一共有多少个?

师:

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

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5+5+5=20(个) 5×4=20(个)

5

×

4

20

(个)

乘数

乘号

乘数

教师小结: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1)背乘法口诀。

采用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2)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3)口算。

7×8=     9×4=     6×7=     8×8=

6×5=7×4=6×9=9×8=

5×5=8×6=3×2=7×7=

【巩固应用】

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

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教学反思】

乘法口诀是学生解决乘法运算的重要钥匙。

因此,它的教学可算得上是乘法计算教学的奠基石,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如何将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一个简单的算式,就是理解乘法意义的过程,明白了这些,知识就学到了。

在复习这一单元知识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做“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第3课时 复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页、第104~105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重难点】

重点:

会量、画线段。

难点:

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学准备】

学生尺、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回顾】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师:

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

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比画。

师: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

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师: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2.量、画线段。

师:

看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师:

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师:

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师:

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

哪些是直角?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师:

怎样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小结: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巩固应用】

1.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

你是怎样折的?

3.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五”第11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

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通过知识点的回顾使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4课时 复习观察物体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页、第105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识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重难点】

重点: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空间观念。

难点: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回顾】

师:

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师:

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呢?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指导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图。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

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巩固应用】

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五”第13题。

师:

这些图形是谁看到的?

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

【教学反思】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节复习课,让学生再次回顾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适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第5课时 复习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第105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2.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认识。

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回顾】

启发谈话: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小朋友先猜出来?

师: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

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

这是什么?

(钟表。

师:

这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时钟,你们知道它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吗?

(课件出示钟表。

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认识时间。

1.复习几时几分。

师:

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大格,每一个大格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订正。

引导学生小结:

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半时就是30分。

2.复习时分关系。

师拨12时,问:

现在是几时?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

(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师拨钟,引导学生5分5分地数,一直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了一大格,是1时。

即1时=60分。

老师拨时刻(7:

45 10:

50 11:

15 1:

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

老师说时刻(3:

45 1:

25 4:

05 6:

55),学生拨钟面。

指一个学生板演,订正。

3.复习经过的时间。

(1)4时再过5分是(  )。

(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  )。

(3)8时45分再过5分是(  )。

(4)5时55分再过(  )分是6时。

【巩固应用】

1.教材第101页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五”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快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教学反思】

时间的认识是本学期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没有直接的经验作基础,因此事先布置学生预习是很有必要的。

本课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观察时钟的变化。

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