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860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4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

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表示的量

纵坐标表示的量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稀释

加入水的体积

溶质质量分数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时间

红磷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时间

二氧化锰质量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盐酸质量

剩余固体质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2.将m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

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

4.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或乙溶液变为饱和

D.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6.向100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

A.20%B.22.5%C.25%D.30%

7.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9.对一些生活中的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洗洁精能清除油污,因其具有乳化作用

B.空气受压后体积变小,因气体分子间隔变小

C.武德合金可做保险丝,因该合金的熔点低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因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要配制100g5%的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试管、玻璃棒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12.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无色的

13.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14.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一样

B.②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③溶液颜色最深

D.温度不同,无法比较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16.配制50g10%的食盐溶液时,有以下操作:

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④①B.①②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

17.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下列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

A.

取用氯化钠固体B.

量取蒸馏水

C.

氯化钠溶解D.

溶液装瓶贴签

1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9.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D.固体、液体或气体

20.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B.植物油C.蔗糖D.高锰酸钾

2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B.面粉C.蔗糖D.汽油

2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存黑色固体

B.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一般步骤为: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

C.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

D.将棉花点燃,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

23.下列是小刚“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4g、水46g

B.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

C.将称取的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一半后,小刚认为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

2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汽油清洗油污是溶解现象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C.集中回收废旧电池能减少土壤污染

D.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

2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硝酸钾B.橄榄油C.面粉D.泥土

26.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番茄酱B.蔗糖水C.蒸馏水D.玉米汁

27.下列溶液中,溶剂是酒精的是(  )

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碘酒D.氯化钠溶液

28.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其中形成的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A.生石灰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硝酸铵

29.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

A.NH4NO3B.NaClC.NaOHD.CaO

30.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二.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3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3)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华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小华同学配制出来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与6%相比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2.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部分示意图,请你完成:

(1)A操作中的错误是  .

(2)B操作中所用仪器的名称是  .

(3)D操作中应选用  (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量取  mL水.

(4)E操作的作用是  .

33.用固体NaCl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

(1)该实验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细口瓶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2)实验中应选用规格为  (填“50”、“100”或“200”)mL的量筒.

(3)称量NaCl时,若天平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  .

(4)下列操作一定会导致NaCl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序号).

①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②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③量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溶液洒落.

34.如图1所示,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A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  (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1中B图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该同学按图2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克.

35.在实际生产中,研究物质的溶解度有很重要的意义.如表是某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KNO3

13.3

31.6

63.9

110

(1)从海水中得到粗盐,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2)40℃时,将质量均为40g的NaCl和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下列有关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得到的KNO3溶液是饱和溶液

b.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大于NaCl

c.将两种溶液均升温至60℃时,此时两种溶液均达到饱和状态

d.将两种溶液均降温至20℃时,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KNO3大于NaCl.

36.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①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1):

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  (填编号);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  (填编号).

②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

t℃时将25g硒酸镉加入  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

 

三.计算题(共4小题)

37.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某课外实验小组要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硝酸钾溶液用于配制营养液.

(1)需硝酸钾  g,需水  mL(水的密度是1.0g/cm3)

(2)配制此硝酸钾溶液的步骤为  、  和  ;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  、药匙和胶头滴管.

(3)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4%(填>或<或=).

38.实验室用浓盐酸(浓度为37%,密度为1.2g/mL的液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其操作步骤是:

a.计算:

需要量取浓盐酸  mL.(保留一位小数)

b.量取:

用规格为  mL的量筒量取浓盐酸倒入烧杯里.(填50或100)

c.溶解:

用量筒量取  mL水倒入盛有浓盐酸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以便混合均匀.

(注意:

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39.现量取1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密度为1.80g/mL),

(1)100mL浓硫酸中含有溶质多少克?

(写出必须的解题步骤)

(2)若需要配制成20%的稀硫酸,还需要量取多少毫升的水?

