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713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docx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背景资料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由林业部准建,地处享有“武汉后花园”美誉的咸宁市,紧靠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温泉城近郊。

这里山峦叠翠,景色秀特,桂香竹翠,积淀着深厚的桂竹文化,蕴藏着古老神奇的历史古迹,传诵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是中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中国第四届竹文化节就在这里举办。

置身其中,聆听鸟叫蜂鸣,观赏亭亭翠竹,沐浴天然温泉,吸天地之灵气,多少游客为之陶醉,流连忘返!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森林公园地处鄂东南,位于咸宁市政府所在地——温泉城近郊,总面积10257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6′、北纬29°48′。

公园分为潜山和牛头坪两大片,两片相距不足1公里。

长江一级支流——淦河傍潜山脚下潺潺流过。

森林公园区位优势明显,距武汉市仅80公里。

东南部有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誉全国的避暑胜地——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区;西南部有三国古战场——赤壁遗址和山水风光迷人的“千岛之湖”——陆水湖风景区。

森林公园周边30公里辐射范围内也有诸多享有盛名的景点:

东有规模宏大、令人叹为观止的澄水洞地下国防工程;南有闻名全国的桂花观赏区;西有景色迷人的星星竹海;紧邻的有神秘诱人的太乙洞。

潜山脚下月亮湾河段更有那闻名遐迩的天然温泉——华中第一泉,计划投资10亿元的“温泉谷”建设项目已经通过了可行性论证分析。

由此可见,森林公园地处鄂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鄂东南旅游风景区的中心,是武汉市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二、地质地貌

森林公园属于丘陵地貌,由2个独立的山体组成,即潜山和王山寨。

它们均属于幕阜山余脉,山势东高西低。

潜山最高海拔246米,王山寨最高海拔291.7米,最低海拔38米,相对高差253.7米。

森林公园的成土母岩主要是硅化灰岩和砂页岩。

森林土壤主要是黄红壤,土层十分深厚肥沃,土壤质地疏松,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三、气候特征

潜山森林公园处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全年平均气温16.8℃,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4℃,年降雨量1700毫米,年日照时数1234.6小时,全年无霜期260天。

由于森林的调节作用,公园的森林小气候特征明显。

夏季林内温度要低于林外温度2—3℃,干燥季节林内空气湿度也明显高于林外;而且公园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很高。

因此,森林公园是度假、避暑、游览、娱乐、休闲的理想场所。

四、森林植被

森林公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部分地段仍然保存着完好的原生植被,现有植被多为人工林。

森林公园内建有中国亚热带树木引种驯化基地和桂花、竹类品种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

据调查统计,森林公园共有各类树木471种,隶属70科164属,其中有桂花品种34个,竹种123个。

森林公园各类森林面积9583亩,森林覆盖率达95.6%。

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毛竹、雷竹、苦槠、酸枣、栎类、马褂木等。

各树种面积详见附表二和附表三。

森林公园有水杉、秃杉、银杏、香果树和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5种,有金钱松、秤锤树、伞花木、花榈木、喜树、刺楸、红椿、银鹊树、香榧、福建柏、厚朴、凹叶厚朴、马褂木、浙江楠木、香樟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5种,有牛鼻栓、蓝果树、杨梅、湖北枫杨、糙叶树、黄檀、青檀等省级保护树种17种。

详见附件3“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名录”。

林下灌木主要有继木、杜鹃、乌饭树、冻绿、牡荆、山胡椒、柃木、栎类、胡枝子、大叶钓樟、蔷薇等;草本主要有五节芒、白茅、狗尾草、蒿类、厥类等。

森林植被的分布规律:

山顶土壤比较瘠薄,树种主要是马尾松;山谷和山体下部由于土壤肥沃,水湿条件好,树种主要是毛竹;山体中间部位适合多种植物生长,植物种类繁多。

五、野生动物

森林公园山深林密,水丰草美,适合多种野生动物繁衍生长,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近期专业考察,公园内有各类动物85种,其中兽类有9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9种,鸟类60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小灵猫、虎尾蛙、白鹇、雕鸮、领角鸮、草鸮、鹰鸮、短耳鸮、蓝翅八色鸫等10种,省级保护动物有豪猪、小麂、华南兔、猪獾、花面狸、眼镜蛇、乌梢蛇、银环蛇、中华大蜍、大树蛙、贵州环颈雉、小杜鹃、大杜鹃、珠颈班鸠、戴胜、星头啄木鸟、红嘴相思鸟、画眉、黑枕黄鹦、八哥、喜鹊等50种。

