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59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市XX区XXX二队道路改造工程项目

1.1.2建设性质:

改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xx市xx区管委会

1.1.4项目负责人:

1.1.5项目建设地址:

1.1.6建设内容

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新建XXX市XX区XXX二队及周边道路合计

1700米,宽5米,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时安装路灯35盏。

1.1.7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410.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总投资410.00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332.12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77.88万元。

1.1.8资金筹措

本级财政列支及争取上级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计委、建设部投资(2006)1325号;

6、《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

标》交公路发[1996]611号;

7、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

根据xx区总体规划和二卡社区交通量的要求,本设计着重对

XX二队的道路现状及存在问题,分别设计出各路段改造工程方案,使本项目工程建成后基本解决当地交通存在的问题,缓解交通不畅的矛盾,基本形成功能分明、交通顺畅、安全、快速的交通系统。

一、在X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综合专项规划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按地方政府对项目的意见,结合二卡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XX区XX二队道路建设、改造工程设计。

二、在现有道路设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设施,充分地发挥原有工程的效益。

三、结合二卡社区的地形情况,设计适合本地特点且安全可靠、管理方便、经济合理的工程方案。

四、因地制宜,坚持科学态度,选用节能降耗材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使道路工程改造方案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1、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效益分析

3、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项目建设方案

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环境影响分析

7、劳动安全

8建设管理

9、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xxx二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xxx市xx区,该地区现有耕地近800亩,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xxx市主要出口创汇蔬菜种植基地。

二队常住人口260户,750人,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生产。

但是,因该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多数道路为自然道或砂石路,路面高洼不平,局部段翻浆,尤其雨季来临,农民种植的蔬菜很难外运,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了改善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对xxx二队道路升级改造势在必行。

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地方财政积累发展资金,发挥城镇的商品聚散优势和信息辐射功能,形成市场引导生产的格局,促进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引导居民向高效、优质产业的方向发展,有效地使城镇居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还可辐射带动附近农村经济,改善生活环境卫生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能为东湖区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将大大加快东湖区经济的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XXX市XX区的发展与稳定。

XXX市XX区位于全国最大陆路口岸XXX市的东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级创汇农业开发区。

西连国家级开发区经济合作区,南接扎赉诺尔能源重化工基地,北与俄罗斯阿巴该图镇接壤,东邻新巴尔虎右旗。

实施XX区XX二队道路改造工程,为二卡社区搭建起交通骨架,为当地各族人民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对进一步增加城镇与周边地区的交往和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进一步保持社会的安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充分发挥二卡社区的区位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该地区地域辽阔,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XX市主要出口创汇蔬菜种植基地,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生产。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解决农民种植的蔬菜外运难的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的商品聚散优势和信息辐射功能,形成市场引导生产的格局,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有利于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本项目现有道路为自然道或砂石路,路面高洼不平,路况较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条件、身体健康。

晴天机动车辆过后,路面扬尘现象严重,致使公路沿线居民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雨天路面泥泞不堪,给机动车辆和行人出行带来不便,制约了运输业的发展和信息流通。

因此,加快东湖区红旗社二队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可完善二卡社区基础配套设施,对社区的综合服务和管理功能产生联动作用,有效促进东湖区城镇化的发展,加

快城镇化进程。

2、项目的建设符合二卡社区发展规划,项目社会效益良好。

3、本项目建设区域自然及交通等外部配套条件较好,有利于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实施可完善东湖区交通管网。

总之,该道路改造工程的实施,是城镇道路路网规划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项目建设尽快实施,有利于路网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道路网络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改善路网主骨架的通行能力,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利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城镇道路的使用效益。

根据二卡社区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本项目建设内容合理、规模适当、建设任务紧迫,项目资金来源有保证,建议实施该项目的建设。

第三章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为道路改造项目,属公益事业范畴,以服务于社会,改善交通环境,保障行车安全、行人人身安全为主要目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外部效果,所产生的效益难以用货币量化表示,本项目大部分表现为环境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应以宏观的特点,把该道路整治工程与交通条件改善等宏观效益综合在一起来评价,综合进行分析。

3.1社会效益

根据原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二版)第六十九条规定:

“城市给水排水、文化教育、科研、卫生、体育、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项目的效益,除一部分可以量化外,大部分难以用货币计算,如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文化水平,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较少污染,改善环境等等。

对这些项目应按其不同类型和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作定性描述。

”故本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难以用货币来形容,但其产生的间接效益是无可比拟的。

