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故障处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161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电机故障处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机故障处理.docx

《电机故障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故障处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机故障处理.docx

电机故障处理

低压三相交流电机(以下简称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以及维修方便等优点。

因而广泛地应用在工农业机械设备的拖动装置中,是所有电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尽管如此,电机在实际运行中难免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

下面,针对电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采取对策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一、电机温升过高或冒烟

  这种故障是电机过热的表现。

其原因很多:

既有电机外部的因素(如电源供电质量差、负载过大、环境温度高和通风不良等等);也有电机自身的原因。

  电机本身常见原因及对策:

  1.绕组接法有错,误将星形接成三角形或相反。

  2.定子绕组匝间或相间短路或接地,使电流增大,铜损增加。

若故障不严重只需要重包绝缘,严重的应更换绕组。

  3.定子一相绕组断路,或并联绕组中某一支路断线,引起三相电流不平衡而使绕组过热。

  4.转子断条。

对铜条转子作焊补或更换,对铸铝转子应加更换。

  5.定、转子相擦。

可检查轴承是否有松动,定、转子是否有装配不良。

  6.环境温度高,电动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道堵塞;

  7.电动机风扇故障,通风不良;

  二、轴承过热

  当电机滚动轴承温度超过95℃,滑动轴承温度超过80℃,就是轴承过热。

其原因及对策如下:

  1.轴承损坏应换新。

  2.滚动轴承润滑脂过少、过多或有铁屑等杂质。

润滑脂的容量不应超过轴承和轴承盖容积的70,有杂质时应换新。

  3.轴承与端盖配合过紧或过松。

过紧时加工轴承室,过松时在端盖内镶钢套。

  4.电机两端盖或轴承盖装配不良。

将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平,拧紧螺钉。

  5.传动带过紧或联轴器装配不良。

调整传动带张力,校正联轴器。

  6.滑动轴承润滑油太少,有杂质或油环卡住,应加油,换新油,修理或更换油环。

  7.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

  8.电动机轴弯曲。

  三、噪声异常

  1.当定、转子相擦时,会产生刺耳的“嚓嚓”碰擦声。

应检查轴承,损坏的需更新。

如果轴承未坏而发现轴承走内圈或外圈可镶套或更换轴承与端盖。

  2.电机缺相运行,吼声特别大。

可断电再合闸,看是否能再正常起动。

如果不能起动,则可能有一相断路。

开关及接触器的触头未接通也会发生缺相运行。

  3.轴承严重缺油时,从轴承室能听到“咝咝”声。

应清洗轴承,加新油。

  4.风叶碰壳或有杂物,会发出撞击声。

应校正风叶,清除风叶周围的杂物。

  5.转子导条断裂,发生时高时低的“嗡嗡”声,转速也变慢,电流增大。

  6.定子绕组首末端接线错误,有低沉的吼声,转速也下降。

  7.定子、转子铁心松动;

  四、振动过大

  1.电机转子不平衡(如转子上配重螺丝脱落)应校正动平衡。

  2.传动带轮不平衡,应校正静平衡。

  3.转轴弯曲。

应更换转轴,或车直镶套(热套)。

  4.安装基础不平或固定不稳。

应重新安装,固定平稳。

  5.转子导条断裂,使负载电流时大时小地振荡。

  6.联轴器装配不正或有松动。

  7.被驱动机械失去动平衡。

  8.定子绕组有局部故障,旋转磁场不平衡而引起振动。

  9.由于磨损,轴承间隙过大;

  10.铁心变形或松动;

  11.风扇不平衡;

  五、运行中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

  1.三相电源电压严重不平衡(即不相等)。

如开关接点接触不良等。

  2.三相绕组中有一相断路或一相熔丝烧断等造成缺相运行。

  3.绕组匝间或相间有局部短路,而熔丝又未断。

  4.三相绕组中某一组的一条并联支路或几条并联支路断路,造成三相阻抗不等。

  5.三相定子绕组中一相首末端弄错,而熔丝没有烧断。

  六、电机运行时,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

  这种故障原因很可能是转子导条断路。

  七、电机转速变低

  1.电源电压太低,应检查、找出原因。

  2.转子导条断裂或脱焊,应检查并修理断条。

  3.定子绕组接法错误,应检查并改正接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机启动常见故障问题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

