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7手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318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4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E7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IE7手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E7手法.docx

《IE7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7手法.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E7手法.docx

IE7手法

改善(IE)七大手法

 

人機法

1.手法名稱

人機配合法(Man-MachineChart),簡稱為”人機法”。

2.目的

學習如何記錄人與機器配合工作時之過程。

3.意義

以圖表的方式,記錄操作者與一部機器或多部機器之操作關係,並藉此記錄來做進一步之分析與改善。

4.應用範圍

(1)1人操作1部機器或多部機器。

(2)數人操作1部機器或多部機器。

(3)數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

5.功用

(1)了解在現況下,操作者之時間與機器之時間是否妥善應用。

(2)依上述之記錄加以質疑,尋求改善之地方。

(3)用以比較改善前及改善後之差異情形。

6.填表說明:

(1)編號:

自行設定編號系統,填入此次研究之代號。

例:

MM-8601

(2)工作名稱:

填寫此研究之名稱。

(3)現況/改善方法:

依此次研究係以現況或抑以改善為記載之記錄在適用者前面之方格內打““。

(4)研究者:

填寫做此項研究者之姓名。

(5)日期:

填寫做此項研究之日期。

(6)總結:

將此項研究所獲得”人”及”機器”之各項時間及百分比之總結資料整理於此欄內。

(7)位置簡圖:

繪製有關此項研究”人”與”機器”之相關位置簡圖,視必要時再繪製。

(8)製品簡圖:

繪製此項工作之製品之製品之簡圖,視必要時再繪製。

(9)時間刻度:

以刻度之長短來代表”人”或”機器”之動作時間之長短,刻度單位可以自行設定每一小格為一分鐘,或任何其他之適當時間之單位。

(10)類別:

依照動作之類別,即”共同作業”,”單獨作業”,或“等待”以其代表之方格類別配合動作之起迄時刻範圍,繪製出來。

(11)人之動作:

記錄有關”人”之動作過程。

(12)機器之動作:

記錄有關”機器”之動作過程,注意此欄可以靈活運用,如果是探討二個人其同工作之情形時,此時機器之動作,可改為另一個人之動作,如果是探討有關1人與2人部機器之配合問題之研究時,則可以再增加一頁紙張,利用右邊之”機器之動作欄”再記錄其他機器之動作。

7.範例介紹

7.1案例:

老王家裏庭院內有棵大樹,枝葉長得很茂盛,其中有一支大樹枝長得太靠近窗口的室外電線。

颱風季節來臨了,老王怕這根樹枝在颱風來臨時,會打到這根電線,造成意外災害。

因此決定把這一樹枝鋸掉,因此他請了隔壁的老李來幫忙。

他們二人的工作順序及時間如下:

(1)老李去拿繩子(4分)

(2)老王去拿鋸子(4分)

(3)老王及老李共同去拿樓梯並架好(8分)

(4)老王帶著繩子爬上樓梯,將繩子綁在樹枝之尾端,另一端放下由老李拿著(4分)

(5)老王爬下樓梯,再拿著鋸子爬上樓梯準備開始鋸樹枝(4分)

(6)老王開始鋸樹枝,老李同時抓著繩子控制樹枝的方向,直至鋸斷為止(8分)

(7)老王拿著鋸子下樓梯,同時老李過去將繩子拿下(2分)

(8)老李將鋸下的樹枝拿到庭院外(5分)

(9)老王及老李共同將樓梯放回原位(4分)

(10)老李將繩子放回原位,同時老王也將鋸子放回原位工作結束(5分)

試繪製其人機配合圖

7.2實例演練

老王為了感謝老李的幫忙將庭院內一棵樹木的大樹枝鋸掉。

特邀請老李到其舍下小聚。

老王特請其太太準備了一道拿手好菜,一糖醋排骨來招待老李,王太太為了儘量讓老王滿意也特別用心去做這一道菜,其過程如下:

1拿鍋鼎放在瓦斯爐上(1分)

2準備菜料(5分)

3準備排骨(5分)

4拿沙拉油倒入鼎內,並將沙拉油桶放回原位(1分)

5打開瓦斯點火,將沙拉油加熱8分鐘(8分)

6將排骨放入熱騰之沙拉油鍋鼎內油炸逐一放進(5分)

7等待油炸5分鐘(5分)

8將炸好之排骨逐一撈起,放置於一旁之盤子內(6分)