详见附件4“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动物名录”。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为咸宁市林业局直属二级单位,副县级建制,包括潜山试验林场、林木种苗场和林业科学研究所“二场一所”的原有范围。

公园范围内的各个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其经营范围、经营性质和山林权属不变;但是旅游开发建设均由由森林公园管理处统一协调。

森林公园管理处现设有旅游开发科、宣传科、总务科和派出所,各个科室人员由管理处从内部单位调配,仅设立正、副处长专职负责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工作。

公园范围内“二场一所”现有干部职工136人,其中行政干部11人,技术人员32人,工人93人;总户数70户;职工年均收入6850元。

潜山森林公园周边的马桥镇和龙潭乡的几个村由于靠近城区,经济比较发达,当地群众十分支持发展森林旅游业。

第三节历史沿革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前身为咸宁地区潜山试验林场,林场成立于1966年;1974年,根据发展需要,为了便于营林生产和科研推广,分设为潜山林场、林木种苗场、林业科学研究所3个独立核算单位,潜山林区由经营用材林为主逐步过渡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从1986年开始就逐步加大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配套建设了潜山林业招待所、花协招待所和麦笠山花卉观赏园等,潜山林区逐步向森林公园的方向发展。

1992年,湖北省林业厅以鄂林场字(1992)第323号文正式批复咸宁地区潜山试验林场正式命名为“潜山森林公园”。

从此,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道路、景点和基础服务设施初具规模。

1996年国家林业部正式批复成立“潜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四节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森林公园自1992年正式成立以来,理顺了管理关系,多方面筹措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林相改造力度,开发建设了一些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2003年,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在咸宁市隆重举办;森林公园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高标准修建了公园内的主要公路,建设了一批体现桂竹文化底蕴的重要景点,如桂竹园、百竹园、百年好合、二妃寻夫、孟宗求笋、胸有成竹、百尺竿头、松竹亭、桂竹亭等。

今年,市委、市政府拨专项资金铺设了潜山森林公园主要景区的供水管网;咸宁市林业局自筹资金在重要景区修建了服务商亭。

2004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森林公园为AA级旅游景区。

目前,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成为了鄂东南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游览、度假、沐浴温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愿意前来投资兴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对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十分重视,市林业局抽调技术骨干,精心完成对公园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总体规划。

第二章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第一节森林旅游资源

一、秀丽如画的自然风景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峦叠翠,是一个风景秀丽、如诗如画的“风水宝地”。

这里的山虽然没有华山之险、张家界之奇、神龙架之幽,却有独特的秀丽之美。

潜山与王山寨2个山体,山峦叠嶂起伏,于逶迤连绵中骤止,俯瞰广袤的江汉平原。

潜山如卧虎,王山寨似雄狮,她们依着淦河相望,仿佛一对情侣默默相守,共同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淦河潺潺流水声分明是她们在倾诉衷肠。

潜山顶峰那高耸的电视塔直刺云霄,格外引人注目。

登上塔顶,极目远眺,新兴的美丽山城景色尽收眼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所见所感,好不让游人心旷神怡!

森林公园四季景色各具特色。

春天,万木吐绿,百花盛开,鸟语花香,蜂飞蝶舞,为人们展示一幅姹紫嫣红的动人画卷;夏季,万木葱茏,山峦叠翠,置身其中,清风徐来,暑气顿消,令人神清气爽;秋天,万紫千红,层林尽染,落叶纷飞,丹枫流霞,果挂枝头,清香扑鼻,别有一番“天气晚来秋,清泉石上流”的景致;冬天,林披银甲,悬崖冰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好一派北国风光。

森林公园确实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旅游避暑之胜地。

桂竹园:

平面布局为草书“园”字。

2003年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期间各界名人在这里栽植的桂、竹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园内的“桂竹亭”古朴庄严。

江泽慧为这片纪念林欣然提笔挥毫,留下了“桂竹园”三个遒劲大字。

如今,“桂竹园”纪念碑就竖立在园内,成为森林公园的一个亮点。

桂竹园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百竹苑:

已经引进竹类品种123个,有的如佛肚,有的如罗汉,体态婀娜多姿,各领风骚。

但是,最吸引游客的还要数那“楠竹窝”的毛竹林。

毛竹林“纯、齐、密、大”,如同浓缩的“星星竹海”,引来游客络绎不绝。

毛竹四季常青,游览观竹,四季皆宜,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情趣。

竹给人“春浓、夏凉、秋淡、冬暖”之感。

尤其是春天,竹笋破土而出,生机盎然,给人以力量,催人奋进。

毛竹林下,整洁、静谧,设置竹楼、吊床、石凳、石椅等,的确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桂花品种园:

咸宁是唯一的中国桂花之乡。

走进森林公园就可以看见品种各异、树形高大的桂花品种园。

桂花品种园已经收藏了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系列的34个品种,其中柳叶丹桂等品种为咸宁特有,是保存较好的桂花种质资源基因库。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沁人心脾。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这里让多少游客流连忘返。

中国亚热带树木引种驯化园:

潜山从1984年开始兴建国家树木引种驯化示范基地,现在已经引种栽培树种392种,其中收集国家一级保护树种5种,二级保护树种15种。

树木引种驯化园既保护了树木种质资源,也是游人观赏和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良好课堂。

体态各异的树木,其花、果、叶等也千姿百态。

背井离乡、异地生长的树木还表现出许多与原产地不同的形态特征。

由此,吸引很多学者、科研工作者前来考察、观赏。

此外,森林公园还有很多情趣各异的森林景观,如苍劲、挺拔的山顶马尾松林景观,整齐、高大的人工杉木林景观,静谧、肃穆的金钱松林景观,幽静、碧绿的天然苦槠林景观,藤蔓缠树的亚热带雨林景观……等等,无不让游客耳目一新。

二、古老神奇的人文景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潜山因相传古时潜有贤才佳士而得名。

潜山之所以成为鄂东南的一座名山,就是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这里留下了不少历史文化古迹,传诵着很多优美动听的民间传说。

因此,这个美丽的森林公园更显得古老神奇。

1、潜山寺

潜山寺是森林公园里最为著名的历史古迹,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到明代,寺庙已发展到九重十三殿,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潜山寺是古代咸宁人民朝山拜佛的宗教文化圣地,也是民间相传古代贤才佳人的发源地。

宋代任参知政事的冯京(咸宁人,状元,1021—1094年)和明侍郎朱延立(通山人)早年均就读寺中。

清朝的咸宁县知县陈焕世曾留有“潜山寺怀古”的诗篇。

潜山寺于上世纪40年代被毁,现已重建,但规模不如以前。

2、读书台

该书台是冯京在潜山寺中经常读书的地方。

前人李楷游潜山时,留下了“银汉无声籁悄然,读书台上月娟娟”的诗句。

古时读书台建在潜山寺附近山腰间的一个幽静的地方,现已不复存在,但仍然依稀可见读书台留下的砖、石遗迹。

3、葛仙岩

葛仙岩又名“潜岩”,相传为著名道人葛玄炼丹的地方。

前人留下了“潜岩丹灶”的诗篇。

葛仙岩就在潜山主峰下面的山坳里,那长20米、高4米的悬崖峭壁深藏在林中,显得格外幽静、肃穆,尚待人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葛仙岩上的亭阁已不复存在,但在葛仙岩附近依稀可见很多古建筑遗迹。

4、老虎岩

潜山形似老虎,“虎头”即潜山主峰,故潜山主峰有“虎头峰”之称,“虎头”好似伏在淦河里喝水。

“虎头峰”附近有一片千姿百态的“石林”,其中有一巨石酷似“蟾蜍望月”,又如天然的“藏虎洞”;巨石下面藏有一个十分逼真的“老虎”(岩石)。

这只“老虎”始终俯视着山脚下的淦河,似乎还想洗个“温泉浴”,再好好过把瘾。

相传潜山的来历就与这只“老虎”有关呢。

此外,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地母造温泉、铁拐李拜寿造温泉、冯京的女儿挂旗招亲和仙人井等美丽的传说。

