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59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5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6页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概况

 

1、华能义县白石砬沟风电场工程装机规模为49.5MW。

安装33台单机容

 

量为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

 

2、本工程为场内集电线路施工,该工程共分为2条主干线,为单双混合线

 

路,另有2条回路接入原老龙口风电场线路,全部采用自立式铁塔组立,场内

 

线路采用架空、地埋电缆形式。

 

二、施工环境

 

2.1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条件:

 

华能义县白石砬沟风电场工程场内集电线路施工位于义县大榆树堡镇瓦子

 

峪乡,距离义县23km左右,场区范围大致处于东经12126~12130、北纬

 

4136~4140。

场址一般海拔高度在160~300m,场址地形为丘陵。

 

2.2施工难点

 

场内集电线路位于山区,施工范围大,涉及面宽;

 

施工电源因场地分散,施工地点远,施工需临时布置柴油发电机。

 

施工与土建专业交接面多和广,施工进度影响因素复杂。

 

三、工程范围

 

1、风机箱式变压器安装调试、风机至风机变电缆、风机变高压侧电缆到升

 

压站35kV开关柜完整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包含光缆),升压站内电缆(包含控

 

制电缆)敷设及安装。

电缆工程,电缆沟槽开挖及回填,电缆保护管敷设,电

 

缆常规试验,光缆架设,光缆熔接及试验。

 

1

 

2、土石方及基础工程:

35kV杆塔材料采购、组立工程及接地工程;架线

 

及附件安装工程;导线、避雷器、隔离开关、绝缘子等终端设备的采购、安装与交接试验;施工中发生的占地、地面附着物补偿、线路交叉跨(穿)越施工、线路走廊清理、线路交叉跨(穿)越等。

 

3、一年质保期内的工程修复及维护工作。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

 

一、方案综述

 

1、本工程主要概况:

 

本工程有35kV线路5回,共33台风机,33台箱变,分别到升压站35kV

 

线路终端塔,经电缆连至35kV配电装置。

 

本工程光缆分别将5条线路的33台风机连接到升压站,在风机、升压站和杆塔之间光缆采用穿管地埋。

光缆采用OPGW光缆16、32芯,架设在35kV的电力线杆塔上,光缆金具及附件采用光缆厂家配套金具。

 

架空线路长度

单回路19.06km、双回路7.43km

沿线地形比例

丘陵40%,山地60%。

地质比例

参考风机点地勘报告

杆塔

铁塔

导线规格

LGJ-95/20、LGJ-150/25钢芯铝绞线,每相1根;

地线规格

OPGW-16、32芯光缆

 

光缆规格ADSS-16、32芯光缆

2.编制依据

 

2

 

2.1施工招标文件

 

2.2本期工程初步设计图纸及说明书以及澄清资料。

 

2.3主要采用的技术规范如下: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06]102号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314-2008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试验方法(JGJ52-200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部分:

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DL/T5161.5-2002)

 

3

 

第6部分:

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DL/T5161.6-2002)

 

第10部分: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0-2002)

 

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5106—1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

 

以及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法规、规程等。

 

3.安全、质量目标

 

3.1安全目标: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公司的安全施工目标是:

 

杜绝重伤及以上伤亡事故;杜绝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重大

 

火灾事故;不发生负同等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

 

(坍)塌事故。

轻伤事故率低于1‰。

 

3.2质量目标:

建筑、安装各分项工程合格率为100%,建筑工程优良率

 

大于90%,安装工程优良率大于95%,通过电力行业达标投产有关要求,质量

 

4

 

标准符合中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要求,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4、施工分析

 

4.1施工特点

 

4.1.1架空线路工程施工项目较繁杂,与其他专业的施工联系紧密,在接地

 

装置、电缆管等施工中与土建配合非常关键,也是该类工程的施工关键之处。

 

4.1.2线路通道协调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按计划顺利开展、按

 

期竣工,需设专人负责。

 

4.1.3基础施工前,切实落实每基铁塔基础坑的土质,及时编排可行的施工

 

方案,保证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4.2总体措施

 

4.2.1施工工艺方面:

设置“工艺精品宣传栏,”提高精品意识,每周推出2~

 

3个分段精品工程,并设置“质量精品奖”,其来源由安全和质量罚款及项目部专项款所构成。

 

4.2.2工期方面:

专业施工队根据项目工程部下发的月施工进度,编制周施工进度,下发到各施工班组,由班组根据周施工进度编制人、机、料使用计划上报工程部,从而在人、机、料上做统一部署,以确保项目工程部四级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

 

4.3施工计划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结合本标段安装系统的工程范围,对施工关键路线如

 

5

 

下安排:

 

通道协调土石方开挖基础工程杆塔工程、箱变安装工程

 

架线工程附件工程电气设备调试竣工验收

 

二、线路工程施工方案

 

由于本工程地面通道复杂,不易通视。

 

复测工作由项目部统一组织,使用经计量检验合格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光

 

学经纬仪、进行线路复测。

 

测量时必须根据现场的地势情况灵活确定测量方法,例如,把测量仪器架

 

设在地势较高处的桩位,对可以看到的其他标桩进行检查、校验,确定其位置、

 

距离、高程是否正确。

要求施工人员测量必须精确,每基塔位的前后位置一定

 

要各钉一个直线桩,以确保下步分坑作业的准确性。

 

线路复测时尚处工程开始阶段,征地、征林的工作可能尚未到位,所以线

 

路通道树木砍伐应以达到线路通视条件为准,不可过多的砍伐,以免给今后施

 

工留下不必要的困难。

 

复测施工时必须及时填写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

复测中发现桩位误差

 

超出标准时,要立即上报监理和设计单位,施工人员不得擅自处理。

 

材料运输

 

材料长途运输及装卸:

材料的长途运输按合同规定主要由供货商负责,由

 

于现场交通条件所限,部分杆塔位大型运输车辆难以进入,为此材料交验主要

 

在材料站内进行,然后再从材料站输至桩位。

铁塔等笨重构件整体运输难度较

 

6

 

大,材料必要时需将铁塔拆包运输,砂石、水泥、金具及其它零散材料采用汽

 

车运输或小型机械运输。

材料站配备吊车,以便材料的装卸。

 

现场材料运输:

主要采用小型拖拉机等农用车和人力运输相结合的方式。

 

1.1土石方工程

 

土石方工程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方式。

 

对于部分基坑内有风化岩石较多的情况,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措

 

施。

 

施工中如发现土质与设计不符,应立即上报,不得野蛮施工。

 

1.2基础施工

 

基础底层台和二层台采用钢模板,钢管加固,钢管或木质支撑。

立柱采用

 

钢模或木模板,如采用木模板厚度不得小于10mm。

 

混凝土施工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为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需在浇制现场悬挂配合比提示牌。

混凝土搅拌现

 

场采用有标记的小斗车装运砂石,使用有容积标记的水桶(或测定后的水泵注

 

水时间)上水,做到各种材料投放准确。

 

现浇阶梯式基础类型的施工方法为下支撑承托支模,现场浇制。

 

基础的混凝土振捣、土方回填及夯实是基础施工中重要工序,在此项施工

 

过程中必须有质检员现场监督,具体施工方法见《基础施工方案》。

 

接地工程采用人工开挖接地槽。

接地体的敷设形式、长度及敷设深度,按

 

接地工程技术要求施工,并编制业主认可的统一工艺要求,保证工艺美观具体

7

 

施工方法见《接地施工方案》。

 

1.3杆塔及箱变安装施工

 

本工程铁塔主要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或内抱杆外拉线,抱杆采

 

用铝合金抱杆。

在施工塔位外拉线布置有困难时可采用内悬浮内拉线抱杆组立。

 

铁塔施工前需编制《铁塔组立方案》。

 

特种杆采取整立措施,施工前编制《特种杆整立方案》。

 

箱变安装就位前,需提前制定吊装方案,并联系箱变供货厂家,共同确定

 

交货地点,确定现场就位方案,按《箱变安装方案》执行。

 

1.4架线施工

 

地线架设方式:

采用一牵一放线工艺,机械绞磨紧线,地面压接。

 

导线架设方式:

采用一牵一方式放线。

 

(1)牵张场需选择道路运输条件较好的地段,进入牵张场的道路进行加固加宽修理,以满足放线的要求;牵张场布置困难时可通过“转向布场”实现张力放线。

 

(2)包络角大于30°的铁塔悬挂双滑车。

 

(3)展放小牵绳采用人力展放。

 

(4)挂线方式一般采用直线塔紧线,耐张塔平衡挂线,导、地线带张力压

 

接方式。

 

(5)附件安装一般按耐张段分段。

 

光缆架设方法

 