9將火熄滅,拿沙拉油桶(1分)

10將沙拉油倒回桶內,並放回原位(3分)

11將鍋鼎拿起重新刷洗一次(2分)

12鍋鼎放在瓦斯爐上,打開瓦斯點火加熱1分鐘,在此時間內王太太去拿沙拉油來(1分)

13放些沙拉油入鼎內,將菜料下鍋先炒1分鐘,然後將排骨放入鍋內,再加入配料再炒一分鐘(3分)

14拿鍋蓋,將鍋鼎蓋上加熱3分鐘(3分)

15打開鍋蓋觀察是否煮好了(1分)

16熄滅瓦斯

17將煮好之糖醋排骨撈上盤子(1分)

18將菜端上桌子(1分)

19將鍋鼎清洗乾淨放回原處(3分)

試以”人機配合圖”繪製王太太與瓦斯爐及鍋鼎之工作

關係之狀況。

(提示:

1人2機之研究)

瓦斯爐(下層為櫥櫃)

做菜台

改善(IE)七大手法

 

流程法

1.手法名稱

流程程序法,簡稱為“流程法”

2.目的

學習以符號及有系統化的方法,來觀察記錄一件工作完成的過程。

3.意義

流程圖為一種圖表,以適當之符號來表現,觀察及記錄一件工作完成的   過程。

4.應用範圍

4.1該件工作必需經歷一個以上的不同地點的動作,才能完成。

4.2該件工作,必需經曰一個以上的人來完成。

4.3例:

(1)廚師製作糕餅之過程。

(2)微粒電阻由plate開始,經歷不同之加工站完成產品。

(3)病人之醫院掛號、看病、取藥之過程。

(4)太空梭的裝配及發射過程。

5.功用

5.1用以記載現行工作之過程。

5.2依5.1.之記錄,加以質問,尋求改善之地方。

5.3用以比較改善前及改善後之差異情形。

6.名詞釋義

6.1圖例介紹:

說明

作業

搬運

儲存

等待

檢驗

圖例

6.2作業:

凡物體被改變任何物理的或化學的性質,或裝上另一物體或從另一物體拆下,或為另一作業、搬運、儲存及檢驗而作之安排或準備,均謂之作業。

6.3檢驗:

為鑑定物體而加以檢查其數量、品質或數值者,謂之檢驗。

6.4搬運:

物體由一處運至另一處,人由一工作點移動至另一工作點,謂    之搬運。

6.5等待:

物體或人員因情況不容許或不立即採取次一步驟時,稱為等待。

6.6工作人流程圖:

按工作人之動作來記錄之流程圖。

6.7工作物流程圖:

以加工物為對象,記錄其被加工完成之記錄之流程圖。

6.8填表說明:

1.編號:

自行設定編號,填入此次研究之代號,例,OE-861001。

2.工作名稱:

填入此件工作之名稱。

:

例煮飯。

3.人或物:

依此次研究之對象係以”人”或以”物”為主體,在適當位置上打鉤。

4.製圖開始:

寫下,此次研究由那項動作開始記錄。

5.製圖結束:

寫下,此次研究記錄由那項動作結束。

6.研究者:

寫下,做此次研究人員之姓名。

7.日期:

填寫研究之日期。

8.地點:

填寫觀察之地點。

9.工作說明(現況、改善):

填寫工作過程之詳細動作名稱,括弧內之(現況、改善)依研究之狀況,將不適用者劃掉,依動作之順序由1開始經2繼續往下記錄直至工作完成。

10.符號欄:

依左邊詳細工作之動作說明之內容,劃出適當之符號。

如屬搬運則將搬運距離(呎)為單位填下”距離欄”內。

11.數量:

填入該項動作,所操作的數量。

12.時間:

記錄該項動作所花費之時間(以分為單位)。

13.備註:

記錄一些值得記錄或備忘的資料。

7.範例介紹:

工作人流程圖-業務員案例

有一業務經理請一業務員去依照客,來信核對發票上之數字,此信放於離業務員辦公桌20公遠之公文櫃中,該業務員約20分鐘前剛用過此信,故他知道此信放於何處。

核對完後,信及發票交給經理等待蓋章後再放回原位,再回坐到辦公桌之位置。

試繪製此以”人”為對象之流程圖。

15公尺

公文櫃

經理

10公尺

20公尺

業務員

步驟1:

填入基本資料,在表之左上方之位置。

步驟2:

