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560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docx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修辞手法及运用

1.下边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

A. 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B.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C. 他心急如火地雇了一只小船,渡过太湖。

            

D. 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答案】B

【解析】【分析】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好像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

A、C、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这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

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蜕去了。

从前那种品一杯香míng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

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lín滋润我们心田;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闲遐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míng

lín

香________

甘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4)在中国,有一位翻译家和他儿子的通信后来结集成书,感动了无数人。

请写出此书的书名。

【答案】

(1)茗;霖

(2)蜕—褪;遐—暇

(3)书信,似风帆带给我们动力。

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进。

(4)《傅雷家书》

【解析】【分析】

(1)根据“一杯”“香”可知是“香茗”;根据“甘”可知是“甘霖”。

(2)根据“墨迹”可知是“褪去”;根据“闲遐的时候”可知是“闲暇”。

(3)可以用“书信,像……,书信,像……”进行排比。

(4)《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故答案为:

(1)茗;霖;

(2)蜕—褪;遐—暇;

(3)书信,似风帆带给我们动力。

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进。

(4)《傅雷家书》

【点评】

(1)本题考查拼写能力。

根据整个词语的意思联想具体汉字,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2)本题考查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根据句意的需要辨析重点字词。

(3)本题考查对排比句式的理解、造句能力。

需要注意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的联想。

(4)本题考查对近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了解能力。

翻译家和他儿子的通信后来结集成书,说的是《傅雷家书》。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ù。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tuó

束________

开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缚;拓

(2)番——帆;幅——副。

(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解析】【分析】

(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

(2)“帆,副”均同音字误写。

(3)注意例句的句式,其句式为“或许青春的……,但我们有足够的……”,前一个省略号内写出可能遇到的困境,第二个省略号内写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等会带来的结果。

故答案为:

⑴缚;拓;

⑵番——帆;幅——副。

⑶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点评】⑴本题考查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及书写能力。

解答时注意字形的书写,利用语境识记字形,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⑵本题考查字形的辨别能力。

解答时可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词义或字义来判断。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易错字、同音字、形似字,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

⑶本题考查排比修辞的掌握和仿写能力。

解答时注意排比需要至少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才能使排比,仿写是抓住文句关键词,注意句式,修辞,意境的统一即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春秋时期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

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

“制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

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颂莲之正气之歌。

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ó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犹有莲蓬子满房。

”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

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

chóu

________

兴思

更胜一________

瑰宝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________;“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________。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xìng;筹;guī

(2)清莲;清涟

(3)说,表达;坚贞

(4)引用;比喻

【解析】【分析】

(1)根据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兴”是多音字,这里应读作“xìng”;“筹”不要写成“畴”或“踌”等字,“瑰”应读作“guī”。

(2)“清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洁身自好,清正廉明。

“清涟”,清水。

根据语境,这里应为“清涟”。

(3)“以荷言志”意思是借荷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故“言”意思是说,表达。

“高风亮节”,高风:

高尚的品格;亮节:

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故这里“亮”的意思是坚贞。

(4)这段话引用屈原的《离骚》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等名句,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把描写荷莲的诗句比作是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⑴xìng;筹;guī

⑵清莲;清涟

⑶说,表达;坚贞

⑷引用;比喻

【点评】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

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

①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②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③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⑷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5.阅读《白杨礼赞(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①_______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wǎn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②________、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

wǎn

婆娑

________然

(2)依次填入选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挺直   纵横决荡

B.挺拔   纵横开阖

C.挺直   纵横开阖

D.挺拔   纵横决荡

(3)结合语境,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横斜逸出:

________。

②伟岸:

________。

(4)选段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1)pò suō;宛

(2)D

(3)形容枝条向四面八方伸展;魁梧、高大

(4)拟人、比喻、排比、反问。

【解析】【分析】⑴字音字形题目,注意多音字,同音字,音形近似字,仔细辨析字音和字形的细微差别。

婆娑:

pósuō盘旋舞动的样子。

“宛然”要和“婉”字区别。

⑵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挺拔”指外形,和“坚强不屈”搭配,纵横决荡: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搭配“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故选D。

⑶解释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解释。

横斜逸出:

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伟岸:

指魁梧高大。

⑷拟人: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

比喻:

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排比:

但是它却是伟岸11,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反问: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

故答案为:

⑴①pósuō;②宛。

⑵D;

⑶①形容枝条向四面八方伸展;②魁梧、高大。

⑷拟人、比喻、排比、反问。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仔细把握句子的意思,根据前后内容和拼音确定词语,仔细区别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字形,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

⑵本题考查理解词义和选词填空。

答题时应注意,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搭配关系。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

答题时应注意,联系上下文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上下文字找出其正确解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⑷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答题时应注意,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

