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782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docx

刘渡舟学习伤寒体会

刘渡舟:

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节录)

趁此机会,我想顺便谈谈如何学习《伤寒论》的问题。

  学习《伤寒沦》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

同时把《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

这是第一步。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注解的原文)。

《伤寒论》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成。

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有398条之多。

《伤寒论》既然用条文表达辨证论治的思想方法,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

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都是有机的联系着。

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用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

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

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

白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

在这一阶段,可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也无关紧要,只要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这是第二步。

 

  在熟读白文的基础上,然后就可以看注了。

《伤寒论》的注家不下数百之多,看哪一家为好呢?

在认识上也不一样。

我以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好。

因为成注的优点是在学术上不偏不倚,以经解论,最为详明,说理比较中肯。

成氏写的还有《伤寒明理论》和《方解》两种书,同《注解伤寒论》鼎足而立,缺一不可。

所以,在看成注之前,这两种著作也应认真地看一看,才能对它选写的五十个症候,在定体、分形、析证、辨非等环节上有所认识,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运用。

成氏三书读完后,可以看看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以上的三位注家,在伤寒学中影响很深。

他们的注解,或以方归类,或以证归类,或以法归类,角度不同,而殊途同归,可以开拓思路,实有破迷解惑的作用。

 

  柯注的优点,从原则上讲,他指出了《伤寒论》不专为伤寒一病而设,而六经辨证实能统摄百病。

他的话卓识灼见,而能与仲景的思想相共鸣。

他的不足之处,误把经络解为经略,又别开生面将《伤寒论》的太阳膀胱经当作心阳来论,未免牵强附会,有失仲景之旨。

  尤注的魄力似逊于柯,在文字方面也不及柯氏的笔墨纵横淋漓尽致。

然而,尤氏得马元一先生的真传,构思精辟,言简而赅,对脏腑经络、气血荣卫之理与正邪变化之机,上逮《内》、《难》,下历百家,而极见功夫。

他比柯氏更为扎实,惜乎人之不识也。

 

  此外,如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钱璜的《伤寒溯源集》,皆是知名之著,亦可加以涉览。

 

  以上几个专著读后,可以再看一点综合性的作品,其中应以日人丹波元简著的《伤寒论辑义》为理想。

这是第三步。

 

  通过上述的三个步骤,而又能坚持到底,对《伤寒论》这部经典著作也就可以说学的差不多了。

但是,我讲《伤寒论》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备起课来,还有可学的东西,还可发现自己在认识上的错误,足见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蠡测的。

为此,对于读这本书的人来说,切不可浅尝辄止,亦不可略有所获,便沾沾自喜而停顿不前。

 

  归纳一下我以上所讲的内容;那就是学中医先从学习经典著作入手,不要怕难,要有一点精神;二是对于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

不背?

点书,是没有工夫可言的;三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自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一生奉行;四是要树立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

这对中医来说更为重要。

 

第十一讲 关于六经辨证

六经的含义:

《伤寒论》从头至尾未见六经二字,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三阴三阳分证的简称。

二.三阴三阳本义:

《内经》出现,源于阴阳学说。

大自然孕育生命同时,也为其准备了延续生命,纠正健康失调的事物。

中医基本思想认识,天气地气阴阳五行的认识(前述)。

气的性质区别有阴和阳。

又各分为三:

阳-太阳(三阳);阳明(二阳);少阳(一阳)。

阳气逐步↓少阳-幼阳稚阳嫩阳;太者,巨也;少者,小也。

阴-太阴少阴厥阴,厥-极也,阴气量少到极点。

天人相应《内经》故用天人相应命名脏腑经络。

但《内》中阳气多少脏腑不同。

阳经命名-按接受阳光照射的多少命名:

先,人俯行,四肢着地-太阳照在面背;阳明经,在前部足腿;少阳-侧面。

阴经命名按脏腑接受阴液多少。

李克绍《伤寒。

》脾运化阴液量最大,肾少阴主水,肝厥阴藏血,最浓缩最精华。

三.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汉代连绵广流行的传染病(序),收集大量病历,进行分类归类规律-六经分类。

含义:

六经-病位。

太阳病包括,太阳经、太阳腑、体表营卫、肺部(肺主皮毛,太阳主表)。

观察寒邪造成肺病变也多见于太阳病阶段,故未将其归于太阴病。

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

病性:

阳证,阳证初起阶段。

生理上:

太阳,《内经》称三阳,巨阳。

虽然最多阳气,总营卫…肥腠理、司开合-温阳阳气、防御外邪、调控体温。

病理上:

一个病理阴阳属性和其生理也和邪气属性有关。

寒邪侵袭,阳气无力抗邪,成阴证;反之,抗邪有力成阳证。

因太阳病初起抗邪有力,故而。

阳明经,阳明腑,二阳<三阳阳气,为《内》称“盛阳”故感热邪,在表寒邪入里化热造成两阳相加,阳证之极期。

见口渴汗大出等经热,与腑实相结见口燥腹满便秘谵语等腑热证。

少阳-手足少阳经腑。

病性-寒在经,为正邪交争,往来寒热,互有进退(邪胜则寒,正胜则热);热在腑,见呕而发热(热郁胆腑)。

生理:

少阳本阳气少,故远<阳明经的阳证。

阳证的末期。

比较:

太阳阳明少阳  

阳证阶段初起中期末期 

病人不一定会见上述发展全程。

太阴:

足太阴经脏、四肢。

正虚为主(脾阳↓);邪盛为主(寒伤脾阳)。

《伤寒》是风寒邪气伤人阳气,故强调阳气盛衰,故正虚为脾阳虚。

太阴病均是阴证的初起阶段,只及中阳盛衰,未及人体根本阳气。

无手太阴肺,在外感(特别是寒邪外感)多涉及太阳病。

少阴-手足少阴经脏-心肾阳衰为主(心肾阴阳俱衰,以肾阳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证候);另一情况以寒盛伤阳为主,可自愈。

正虚为主的太阴,少阳均不可能自愈,如仲景所说,属太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少阴病…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78)脉阴阳俱紧,可见于-太阳病,寸关尺均浮紧,寒邪盛于表,寸关尺均沉紧,寒邪盛于里。

厥阴病:

赵开美本有小字 厥利呕哕附。

本身并不是单纯的厥阴病,厥阴病实质。

陆渊雷:

《厥阴病》篇皆是千古疑案。

揭示:

无规律,或愈或死,或寒或热,或虚或实…两极转化的厥阴病特点。

厥阴病包括肝和心包,为阴证的末期。

在心肾真阳衰微的基础上,伴厥阴相火的衰竭-“脏厥”四肢厥冷,其人躁无暂安时,予后极差,仲景未云治疗方法。

阴尽阳盛,物极必反。

阴证转阳的条件-阴寒邪气盛,寒邪郁遏厥阴相火,而脏厥为五脏六腑阳气尽衰则难以转化。

 例如:

寒郁厥阴之脏见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78)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351)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52)寒邪盛在经脏两处。

阳气来复,阳复阴退-自愈,但惯性多矫枉过正,阳复太过,阳盛则热,成热症。

太阴病少阴厥阴病均有自愈的例子,均非正衰为主,而阴盛为主。

厥阴病-咽痛发热不止,发痈脓.厥热胜负/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厥阴病-阴证末期,物极必反,也可发展致死.病位不完全等同于<素问•热论>.病性:

三阳.多阳热证,三阴多阴寒证.病势-病情发展趋势.阳明病只有热病吗?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杂病与之鉴别.

四.六经的传经:

(8)使经不传则愈. 由此经到彼经,后世名传经.<伤寒>规律:

┈┈┈笔记.

由太阳→阳明 称太阳阳明;阳明太阴升降相依,纳化相因,燥湿相济.太阳阳证下之,...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太阳误治传少阴.邪气与腑实相结不可能传他经.阳明...无所复传.而阳明腑实经久灼伤肝肾之阴,见目不了了.上迫肺见喘等均不是传而是伤.少阳→阳明.小柴胡汤 人参大枣甘草-扶太阴里气防邪内陷太阴.(277)太阴→少阴.四逆辈.少阴→厥阴.四肢厥冷脏厥,躁无暂安时.少阴→外出太阳.表里经,寒盛伤少阴阳气,阳气恢复外出太阳.脏邪还腑,阴病出阳,一身手足尽热者.太阳少阴始得之,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甘草汤.实则太阳虚则少阴-生理表里,水腑脏,病理-(61)(82).干姜附子汤.