決定”現況’或”改善”之研究,將不適者劃掉。

步驟3:

依工作順序將詳細動作記錄下來。

步驟4:

總計不同類別之動作次數、時間及距離於右上表中。

改善(IE)七大手法

防錯法

1.手法名稱

防止錯誤法(防錯法)(Fool-Proof)

1.目的

認識”防錯法”的意義,及學習如何應用”防錯法”的原理於我們的工作上,以避免工作錯誤的發生,進而達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之境界。

請將下列東西放入盒內

以上面這個例子來看,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做對。

想要做錯也都不可能,因為不同的形狀根本就放不進去。

再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常會發生不留神的失誤。

早上因睡到恰到時間,於是急忙出門,到了車站才發覺忘了車票,一旦要工作就忘了筆,或手帕忘了放入口袋,這些想來大家曾有過的經驗。

為了消除此種人為的失誤,我們在每晚睡覺前養成習慣將車票、鋼筆、手冊等彙集在桌子放好。

然後由上出門前,一次將這些放入口袋中。

如此一來不管是多麼急忙,以及換衣服時也不會忘記。

這些都是屬於”防錯法”觀念的引伸及應用。

防錯法的意思簡單說就是如何去防上錯誤發生的方法。

通常人性的弱點總是在怪罪一件錯誤的發生,而較少去動腦筋想想如何去設計一些方法來避免錯誤的發生。

這也難怪,因為我們背負了歷史的包袱那就是”人非聖,熟能無過”。

而事實上,許多人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把它當做”做錯事是正常應該有的現象”的負面意義。

事實上,這句話是在鼓勵吾人”不要怕改過,有了錯誤應該徹底檢討,努力改過向善”的積極意義。

2.意義

防錯法又稱防愚法,其義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錯事。

亦即,連愚笨的人也不會做錯事的設計方法。

狹義:

如何設計一個東西,使錯誤絕不會發生。

廣義:

如何設計一個東西,而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的程度。

因此,更具體的”防錯法”是:

3.1具有即使有人為疏忽也不會發生錯誤的構造-不需要注意力。

3.2具有外行人來做也不會做錯的構造-不需要經驗與直覺。

3.3具有不管是誰或在何時工作能不出差錯的構造-不需要專門知識與高度的技能。

3.功用

4.1積極:

使任何的錯誤,絕不會發生。

4.2消極:

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程度。

4.應用範圍

任何工作無論是在機械操作,產品使用上,以及文書處理等皆可應用到。

5.基本原則

在進行”防錯法”時,有以下4原則可供參考

(1)使作業的動作輕鬆

困難於觀察、難拿、難動等,作業即變得難做,變得易疲勞而發生失誤。

區分顏色使能容易看,或放大標示,或加此把手使能容易拿,或使用搬運器具使動作輕鬆。

(2)使作業不要技能與直覺

需要高度技能與直覺的作業,容易發生失誤。

考慮治具及工具,進行機械化,使新進人員或支援人員也能不出差錯的作業。

(3)使作業不會有危險

因不安全或不安定而會給人或產品帶來危險時,加以改善使之不會有危險。

又,馬虎行之或勉強行之而發生危險時,設法裝設無法馬虎或勉強的裝置。

(4)使作業不依賴感官

依賴像眼睛、耳朵、感臅等感官進行業時,容易發生失誤。

製作治具或使之機械化,減少用人的感官來判斷的作業。

又,一定要依賴感官的作業,譬如,當信號一紅即同時有聲音出現,設法使之能夠二重三重的判斷。

6.進行步驟

防錯法進行方法的本步驟如下:

[步驟1]發現人為疏忽

發生何種之人為疏忽,蒐集數據進行調查,重估自己的工作找出疏忽所在。

(1)平常即蒐集像異材混入、表示失誤、數量不足、零件遺忘、記入錯誤等之數據,加以整理即可發現問題點。

(2)調查抱怨情報、工程檢查結果、產品檢查結果之數據,掌握發生了何種之問題。

[步驟2]設定目標,製訂實施計畫

目標具體言之儘可能以數字表示。

計畫是明示「什麼」、「什麼時候」、「誰」、「如何」進行。

[步驟3]調查人疏忽的原因

儘可能廣泛的收集情報或數據,設法找出真正的原因。

[步驟4]提出防錯法的改善案

若掌握了原因,則提出創意將其消除。

提出創意的技法有

(1)腦力激盪法

(2)查核表法(3)5W1H法(4)KJ法等。

[步驟5]實施改善案

此有只在自已的戰場中進行者,有與其他部門協力進行者,有依賴其他部門進行者。

[步驟6]確認活動成果

活動後必須查核能否照目標獲得成果。

[步驟7]維持管制狀態

防錯法是任何人都能使作業不出差錯之一構造。

不斷的注意改善狀況,若發生新問題時要能馬上處理,貫徹日常的管理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7.基本原理

