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970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课文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走进童年的岁月

1古诗三首

一、古诗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耕田:

在田间除草。

2、绩麻:

把麻搓成线。

3、解:

理解,懂得。

4、供:

从事。

5、傍:

靠近。

6、阴:

树荫。

译文:

白天在田间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

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之事,

却也在靠近桑树荫的地方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1稚子:

幼小的孩子。

2钲: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3磬: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译文:

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银钲。

敲响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

忽然发出像玉石落地摔碎的声音。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1陂:

池岸。

2漪:

水中的波纹。

3腔:

曲调。

4信口:

随口。

译文: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的满满的,

青山衔着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水波粼粼。

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回家,

他随口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二、考点背记

1会认字

昼[zhòu]出耘[yún]田供[gòng]耕织稚[zhì]子漪[yī]

2会写字

昼[zhòu](昼夜)(白昼)耘[yún](耕耘)(耘田)

桑[sāng](桑树)(桑叶)晓[xiǎo](春晓)(知晓)

3多音字

供[gòng](供奉)[gōng](供需)

4重点句品析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童孙”指孩子,他们不会耕织,却也不闲着,在靠近桑树荫的地方学着种瓜。

诗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勤劳可爱。

(2)敲成玉磬穿林响。

——《稚子弄冰》

“穿”字包含了有人在林间奔跑和声音传播的意思。

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钲”兴高采烈地敲打的情态传神的描绘了出来。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村晚》

两个“满”字,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一个“衔”,一个“浸”字,写出了青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5古诗赏析

(1)相同点:

这三首诗都是描写农村儿童生活的古诗。

(2)不同点: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初夏农村儿童学习农事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

《稚子弄冰》描写了农村儿童冬日玩冰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的欣赏。

《村晚》描写了农村儿童骑牛晚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主题拓展

描写儿童的古诗: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晚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祖父的园子

新科考点

一、会写字

蚱[zhà]明晃[huǎng]晃啃[kěn]樱[yīng]桃蚌[bàng]壳割[gē]掉

毛嘟[dū]嘟倭[wō]瓜拴[shuān]住下雨啰[luo]在天上逛[guàng]

二、会写字

蝴[hú](蝴蝶)(蝴蝶结)蚂[mà](蚂蚱)蚱[zhà](蚂蚱)(蚱蜢)

嗡[wēng](嗡嗡)樱[yīng](樱桃)(樱花)拔[bá](拔草)(拔河)

瞎[xiā](瞎闹)(瞎说)锄[chú](锄头)(锄地)铲[chǎn](铲地)(铁铲)

割[gē](割草)(收割)承[chéng](承认)(承接)拴[shuān](拴马)(拴住)

瓢[piáo](水瓢)(瓢虫)逛[guàng](逛街)(闲逛)

三、多音字

晃[huàng](晃动)[huǎng](晃眼)

尽[jìn](尽力)[jǐn](尽管)

四、近义词

闪烁——闪耀瞎闹——胡闹漂亮——好看

五、反义词

黑暗——光明健康——虚弱马马虎虎——认认真真

六、词语理解

承认:

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存心:

怀着某种年头。

七、词语搭配

(嗡嗡)地飞着(远远)地抛给(马马虎虎)地承认

(明晃晃)的花园(光芒四射)的太阳(阴凉)的地方

八、重点句品析

1.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比喻句: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大榆树,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大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大榆树的活力。

2.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

“这不是一样的吗?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我”故意生气的样子。

3.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蜒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蜒了。

蜻蜒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蜒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动作描写:

第13段中运用动作描写,从“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这些事情,表现了“我”的天真可爱,对什么都充满好奇。

4.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句析:

这里的一切都有生命,都有梦幻般的色彩。

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都充满活力。

5.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

拟人:

第17段中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了在作者的眼里,各种动植物都是有灵性的,都是自由快乐的;表现了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寄情于物,清新自然。

6.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夸张: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白云来的快,来的多。