采用一牵一张力展放方式,其放线区段长度由缆盘长度决定。

 

8

 

架线施工前需编制《架线及附件安装方案》、《导、地线压接方案》、《光缆

 

施工方案》。

 

1.5交叉跨越

 

跨越高等级公路时,在被跨越物两侧搭设双排钢管(或木质)跨越架。

 

跨越一般公路,或10kV及以下电力线、通讯线时,在被跨越物两侧搭设

 

单排钢管(或木质)跨越架。

 

跨越35kV电力线,优先考虑停电跨越,停电有困难时,采用两次短时间

 

停电,搭设和拆除越线架,架线施工期间,被跨线路带电运行。

如现场地理条

 

件不允许或无停电条件,采用绝缘绳索道式跨越架架线。

 

对重要的跨越,施工前需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并事先与有关管理部门达

 

成协议,履行相关程序,必要时可请其派员监护。

 

一般跨越措施编写入《架线及附件安装方案》,35kV及高等级公路施工前

 

需编制专用跨越施工措施。

 

1.6线路通道

 

本线路经过区按跨越考虑,详见平断面定位图及铁塔明细表;线路经过路边及沟渠边树木,根据《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应砍伐出通道,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线路宽度加主要树种高度的2倍。

 

如不属上述情况,又不妨碍架线施工可不砍伐通道。

 

三、电缆敷设工程施工方案:

 

3.1电缆工程的材料运输与保管

 

9

 

3.1.1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严禁超过一年,超过该期限时,应

 

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3.1.2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

 

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严禁平放运输、平放贮存。

 

3.1.3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并绑紧。

滚动时顺

 

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3.1.4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及时进行检查:

 

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订货要求,附件应齐全,电缆外观严禁受损。

 

电缆封端应严密,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

 

电缆及其有关材料如不立即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贮存:

 

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

电缆盘之间应

 

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存放电缆处严禁积水。

 

电缆附件的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

 

求贮存和保管。

 

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

 

管,此类材料一定在施工前备料,库存时间不能超过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时间,

 

尤其是无机防火堵料。

 

电缆梯架应分类保管,码放处应坚实平整,不得积水。

电缆梯架存放中不

 

10

 

得受力变形,防腐涂层或镀层不得破损。

 

电缆在保管期间,电缆盘及包装应完好,标志齐全、封端严密,当有缺陷

 

时应及时处理。

 

3.2电缆保护管的加工及敷设

 

3.2.1电缆保护管的加工及敷设程序

 

审图、编制作业指导书

 

领料、弯制电缆管

 

配合其他工序装设电缆管

 

合格

处理不合格

W:

质量检查

 

二次灌浆

 

埋设位置

垂直度

水平度

W:

检查

 

合格

 

管口临时封堵

 

11

 

结束填写记录

 

3.2.2电缆保护管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2.3电缆管严禁有穿孔、裂缝和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镀层

 

应符合设计要求,不能有锈蚀。

 

3.2.4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3.2.4.1管内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3.2.4.2电缆管用电动弯管机弯制,弯制后严禁有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

 

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严禁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

 

曲半径。

 

3.2.4.3金属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

 

腐漆。

 

3.2.5电缆管的规格应符合设计,当无设计时管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

 

于1.5。

 

3.2.6每根电缆管的弯头数严禁超过3个,直角弯严禁超过2个。

 

3.2.7暗埋管的连接采用套管焊接处理,且套管与埋管应合理配置,以套管

 

内径大于埋管外径2~3mm为宜,采用全周焊接,并做防腐处理。

 

电缆隧道

电缆埋管

电缆埋管

电缆桥架

 

桥架托臂

12

电缆走向

 

3.2.8电缆管

 

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2.8.1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

 

过3m。

 

3.2.8.2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

 

3.2.9电缆管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金属电缆管的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

 

好,两管口应对准。

接口外要加装短套管,套管长度严禁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

 

倍,金属电缆管不能直接对焊。

 

3.2.10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

 

并排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管口出地面的距离应一致,符合验标要求,

 

管口应加装临时封堵,以防掉进杂物。

 

3.2.11电缆保护管应做好接地,接地线应与地网连通。

 

3.2.12与电缆管相连的锁母要牢固,不得松脱。

 

3.4电缆敷设

 

13

 

3.4.1电缆敷设的一般要求:

 

3.4.1.1电缆通道要畅通,电缆沟道排水要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

 