阳明病过用泻下,致太阴(脾阳脾气虚)<伤寒>内无此条.太阴病外出阳明.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187)厥阴-少阳,疏泄谋略决断.厥阴病篇,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厥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或认为肝热犯胃;肝寒易于犯脾.后世医家表里传,循经传,越经传,夫妻传... 郝认为无规律.应按(5)(6)条据脉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五.六经辨证和其他辨证方法的关系:

认为仲景未分八纲等复杂的内容.(彼为后世总结的)八纲分配过细,只是大方向不错,临证意义不达,难以应病.而以各类病候归类,分成三阴三阳.脏腑经络辨证-是臆想编造的,可将六经归类.气血津液辨证六经已经分气血津液多少.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主要辨温热伤人体阴液病变,汉代伤寒证多,伤寒伤人体表阳气.现代,气象变化,气候变暖,而温热病湿热病多见.体表阴液是肺主输布,故"温邪上受"体表阳气是太阳所主,故"伤寒自太阳始.六经辨证可辨杂症.如大实痛,脉结代,厚姜半甘参汤等例子.

太阳病概要

涉及足太阳膀胱经腑;体表营卫\肺.-从临床实际来.

成因:

风寒外袭.

生理:

经:

足太阳经脉循行最长,穴位最多,上连风府通督脉;下络腰肾,与肾相连.故借督肾元阳元气主一身之表阳.腑:

(水腑)作用"司气化"化生太阳之气,参与水液代谢<内经>州渎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不是西医解剖学上的,形而上的道,形而下的器.出:

膀胱,在肾阳温煦下通过膀胱气化,化生阳气,通过三焦(焦者,燔之近炭也),膀胱经脉向全身输布."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三焦,气道水道.水火气机通道.元气(能量)之别使.能量转化场所.参与水液代谢:

化生津液向全身输布;排出废水.异常:

上见口渴,消渴,渴欲饮水,水逆,悸;下见:

小便不利,少腹苦里急.气,阳气.量,三阳,两阳合明.生成输布:

化生于下焦,补充于中焦(腹中无食身上寒,腹中有食身上暖)宣发于上焦.太阳主表功能是由众多脏器协同完成,所以太阳体表受邪,必然出现多脏器的影响.如肺-咳喘;中-食欲不振,呕逆,下利等(桂枝加葛根汤);年高者,肾阳虚衰,易太少同病.太阳阳气-卫气,体表阳气-卫气.太阳阳气在体表的功能<医宗金鉴>总结"肥腠理,司开合...",温阳体表,调节体温,防御外邪.太阳主表-太阳经阳气管理肌表;阳明主里-阳明经阳气主司内部.

太阳病分类:

中风有汗,伤寒无汗."项背强几几"偏经邪,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后世又分表之太阳,经之太阳.腑证:

气分证-津液输布,废水排出;血分证(血热互结)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伤寒>除太阳病本证还有变证,太阳病中因失误治,发生的新变化,不属于本经病,为变证,脏腑胸胁,寒热虚实复杂-无定法,"观其脉证"<伤寒>奠定中医辩证论治诊疗方法的基础,"观其脉证..."十一个字充分体现了辩证论治的思想.

第十讲 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四逆汤类方指以下两类:

1.生附子、干姜同用,如四逆、通脉四逆、四逆加人参、白通加猪胆汁汤-回阳救逆。

2.炮附子为主,如附子汤、真武汤-温里祛寒。

回阳救逆类方:

四逆汤:

生附子、干姜、甘草。

《伤寒论》凡与干姜同用均是生附子,起回阳救逆作用。

仅乌梅丸例外,为干姜炮附子同用以温脾散寒,温里祛寒。

  四逆汤适应症:

1.畏寒蜷卧、冷汗自出(阳不摄阴),手足厥冷,四肢痛。

-肾阳虚衰,肌肤四末失温,阳不摄阴。

2.下利清谷,自利而渴,吐利不止,内拘急(腹痛)。

下利及清谷为两个并列的动宾词组。

清当便排拉讲。

清谷,拉不消化的食物。

……肾阳虚衰,火(命门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寒湿下注,升降紊乱,无伤津,与热痢相区别;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津液不化,见喜热饮而不多饮。