详见附件6。

三、独具特色的天然温泉

潜山脚下的天然温泉被誉为“华中第一泉”。

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沐浴温泉。

“水不在深,有‘泉’则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因为这天然温泉而尤显灵性。

潜山脚下月亮湾河段有天然泉眼14处,水温一般50℃左右。

这里的温泉属于硫酸钙型矿泉,水中富含硫磺、磷酸钙、矾质,可以治疗皮肤病、慢性腰肩颈椎痛、关节炎、风湿症等。

目前,潜山脚下已开发建设了国家二级酒店——长印酒店、汉商酒店和闻名全国的陆军195医院。

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天然温泉沐浴的快乐,也可以在天然温泉游泳池中尽情嬉戏。

据初步调查统计,陆军195医院每年利用温泉为皮肤病患者治疗多达3万人次,长印和汉商酒店每年接待旅客4万人次。

深圳锦绣时代咨询顾问公司制定了10亿元打造“温泉谷”的宏伟蓝图,计划合理开发利用这里独具特色的天然温泉。

武汉兴冠投资公司对此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温泉谷”将会成为华中地区疗养中心和休闲中心。

四、源远流长的桂竹文化

咸宁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积淀了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八大”文化各具特色:

“桂”文化异彩纷呈,“竹”文化魅力无穷,“茶”文化清香诱人,“鱼”文化鲜活独特,“赤壁”文化历史悠久,“九宫”文化生机无限,“向阳湖”文化方兴未艾,“方言”文化离奇独特。

咸宁的桂花中外遐迩,咸宁市享有“中国桂花之乡”的美誉。

咸宁的毛竹驰名全国,是享誉华中的“毛竹之乡”,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2003年)就曾在咸宁这座新兴而美丽的山城隆重举办。

“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唐代诗人丘为的这两句诗仿佛专门为今天的咸宁所写。

咸宁人民从吃、住、行到娱、学、用都离不开桂和竹。

从某种意义上说,“桂”和“竹”就是咸宁的代名词。

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咸宁已逐步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桂竹文化。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竞争将逐步演绎为一种文化竞争。

因此,桂竹文化旅游将是咸宁旅游业中浓墨重彩的一页,是咸宁旅游业的特色所在。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浓缩了桂竹文化的精髓。

这里收集了34个桂花品种、123个竹品种,是一个难得的桂、竹种质资源基因库,更是一道体现桂竹文化的亮丽风景线。

江泽慧为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纪念林题词的纪念碑,就设立在公园中心醒目位置——桂竹园,是体现桂竹文化一个闪光的亮点。

第二节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最大的开发建设优势就是它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公园地处咸宁市政府所在地——温泉城近郊,离省会武汉市很近,每年都有大批武汉游客来这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和沐浴温泉。

从大的旅游区域上来看,森林公园处于武汉—岳阳—九江旅游的中心部位,又是三国旅游线和三峡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从小的旅游区域上来看,森林公园是咸宁市旅游风景区的中心,著名的九宫山风景区和陆水湖风景区如同两个“翅膀”。

咸宁旅游业的振兴就要靠这“一心两翼”振翅飞翔。

二、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森林公园距京广铁路线上的咸宁火车站及107国道仅1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仅12公里,距嘉鱼县潘湾高等级长江深水码头40公里,距省会武汉市80公里,距岳阳市190公里,距九江市150公里。

咸宁市内公共汽车可直抵潜山脚下。

由此可见,森林公园对外交通十分方便。

森林公园内现有宽6米的等级公路10.8公里贯通主要景区。

其中,公园大门至楠竹窝段公路铺设了水泥路面,长度达1.5公里;其它公路均为沙石路面,可通汽车。

此外公园内还有纵横交错的林道和游步道15公里。

可见森林公园内道路网密度大,非常有利于森林旅游。

三、接待服务设施初具规模

潜山脚下、淦水河畔已建有一批服务功能齐全的旅游接待宾馆,如泉山宾馆(市政府指定对外接待的三星级宾馆)、阳光酒店(三星级)、新世纪酒店(三星级)、长印酒店(国家二级)、汉商酒店(国家二级)、东方大酒店等。