3月是故乡明

一、会认字

徘徊[páihuái]烟波浩渺[miǎo]篝[gōu]火萌[méng]动

晶莹澄澈[chéngchè]风光旖旎[yǐnǐ]瑞[ruì]士莱[lái]蒙湖

无垠[yín]碧波万顷[qǐng]巍峨[é]燕[yān]园点缀[zhuì]

二、多音字

燕[yān]燕园

[yàn]燕子

三、近义词

孤单-孤独陪衬-衬托广阔-辽阔巍峨-伟岸

四、反义词

乐此不疲-心猿意马澄澈-浑浊漂泊-安定广阔-狭窄

五、词语理解

顶天立地: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不可胜数:

数不过来,形容数量很多。

晶莹澄澈:

形容清澈透明的样子。

恍然大悟:

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烟波浩渺:

形容江湖水面烟雾笼罩,广阔无边的样子。

乐此不疲: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

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

平沙无垠:

形容沙子无边无际。

离乡背井:

指大多指不得已的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

巍峨雄起: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良辰美景:

形容美好的时光和宜人的景色。

六、词语搭配

(顶天立地)的柱子(清光四溢)的明月(风光旖旎)的莱蒙湖

(无边无垠)的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巍峨雄起)的高山

(美妙绝伦)的月亮(绝妙)的风光

七、重点句品析

1.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句析:

第一段话开篇点题,点明主旨,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作者在课文第三.四段中重点写数星星,抓知了,看月亮,梦月亮这些童年趣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

1.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排比句: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出作者曾到过的地方。

4.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句析:

句中一个“小”字,表达出作者对家乡月亮的无限喜爱之情,同时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

5.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句析:

这段话照应题目,与第一段话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点明主题,使主题得以深化,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之情。

八、疑难探究

文章是怎样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1)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将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梅花魂

一、会认字

葬[zàng]身异国腮[sāi]边虬[qiú]枝玷[diàn]污

郑[zhèng]重秉[zhèng]性凉飕飕[sōu]码[mǎ]头

撩[liáo]乱蒙眬[lóng]手绢[juàn]华侨[qiáo]眷[juàn]恋

二、多音字

漂[piāo]漂泊

[piǎo]漂白

[piào]漂亮

三、近义词

漂泊-飘荡盛名-闻名唯独-只有爱惜-珍惜玷污-污染害怕-畏惧宝贵-珍贵欺凌-欺压眷恋-留恋

四、反义词

漂泊-安定冰凉-滚烫爱惜-糟蹋隆冬-盛暑寒冷-温暖

五、词语理解

漂泊:

比喻生活或职业不固定,东奔西走。

盛名:

很大的名望。

训斥:

训诫和斥责。

玷污:

有污点,弄脏。

秉性:

性格。

眷恋:

深切的留恋。

顶天立地: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六、词语搭配

(冷艳)的梅花(冰凉)的泪珠(有品格)的梅花

(眷恋祖国)的心(郑重)地递

七、重点句品析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全段总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

赞扬梅花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

第二层:

从梅花的精神,说到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第三层:

外祖父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八、疑难探究

1.题目“梅花魂”中的“魂”指精神。

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2.“梅花魂”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是梅花的精神;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三是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3.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几件事?

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1)教“我”读诗词常落泪;

(2)分外珍惜墨梅图;(3)因不能回国而痛哭;(4)离别送“我”墨梅图;(5)“我”回国前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二单元

古典名著之旅

5草船借箭

新科考点

一、会写字

周瑜[yú]妒忌[jì]督[dū]幔[màn]子水寨[zhài]

擂[léi]鼓呐[nà]喊弓弩[nǔ]手丞[chéng]相

二、会写字

妒[dù](妒忌)(妒火)忌[jì](妒忌)(忌讳)曹[cáo](姓曹)

督[dū](督办)(督促)委[wěi](委托)(原委)鲁[lǔ](粗鲁)(鲁莽)

遮[zhē](遮住)(遮掩)寨[zhài](水寨)(山寨)

擂[léi](擂鼓)(自吹自擂)呐[nà](呐喊)插[chā](插队)(插入)