(提示:

结石并非均用利湿通淋,阳气虚衰,津液不化亦可结成结石,并郁而化热。

其根本问题是寒湿,王永炎肾结石,通阳法-附子10g肉桂20g。

用药可能会心烦气燥等的副作用)以下利为主,不是以呕吐,肾阳虚衰阴寒内凝-腰痛。

小便利-清长-阳虚不能摄阴,重则尿比重下降;小便不利-少-阳虚气化失司。

精神症状1.但欲寐-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睡不实,似醒非醒,醒不清。

2.燥烦-肢体燥扰不宁。

燥烦的病机a.阴精阳气虚衰,心神精神失养。

b.真阳衰微,弱阳勉强和盛阴相争,争而不胜-肢体躁动不宁的表现,而不自知,甚则撮空理线,循衣摸床,均属阴盛则燥。

如肝性肺性脑病,休克前期躁动属阴盛则燥。

阳盛则烦,如大青龙汤阳热扰心,大承气汤实热扰心,栀子豉汤无形郁热。

脉象:

脉沉(轻者)-脉微细,微者,薄也,浮中沉取衡量-阳气不足脉气无力;细者小也,阴血不足,脉气无力。

少阴病:

阴阳虚衰,又以肾阳虚衰为主者,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微的表现。

再重-脉微欲绝。

前述一系列阳衰阴盛症。

伴发热-虚阳外浮,不论发热与否均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通脉四逆汤:

前症-畏寒蜷卧+身热反不恶寒-阴盛格阳。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011)-阳虚阴盛。

有畏寒发热-四逆汤,无畏寒+身热反不近衣者-本方。

例:

再障(易出血)病人,宋孝志,饮冷水实验,身厚衣,畏寒蜷卧,身大热反不欲近衣。

用炮附子20g干姜15g红参10g炙甘草6g即四逆加人参汤。

每天降低半度退热。

兼其人面色赤-白通汤症,为阴寒盛于内,戴阳于上,与阳明经缘缘面赤不同,颧部浮红如妆。

-葱白为主药,附子干姜-破阴回阳,交通上下。

(314)(315)

可能见格拒。

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寒症用热药,药量不足而格拒。

加人尿(童便),猪胆汁。

人尿止血止吐,抗休克,可用于肺部出血(胸部外伤后)产妇大出血。

二药合用有2用1.引阳入阴,防格拒,反佐。

2.滋阴生津,纠正水电平衡“人尿是天然的生理盐水”(刘老语)。

 四逆加人参汤:

(385)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恶寒,伴脉浮表证,伴脉微-肾阳虚衰,表阳不足,温煦失司。

畏寒后世才有,即指此现象。

下利-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亡血-泛指阴液,下利耗伤阴液,阴液枯竭,利无可利。

本方益气生津,以生津液为主。

(前述,汉代人参与今人参不同)(临床参附注射液,中人参益气为主,具有抗休克作用)急性心梗(某些)心源性休克倾向,参脉生脉,有些升压药,用上撤不下来,血压维持偏低,四末厥冷,久可能致DIC,配合口服、静点协同西药升压保持稳定,助撤药。

干姜附子汤: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061)表证兼里实应先解表后攻下,汗下失序,伤及肾阳,肾阳虚衰而烦躁,应是燥烦(四肢躁动不宁,而不自知,重则撮空理线,循衣摸床,为真阳衰微,弱阳勉强和盛阴相争,争而不胜,见此症)古人称“阴盛则躁”。

与之相对为“阳盛则烦”,如太阳病,寒邪闭表,邪郁化热,阳热扰心的大青龙汤症;热扰胸膈的栀子豉汤症;白虎汤的大烦渴不解;大承气汤症等皆可见。

均为阳热扰心,心烦而肢体躁动(因烦而躁)。

不呕除外少阳胆热气郁证(心烦喜呕)。

不渴,除外阳明里实里热证。

无表证除外大青龙汤的烦躁(张孝骞对一反复发热不止应用各类抗生素都无效的病人指出,经各种病历分析,未见导致发热的原因,认为是药源性,停所有抗生素后T下降。

)昼日-自然界阳气盛,助体内弱阳,可与阴邪相争;夜-阳气衰微,难与之相争。

脉沉微-真阳衰微,一锤定音。

身无大热-鉴别诊断,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为真寒假热。

未发展到阴盛格阳的程度。

干姜附子汤治疗:

联系以下几条:

太阳中风,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

(038)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039)?