这些宾馆配有高档娱乐室、舞厅、音乐茶座、酒吧、游泳池、健身房等,均可沐浴天然温泉。

此外,森林公园内有一个具备一定基础的亟待开发建设的桂竹山庄。

桂竹山庄是原地区林业局招待所,位于潜山南麓,环境优美,森林茂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犹如人间仙境。

这里有13栋建筑物,其中大礼堂、食堂各1栋,宿舍5栋,新建门亭1座,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这里曾设置了120张床位,咸宁市的很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

然而,由于水供应不足,严重制约了桂竹山庄的发展。

目前,桂竹山庄即将铺设供水管网,与城市供水管网相通,这将为桂竹山庄的开发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区域旅游事业方兴未艾

咸宁市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旅游景点众多,素以“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洞奇”闻名。

来咸宁旅游的人数逐年递增,旅游收入直线上升。

旅游业已成为咸宁市最有希望的经济增长点,被誉为正在崛起的“朝阳产业”。

第三节综合评价

一、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秀丽如画的自然风光、古老神奇的历史古迹和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融桂文化和竹文化于一身,展其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优势,可谓中南大地上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这里,“无山不绿”,“万壑鸟鸣”,四季景致,各具特色;这里,植物种类繁多,俨然是一个天然的种质资源“基因库”。

这里的“名山”、“名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带着神奇、带着神秘,也带着大自然强悍的不可抗拒的伟力,吸引着八方游客。

忆往昔,宋人王甫龙曾对潜山赞道:

“书台夜色月常明,丹灶晴岚任日新。

温泉沸波宜沐浴,石洪飞渡不步人。

频烟溪雨云雾里,瀑布腾声迹堪闻。

龙潭柳色春犹在,狗井松涛一撮新。

”然而,千百年来,沧海桑田,潜山昔日的“三台八景”(“三台”指观音台、梳妆台、读书台。

“八景”指诗中写的书台夜色、丹灶晴岚、温泉沸波、石洪飞渡、频烟溪雨、瀑布腾声、龙潭柳色、狗井松涛)已荡然无存,经过重新装扮,旧貌已换新颜。

“高塔连云刺破天,丹灶钢水若流泉。

频溪峡口平湖出,石洪飞渡一坝连。

佳山胜水生机勃,碧树繁花景色艳。

三台已没千台现,八景荡然万景妍。

”这正是对今日潜山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但是,由于森林公园的人工纯林(主要是杉木林)面积过大,景致比较单调,美学价值不高;并且林下花卉较少,观赏质量一般。

今后,要将森林植被逐步改造成多树种的乔、灌、花、草相结合的耐观赏的复层林景观。

二、开发建设条件综合评价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运输十分便捷,接待服务设施初具规模,区域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市委、市政府对森林公园建设又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重视。

这些又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这里将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宝地。

但是,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森林公园以前没有纳入城市规划,道路、排灌系统等基础设施不齐全,尤其是牛头坪片。

建议将森林公园建设尽快纳入城市规划范畴。

其二,生活区与景点混杂,不利于开发建设。

建议逐步将生活区集中。

其三,开发优惠政策不到位,建设投入不足,导致森林公园建设规模与中等城市发展规模不相适应。

建议制订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形成多元投入,加快建设步伐。

其四,森林公园与周边的界限不清,不利于管理。

建议设置必要的界桩和围栏,同时将公园周边50米范围内划定为严格控制区,周边100米范围内划定为重点保护区。

第四章总体布局

第一节森林公园性质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题,突出桂竹文化和天然温泉特色,兼顾城市公园特点的综合性近郊森林公园。

第二节森林公园的范围

森林公园分为两大片,即潜山片和牛头坪片,总面积10257亩,其中潜山片5580亩,牛头坪片4677亩。

其范围包括潜山试验林场、林木种苗场和林业科学研究所三家经营的面积7845亩,以及潜山片集体联营部分山林面积2412亩。

第一节景点设计

二、风景游览观赏区

博览馆:

现状景点。

规划进行维修和装饰,形成功能各异的3个馆(厅)。

第一层为多媒体展示和鄂南地方特色工艺品展示厅。

这里为游客提供关于森林公园的声像、图片展览,让游客入园时对森林公园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搞好旅游用品商务服务、邮电电信服务、游客投诉服务等。

第二层为植物标本馆。

这里,向游客展示森林公园乃至鄂东南所有的珍稀植物标本,是进行植物学科普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将会吸引很多高等院校和中小学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第三层为动物及地矿标本馆。

这里向游客展示鄂东南主要野生动物标本,让游客领略动物王国的神奇!

