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255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6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泵培训资料.docx

工业泵培训资料

9.6泵的操作

9.6.1泵的分类

9.6.1.1泵的类型

泵的用途极广,不同的工作场合对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泵的种类繁多,对它们的分类也各不相同。

(一)按工作原理分

1、容积泵

容积泵是依靠泵内工作室(泵壳或缸)容积大小作周期性地变化来输送液体,为间歇排液过程。

此类泵又可分为往复泵(如柱塞泵)和转子泵(如齿轮泵、螺杆泵等)。

2、叶片泵

叶片泵是依靠泵内作高速旋转的叶片把能量传给液体,从而实现液体输送的机械。

此种类型的泵又可按叶轮机构不同分为离心泵、混流泵及漩涡泵等。

3、其他类型泵

除叶片泵和容积泵以外的特殊泵。

属于这一类型的泵主要有流体动力作用泵、电磁泵等。

流体动力作用是依靠另一种流体(液、气或汽)的静压能或动能来输送液体的泵,如喷射泵、酸蛋、水锤泵等。

每一类型泵中,根据泵的机构和动力来源的不同,又有许多不同命名。

(二)按泵的用途分类

(1)供料泵:

将液态原料从贮池或其他装置中吸进,加压后送到工艺流程装置去的泵,又称增压泵。

(2)循环泵:

在工艺流程中用于循环增压的泵。

此种泵使循环液补充压力的同时又能使设备(如蒸馏塔、解吸塔)各段之间保持热量平衡。

(3)成品油泵:

把装置中液态成品油或半成品油输送到贮池或其他装置用泵。

(4)高温和低温泵:

输送300℃以上高温液体泵和接近凝固点(5℃以下)低温液体用泵。

(5)废液泵:

把装置中产生的废液连续排出的泵,如原油脱氢装置中的废水泵、脱硫装置中的污水泵等。

(6)特殊用途泵:

如液压系统中的动力油泵、水泵等。

9.6.1.2离心泵的类型

离心泵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可按下列几种方法分类。

(一)按叶轮吸入方式分

1.单吸式离心泵

单吸式离心泵叶轮只在一侧有吸入口。

此类泵的叶轮制造方便,应用也最为广泛,这种泵的流量为4.5~300m3/h,扬程为8~150m。

2.双吸式离心泵

双吸式离心泵的叶轮两侧都有吸液口,液体从叶轮两侧同时进入叶轮。

故泵的流量较大,目前我国生产的双吸泵最大流量为2000m3/h,甚至更大,扬程为10~110m。

(二)按级数分类

1、单级离心泵

泵中只有一个叶轮,单级离心泵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泵。

由于液体在泵内只有一次增能,所以扬程较低。

2、多级离心泵

同一根轴上装有串连的两个以上叶轮,称为多级离心泵。

级数越多压力越高,这种泵的叶轮一般为单吸式,也有将第一级设计为双吸式的。

其扬程可达100~650m,甚至更高,流量为5~720m3/h。

(三)按扬程分类

①低压离心泵扬程<20m

②中压离心泵扬程=20~100m

③高压离心泵扬程>100m

(四)按泵的用途和输送液体性质分类

按泵的用途和输送液体的性质,泵可分为清水泵、泥浆泵、酸泵、碱泵、油泵、沙泵、低温泵、高温泵及屏蔽泵等。

9.6.2离心泵的结构和部件功能

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结构图

1-泵体;2-叶轮螺母;3-制动垫片;4-密封环;5-叶轮;6-泵盖;7-轴套;8-填料环;9-填料;10-填料压盖;11-轴承悬架;12-轴

离心泵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主要零部件却是相近的。

图所示为IS型单机单吸离心泵结构图,它主要由泵体、泵盖、轴、联轴器、叶轮、轴承、密封部件和支座等构成。

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叶、诱导轮和平衡轴向推力的平衡装置以及保护主轴不受磨损的轴套等。