(写出必须的解题步骤)

40.已知:

KNO3溶解度

温度/℃

20

80

溶解度/g•(100gH2O)﹣1

31.5

169

如将80℃的饱和溶液269kg冷却至20℃时能析出结晶KNO3多少千克?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5•丰台区二模)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

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表示的量

纵坐标表示的量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稀释

加入水的体积

溶质质量分数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时间

红磷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时间

二氧化锰质量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盐酸质量

剩余固体质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解答】解:

①稀释饱和氯化钠溶液随着加入水的增多,溶质的质量分数是逐渐减小的,故①错误;

②红磷的质量随着燃烧时间越来越少,当氧气燃尽时,红磷的量就不再减少,成一条水平线,故②正确;

③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是一直不变的,故③错误;

④锌和盐酸反应,铜和盐酸不反应,随着盐酸的滴加,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当锌反应完时,剩下的铜的质量就成为定值了,故④正确;

故选C.

 

2.(2014•东台市模拟)将m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p%并不是从零开始的,故A错误;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p%,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溶质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而不是减少,故B错误;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p%,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溶质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且不再发生改变,故C正确;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p%并不是从零开始的,故D错误.

故选:

C.

 

3.(2013•资阳)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

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

【解答】解: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低,升温会使溶解在水中的氢氧化钙析出,所剩溶液仍饱和,故A错误.

B、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所以t℃时100g水中溶解熟石灰的质量小于0.3g,所以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0.3g,故B错误.

C、0.15g熟石灰的烧杯内加入50g水,烧杯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说明氢氧化钙未全溶,溶质的质量应该小于0.15g,所以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故C正确.

D、溶质的量小于0.15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3%,故D错误.

故选C.

 

4.(2013•云南)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解答】解:

A、比较溶解度时必须限制溶液的温度,否则不能进行比较,故A错误;

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15g,所以其质量分数为:

×100%=13%,故B错误;

C、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只能溶解30g,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30g,故D错误.

故选C.

 

5.(2013•新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或乙溶液变为饱和

D.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解答】解:

A、没有温度限制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

B、由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曲线较陡,所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小,故B错;

C、降温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变小,所以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没法比较含溶质质量的大小.故D错.

故选C.

 

6.(2013•永州)向100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

A.20%B.22.5%C.25%D.30%

【解答】解:

向100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100%=20%.

故选A.

 

7.(2012•青岛)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解答】解:

A、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水比实际需要的水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A正确;

B、不纯的氢气在爆炸极限内遇火会发生爆炸,故B正确;

C、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不能伸入瓶内,故C不正确;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要等装置冷却才能准确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故D正确.

故选:

C.

 

8.(2012•泰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解答】解:

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错误;

B、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故B错误;

C、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故C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的分散在溶剂中,故D正确;

故选D.

 

9.(2012•泉州)对一些生活中的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洗洁精能清除油污,因其具有乳化作用

B.空气受压后体积变小,因气体分子间隔变小

C.武德合金可做保险丝,因该合金的熔点低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因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解:

A、洗洁精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解释合理.

B、空气受压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受压后气体分子间隔变小了,故选项解释合理.

C、保险丝用电阻较大、熔点较低的合金制成,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能产生较的热,便于保险丝迅速熔断,故选项解释合理.

D、蜡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逸散到空气中了,所以质量减轻,但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解释不合理.

故选D.

 

10.(2016•攀枝花)要配制100g5%的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试管、玻璃棒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解答】解:

A、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试管,该组仪器不合适,故选项错误.

B、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正确.

C、配制100g5%的NaCl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漏斗,该组仪器不合适,故选项错误.

D、配制100g5%的NaCl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加热,则不需要使用酒精灯,该组仪器不合适,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1.(2016•怀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

A、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不都是固态物质,故错;

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大小,只能说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错;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对;

D、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如氢氧化钠、氧化钙等,故错.

答案:

C

 

12.(2016•郴州)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无色的

【解答】解:

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豆浆、牛奶均不均一、不稳定,均不属于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13.(2016•杭州)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解答】解:

A、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14.(2016•莱芜)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一样

B.②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③溶液颜色最深

D.温度不同,无法比较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

通过分析可知,①烧杯底部有固体,所以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①,②中的溶剂是40mL,③中的溶剂是20mL,①中的硫酸铜会形成硫酸铜晶体,所以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②>③>①;因为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③溶解的硫酸铜的质量要比①多,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③>①>②,故③溶液颜色最深.

故选:

C.

 

15.(2016•召陵区二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A、取用氯化钠时,瓶塞应倒放,用药匙取药品,图中实验操作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