用户发布来源:

未知

简介:

结合生产运行与检修实践对生产过程中电机常见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检修工艺标准工艺卡作初步探讨。

  一、引言

  建滔集团共有生产用电机10000余台,遍及集团公司生产装置的各个角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大部分电机使用年限较长,且不少电机长年累月运行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电机烧毁的事故常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生产的安全、可靠、长周期运行。

现针对电机烧毁原因及相应对策做一简要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对从事电气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二、电机绕组局部烧毁的原因及对策

  1.由于电机本身密封不良,加之环境跑冒滴漏,使电机内部进水或进入其它带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电机绕组绝缘受到浸蚀,最严重部位或绝缘最薄弱点发生一点对地、相间短路或匝间短路现象,从而导致电机绕组局部烧坏。

  相应对策:

①尽量消除工艺和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②检修时注意搞好电机的每个部位的密封,例如在各法兰涂少量704密封胶,在螺栓上涂抹油脂,必要时在接线盒等处加装防滴溅盒,如电机暴漏在易侵入液体和污物的地方应做保护罩;③对在此环境中运行的电机要缩短小修和中修周期,严重时要及时进行中修。

  2.由于轴承损坏,轴弯曲等原因致使定、转子磨擦(俗称扫膛)引起铁心温度急剧上升,烧毁槽绝缘、匝间绝缘,从面造成绕组匝间短路或对地“放炮”。

严重时会使定子铁心倒槽、错位、转轴磨损、端盖报废等。

轴承损坏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

①轴承装配不当,如冷装时不均匀敲击轴承内圈使轴受到磨损,导致轴承内圈与轴承配合失去过盈量或过盈量变小,出现跑内圈现象,装电机端盖时不均匀敲击导致端盖轴承室与轴承外圈配合过松出现跑外圈现象。

无论跑内圈还是跑外圈均会引起轴承运行温升急剧上升以致烧毁,特别是跑内圈故障会造成转轴严重磨损和弯曲。

但间断性跑外圈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轴承温度急剧上升,只要轴承完好,允许间断性跑外圈现象存在。

②轴承腔内未清洗干净或所加油脂不干净。

例如轴承保持架内的微小刚性物质未彻底清理干净,运行时轴承滚道受损引起温升过高烧毁轴承。

③轴承重新更换加工,电机端盖嵌套后过盈量大或椭圆度超标引起轴承滚珠游隙过小或不均匀导致轴承运行时磨擦力增加,温度急剧上升直至烧毁。

④由于定、转子铁心轴向错位或重新对转轴机加工后精度不够,致使轴承内、外圈不在一个切面上而引起轴承运行“吃别劲”后温升高直至烧毁。

⑤由于电机本体运行温升过高,且轴承补充加油脂不及时造成轴承缺油甚至烧毁。

⑥由于不同型号油脂混用造成轴承损坏。

⑦轴承本身存在制造质量问题,例如滚道锈斑、转动不灵活、游隙超标、保持架变形等。

⑧备机长期不运行,油脂变质,轴承生锈而又未进行中修。

  相应对策:

①卸装轴承时,一般要对轴承加热至80℃~100℃,如采用轴承加热器,变压器油煮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轴承的装配质量。

②安装轴承前必须对其进行认真仔细的清洗,轴承腔内不能留有任何杂质,填加油脂时必须保证洁净。

③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转轴机加工及电机端盖嵌套工作。

④组装电机时一定要保证定、转子铁心对中,不得错位。

⑤电机外壳洁净见本色,通风必须有保证,冷却装置不能有积垢,风叶要保持完好。

⑥禁止多种润滑油脂混用。

⑦安装轴承前先要对轴承进行全面仔细的完好性检查。

⑧对于长期不用的电机,使用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解体检查,更新轴承油脂。

  3.由于绕组端部较长或局部受到损伤与端盖或其它附件相磨擦,导致绕组局部烧坏。

  相应对策:

电机在更新绕组时,必须按原数据嵌线。

检修电机时任何刚性物体不准碰及绕组,电机转子抽芯时必须将转子抬起,杜绝定、转子铁芯相互磨擦。

动用明火时必须将绕组与明火隔离并保证有一定距离。

电机回装前要对绕组的完好性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诊。

  4.由于长时间过载或过热运行,绕组绝缘老化加速,绝缘最薄弱点碳化引起匝间短路、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等现象使绕组局部烧毁。