为防止液体从泵壳等处泄漏,在各密封点上分别装有密封环或油封箱。

泵体泵盖组件内装有叶轮。

由原动机带动轴上的叶轮旋转对液体做功,从而提高液体的压力能和动能。

液体由泵体吸入室流入,由泵体的排出室流出。

叶轮前盖板前端的密封环和叶轮后盖板后端的填料与填料环防止从叶轮流出的液体泄漏。

轴承及轴承悬架支持着转轴,整台泵和原动机安装在一个底座上。

一般离心泵的液体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论和排出室(排出室又称蜗壳)。

9.6.3离心泵的性能

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包括:

流量,扬程,转速,功率,效率和允许吸上真空度及允许汽蚀余量等,它们表示该泵在一定条件下运转的性能指标。

(一)流量

单位时间内泵所排出的液体量称为泵的流量。

有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体积流量用Q表示,单位是m3/s(米3/秒)、m3/h(米3/时)或L/s(升/秒)。

质量流量用G表示,单位是kg/s(千克/秒)或t/h(吨/时)。

质量流量与体积流量关系为:

G=ρ×Qkg/s

此式中ρ:

输送温度下液体密度,kg/m3

单位时间内流入叶轮内的液体体积量为理论流量。

用Qth表示,单位与Q一样。

(二)扬程

单位质量的液体,从泵进口到泵出口的能量增值称为泵的扬程。

即单位质量的液体通过泵所获的有效能量。

扬程常用符号h表示,单位为J/kg。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习惯把单位重量的液体,通过泵后所获的能量称为扬程,用符号H表示,其单位为J/N=N·m/N=m即用高度来表示。

应注意,不要把泵的扬程与液体的升扬高度等同起来,因为泵的扬程不仅要用来提高液体的位高,而且还要用来克服液体在输送过程中的流动阻力,以及提高输送液体的静压能和保证液体有一定的流速。

泵的扬程是指全扬程或总扬程,它包括吸上扬程和压出扬程。

吸上扬程包括实际吸上扬程和吸上扬程损失,压出扬程包括实际压出扬程和压出扬程损失。

(三)转速

离心泵的转速是指泵轴每分钟的转速,用符号n表示,单位为r/min(转/分)。

在SI制中转速为泵轴每秒钟的转数,用符号nf表示,单位为1/s,既Hz。

(四)功率和效率

1.功率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

常有以下几种表示法。

(1)有效功率。

单位时间内泵对输出液体所作的功称为有效功率用Ne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Ne=Q·H·p·g/1000Kw

(2)轴功率。

单位时间内有原动机传递到泵主轴上的功率,用N表示。

单位为W(瓦),即J/S。

2.效率

效率是衡量离心泵工作经济性的指标,用符号η来表示。

由于离心泵在工作时,泵内存在各种损失,所以泵不可以将驱动机输入的功率全部转变为液体的有效功率。

η值越大,则泵的经济性越好。

其定义式为

η=Ne/N

(五)允许汽蚀余量

泵的汽蚀余量是指包括了影响汽蚀各因素中与泵本身有关的所有因素,标志着泵汽蚀性能好坏的并保证不发生汽蚀现象的安全余量。

用NPSHr表示,单位也是m.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

单位用米标注,用(NPSH)r。

吸程即为必需汽蚀余量Δh:

即泵允许吸液体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许的安装高度,单位用米。

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汽蚀余量-安全量(0.5米)

标准大气压能压管路真空高度10.33米。

9.6.4离心泵的轴封

轴封是旋转的轴和固定的泵体间的密封。

主要是为了防止高压液体从泵中漏出和防止空气进入泵内,是用于隔绝输送介质与泵体,防止介质外泄的机械设备。

常见的轴封形式有:

橡胶密封、填料密封、机械密封和浮环密封。

常用的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其中机械密封是最常用的密封形式。

(一)填料密封

填料密封是依靠填料和轴(或轴套)的外圆表面接触来实现密封的。

它由填料箱(又称填料函)、填料、液封环、压盖、双头螺栓等组成。

图所示为带液封环的填料密封。

为了避免泵工作时填料与泵轴摩擦过于剧烈,填料不应压的过紧,注意松紧要适度,允许液体成滴状漏出,以每分钟10—60滴的液体泄漏量为宜。

带液封环的填料密封图

1-轴;2-压盖;3-填料;4-填料箱;5-液封环;6-引液管

填料密封的泄漏量大,使用寿命短,且要经常更换,影响泵的工作,近年来,逐渐被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机械密封所替代。

