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080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docx

最新高三理综仿真卷

2013届高三五一理综训练

第Ⅰ卷:

客观题(共108分)

1.下列对有关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多倍体育种需在获得单倍体植株的基础上进行

B.单倍体育种需在亲本植株染色体数加倍的基础上进行

C.杂交育种的亲本双方可以是具有相对性状的杂合子

D.诱变育种可以获得目的基因发生定向变异的新类型

2.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各种成分的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字母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c为第二营养级,e为三级消费者

B.如果大量捕杀e,则d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

C.进入c的能量约有10%--20%的能量传给d,一部分通过c的呼吸作用被消耗,另一部分传给f

D.bcde四个种群由于食物关系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3.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

胰岛

B.胚芽鞘尖端

生长素

胚芽鞘尖端下部

C.雌蛾

性外激素

雄蛾

D.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

神经递质

肌肉或腺体

4.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含两个染色体组,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B.图2中a点植物叶肉细胞内不发生光合作用

C.图3中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不一致的

D.图4中造成cd段的原因对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不一样的

5.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单位:

mg/h)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小时,温度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小时,温度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10℃时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布袋购物、以步代车等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B.食盐、糖、醋可作调味剂,不可作食品防腐剂

C.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

D.将开采出的煤通过干馏、气化、液化等多种途径实现其综合利用

7.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

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D.反应④⑤⑥是取代反应

8.一定条件下,含有同种元素常见无机物A、B、C有如下图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为非金属单质,则C可能是CO2

B.M为金属单质,则B溶液的pH<7

C.A、C均为盐溶液,则M可能是强酸或强碱

D.C为红棕色气体,则A一定是NH3。

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高温下6g炭粉与10g氧气

B.用100mL10mol·L–1浓盐酸与10gMnO2共热制Cl2

C.标准状况下,在50mL18mol·L–1的硫酸中投入1g铝片

D.在5×107Pa、500℃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用10mol氮气和30mol氢气合成氨

11.有一探究小组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甲池中碳棒的电极反应式为:

Fe3++e-=Fe2+

B.乙池中有一碳棒周围溶液变红色。

C.甲池溶液的pH变小

D.乙池I-发生氧化反应

12.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用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①CH4(g)+H2O(g)

CO(g)+3H2(g)△H1

②CO(g)+2H2(g)

CH3OH(g)△H2

将0.20molCH4和0.30molH2O(g)通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下列有关于反应①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①的逆反应速率

减小

B.反应①的△H1<0

C.100°C时①的平衡常数值K=1.35×10-3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13.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

如果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F和两滑轮间绳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变化情况是

A.F变大,

角变大B.F变小,

角变小

C.F不变,

角变小D.F不变,

角不变

14.如图所示,在真空中,ab、cd是圆O的两条直径,在a、b两点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Q和-Q的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也相同

B.c、d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但电势相同

C.将一个正试探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D.一个正试探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d点的电势能

15.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

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

B.

C.

D.

16.如图所示,铝质的圆筒形管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一条形磁铁从铝管的正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然后从管内下落到水平桌面上。

已知磁铁下落过程中不与管壁接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磁铁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B.磁铁在管内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磁铁在管内下落过程中,铝管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铝管的重力

D.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小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17、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只改变线圈的转速后,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2:

3

B.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值之比为3:

2

C.先后两次交流电的最大值之比为3:

2

D.先后两次交流电的有效值之比为

18、如图甲所示,正三角形导线框abc固定在磁场中,磁场

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

t=0时刻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0~4s时间内,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I(线框中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方向),线框ab边所受安培力F(规定水平向左为力的正方向),线框中感应电流I和线框ab边所受安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可能是下图中的

第Ⅱ卷:

主观题

19、

(1)(6分)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完全相同的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分别挂上装有不同质量砝码的盘,两小车尾部细线水平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细线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

实验中:

(1)应使砝码和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时可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的大小等于。

(2)若测得小车1、2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小车1、2的加速度之比

(3)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2)(12分)在“描绘标有‘9V,5W’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要求测量从0V到9.0V的电压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1Ω)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0.3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3kΩ)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10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忽略)H.电键、导线若干

(1)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和有效性,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2)下列给出的测量电路图甲中,最合理的是。

 

(3)某同学已连接好的电路如图乙,其中两个不当之处是①②

      

 

(4)某同学用正确的方法分别测得两只灯泡L1和L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中Ⅰ和Ⅱ所示。

然后又将灯泡L1、L2分别与电池组连成如图丁所示电路。

测得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0.30A和0.60A,则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数值取到小数点下一位)。

20、(15分)如图所示,长12m、质量为50kg的木板右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质量为50kg的人立于木板的左端。

木板与人都静止。

当人以4m/s2的加速度向右奔跑至板的右端时,立即抱住立柱。

取g=10m/s2。

试求:

(1)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人在奔跑的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

(3)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的右端时,人和木板对地各运动了多大距离?