该路段道路改造工程不仅解决了原道路路况差的难题,也是改善XX市XX区二卡社区总体形象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该道路现状路面的平整度,提升车辆行驶速度,提高办事效率,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改善项目影响区域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从而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更多外资的投入,拉动二卡社区经济的发展,同时环境的改善也势必将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3.2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城镇基础配套设施,是提高城镇化和文明程度的公益事业,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但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时间节省的经济效益、运输成本下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交通事故下降的经济效益等。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彻底改善区域道路交通环境质量,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XX市XX区基础配套设施,有利于推进东湖区经济发展,促进招商引资。

实践证明,该项目的实施是加快满洲里市东湖区二卡社区发展的有效举措,可以发挥城镇的商品聚散优势和信息辐射功能,带动附近农村经济,提升周边未开发土地价值,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项目建设地区,其间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3.3环境效益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环境保护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本项目在设计和建设中,在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始终围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目标。

项目的环境效益包括灰尘量的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减少,道路及周边环境的改善等。

工程通过提升行车速度,完善排水设施的方式可大大改善其周边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可取得预计的环境效益。

随着项目实施,本项目的建成将对当地旅游业和城镇自身发发挥其重要作用,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二卡社区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3.4评价结论

XX市XX区XX社二队道路改造工程实施以后,能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问题,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不仅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促进社会稳定。

可见该项目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的实施,在总体上有利于改善路网主干路的通行能力,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需要;在区域经济上有利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道路的使用效益;在周边人民群众中直接发挥了便利出行,减少运输成本,增加收入的目的;将加强周边乡镇以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对加快人民致富步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建议本项目尽快实施。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1、符合项目建设地区土地利用发展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

2、地势平坦,不占或少占耕地;

3、满足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4、节约和效益原则,尽量做到降低建设投资,节省运费,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4.2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满洲里市东湖区

4.3项目建设条件

4.3.1项目主办单位概况

XX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XXX市东北部,XXX市经济技术合作区,

XXX市XXX区,辖区面积261.04平方公里,下辖新开河办事处和二卡生态区两个行政区域,四个社区。

全区总人口1.2万人,内居蒙、满、回、鄂、壮等9个少数民族3400余人。

其中,从事种养殖业的农牧民人口数约占全区总人口的80%年播种面积达1.61万亩,年种植品种保持在二十余个,地产菜果年出口量增长到15000多吨,

人均收入达到6247元。

所以说,东湖区是满洲里市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区。

4.3.2气候条件

XX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冬季严寒、漫长、干燥,夏季短暂、温暖。

日照时间较长,降水集中。

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较大、过度快。

春季多大风,较为干旱,春温高于秋温。

春季(4〜5月)平均气温在8C—10.2C之间,平均降水量32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1%大风(》17米秒)频繁出现,因而风沙天气多。

寒冷、暴风雪、雨夹雪、低温等天气常有出现。

夏季(6〜8月)气候温暖,平均气温在17C〜20C之间。

7月为全年气温最高月份,平均值为19.4C。

降水集中、量大,平均降水量为212.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1%

秋季(9〜10月)气温下降急剧,霜冻、寒潮相继出现。

降水

明显减少,季平均降水量为42.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

冬季(11〜3月)严寒而漫长,常出现寒潮。

一月是全年气温最低月份,平均值为—23.8C。

冬季最低气温w30C的平均日数30天,最多年份可达53天。

平均降水量为11.6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宜成烟幕和雾淞天气。

4.3.4土壤及水资源条件

xx市地处栗钙带的暗栗钙土亚带,受地形、成土母质等地域性

因素制约,有多种非地带性土壤发育。

本市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二卡至灵泉一线以东地貌为河流阶地和河漫滩,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局部地表积水,成土母质为现代河流冲积物,集中发育着半水成、水成的草甸土、沼泽土等非地带性土壤。

土层深厚,无钙积层,以多宜性土壤为主。

但滨洲铁路北侧水偏多,土壤冷湿,成为土壤利用的制约因素。

二卡至灵泉以西为地带性土壤,以暗栗钙土为主,其中部地貌为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南高北低,坡度大,成土母质以石英粗面岩、安山岩、率武岩等的残积、坡积物为主,发育的土壤土层浅、薄,粗骨性强;市区以西为高平原,波状起伏,地形平缓,成土母质以洪水冲积物为主,发育的土壤土层较厚,土质肥沃。

暗栗钙土地温高,养分转化快,养分含量较高,但水源不足,土壤干旱和土体中坚硬紧实的钙积层的存在,成为限制农林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地表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海拉尔河,满洲里市与新巴尔虎左旗以河为界。