(二)机械密封

机械密封又称端面密封,它是靠一组研配的密封端面形成的动密封。

机械密封的种类很多,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典型结构如图所示。

1.机械密封主要组成部分

机械密封原理图

1-静环;2-动环;3-压盖;4-弹簧;5-传动座;6-固定销钉;

7,8-O型密封圈;9-防转销

图中主要密封元件:

动环2和静环1。

动环2与泵一起旋转,静环固定在压盖3内,用防转销9来防止它转动。

靠动环与静环的接触端面A在运动中始终贴合,实现密封。

辅助密封元件:

包括各静密封点(B、C、D点)所用的O型或V型密封圈7和8。

压紧元件:

弹簧4

传动元件:

传动座5及键或固定销钉6

2.密封点的密封原理

机械密封中一般有四个可能泄漏点A、B、C、D。

密封点A在动环与静环的接触面上,它主要靠泵内液体压力及弹簧力将动环压在静环上,防止A点泄漏。

但两环的接触面A上总有少量的液体泄漏,它可以形成液膜,一方面可以阻止泄漏,另一面又可以起润滑作用。

为保证两环的端面贴合俩良好,两端面必须平直光洁。

密封点B在静环与压盖之间,属于静密封点。

用有弹性的O型(或V型)密封圈压于静环和压盖之间,靠弹簧力使弹簧密封圈变形而密封。

密封点C在动环与轴之间,此处也是静密封,考虑到动环可以沿轴向窜动,可以采用具有弹性和自紧性的V型圈来密封。

密封点D在填料密封箱与压盖之间,也是静密封,可用密封圈或垫片作为密封元件。

机械密封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一种新的补偿件波纹管取代了原来的密封弹簧,使其有更大的伸缩性,使防止机泵抽空而引起密封泄漏的较好办法。

9.6.5离心泵的润滑

9.6.5.1润滑油及润滑油的作用

润滑油对于机械转动设备的作用是无法用其他物质代替的。

它可以减小转动设备的摩擦阻力,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带走所产生的摩擦热,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如果没有润滑油的作用,转动件产生的摩擦热顷刻间就会使一大型机组烧毁,造成机毁人亡。

润滑油的种类繁多,是所有石油产品中种类最多的一种。

它的分类也是非常复杂的。

据我国公布的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标准GB3141-82分类原则。

工业用润滑油统一以400C时的运动粘度为基础进行分类。

牌号前加N。

如N32表示该机械润滑油在400C时运动粘度为:

32CST(m3/s)里斯。

据炼厂通用机泵轴承的高低速负荷条件,一般选用N20-N40的机械润滑油。

机械润滑油的使用条件是比较缓和的。

一般温度低于100OC,并且不与水蒸气、热空气和其他气体接触,多在室内工作、温度变化不大,而且大多是滴式润滑。

一次通过机件。

9.6.5.2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润滑油能充分起到润滑作用,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别制定了“五定”和:

“三过滤”的润滑油管理制度。

“五定”是指:

定质、定量、定点、定人、定时

定质:

依据机泵设备型号、性能、输送介质、负荷大小、转速高低及润滑油(脂)性能不同,根据季节不同,选用不同的种类的润滑油(脂)牌号。

定量:

依据设备型号、负荷大小、转速高低、工作条件和计算结果及实际所有油的多少,确保设备所需润滑油量。

定点:

保证机泵设备的每个活动部分及摩擦点,达到充分润滑。

常用机泵的润滑点如机泵轴承用机械油,电机轴承用润滑脂。

定时:

根据润滑油(脂)性能与设备工作条件、负荷大小及使用要求定时对设备输入一定的润滑油(脂)。

定人:

油库、加油站及每台设备由专人负责发放、保管、定时定量加油。

“三过滤”是指:

大油桶放油过滤、小油罐或小油桶放油过滤、往轴承加油过滤。

对于关键机组,除了上述的要求外,对机组的润滑油还要定期分析(每月一次),如果分析不合格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并直到分析合格为止。

9.6.6离心泵的操作

(一)启动及停车

(1).启动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泵的安全运行,在泵启动前,应对整个机组作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检查各部件的装配是否符合要求,测量仪表是否齐全好用;