同时,这里也向游客展示五颜六色的地矿标本。

动物及地矿标本馆也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4、纪念林和纪念碑

纪念林和纪念碑为现状景点,是2003年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在咸宁市成功举办的一个见证。

纪念林面积19亩。

中外名人在潜山森林公园这块沃土上亲手种植的桂、竹生长茂盛,生机勃勃。

纪念碑正面是中国林科院院长、全国竹藤理事会董事长江泽慧的题词——“桂竹园”,背面是碑文。

规划对纪念林进行抚育管理,设置护栏对纪念碑进行保护。

5、二妃望夫

“二妃望夫”为一雕塑,现状景点。

二个妃子栩栩如生,站立在百竹苑之巅,遥望淦河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流去,还在深情盼望其丈夫归来。

此情此景,让人凭生几多感叹!

规划立碑,将“二妃望夫”的美丽传说篆刻其上,要求言简意赅,中英文对照。

此外,在雕塑旁栽植斑竹(又名湘妃竹、泪竹,其外皮有逼真的泪痕和指痕,呈棕黑色或紫晕色),重现“斑竹一枝千滴泪”的意境。

6、孟宗求笋

“孟宗求笋”为一雕塑,掩映在毛竹林深处,现状景点。

孟宗脚下破土而出的“竹笋”向人们昭示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哲理和中华民族孝敬父母传统美德。

规划立碑,将“孟宗求笋”的感人故事篆刻其上,要求言简意赅,中英文对照。

7、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为一雕塑,现状景点,位于“楠竹窝”。

这个雕塑逼真地再现了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凝神提笔画竹的神情。

他是那么专注沉着,那么“胸有成竹”,仿佛在告诉游客如何做人、做事,给人以启迪和智慧。

规划修复雕塑破损的部位,并设置相应的保护措施,雕塑旁立碑将“胸有成竹”成语故事简洁明了地篆刻于碑上。

8、百尺竿头

“百尺竿头”位处楠竹窝三岔路口,是一个现状雕塑景点。

四根高丈余的“竹竿”上各有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似乎向游人展示腾飞中的咸宁,展示蓬勃向上的力量。

规划对该雕塑进行改造:

加长“竹竿”并使之错落有致;塑造的雄鹰姿态应各具特色,不应雷同。

9、百年好合

在桂园和百竹苑交会处,一棵古老的桂花树和一棵风姿绰约的樟树相伴站在丁字路口的中心,俨然是一对喜结百年之好的“老夫少妻”。

他们仿佛是桂园和百竹苑的“守护神”,也好象是丁字路口的“交警”。

规划在林冠下栽植耐荫花卉,烘托“百年好合”的意境。

10、梅竹亭、松竹亭、桂竹亭

梅竹亭、松竹亭和桂竹亭隔着“桂竹园”呈三角形相望。

亭为仿古建筑,六角飞檐,四根“竹柱”惟妙惟肖,亭中设置了具有森林气息的石桌、石凳。

这里是游客休憩、拍照的好地方。

规划搞好亭周围的绿化、美化,加固石凳、石椅。

11、百竹苑

百竹苑是森林公园中现有的最吸引人的一个景点,包括竹类品种观赏园和毛竹小林海。

竹类品种观赏园现建有一个门亭,上书“百竹苑”。

园内共收集了全国各地的123个竹类品种,面积46亩。

竹姿万千,各具特色,或丛生或孤植,或实生或空心,或园形或方形或扁形,或大如佛肚或纤细如筷。

进入竹园游览,意境深远,引人入胜,映入眼前的就是一幅竹子世界的画卷。

这个竹类品种的“大观园”是竹子故乡向外展示的“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竹子,让中国的竹子走向世界,让中国人民了解观赏竹子的园林绿化景观!

”百竹苑代表着竹子在大自然中生生息息的繁衍进化历程,也代表着竹子与人类关系的源远流长。

毛竹小林海是森林公园中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似乎就是花纹“星星竹海”的一个缩影。

毛竹四季常青,竹杆洁净青翠,姿态潇洒自然,秀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