夹层、沟道等阴暗处照明要充足,通风良好。

 

3.4.1.2核对电缆清册,组织电缆、厂用、二次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

 

审,找出漏设的电缆,编制出完整的电缆敷设清册。

 

3.4.1.3按清册核对所用电缆的型号、电压、规格、长度,并将要用的电缆

 

吊运至敷设现场。

 

3.4.1.4为了便于检查核对工程量及电缆库存量,电缆备料要提特殊要求,

 

每盘电缆要沿电缆全长打上长度(米号),这样能提供准确的电缆敷设量和剩余

 

电缆量。

 

3.4.1.5敷设前要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和绝缘检查,有问题的电缆不能使

 

用。

 

3.4.1.6敷设时要根据核对好的清册合理安排先后顺序,减少电缆接头。

 

3.4.1.7为了提高敷设电缆的质量,同一通道上的电缆应一次敷设完毕,不

 

应分受电范围内的或发电范围内的。

 

3.4.1.8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应相同。

 

3.4.1.9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中间接头附近应留有备用长度。

 

3.4.1.10电缆盘应架设到平稳的地方,轴杠强度与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

 

宽度相配合。

 

14

 

3.4.1.11电缆敷设时,严禁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等的防水层。

在带

 

电区域内敷设电缆,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3.4.1.12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的要求,电缆各支持点的间距也

 

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3.4.1.13截面大的电缆使用专用敷设机进行敷设,可以减少人工,提高工

 

作效率。

 

3.4.1.14电缆敷设时,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严禁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

 

上磨擦拖拉,电缆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

 

3.4.1.15塑料绝缘电缆头应包缠粘性胶带防潮。

 

3.4.1.16明敷的电力电缆在夹层中严禁有接头。

当有明敷的电缆接头时,

 

应用托板固定。

 

3.4.1.17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敷设时要单根进行,边敷设

 

边整理边固定绑扎,固定后再进行下一根电缆的敷设。

 

3.4.1.18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等处应装设标志牌。

标志牌使用PVC板,

 

使用专用打牌机打印,字迹清晰不易脱落,规格统一。

动力电缆用红色,控制

 

电缆用黑色。

标志牌上注明线路编号、起迄点、规格、型号,及并联使用的电

 

缆顺序号,安装牢固。

 

3.4.2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3.4.2.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桥架上每隔1m固定一

 

15

 

次。

 

3.4.2.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固定。

当对电

 

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1-2m处。

 

3.4.2.3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3.4.2.4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分相铅套电缆的固定夹具严禁构

 

成闭合磁路。

 

3.4.2.5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口

 

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3.4.3生产厂房内及隧道、沟道内的电缆敷设

 

电缆排列时,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能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高、低压电

 

力电缆、强电、弱电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

一般情况自上而下,但有高压电

 

缆时,为了满足电缆穿入盘柜时弯曲半径的要求可由下而上配置(具体情况见

 

设计施工图纸)。

 

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4.4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3.4.4.1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

 

3.4.4.2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

 

层。

 

3.4.4.3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

 

16

 

绑牢。

 

3.4.4.4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严禁小于1m,交叉

 

时应不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采用隔热材料隔离保护电缆。

电缆通道应

 

避开锅炉的看火孔和制粉系统的防爆门,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穿管或封闭

 

槽盒等隔热防火措施,电缆严禁平行敷设于热力管道的上部。

 

3.4.4.5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应将盖板缝隙

 

密封。

 

3.4.5管道内的电缆敷设

 

3.4.5.1电缆进入建筑物、通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应加保护管。

 

3.4.5.2电缆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距地

 

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要加装保护管。

另外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其它地方也应加

 

装保护管。

 

3.4.5.3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严禁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

 

水坡的长度,严禁小于250mm,保护罩根部严禁高出地面。

 

3.4.5.4保护管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

穿电缆时,不得损伤护层。

 

3.4.5.5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3.4.5.6每根保护管允许穿入的电缆数量不能超过设计值,交流单芯电缆不

 

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3.4.6直埋电缆敷设

 

17

 

3.4.6.1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3.4.6.2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严禁小于0.7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

 

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3.4.6.3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

 

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m,伸出排水沟0.5m。

 

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

 

3.4.6.4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

 

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砖块。

软土或

 

沙子中严禁有石块或其它硬质杂物。

 

3.4.6.5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

 

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桩。

 

3.4.6.6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