積極方法:

排除錯誤之原因,防止發生

1.排除法

2.替代法

3.容易化

消極方法:

減少錯誤,防止波及

4.異常檢出

5.緩和影響

排除化:

剔除會造成錯誤的要因。

替代化:

利用更確實的方法來代替。

容易化:

使作業變得更容易、更合適、更獨特,或共同性以減低失敗。

適合化、共同化、集中化、特殊/個別化。

異常檢出:

雖然已經有不良或錯誤現象,但在下一製程中,能將之檢出,以減少或剔除其危害性。

緩和影響:

作業失敗的影響在其波及的過程中,用方法使其緩和或吸收。

8.應用原理

以下所舉“防錯法”應用原理,係依據吾人在生活上所常見到的實例,舉出來,希望能觸類旁通應用於自已的工作上。

9.1斷根原理

將會造成錯誤的原因從根本上排除掉,使之絕不發生錯誤。

1)藉“排除”的方法來達成

例:

錄音帶上若錄有重要的資料想永久保存時,則可將側邊防再錄孔之一小塊塑膠片剝下,便能防止再錄音。

2)藉“不對稱的形狀”來達成

9.2保險原理

藉用二個以上的動作必需共同或依序執行才能完成工作。

1)藉“共同”動作必須同時執行來完成

例:

開銀行保險箱時,須以顧客之鑰匙與銀行之鑰匙,同時插入鑰匙孔,才能將保險箱打開。

例:

操作沖床之工作,為預防操作人員不小心被手夾傷,所以設計一雙手必須同時按操作鈕下去,才能執行工作。

2)藉“順序”動作來完成

例:

電梯的門若沒有關好,則不能上昇、下降。

3)藉“交互”動作來完成

例:

洗衣機的脫水槽,當打開蓋子後,就自動切斷電源使脫水槽轉慢停止下來,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9.3自動原理

以各種光學、電學、力學、機構學、化學等原理來限制某些動作的執行或不執行,以避免錯誤之發生。

目前這些自動開關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簡易的“自動化”之應用。

1)以“浮力”的方式來控制

例:

抽水馬桶之水箱內設有浮球,水升至某一高度時,浮球推動拉桿,切斷水源。

2)以“重量”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例:

電梯超載時,門關不上,電梯不能上下,警告鐘也鳴起。

3)以“光線”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例:

自動照相機,光線若不足時,則快門接不下去。

4)以“時間”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例:

洗手間內的“烘手機”,按一次只有“一分鐘”,時間一到自動停止。

5)以“方向”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例:

超級市場內進口及出口之單向欄柵,只能進不能出或只能出不能進。

6)以“電流”用量的方式來完成

例:

家庭的電源開關皆裝置保險絲,用電過量時,保險絲就熔斷,造成斷電。

7)以“溫度”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例:

家庭內冷氣機之溫度控制,冷度夠時,自動停止,溫度上昇時,自動開啟。

8)以“壓力”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例:

廚房內之快鍋內壓力過大時,則“洩壓閥”就開啟,使鍋內之壓力外洩以免造成爆炸之危機。

9)以“計數”控制的方式來完成

9.4相符原理

藉用檢核是否相符合的動作,來防止錯誤的發生。

1)依“形狀”的不同來達成

例:

個人電腦與監視器(monitor)或印表機之連結線用不同之形狀設計,使能正確連接起來。

2)依“符號”指下來達成

有一觀光團體到國外旅行,因看不懂英文,所以領對就特別交待,如果大家到洗手間去,不知是男用或女用時,就請注意下列的原則

“MAN”只有三個字母,是表示“男用”的意思。

“WOMAN”有五個字母,是表示“女用”的意思。

所以請注意以下的簡單原則

“字母多的,就是女用的洗手間,少的就是男用的”結果,後來有位男性的隊員有一次上洗手間被老外給罵了出來,因為他走入了字母較多的“GENTLEMAN”(男用)洗手間。

只是這位仁兄仍然不知他錯在那裏。

請您告訴他一下,錯在那裏,應當如何免這樣的錯誤發生呢?