2.电动机和泵固定是否良好,螺钉及螺母有无松动脱落;

3.检查各轴承的润滑是否充足,润滑油是否变质;

4.检查吸液池及过滤网是否有杂物;

5.检查填料箱内的填料是否发硬;

6.检察管线阀门的启闭是否灵活;

7.检查电动机的电气线路是否正确;

8.按泵的回转方向盘车数转,检查有无偏重或卡涩等现象;

9.投用冷却水,调节好流量;投用机械密封冲洗液并调节好流量;

10.检查密封有无泄漏;

11.关闭泵出口阀,打开泵入口阀,引液罐泵,稍开出口放空排完气后关闭;

12.大型水泵用真空泵抽气灌水时,应关闭放气旋赛及真空表和压力表的旋塞,以保护仪表的准确。

13.与有关岗位联系好,改好流程;联系电工送电;

(2)启动

1.启动泵(如果是第一次使用或重新安装的泵先点动,检查泵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和有无异常响声);注意:

半小时内启动次数不超过两次。

2.当电流表指针回到额定值以下,机泵运转无异常,出口压力稳定在额定值以上时,慢慢打开出口阀。

3.全面检查密封情况,泵和电机各点的温度、声音、振动、串量是否正常,压力表及流量表的指示是否灵敏、准确。

(二)停泵

1.与有关岗位联系好停泵的准备工作。

2.关闭出口阀

3.停泵

4.关闭吸入阀、冷却水、机械密封冲洗液等

5.在寒冷季节,特别是在室外的泵,在停车后应立即放尽泵内液体,以防解冻,冻裂泵体

6.如泵停后需要检修,应通知电工切断电源,排尽泵体存液。

7.正常停下来的泵,每天盘车一次,每次盘车1800C。

(三)泵的切换

1.按正常的开机步骤启动备用泵。

2.慢慢打开备用泵的出口阀,同时慢慢关闭被切换泵的出口阀,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两台泵的电流、压力、流量,切换过程中力求平稳,避免引起操作波动。

3.当起用泵的压力、流量达到要求后,即可停被切换的泵,并按正常步骤做好停泵后的各项工作。

二运转时的维护

在泵运行中除了经常注意各仪表的读数是否正常外,还应该注意机组运转的声音、振动、轴承润滑及密封装置的工作情况。

1.注意轴承的润滑情况,应及时更换润滑油;

2.注意轴承密封处滴漏情况是否正常;

3.注意轴承温度不能超过700C;

4.检查冷却水是否畅通,各冷却部位有无过热;

5.做好备用泵的备用工作,要做到随时可以起动。

9.6.7真空泵的操作

9.6.7.1真空泵的用途及常见类型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物料的过滤、蒸发、干燥和结晶过程,都需要采用直空泵抽吸设备中的低压气体排至大气,就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而言,真空泵就是一台压缩机,不过,一般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大都高于大气压力,而真空泵则是从设备或系统中抽吸气体,使设备或系统获得低于大气的压力,即获得真空(负压)。

真空泵可分为机械式真空泵和喷射泵,机械式真空泵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往复式、回转式(滑板式)、及水环式等。

机械式和喷射式真空泵能获得的真空度一般不是太高,要获得高度的真空,多采用机械真空泵和扩散泵联合工作,即用机械式真空泵作前置式抽成低真空,然后再用扩散泵在此基础上抽高度真空。

扩散泵不能单独使用。

机械真空泵按其工作条件不同有干式和湿式两种,前者只抽气体,可达96%~99%真空度,后者可抽吸气液混合物,它只能产生85%~90%真空度。

9.6.7.2往复式真空泵的原理及操作

鉴于真空泵的类型较多,实际操作也比较简单,这里仅以往复式真空泵为例进行介绍。

往复式真空泵在结构上与往复式压缩机基本相同,也有活塞、连杆、曲轴等主要部分,只是压缩机采用自动开闭的吸排气阀,而真空泵采用强制开闭的配气机构——滑阀,滑阀有平面滑阀与圆柱滑阀两种结构,目前广泛采用平面滑阀。