三、多音字

饮[yǐn](饮酒)[yìn](饮马)擂[lèi](擂台)[léi](擂鼓)

四、近义词

才干-才智推却-推辞紧急-紧迫惩罚-处罚吩咐-叮嘱

商议-商讨迟延-拖延妒忌-嫉妒

五、反义词

惩罚-奖励齐全-短缺推却-接受紧急-缓慢

六、词语理解

军令状:

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

推却:

拒绝,推辞。

迟延:

耽搁,拖延。

探听:

探问。

私自:

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自己做不和规章制度的事。

自有妙用:

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神机妙算: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形容有预见性且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并决定策略。

七、词语搭配

立下(军令状)吩咐(军匠们)准备(材料)

支援(水军)逼近(水寨)

八、重点句品析

1.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事件起因:

点明“草船借箭”的原因。

第一段话开门见山,交代了周瑜要设计陷害诸葛亮的原因,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2.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对话描写:

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计害人。

周瑜的不动声色,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对答如流,表现出他的坚定果断。

3.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

语言描写:

(1)设置悬念,说明按正常的办法造箭是无法完成的。

(2)揭露了周瑜让诸葛亮造箭是假,想借机杀掉诸葛亮才是真,表现了周瑜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4.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对话描写:

诸葛亮让鲁肃保密,鲁肃果然没有把借船的事告诉周瑜,说明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可以信赖,体现了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己知彼。

5.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品词:

“私自”说明鲁肃帮助诸葛亮一事确实没有告诉周瑜,照应上文。

6.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品词:

(1)“大雾漫天”指到处都是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推测准确。

(2)“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这些布置可以看出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7.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品词:

“顺风顺水”显示出诸葛亮有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并且会灵活运用。

8.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反衬:

周瑜的长叹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同时,反衬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干,使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九、疑难探究

1.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结果如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结果成功了。

有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

(1)诸葛亮精通气象,利用了有雾的天气条件。

(2)诸葛亮利用了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

(3)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2.诸葛亮能成功“借箭”的四个原因:

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谋划周密。

3.文中的周瑜和诸葛亮各有什么特点?

周瑜:

心胸狭窄、嫉贤妒能;

诸葛亮:

才智过人、心胸宽广、足智多谋。

6景阳冈

新课考点

一、会认字

倚[yǐ]靠著[zhù]名一碟[dié]俺[ǎn]们绰[chāo]手杖[zhàng]

擒[qín]拿请勿[wù]自误肋[lèi]骨踉跄[liàngqiàng]

呵[ā]腰胯[kuà]霹雳[pīlì]咆哮[páoxiào]铁锤[chuí]血泊[pō]

二、会写字

冈[gāng](景阳冈)(山岗)饥[jī](饥渴)(饥饿)

碟[dié](碟子)(碟片)俺[ǎn](俺几个)榜(bǎng)(榜文)(榜样)

杖[zhàng](手杖)(拐杖)申[shēn](申请)(申诉)

兼[jiān](兼职)(兼并)勿[wù](切勿)拖[tuō](拖鞋)(拖拉)

悉[xī](悉心)(悉力)肋[lèi](肋条)(肋骨)坠[zhuì](坠毁)(坠落)膛[táng](胸膛)(开膛)截[jié](截止)(截取)

三、多音字

泊[bó]停泊

[pō]血泊

四、近义词

吓唬-恐吓诡计-奸计奇怪-古怪踉踉跄跄-跌跌撞撞

五、反义词

光滑-粗糙酥软-僵硬破碎-完整

六、词语理解

筛:

斟酒或茶。

但凡:

凡是,只要是。

诡计:

狡诈的计策。

酥软:

身体软弱无力。

平生气力:

指所有的力气。

请勿自误:

请不要自己耽误自己。

文中指自己害自己。

踉踉跄跄:

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七、词语搭配

(败落)的山神庙(光挞挞)的大青石

(咆哮)的大虫(疏软)的手脚

(绰了)梢棒(袒开)胸膛(抡起)梢棒

八、重点句品析

1.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伏笔:

“三碗不过冈”是下文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

2.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

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店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

铺垫:

武松喝酒一饮而尽,吃牛肉要二三斤,这两处描写刻画了一个能喝酒吃肉的壮汉形象,为下文武松有力气打老虎做铺垫。

3.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了。

过渡句:

下文围绕着“店家再也不来筛了”展开人物对话,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彰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4.店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

”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

难道不付你钱!