桂枝二越婢汤 28,23指出鉴别烦躁燥烦。

有无甘草有何不同,联想前述的四逆汤和干姜附子汤二方对离体蛙心的作用比较,甘缓-药物作用温和,药效时间延长。

顿服,救急,不可久服。

应用四逆汤善后。

提示救急药皆不可久用。

《伤寒论》中的甘缓:

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泻热为主即泻热又通便通便为主  

+甘草  

只有硝黄则直下肠道。

+甘草,作用温和时间延长,将体内毒热毒素排出体外。

如大陷胸丸,水热互结胸膈,如柔痉状,迅速下肠胃则难去胸胁高位的水邪,故用白蜜两格甘缓使药物作用温和时间延长。

十枣汤:

水饮胸膈,三药直下胃肠,作用猛烈,很难除胸膈悬饮,十枣为名,驾驭诸药,缓排胸膈之水。

上述四逆汤调胃承气汤用草的甘缓的思想应会临床应用。

二.温里祛寒

真武汤,见前治水诸方。

附子汤,上方(芍姜苓术附),本方(芍参苓术附)。

参+附 提高了补元气,温阳利水作用。

1.功效:

温阳益气,祛寒湿,治身痛。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炙之,附子汤主之。

(304)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305)归纳附子汤适应症,见两痛两寒。

两痛-身体痛,骨节痛;两寒-手足寒,背恶寒。

两痛为肾阳虚衰,肌肤失温,寒湿凝滞于肌肤骨节;两寒为肾阳虚衰,四末失温,背阳补充(背为阳)。

脉沉,鉴别太阳表证,寒邪闭表者。

脉沉,沉为在里,阳虚鼓动无力,除外了伤寒表实,寒邪闭表。

阳明胃热弥漫,津气两伤的白虎加人参汤证也见背恶寒,时时恶风。

鉴别之,言口中和(口不苦,不燥,不渴)。

主症,主脉,所有鉴别诊断,(304)(305)二条均讲到了。

手足背是人体阳气最敏感处。

治疗,扶阳气,祛寒湿。

可灸,如太溪,气海,关元,命门。

2.附子汤适应症:

a.寒湿痹(身体骨节沉重疼痛甚,浮肿,小便不利,怕风,体倦乏力)四肢痛为主+桂枝走四肢,腰腿痛为主+川断,牛膝,寄生。

b.治嗜睡,整日昏沉,吃饭掉筷子,走路跌倒。

脉沉迟,甚不语不食,闭目倦卧。

温阳祛寒湿,醒神窍,+炙芪,仙茅,仙灵脾振奋阳气。

理中汤(?

将本方归入四逆汤类方,因:

从药物组成接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归于四逆汤;自称张仲景的46代孙张少祖保存的12版《桂林古本伤寒论》277条云:

宜服理中四逆辈。

)组成:

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各三两,一次各一两。

各15g一次。

丸剂,各等分,研成细粉,炼蜜为丸。

今早晚各一丸,量太小。

霍乱病篇云:

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增至三四丸,所以可能一天8~10丸。

然不及汤,所以临床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剂量要足够大。

五处理中丸适应症: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

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159)(印会河,50年代,撰文据此说仲景辨证不精,以药试人。

当时卫生部部长郭子化撤其中共预备党员,印老至死对此耿耿于怀。

)郝认为此误,此处为仲景用此种行文手法列举治利四法:

a.泻心汤-燮理升降法,在上:

或呕或心烦…在下:

或肠鸣下利。

b.理中汤-温中补虚法,治脾阳不足,寒湿下利。

c.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固脱法。

d.五苓散-利小便实大便法。

(此处未举方名,在霍乱病篇举方名了)。

印老《新编内科学》-倾向辨病论治,见病名即用药。

太阴病提纲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升降紊乱。

-基本病机,脾虚寒。

主症两组:

a.腹满,时腹自痛-寒湿之气凝滞气机,无有形湿邪痰阻,故时轻时重,喜温喜按,温按后缓解。

腹满时减,减不足言。

联系《金匮》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以温药。

腹满联系《伤寒论》下面三方 虚中夹实的发汗后腹满的厚姜半甘参汤,寒湿阻滞气机不畅,时轻时重,上午轻,下午和傍晚重,不喜按;理中汤-虚;大承气汤-实。

b.吐食不下,自利益甚-寒湿内盛升降紊乱。

对自利益甚的理解:

#下利本身越拉越重-太阴脾阳虚→重则脾肾→肾阳虚(附子理中丸)→更重少阴下利,四逆汤。

#呕吐利-后者重些。

吴茱萸汤下利吐利以呕吐为主,应责之以胃寒,利重,责之脾虚。

#吐,食不下,均伴随下利→越伤脾阳,他症更重。

(举烛-衍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此条为何不说××汤主之?

因为里虚寒证有轻重之别:

轻用理中汤,重四逆汤,甚至通脉四逆汤。

自利:

脾阳脾气虚,升降失司。

不渴说明不存在三阳经伤津液问题。

但少阴病下利清谷,完谷不化,肾阳虚衰,气化失司可见渴。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86)霍乱:

霍-突然,乱-逆乱。

指突然发生的气机升降紊乱。

以吐泻为主要特征,下利呕吐寒多不用水即自利不渴的另一说法。

起病之初,见吐利-寒湿盛就是太阴病-也可叫霍乱。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396)差念chài,老中医不正式念cuō《方言》差间知,愈也,当病愈解。

间非不间歇,三者均指病愈。

以知为度。

胸上有寒-即胸上有寒饮,脾肺两太阴虚寒,饮邪不化。

本方温化寒饮。

吴茱萸汤《伤》见三条: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243)-阳明胃家虚寒,受纳无权。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09)-胃寒气逆剧烈呕吐,造成气机升降紊乱。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78)-胃寒气逆,清稀涎沫唾液分泌过多。

头痛-厥阴肝寒上扰清窍。

区别吴茱萸汤之吐涎沫和理中汤之喜唾久不了了。

从症状上难区别。

胃寒-吴茱萸汤,肝胃虚寒,寒饮不化;脾寒-理中丸,两太阴虚寒,寒饮不化。

(提示:

唾液古美其名为金津玉液,上池之水或神池之水。

传统健身法,吞津口腔操,轻叩齿36次,舌搅36次-刺激唾液腺,分三小口,带声引入丹田。

具养阴,灌溉四肢荣润面容,轻身不老,促进消化液分泌,胃肠气机调畅,吸收好。

紧张者口干,唾液分泌多少是判断是否津伤的标准之一。

)服汤如食顷,啜热粥一升(200ml)勿发揭衣被。

(药食并用,《伤寒》见三方以粥助药力:

×桂枝汤热粥助药力外散;×理中汤丸粥助药力内温;×三物白散,寒邪痰水互结,寒实结胸,见吐利,热粥助药力辛热之性,助排邪,因为诸药毒性太大不可妄加量,利过不止,饮冷粥。

胃肠粘膜血管收缩使药物吸收减少,用冷粥制约药物辛热之性。

还有十枣汤,补助正气,非助药力)

半夏泻心汤:

组成方义:

小柴胡汤-柴胡(定位变化和解,半上半下中焦气机,半表半里少阳气机)+黄连,用干姜代生姜。

半夏干姜-辛温辛开散结。

和胃降逆,化痰止呕。

温脾散寒,止泻。

芩连-苦降-泄满清上热。

参草枣-甘温补中气…………共凑辛开苦降甘调。

 上热下寒(中焦气机不畅,寒热阻隔)煮后去滓再煎。

见前和解七方(和解半表半里,半上半下枢机)

仲景用半夏泻心汤(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战汗作解,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鉴别。

《金匮》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误下后,中气虚斡旋失司,中焦枢机不利,气机痞塞,寒邪干扰→心下痞。

脾寒气逆见呕;肠鸣下利(脾寒气陷)。

慢性胃肠炎,呕吐便溏,苔厚腻。

兼寒邪干扰。

和大陷胸汤鉴别(水热互结,心下痛,按之石硬。

)前者(心下痞,按之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