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52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2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docx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汇编

光现象

一、选择题

5.在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1.如图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4.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

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

的是

A.图6甲:

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

B.图6乙:

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图6丙:

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不变

D.图6丁:

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

7.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10.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到光学知识的是

A.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B.高速公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

C.成语“一叶障目”D.成语“刻舟求剑”

3.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1.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耳内的

3、如图2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13.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

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12.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

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A.v

B.f

C.u>2f

D.f

6.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2、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A、通过玻璃观赏白鹤梁水下奇观B、小鸭在水看见自己的像

C、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D、岸边植物的倒影

3.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来源:

Z+xx+k.Com]

2.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1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

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1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B.形影不离C.形单影只D.立竿见影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

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4.如图2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

)2.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二、填空与实验题

21.(4分)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8、2009年7月22日,重庆市民领略了500

年一遇的日

全食天象奇观(如图4),每一个观测者都被这大自然的

奇观所吸引和震憾,其实日食的产生是由于月球运

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由于光的传播,太阳

光被月球遮挡,于是在地球上落下阴影,在影子里面的人

看不到太阳就形成了日食。

我们的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能会聚光线,日食过程中光线强烈如果用肉眼直接观测就会损伤我们的视网膜,所以要用专用工具去观测。

19.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4分)

(1)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2分);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2分)(2分)

(2)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近似成正比关系;

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答出成正比即得1分)

10.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

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

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16.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

则像将        移动。

答案:

确定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远离玻璃板

8.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6.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内有一只直径8米的“青瓷巨碗”,内装6吨“水”。

在灯光下,青瓷碗内碧波荡漾,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丝竹,游客宛若置身如画江南。

(1)游客看到碧波荡漾的“水”面,是因为“水”面对灯光的▲

25【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22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22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23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

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22.(5分)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0

1

2

2.5

2

5

10

3

8

40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选填:

“大”或“小”)。

(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15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5乙所示,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15丙中的(填数字序号)。

 

图15

21.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3所示,请在图13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答案:

见图1.(3分)

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

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

10.(5分)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

焦距,小明同学将

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⑵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⑷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

②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移动。

(填“左”或“右”)

28.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答案:

28.光路如图所示(画对CO、OA、BA各1分,O点须在CA连线左侧,光线传播方向必须正确)。

36.如图8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

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

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的实

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

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4.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

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

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   的缘故。

6.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图1

图4

19.(3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1)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

(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

20.(3分)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