再筛三碗来!

语言描写:

通过对话,交代了“三碗不过冈”的原因,与前文相呼应,从中可看出一个倔强豪爽的武松。

5.文中第四段话里的两个“不怕”,清晰地刻画了武松浑身是胆的形象,表现了武松勇敢无畏,倔强豪爽的性格特点,为下文武松勇猛打虎做铺垫。

6.文中第1~4段描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的情况,初步展现其性格特点,使故事更加生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7.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心理描写:

(1)对武松的心理描写十分真实,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2)为下文老虎的出现,与这场扣人心弦的人虎相搏渲染气氛。

8.武松一面走,一面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把哨棒插在腰间。

回头一看,红日渐渐地坠下去了。

句析:

写“红日渐渐地坠下去”,与上段“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表明时间的变化,同时暗示危险临近。

9.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滑的大青石,武松把哨棒靠在一边,躺下来想睡一觉。

忽然起了一阵狂风。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

动作描写:

(1)描写武松醉酒后的动作,为下文徒手打虎做铺垫,表现出武松英勇机智,无所畏惧的性格。

(2)“起了一阵狂风”衬托出老虎的气势之大。

10.第九段中几个“闪”字准确地刻画了武松遭遇突然袭击的本能反应,体现了武松的敏捷机智。

“蹿、掀、吼”“扑、掀、剪”写出了老虎的气势,反衬武松徒手打虎的不得了。

11.第11段中运用“按、揪、提、打”等动词,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生动形象,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12.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来。

心理与动作描写:

(1)“挨”字生动形象的写出武松打虎后的精疲力尽。

(2)整段的作用:

真实的对武松做了补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7猴王出世

新课考点

一、会认字

芝[zhī]兰遂[suì]迸[bèng]裂涧[jiàn]泉

獐[zhāng]鹿猕猿(míyuán)耶[yé]拖男挈[qiè]女

瞑[míng]目石窍[qiào]楷[kǎi]书镌[juān]着

抓耳挠[náo]腮顽劣[liè]列位呵[a]

二、多音字

呵[hē]笑呵呵

[a]列位呵

三、近义词

开辟-开拓炎热-酷暑欢喜-高兴宽阔-广阔

四、反义词

炎热-寒冷仔细-马虎宽阔-狭窄顽劣-乖巧

五、词语理解

灵通:

指有了灵气,通了灵性。

迸裂:

破裂,崩裂。

瞑目:

闭上眼睛。

明明朗朗:

很明白,很清楚。

喜不自胜:

形容喜悦到了极点。

天造地设:

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造化:

福气,运气。

力倦神疲:

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抓耳挠腮:

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无违:

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序齿排班:

按年龄大小依次排序。

六、重点句品析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zhāng)鹿为友,猕(mí)猿(yuán)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该句写出了石猴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语言精练,勾勒出一个在林间自由自在、快乐逍遥、亲和友善而又顽皮可爱的石猴的形象。

2.石猴端坐上面道: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这段话写出石猴要求大家兑现先前的承诺。

这表明石猴不仅胆大、敢于冒险,而且在大家狂欢之时,还能保持难得的冷静和清醒,的确是有资格、有能力做猴王的。

8红楼春趣

新课考点

一、会认字

恰[qià]好窗屉[tì]子嫣[yān]红忌讳[huì]晦[huì]气

高墩(dūn)宝钗[chāi]敞[chǎng]袭[xí]姑娘

二、多音字

兴[xīng]兴奋

[xìng]高兴

三、近义词

精致-细致欢喜-高兴齐整-整齐忌讳-避讳

四、反义词

精致-简陋欢喜-悲痛齐整-杂乱寂寞-热闹

五、词语理解

恰似:

恰如。

晦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