  相应对策:

①尽量避免电动机过载运行。

②保证电动机洁净并通风散热良好。

③避免电动机频繁启动,必要时需对电机转子做动平衡试验。

  5.电机绕组绝缘受机械振动(如启动时大电流冲击,所拖动设备振动,电机转子不平衡等)作用,使绕组出现匝间松驰、绝缘裂纹等不良现象,破坏效应不断积累,热胀冷缩使绕组受到磨擦,从而加速了绝缘老化,最终导致最先碳化的绝缘破坏直至烧毁绕组。

  相应对策:

①尽可能避免频繁启动,特别是高压电机。

②保证被拖动设备和电机的振动值在规定范围内。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一相或两相绕组烧毁(或过热)的原因及对策

  如果出现电动机一相或两相绕组烧坏(或过热),一般都是因为缺相运行所致。

在这里不作深刻的理论分析,仅作简要说明。

  当电机不论何种原因缺相后,电动机虽然尚能继续运行,但转速下降,滑差变大,其中B、C两相变为串联关系后与A相并联,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A相电流过大,长时间运行,该相绕组必然过热而烧毁。

  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为Y接法的情况:

电源缺相后,电动机尚可继续运行,但同样转速明显下降,转差变大,磁场切割导体的速率加大,这时B相绕组被开路,A、C两相绕组变为串联关系且通过电流过大,长时间运行,将导致两相绕组同时烧坏。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如果停止的电动机缺一相电源合闸时,一般只会发生嗡嗡声而不能启动,这是因为电动机通入对称的三相交流电会在定子铁心中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但当缺一相电源后,定子铁心中产生的是单相脉动磁场,它不能使电动机产生启动转矩。

因此,电源缺相时电动机不能启动。

但在运行中,电动机气隙中产生的是三相谐波成分较高的椭圆形旋转磁场,所以,正在运行中的电动机缺相后仍能运转,只是磁场发生畸变,有害电流成分急剧增大,最终导致绕组烧坏。

  相应对策:

无论电动机是在静态还是动态,缺相运行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电机一相或两相绕组过热甚至烧坏。

与此同时,由于动力电缆的过流运行加速了绝缘老化。

特别是在静态时,缺相会在电机绕组中产生几倍于额定电流的堵转电流。

其绕组烧坏的速度比运行中突然缺相更快更严重。

所以在我们对电机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的同时,必须对电机相应的MCC功能单元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试验。

尤其是要认真检查负荷开关、动力线路、静动触点的可靠性。

杜绝缺相运行。

  四、常见问题汇总,详见附表。

  五、为规范电机检修及保证检修质量,制定如下电机工艺卡

低压交流异步电动机检修工艺卡

  四、结论

  建滔集团公司从1987年试生产至2002年3月15年间,累计烧毁电机达1300余台次,平均每年达80余台次,仅修理费用支出达200余万元。

其中77%属于维护不良(如电机进水、轴承缺油、通风不畅等)、检修不当(如轴承拆装不当、缺陷消除不彻底、附件不全等)、机加工精度不符合要求(如对转轴堆焊后加工精度不够、端盖嵌套过盈量大等)、运行环境恶劣(如现场跑冒滴漏严重、水冲电机等)等原因所致。

希望以上分析能够对从事电工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和借鉴。

  附表: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td=1,1,252]处理方法

一、通电后电动机不能转动,但无异响,也无异味和冒烟。

二、1.电源未通(至少两相未通);

三、2.熔丝熔断(至少两相熔断);

四、3.控制设备接线错误;

五、4.电机已经损坏。

六、1.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处是否有断点,修复;

七、2.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原因,更换熔丝;

八、3.检查电机,修复。

九、通电后电动机不转,然后熔丝烧断。

1.缺一相电源,或定子线圈一相反接;

2.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3.定子绕组接地;

4.定子绕组接线错误;

5.熔丝截面过小;

6.电源线短路或接地。

1.检查刀闸是否有一相未合好,或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消除反接故障;

2.查处短路点,予以修复;

3.消除接地;

4.查出误接,予以更正;

5.更换熔丝;

6.消除接地点。

三、通电后电动机不转,有嗡嗡声。

1.定子、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

2.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

3.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

4.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

5.电源电压过低;