满洲里市段属海拉尔河入满洲里河的下游区,年径流量31.3亿m,年平均流量992nVs。

海拉尔河上游水系一一阿巴该图湖、木特那亚河,因海拉尔河、新开河与达赉湖相通,水量受其两河水量变化控制。

达赉湖及小河口年径流量o.45亿m,是本地区大气湿度的主要补给调节区。

新开河是人工开设的大型渠道,南通达赉湖,北接海拉尔河,可调节达赉湖,径流量受其南北河湖径流量控制,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55.48亿用。

xx市地下水有第四纪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潜水和深层结构裂隙水3种。

1、第四纪松散砂卵石层中孔隙潜水:

主要分布在市区山间洼地的西部及外部的西南面,共有3层含水层。

第一层水细砂,粗砂埋深2〜6m层厚4m。

第二层粗砂,卵石埋深9.5〜22m,层厚7.5-

9m第三层卵砾石,埋深21〜26m层厚5m

2、基岩风化裂隙潜水:

主要分布在山丘底部,这些地段基岩为

上侏罗纪沉积的火山碎屑岩,以凝灰岩为主,风化裂隙多,风化层可达5m以上,大气降水可通过裂缝或表层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

水,因受地形地貌的控制,水量多少变化较大。

3、深层构造裂隙承压水:

在市区东西、北郊成条状地带、水层在80m以下、水位达9m是全市主要水源区,在地层结构上均属第四纪松散复盖层,地下水可开采的面积达260km,可采量达0.104亿m。

4.3.5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项目区xx区紧紧围绕“农、工、游”三业,打基础、造环境,产业结构有效调整,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2008

年创汇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坚持以出口创汇为主导,以规模化、设施化、无害化为主线,加速推进创汇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形成,全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7471万元,增长19.9%,棚室种植面积达到1140亩,全年地产菜出口15204吨,增长11.7%。

启动出口创汇农业种植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新建棚室基础102个及部分配套设施。

成功引进公司化运作模式,新建温室16栋、大棚24个,总投资达400余万元。

加强良种繁育和技术服务,弓I进新品种21个。

率先

在北方地区试验冬季有机蔬菜种植新技术,科技效应和规模效益初步彰显。

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草地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完成二卡地区及红旗社三队水利设施维修改造,有效缓解了

2008年重大旱情。

完成了新开河、小北山及红旗社二队供水工程,铺设供水管线24.5公里,解决了870户居民安全饮水问题。

全年植树3060株,成活率85%。

继续推行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大力扶持民生养殖场、利泽养殖场做大做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规模达3.2万只。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坚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工业经济取得重要突破。

工业增加值完成13450万元,增长28.6%。

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灵东立井建设攻坚克难,累计实现投资5亿元,按计划全部完成土建任务,已着手实施设备安装等后续工程。

铁北矿扩能技术改造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年内完成投资9800万元,煤炭产量达到197万吨,实现增产30万吨。

投资3亿元的大中华国际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成功奠基,项目可研及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开工前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加紧实施。

中、小型工业项目蓬勃发展。

投资均超2000万元

的华业水泥厂扩建项目、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混凝土搅拌站项目顺利启动。

淇森木业、江南皮草民生加工、兴东肉食品加工等企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效益持续攀升。

2008年华业水泥、淇森木业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

生态旅游业顺势调整。

努力克服国内旅游市场不旺,旅游产业开发速度趋缓的不利影响,调整思路,顺势而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景区综合整治,稳步有序开发旅游资源。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大觉禅寺建设项目顺利推

进。

黑龙泉存量资产得以盘活。

完成了中东路战事纪念馆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

全面开展宣传营销工作,完成了《东湖旅游宣传之窗》的编制。

加强与市旅游公司沟通对接,达永山景区和二子湖景区宣传营销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红色展馆、铁木真大汗行营、艺龙度假山庄等景点运营状况良好。

全年入区旅游人数达15.5万人次。

满洲里市东湖区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资源、肥沃的土地资源、

丰富的矿产资源、淡水资源和潜力巨大的生态旅游资源。

全区可利用土地面积190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面积24万亩,林地面积1.5万亩,优质耕地2.4万亩;有丰富的过境地表水资源,乌勒革宁河、新开河相通穿越南北,全区75%的耕地可利用两河水灌溉;优质褐煤探明储量21亿吨,能源开发的资源基础雄厚;淡水养殖水域面积1.06万亩,其中达兰鄂罗木河、海拉尔河、新开河三河交汇而成的二子湖占全区整个水面50%,通过新开河与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呼伦湖相通,属营养型湖泊,水质良好,无污染,天然饵料比较丰富,所产的鲤鱼、鲫鱼、狗鱼、鲶鱼、黄金虾和湖蚌是天然的绿色水产品,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天然湿地面积10万亩,