例:

乾電池放入收音機時,有電池的放置方向符號指示如何放正確。

3)依“數學公式”檢核方式來完成

例:

“100029608”這一組數字中,最後一字為檢查號碼“8”。

“8”之由來係將每一位數字加起來得為18(1+0+0+0+2+9+6+0=18),取個位數“8”做為檢查號碼。

假如有人將此數字寫錯為“100029508”則“1+0+0+0+2+9+5+0=17”個位數為“7”與原先之檢查號碼“8”不符合,所以顯然“100029508”這一組數字不對。

此種應用情形在電腦中常見到。

此為一簡單之例子。

4)以“聲音”方式來檢核

例:

附有音樂之計算機,當按鍵力道不夠時,音樂不響表示數字沒有鍵入,必須重新再鍵入。

5)以“數量”方式來檢核

例:

開刀手術前後必須點核數量有否符合,以免有工具遺留在人體內忘了拿出來。

6)以“發音”方式來檢核

在電話中:

老王:

“老李!

這是第5號投票所,現在向你報告我們這兒開票的結果:

張大偉先生是4票…..“

老李:

“什麼,請再說一遍是10票嗎?

老王:

“不是,不是10票,是4票。

老李:

“喔!

我知道了44票。

謝謝!

結果:

張大偉的得票數由4票提高至44票。

您該怎麼辦?

如何防止錯誤呢?

9.5順序原理

避免工作之順序或流程前後倒置,可依編號順序排列,可以減少或避免錯誤的發生。

1)以“編號”方式來完成

例:

流程單上所記載之工作順序,依數目字之順序編列下去。

例:

兒童之勞作教材,加以編號依序工作,終能完成,模型玩具。

2)以“斜線”方式來完成

例:

許多檔案歸檔在資料櫃內,每次拿出來看之後,再放回去時,放錯了地方,可用料線標誌的方式來改善這個問題。

9.6隔離原理

藉分隔不同區域的方式,來達到保護某些地區,使不能造成危險或錯誤的現象發生。

隔離原理亦稱保護原理。

例:

將危害社會安全的壞人抓入監獄內以保障社會大眾的安全。

例:

家庭中危險的物品放入專門之櫃子中加鎖並置於高處預防無知的小孩取用而造成危險。

例:

家庭中之鍋爐把手煮菜時太熱,加上電木隔熱不夠時,仍需戴手套或取濕布來拿鍋爐以達保護之作用。

例:

電動圓鋸有一保護鋸片套,以防止鋸到手。

9.7複製原理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採用“複製”方式來達成,省時又不錯誤。

1)以“複寫”方式來完成

例:

最常見到的例子就是“統一發票”。

2)以“透視窗”方式來完成

例:

要寄給“小微”的情書,怎麼信封上寫上了“阿美”的地址。

這下準泡湯了,如何防止呢?

將地址及姓名寫在信紙上,再將信紙裝入有“透視窗”的信封內。

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了。

3)以“拓印”方式來完成

例:

信用卡上的號碼都是浮凸起來的,購物時只須將信用卡放在拓印機上底下放上非碳複寫紙,將滾軸輾過即可將號碼拓印在紙上,又快又不會發生錯誤。

4)以“口誦”方式來完成

例:

日本子彈快車,駕駛者一面動作,口中一面說出動作之名稱,養成習慣,減少因動作遺忘而造成之錯誤。

口訣(誦)可以減少動作之思考時間。

5)以“複誦”方式來完成

例:

軍隊作戰時,上級長官下達命令之後,必須由屬下人員,將命令複誦一次,以確保大家完全明瞭命令之內容避免錯誤的發生。

9.8層別原理

為避免將不同之工作做錯,而設法加以區別出來。

1)以線條之粗細或形狀加以區別

例:

所得稅之申報單

將申報人必需填寫之資料範圍記載在粗線框內。

例:

回函條請沿虛線之位置撕下。

2)以不同之顏色來代表不同之意義或工作之內容

例:

公文卷宗紅色:

代表緊急文件

白色:

代表正常文件

黃色:

代表機密文件

例:

在生產線

將不良品掛上“紅”之標貼

將重修品掛上“黃色”之標貼

將良品掛上“綠色”之標貼

人類對顏色的共通認識是以:

綠色:

表示“安全”或“良好”

黃色:

表示“警示,注意”或“重修品”

紅色:

表示“危險”或“不良品”

9.9警告原理

如有不正常的現象發生,能以聲光或其他方式顯示出各種“警告”的訊號,以避免錯誤的即將發生。

例:

車子速度過高時,警告燈就亮了。

例:

安全帶沒繫好,警告燈就亮了,或車速開不快了:

例:

操作電腦時,按錯鍵時,發出警告聲音。

9.10緩和原理

以藉各種方法來減少錯誤發生後所造成的損害,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錯誤的發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損害的程度。

例:

雞蛋之隔層裝運盒減少搬運途中的損傷。

例:

設立多層之檢查方法,考試後檢查一次看看,有沒有犯錯的地方。

例:

自動消防洒水系統,火災發生了開始自動洒水滅火。

例:

汽車之安全帶,騎機車戴安全帽。

例:

加保利龍或紙板以減少產品在搬運中之碰傷。

例:

原子筆放在桌上老是給別人不經意中拿走,怎麼辦呢?

貼上姓名條或加條繩子固定在桌上。

 

改善(IE)七大手法

 

動改法

1.手法名稱:

動作改善法

簡稱為“動改法”,是:

省力動作原則

省時動作原則

動作舒適原則

動作簡化原則

在生產過程中,物(MATERIAL),機器(MACHINE)及人(MAN)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因每字英文字母開始為“M”所以合稱3M。

人是一切事物的主宰。

因此每一件工作的完成都具有一共同的因素一人。

在每一製造程序中或每一機器的操作中總有人運用他的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在操作。

雖然同樣一項工作,每個操作者都有同樣的手,腳等身體部位,然而其作業效率卻往往研究分析,以尋求一最經濟有效省力省時的動作方式。

在此必需特別注意的是,吾人所以特別強調“經濟有效”一詞者,乃是並不使操作“加速”或“加班”,不是嘴巴上光喊者“快點!

快點!

”的無效而又惹人反感的方法,而是研究一種用力最少、疲勞最少、又舒適,而又能達到最高效率的途經或方法。

因此,科學家的研究範圍就著重在尋找使操作人員舒適的工作場所之佈置,以及省時的工作方法,設法將工人的疲勞減低至最低限度,動作改善法“就是經過這樣的研究、實驗、實施所獲得的寶貴經驗的結果。

事半功倍,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認為理所當然的,每一個人都會說我現在所做的工作方法就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而事實上,我們卻又發現許多值得我們去改善的地方。

還有些人想得比較前進點,他已經知道如何去發掘改善的地方,動作改善原則就是協助我們去克服這些困難的方法

2.目的

學習有關動作改善的二十個基本則。

應用這些原則來改善個人、家庭及公司內的工作改善,以達到舒適,省力、省時,有效率的境界。

3.意義

3.1為配合人體及手之動作,將有關之事物,歸納出最省又省時的動作原則,用以檢視工作場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否改善之處,以減少工作人員的疲勞並提高工作效率。

3.2動作改善原則為”吉爾勃斯”(Gilbreths)所首創稱為”動作經濟與效率法則”後經若干學者詳加研究改進而成,稱之為”動作經濟原則”,為更易表現其含義,我們稱之為”動作改善原則”。

3.3動作改善原則可分為三大類二十項。

3.4三大分類為:

1)有關於人類運用方面之原則,共包含8項。

2)有關於工作場所之佈置與環境之原則,共包含6項。

3)有關於工具和設備之設計原則。

共包含6項。

詳細之20項原則將在後面詳加介紹。

4.應用範圍

4.1適用於生活上個人及家庭內之工作改善。

4.2適用於工廠或辦公室有關於人體工作方面的改善。

5.功用

5.1減少操作人員的疲勞。

5.2縮短操作人員的操作時間。

5.3提高工作的效率。

6.有關人體運用原則

原則1:

兩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動作。

原則2:

除休息時間外,兩手不應同時空閒。

原則3:

兩臂之動作應反向同時對稱。

說明:

原則一至原則三極為接近相關,均為手部動作之動要原則。

必須同時考慮,許多人的均習慣於一手(左手)握位工作物,另手(右手)進行操作。

從”雙手操作圖”所分析,這種浪費現象實非吾人所希望者,雖然左手效率平常均不如右手,但至少可達右手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