6.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轴承卡住。

1.查明断点,予以修复;

2.检查绕组极性;判断绕组首末端是否正确;

3.紧固松动的接线螺栓,用万用表判断各接头是否假接,予以修复;

4.减载或查出并消除机械故障;

5.检查是否把规定的△接法误接为Y接法;是否由于电源导线过细使压降过大,予以纠正;

6.重新装配使之灵活;更换合格油脂,修复轴承。

四、电动机起动困难,带额定负载时,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叫多。

1.电源电压过低;

2.△接法误接为Y接法;

3.笼形转子开焊或断裂;

4.定子、转子局部线圈错接、接反;

5.电机过载。

1.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改善;

2.纠正接法;

3.检查开焊和断点并修复;

4.查出误接处,予以改正;

5.减载。

五、电动机空载电流不平衡,三相相差大。

1.绕组首尾端接错;

2.电源电压不平衡;

3.绕组有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故障。

1、检查并纠正;

2、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消除不平衡;

3、消除绕组故障。

六、电动机空载电流平衡,但数值大。

1.电源电压过高;

2.Y接电动机误接为△接;

3.气隙过大或不均匀。

1.检查电源,设法恢复额定电压;

2.改接为Y接;

3.更换新转子或调整气隙。

七、电动机运行时响声不正常,有异响。

1.转子与定子绝缘低或槽楔相擦;

2.轴承磨损或油内有砂粒等异物;

3.定子、转子铁心松动;

4.轴承缺油;

5.风道填塞或风扇擦风罩;

6.定子、转子铁心相擦;

7.电源电压过高或不平衡;

八、定子绕组错接或短路。

1.修剪绝缘,削低槽楔;

2.更换轴承或清洗轴承;

3.检查定子、转子铁心;

4.加油;

5.清理风道,重新安装风罩;

6.消除擦痕,必要时车小转子;

7.检查并调整电源电压;

8.消除定子绕组故障。

九、运行中电动机振动叫大。

1.由于磨损,轴承间隙过大;

2.气隙不均匀;

3.转子不平衡;

4.转轴弯曲;

5.铁心变形或松动;

6.联轴器(皮带轮)中心未校正;

7.风扇不平衡;

8.机壳或基础强度不够;

9.电动机地脚螺丝松动;

10.笼形转子开焊、断路、绕组转子断路;

十、定子绕组故障。

1.检查轴承,必要时更换;

2.调整气隙,使之均匀;

3.校正转子动平衡;

4.校直转轴;

5.校正重叠铁心;

6.重新校正,使之符合规定;

7.检修风扇,校正平衡,纠正其几何形状;

8.进行加固;

9.紧固地脚螺栓;

10.修复转子绕组;

11.修复定子绕组。

十一、轴承过热。

1.润滑脂过多或过少;

2.油质不好含有杂质;

3.轴承与轴颈或端盖配合不当;

4.轴承盖内孔偏心,与轴相擦;

5.电动机与负载间联轴器未校正,或皮带过紧;

6.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

7.电动机轴弯曲。

1.按规定加润滑油脂(容积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2.更换为清洁的润滑油脂;

3.过松可用粘结剂修复;

4.修理轴承盖,消除擦点;

5.重新装配;

6.重新校正,调整皮带张力;

7.更换新轴承;

8.矫正电机轴或更换转子。

十二、电动机过热甚至冒烟。

1.电源电压过高,使铁心发热大大增加;

2.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又带额定负载运行,电流过大使绕组发热;

3.定子、转子铁心相擦,电动机过载或频繁起动;

4.笼形转子断条;

5.电动机缺相,两相运行;

6.环境温度高,电动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道堵塞;

7.电动机风扇故障,通风不良;

8.定子绕组故障(相间、匝间短路;定子绕组内部连接错误)。

处理方法:

1.降低电源电压(如调整供电变压器分接头),若是电机Y、△接法错误引起,则应改正接法。

2.提高电源电压或换相供电导线;

3.消除擦点(调整气隙或锉、车转子),减载,按规定次数控制起动;

4.检查并消除转子绕组故障;

5.恢复三相运行;

6.清洗电动机,改善环境温度,采用降温措施;

7.检查并修复风扇,必要时更换;

8.检查定子绕组,消除故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