湿地内有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鸟类八十余种;野生资源中野生动物

主要有狼、狐狸、水獭、黄羊、野兔等十余种,野生经济植物主要有花脸蘑、草蘑等,属天然绿色食品,另有黄芪、柴胡等野生中草药十余种。

综上所述,项目区地理位置便利;交通、基础设施、通讯、供

水、供电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及环境优越,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5.1方案设计原则

5.1.1概述

本项目位于满洲里市东湖区二卡地区。

拟建线路总长为1.7km,

宽5m

本工程规划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项目包括路面、路基、排水设

施、路灯等。

5.1.2道路工程设计原则

1、符合国家乡村公路中的规定,以道路交通规划为依据,综合分析现有的道路交通状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在满足交通发展需求

的基础上,做到安全、可靠、美观、经济。

2、根据项目的特点,结合已往成熟可靠的经验,选择合理的路面结构。

3、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设置平纵线型,力求达到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4、充分考虑道路结构型式及材料的来源,力求切实可行地降低造价。

5.2总体方案设计

线路平面布置要满足设计规范,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局部地段结合现状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5.3道路工程5.3.1道路平面设计

平面线形按设计车速20km/h要求进行布设,线形标准均符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的要求。

1、平面设计原则

(1)符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中规定的对四级公路各项线形技术指标,确保行车安全;

(2)不仅要满足行车功能的要求,还要体现出合理性、可实施性和经济性,使项目能适应未来交通的发展要求;

(3)路线设计及布设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衔接点,使设计线尽量地与原路线线形吻合及顺畅;

(4)路线设计兼顾排水系统的完整,做好道路纵向边沟、排水沟设计。

2、平面线形设计

为了节约成本,节约用地,本项目利用现有道路作为路基,不占用道路两侧的农田和旱地,平面线形在现有的道路上进行布线,局部地区不满足规范要求的稍微做适当的调整使之满足平曲线的规范要求。

5.3.2道路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设计原则

(1)根据现状道路地面进行纵断面设计;

(2)考虑纵断面设计标准以及平纵组合要求;

(3)纵面设计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耕地,取土点在统一设置的取土场取土,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4)路线设计兼顾及排水系统的完整,做好道路纵向边沟、排水沟设计。

2、纵断面设计

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纵断面设计,由于现有道路经过多年的自然沉降和车辆的压实,路基压实度已经完全满足规范的要求,因此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路基,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四级公路纵坡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少填少挖或少填不挖。

5.3.3道路横断面设计

1、横断面设计原则

横断面设计是根据设计规范并结合道路现状情况,本着以人为

本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满足道路交通量需求;

(2)与路网道路规划相协调;

(3)和现有道路相结合的原则。

2、横断面设计

道路断面设计是结合现有道路路基宽度,并在满足四级公路规范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设计,局部地段根据现状道路路基宽度可适当调整,调整宽度在0.5-1.0m范围内。

534路基工程设计

1、设计原则

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路基设计根据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等自然条件全面调查研究,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经济、造型美观,顺应自然以及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原则。

(1)路基设计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设计相协调,加强路基填料的调查、加强路基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方法与工艺等方面的综合设计,确保路基稳定,

满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要求。

(2)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

2、路基设计

本项目路基结合现状道路基本情况进行设计,由于线路经过处现状道路比较平整,道路路基破坏不严重,可对原有路基进行利用,仅部分路段路基宽度稍窄,该部分段可通过调整道路横断面宽度进行设计。

因此只需要对局部破坏路基进行修复及坑洼处进行填补即可。

东湖区路基填筑材料丰富,完全满足本项目路基材料的要求。

3、路基填料

路基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砾土进行填筑,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料最大粒径应符合规定。

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

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坡度一致。

535路面工程设计

1、设计原则

(1)路面结构以道路等级及设计年限交通量为前提,根据沿线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和交通荷载组成情况,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综合设计;

(2)路面结构满足强度、稳定、耐久、平整、抗滑等指标要求;

(3)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资源、方便施工、注重环保”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必选,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施工的路面方案。

2、设计依据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0)

3、路面结构选择

(1)面层

由于本项目工程量较小,项目零碎,不方便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及摊铺机械的操作,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相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较低。

从造价、施工难易程度、结合当地的乡村道路建设经验,本项目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2)基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