往复式真空泵是依靠泵缸内活塞的往复运动,使缸内容积发生变化而实现抽吸和排出气体的目的,其原理与往复式压缩机相同。

其操作方法简述如下:

检查泵及电机的安装、附件、润滑等方面符合要求,真空泵吸入及排出管路畅通。

然后盘车、送电,待工艺条件满足后即可启动真空泵投入运行。

9.6.8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将离心泵在运行中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列成表。

由于故障的原因很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处理。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产生故障的原因

排除方法

泵灌不满

1.底阀未关或吸入系统泄漏

2.底阀已损环

1.关闭底阀或排除泄漏

2.修理或更换底阀

抽不上液体

1.正吸入压头过低

2.吸入或排除管路调节阀关闭

3.吸入管路存在气体或蒸汽

4.吸液系统管子或仪表漏气

5.排液管阻力太大

6.输入容器压力过高

1.在入口处提高液位、提高吸入压头或在吸入容器中能通过外部装置加压

2.打开阀门、检查是否所有阀门均打开

3.排出吸液管路中的气体

4.检查吸液管和仪表并排出

5.清洗排液管或减少管件数

6.调整塔内压力

流量过小

1.泵中存在空气

2.入口管路调节阀未充分打开

3.管路、叶伦、装制堵塞结垢、变脏

4.叶轮转向错误

5.密封环径向间隙增大,内泄漏增加

6.吸液部分不严密

7.出口压力高出额定值

8.输送液体的温度过高,产生汽蚀现象

1.充分排净空气

2.充分打开阀门

3.充分清洗

4.改变电机接线方式

5.检修

6.检查吸液部分各连接密封情况,拧紧螺母或更换填料

7.更换泵

8.降低液体输送温度

泵工作不稳定

1.吸入压力过低

2.泵和电机组装中的外部问题

3.轴承磨损(通常伴随消耗功率的增大而产生)

4.泵不能充分灌注和排出

5.汽蚀,压力波动

1.提高吸入压头,或使用外部装置给容器加压或提高液位,如果可能,降低泵的安装位置

2.拆卸、检查清洗

3.检查轴承间隙、更换轴承

4.重复灌泵和排出的过程

5.消除汽蚀的危害

填料函漏液过多

1.填料磨损

2.填料安装错误

3.平衡盘失效

4.泵轴弯曲或磨损

1.更换填料

2.拧紧填料压盖或补加填料、重新安装填料

3.修理平衡盘

4.修理或更换泵轴

填料过热

1.填料压得过紧

2.填料内冷却水进不去

3.轴或轴套表面有损坏

1.适当放松填料压盖

2.松弛填料或检查填料环孔有否堵塞

3.修理轴表面或更换轴套

轴承过热

1.轴承内润滑油不良或油量不足

2.轴已弯曲或轴承滚珠变形

3.轴承安装不正确或间隙不适当

4.泵轴与电动机同心度不符合要求

5.轴承已磨损或松动

1.更换合格的新油

2.检修可更换零件

3.检查并加以修理

4.重新找正

5.检修或更换轴承

振动

1.叶轮磨损不均匀或补分流道堵塞,使叶轮失去平衡

2.轴承磨损

3.泵轴弯曲

4.转动部件有磨损

5.转动部分零件松弛或破裂

6.泵内发生汽蚀现象

7.两联轴器结合不良

8.地脚螺栓松动

1.对叶轮作平衡校正或清洗叶轮

2.修理或更换轴承

3.校直或更换泵轴

4.检修

5.检修或更换磨损零件

6.排除产生汽蚀原因

7.重新调整

8.拧紧地脚螺栓

9.6.9离心泵的型号表示法

型号是表征性能的代号,我国的离心泵型号尚未完全统一。

现在大部分采用汉语拼音与阿拉伯数字结合的编制方式,通常有三个单元组成:

有时在Ⅲ后面还附有A、B、C,表示泵经切割过的叶轮,A表示第一次切割,B表示第二次切割,C表示第三次切割(极限切割)。

对于多级离心泵,Ⅲ有两部分组成,中间以乘号隔开,乘号前的数字表示泵的单机扬程,乘号后表示泵的级数。

其他特殊表示方法,泵样本或标准都会有详细的介绍。

下表是离心泵的基本型号代号。

离心泵基本型号代号

型号

泵的名称

型号

泵的名称

IS

B或BA

D或DA

DL

Y

YG

F

P

ISO国际标准型单级单吸离心水泵

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清水泵

多级分段式离心泵

多极立式筒形离心泵

离心油泵

离心式管道油泵

耐腐蚀泵

屏蔽式离心泵

S或SH

DS

KD

KDS

Z

FY

W

WX

单级双吸式离心泵

多级分段式首级为双吸叶轮

多级中开式单吸叶轮

多级中开式首级为双吸叶轮

自吸式离心泵

耐腐蚀液下式离心泵

一般漩涡泵

漩涡离心泵

近年来我国泵行业采用国际标准ISO2858—1975(E)的有关标记及额定性能参数和系列尺寸,设计制造了新型号的泵,其型号组成如下:

离心泵型号示例

200D--43×6

级数为6级

单级扬程为43m

多级分段式离心泵

吸入口径为200mm

IS80—65--160

叶轮名义直径为160mm

排出口直径65mm

吸入口直径80mm

单级单吸悬臂式清水泵

9.6.10变频器的原理与操作

9.6.10.1变频器的原理

变频器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用以改变“大马拉小车”的不利现状,达到降低电耗节约能源的目的,其原理是利用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来调整电机的转速,最终达到调节介质流量的目的。

9.6.10.2操作方法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介质流量由控制阀控制,如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进行切换,其步骤如下:

通知电工为变频器配电柜送电,正常在操作画面上进行切换,当信号为A,A′断开时,可以既调节控制阀又调节泵,当调节控制阀开度而泵的流量变化不大时,可以实现正常的切换,反之作相反的切换。

9.7工业电机

9.7.1电机的分类

电机是进行能量转换和讯号变换的电磁机构。

它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来讲,可分为变压器和旋转电机两大类。

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变压器是静止的电气设备,用来将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转变为另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

旋转电机有机械旋转部分,可作为发电机或电动机两种运行方式,它们本身是可逆的。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按照电流的不同,旋转电机又可分为交流电机、直流电机。

交流电机又可分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

以上分类可归纳如下:

变压器

电机直流电机

旋转电机异步电机

交流电机

同步电机

9.7.2电机工作原理

三相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定子投入交流电后,产生旋转磁场,转子在机动绕组作用下,做异步转动。

当转速接近同步频率时,在转子上接入励磁电流,转子呈现一定的磁性,在磁力的作用下,电机逐步进入同步运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三相组中,通过三相对称电流产生一个转速为nl的旋转磁场,转子导体内便有感应电流流过,转子电流与旋转磁场作用产生电磁力矩,使转子旋转,转子的转向与旋转磁场的转向相同,而转速略低于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

转子的转速是不可能等于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的,如果相等,转子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也就不能产生转矩了。

当电动机的负载变化时,电动机的阻止力矩就跟着变化,如果负载加大,转速降低,负载减小,转速增高,感应电流相应加大或减小,电磁力矩也相应变化,直到新的平衡。

9.7.3电机的使用与维护

9.7.3.1安全使用

电动机的开关,保护装置应齐全合格。

电动机注意防潮/潜水泵电动机要经常测试绝缘电阻,防爆电动机要定期进行充气试验检查。

带滑环或换向器电动机,经常检查电刷磨损情况,弹簧压力大小,清理换向器。

对有振动电动机,经常检查紧固螺丝,接线盒处导线有无磨损松动。

长期运行的电机,轴承应定期检查换油,一般每年进行1~2次。

电动机附件要齐全有效,如盖、罩、风扇叶等要完好,联轴节处、皮带轮处要有防护,电动机铭牌要显示清楚。

电动机外壳一定要有可靠的保护地(接零)。

室外使用的电动机,一定要有防雨措施。

9.7.3.2电动机的运行与维护

1.运行前的检查

(1)新装、长期停用(一般三月以上)或大修后的电机,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检查,用摇表遥测绝缘电阻的合格标准为:

每千伏工作电压,绝缘电阻大于1MΩ;380V的电机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

(2)按照电源电压与名牌标示检查电动机的定子接线,检查接地(或接零)线是否完好。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