21、(19分)如图甲所示,CDE是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光滑金属导轨,CD=DE=L,∠CDE=60°,CD和DE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r0,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MN是绝缘水平面上的一根金属杆,其长度大于L,电阻可忽略不计。

现MN在向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0在CDE上匀速滑行。

MN在滑行的过程中始终与CDE接触良好,并且与C、E所确定的直线平行。

(1)求MN滑行到C、E两点时,C、D两点电势差的大小;

(2)推导MN在CDE上滑动过程中,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E与时间t的关系表达式;

(3)在运动学中我们学过:

通过物体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v–t图)可以求出物体运动的位移x,如图乙中物体在0–t0。

时间内的位移在数值上等于梯形Ov0Pt的面积。

通过类比我们可以知道:

如果画出力与位移的关系图线(F—x图)也可以通过图线求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请你推导MN在CDE上滑动过程中,MN所受安培力F安与MN的位移x的关系表达式,并用F安与x的关系图线求出MN在CDE上整个滑行的过程中,MN和CDE构成的回路所产生的焦耳热。

 

22、(20分)如图所示,相距为R的两块平行金属板M、N正对着放置,s1、s2分别为M、N板上的小孔,s1、s2、O三点共线,它们的连线垂直M、N,且s2O=R。

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D为收集板,板上各点到O点的距离以及板两端点的距离都为2R,板两端点的连线垂直M、N板。

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经s1进入M、N间的电场后,通过s2进入磁场。

粒子在s1处的速度和粒子所受的重力均不计。

(1)当M、N间的电压为U时,求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υ;

(2)若粒子恰好打在收集板D的中点上,求M、N间的电压值U0;

(3)当M、N间的电压不同时,粒子从s1到打在D上经历的时间t会不同,求t的最小值。

23.R、J、T、M、L、Q为短周期元素,R、J、T、M、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R在同周期的

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L与R同周期,且原子最内层

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Q与L同主族,且能

形成-1价的阴离子。

(1)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Q在周期表的位置为。

(2)R、L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或碱)性强弱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3)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可以按原子个数比1∶1∶1组成化合物甲、乙,它们的水溶液pH均大于7,其中甲的水溶液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乙的水溶液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则甲、乙的化学式分别为、。

(4)元素J的氢化物丙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丁。

常温下,将0.1mol·L-1丙的溶液和0.1mol·L-1丁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大于7,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将一定量的M2通入到NaOH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M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该反应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工业上常常利用重晶石制备重要的化工原料BaCl2。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查表得:

BaSO4(s)+4C(s)

4CO(g)+BaS(s)△H1=571.2kJ·mol-1①

BaSO4(s)+2C(s)

2CO2(g)+BaS(s)△H2=226.2kJ·mol-1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

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3)反应C(s)+CO2(g)

2CO(g)的△H2=kJ·mol-1。

(4)有人提出溶解步骤产生了有臭有毒的气体,不符合绿色化学观念。

工业生产中常用CuC12来溶解,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5)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25.(16分)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的知识时,为研究Cu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提出问题】

①在周期表中,Cu、Al位置接近。

Cu不如Al活泼,Al(OH)3具有两性,Cu(OH)2也具有两性吗?

②通常情况下,+2价Fe的稳定性小于+3价Fe,+1价Cu的稳定性也小于+2价Cu吗?

③CuO有氧化性,能被H2、CO等还原,也能被NH3还原吗?

