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和输血期间血液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7728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血液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血液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血液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血液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血液管理制度.doc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血液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前和输血期间血液管理制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血液管理制度.doc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血液管理制度

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医师填写好的《交叉配血单》的正副联,并将填写完整的《交叉配血单》的副联粘贴于配血管上。

3、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交叉配血单》及贴有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交叉配血单》下面签名。

操作要求:

一人一次一管。

4、采集血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5、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交叉配血单》、《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6、取血时必须携带取血专用运输箱和《血型鉴定报告单》。

取血护士与输血科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1、受血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2、核对血袋标签:

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的有效期;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配发血记录单》上共同签字。

7、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领: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8、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负责核对,核对的信息同取血时的信息,无误后登记在输血登记本上,并在《配发血记录单》反面签名。

如有两袋及以上的血液,先进行总核对,然后一袋一核对一签名。

为患者输血的护理人员须经输血过程的全方位培训。

9、血液从输血科取出后30min内进行输血,不得加温,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振动,输血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输入的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只有法规明确可以加到血液中的药物或已有证据表明加入血液中是安全的、不会对血液成分造成不良影响的某种药物才可以加到血中,否则,一般只有0.9%的氯化钠可以加到血液或血液成分中。

10、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严格执行“三查十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十对即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鉴定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液成分、血量、血袋编号。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11、护士在采集血标本及输血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进行核对。

所有患者除均要使用床头牌识别外,清醒患者另外使用“反问式”的识别方法,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另外使用“腕带”识别。

12、输血前、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13、输血过程中应掌握先慢后快原则,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min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红细胞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一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要在20分钟内输完,;血浆和冷沉淀融化后尽快输注,要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注,一舨200毫升血浆在20分钟内输完,1U冷沉淀在10分钟内输完.。

输血全过程和输血后30min内都必须全程检测患者,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记录在病历中。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积极配合抢救,并保留剩余的血液及输血器具供检查分析原因。

(4)输血完毕,及时收回输血袋并登记于专用记录本上,回收的血袋集中放置于4℃冰箱内,至少保存24小时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14、输血全过程中逐项填写《安全输血护理单》,并保存在病历中,如有输血反应,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送输血科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