牢记常用和特殊修辞方法的形式和作用,根据用词、句式特点、语气等要素判断。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

每一次跌倒,他们都会拍去我们身上的泥土;每一次失利,他们都会抚慰我们烦燥的内心……他们的爱是夏日的凉风,是冬日的暖阳,是风雨中的港湾,是黑暗时的烛光。

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充满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去报答父母。

即便是一张粗拙的贺卡,一个滞笨的动作,也总能让他们称心舒畅。

(1)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粗拙

称心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

(1)zhuō;chèn

(2)烦燥;烦躁

(3)比喻;排比

【解析】【分析】

(1)“粗拙”指粗疏拙劣,不精美,“拙”应该读一声;“称”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是“适合”的意思,应该读chèn。

(2)“烦躁”指烦闷焦躁,“躁”应该是足字旁。

(3)从“是……是……是……是……”的句式可以看出,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父母的爱”比作“夏日的凉风”“冬日的暖阳”“风雨中的港湾”“黑暗时的烛光”,这是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

⑴zhuō;chèn

⑵烦燥;烦躁

⑶比喻;排比

【点评】⑴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

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

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⑵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字形和字义的区分。

⑶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把握,注意通读划线句子,明确所用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注意区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

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yì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

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苍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1)给文中划线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

________

倔强

不屑

________站

(2)文中含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________”。

(3)“因噎废食”中“废”的意思是(   )

A.停止,不再使用

B.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

C.荒芜,衰败

D.残疾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排比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jué;xiè;驿

(2)苍海;沧海

(3)A

(4)比喻;引用

【解析】【分析】

(1)

(2)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倔”是多音字,juè、jué,“倔强”读作“jué”。

“屑”读音xiè,碎末;琐碎的意思。

“驿”不要写成“译”。

“苍”与“沧”可通过部首来辨析。

(3)“因噎废食”释义是比喻因小而废大或怕做错事而索性不干,贬义词。

废:

停止。

(4)“成,如朗月照花”运用比喻,“‘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属于引用。

故答案为:

⑴jué;xiè;驿;

⑵苍海;沧海;

⑶A;

⑷比喻;引用。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

⑵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⑶理解单独字词的意思时,可借助工具书作答,也可根据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探究整个词语的意思。

理解句子中某个字词的含义时,可借助句子的语境具体分析;

⑷本题考察了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识。

熟记各种修辞手法是答题关键。

8.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比喻。

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

(2)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解析】【分析】

(1)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大雪纷飞的时候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实是诗人的错觉,夜晚下了一夜的大雪,早晨起来一看,到处银装素裹,树枝上也积满了雪,让人以为是春天里满树盛开的梨花,非常的美丽。

因此这里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

(2)这是一首送别诗,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分析,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据此可概括出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故答案为:

⑴比喻。

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

⑵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点评】⑴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首先要根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辨析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⑵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

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翘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

地耳一动不动地趴着,巧妙地wǔ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é。

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星点点的黛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碾过(________)   wǔ(________)住   干hé(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niǎn;捂;涸

(2)等侍;等待

(3)蜷曲而收缩

(4)拟人;排比

【解析】【分析】

(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碾过”:

压过去。

“碾”读“niǎn”,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捂”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再如“干涸”:

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

注意据义定形。

(2)字形题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等待”:

不采取行动﹐直到期望或意料中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犹等到。

注意据义定形。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从上文“卷起”的意思分析,“蜷”的意思是“蜷曲”;“缩”的意思是“收缩”。

所以“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蜷曲而收缩。

(4)“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是拟人;“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是排比。

故答案为:

⑴niǎn;捂;涸

⑵等侍-等待

⑶蜷曲而收缩

⑷拟人;排比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⑶本题考查词义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义理解。

⑷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把握,注意区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suì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桨?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s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花

沉淀

忍俊不禁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忍俊不禁”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________。

【答案】

(1)穗

;diàn

;jīn

 

(2)仙露琼桨

;仙露琼浆

 

(3)忍不住笑

 

(4)比喻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

(1)小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2)小题考查学生对错别字的辨析,其中“桨”应写作“浆”。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

第(4)小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划线句子把“花”比作“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站在山顶上,恍若置身云霄,极目远眺,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qíng天,峥嵘崔嵬。

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mí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

在黄山的面前,时空变得狭小,苍桑变得平淡。

黄山,不愧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着天下奇山的风骚。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qíng

崔嵬

拔地________天

________漫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极目远眺”中“极”的意思是________,“风骚”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段主要运用了拟人、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答案】

(1)wéi;擎;弥

(2)苍桑;沧桑

(3)尽,竭尽;风采

(4)排比;比喻

【解析】【分析】

(1)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

作答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题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本题注意“嵬”的读音和“弥”的写法。

(2)书写汉字时,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