【实验方案】

(1)解决问题①需用到的药品有CuSO4溶液、、(填试剂),同时进行相关实验。

(2)解决问题②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取98g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

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A的化学式为。

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

(3)为解决问题③,设计的实验装置为(夹持仪器未画出):

实验中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查资料可知,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写出CuO与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4)Cu(OH)2具有两性。

证明Cu(OH)2具有两性的实验现象是。

(5)根据实验方案

(2),得出的+1价Cu和+2

价Cu稳定性大小的结论是:

高温时;在酸性溶液中。

CuO能够被NH3还原。

探究二

为了获得解决问题③所需氨气,有同学提出

模拟工业合成氨。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

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

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6)从右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氢气(选填a、b、c)。

(7)氮气和氢气进入合成器之前先通过甲装置,

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8)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

的水中吸收氨,(“会”或“不会”)

发生倒吸,原因是:

26.(12分)杜氏盐藻属于海洋中一种单细胞藻类,是提取β-胡箩卜素的重要资源。

为研究海洋常见重金属污染物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杜氏盐藻分別置于A-K五种培养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取藻液测定杜氏盐藻密度,结果如图。

请回答:

(1)利用血球计数板測定杜氏盐藻密度,取藻液前,应将藻液________,以利于准确计数u

(2)在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

杜氏盐藻种群的种内竞争程度,第8天时比第16天______(强/弱)u

(3)实验结论:

Pb2+对社氏盐藻种君数量增长具有______作用;浓度越大该作用越强。

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椐是:

在相同时问内,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下图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气体的移动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判断。

(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1)适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原因是。

(2)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B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此时装置B中的净光合量_________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能否直接用B、D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为什么?

,。

28.(16分)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

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基因E”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2)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说明。

(3)现将动物C与动物R交配: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其表现型及比例最可能是。

②若子代在30℃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

(4)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

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I.设计思路:

①;

②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

II.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①若子代小鼠,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

②若子代小鼠,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

③若子代小鼠,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

3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C.原子核中的质子靠核力来抗衡相互间的库仑斥力而使质子紧紧束缚在一起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低能级轨道跃迁到高能级轨道时要放出能量

(2)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平面上,a、b两人分别站在两端,当两人相向走动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编号)

A.要车不动,a、b速度必相等B.要车向左,必有速度va>vb

C.要车向左,必有动量Pa>PbD.要车向左,必有动量Pa<Pb

31.叠氮化物是一类重要化合物,在炸药、磁性化合物研究、微量元素测定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联氨被亚硝酸氧化时便可生成叠氮酸(HN3):

N2H4+HNO2=2H2O+HN3

它的酸性类似于醋酸,微弱电离出H+和N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电离能:

N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HN3中含有5个σ键

B.HN3中三个氮原子采用的都是sp2杂化

C.HN3、HNO2、H2O、N2H4都是极性分子

D.肼(N2H4)沸点高达113.5℃,说明肼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3)叠氮化物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如:

Co[(N3)(NH3)5]SO4,写出该络合物中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叠氮化钠(NaN3)受热分解可得光谱纯N2:

2NaN3(s)→2Na(l)+3N2(g)

①钠晶胞结构如右图,每个晶胞中含有个钠原子。

②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是。

③NaN3与KN3结构类似,熔点较高的是,其原因为

33.(10分)【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

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______酶的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水平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___技术来扩增。

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___。

 

2013届高五一理综训练答题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0

(1)

30

(2)

19、

(1);;

(2);;。

①②

 

  V,内阻为  Ω

20、

 

21、

 

22、

 

23.

(1);。

(2)

(3)、。

(4)。

(5),。

24.

(1)。

(2)。

(3)。

(4)。

(5),

25.

(1)、。

(2)。

(3)。

(4)。

(5);。

(6)、。

(7),。

(8),。

26.(12分)

(1)

(2)

(3)

①;

②。

27.(12分)

(1)

(2)

(3)

28.(16分)

(1)

(2)

(3)①②

(4)I.

II.①;②;③。

31.

(1)。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

②。

③,。

3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1)

(2)

(3)

参考答案生物部分:

1-5CDACC

26.(12分)

(1)摇匀、稀释(写出一个即给分)

(2)S弱

(3)抑制①含Pb2+(或B、C、D、E)培养液中的杜氏盐藻密度比不含(或A)培养液的小;②培养液中的浓度越大,杜氏盐藻密度越小。

27.(12分)

(1)不移动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体积等于释放出的氧气体积(1分),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体积等于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1分)

(2)向左移动小于

(3)不能。

虽然满足单一变量原则,但是都缺少二氧化碳,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8.(16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