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93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docx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空巢老人

河南理工大学

2012年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1001班

年级:

2010级

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XX

2012年8月9日

关于河南省XX县XX乡XX村“空巢老人”

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2年7月9日——2012年8月7日

调查地点:

XXXXXX

调查对象:

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

调查主题:

关爱“空巢老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调查内容:

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以及身心健康

调查人员:

河南理工大学车辆1001班XX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本地村民中“空巢老人”的数量、

分布、年龄组成、成因、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

更好的了解本地村民的生活,在调查分析的基础

上,指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

调查方式:

网上搜集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

前言

2012年6月18日,安徽省芜湖市内20天内两位空巢老人去世,死亡多日才被邻居发现,其中一位老人去世后无人发现,1岁多的一个女童与尸体共度7日。

与此同时,芜湖市内另外一位空巢老人晕倒后,因发现及时而挽回一命。

看到这些惊人的报道,我的内心很沉重,当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些人,他们曾经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一生,而如今日渐衰老,却老无所依,孤苦伶仃。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7月10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京发布《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

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针对此情况,此次暑假回家后,立刻在我们村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通过上网收集、挨家挨户走访、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本地乡镇的空巢老人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为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空巢老人”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毕业后更好的奉献社会提前做好准备。

关键词:

空巢老人,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建议

正文

一,调查情况概述

调查开始,我首先征的了村和乡政府的同意,随后我采访了我们乡民政所副所长罗所长和XX村村支书XX。

通过他们,我了解到XX县XX乡XX村人口总数为5169人,共985户,60岁以上老人人口总数为586人,空巢农户有518户,空巢老人总数为709人,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511人,占60岁以上老人总数的87%。

在空巢老人中,其中男性为318人,女性为391人,单身的为246人;贫困的为498人,占空巢老人总数的70%,失能半失能的为289人;享受低保的人数为95人,参加新农保的为709人,参加新农合的为709人,落实独生子女奖励政策的人数为1人;有经济收入的为85人,其中有独立经济收入的为85人,依靠子女提供的的为624人;必须要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为116人,必须要照顾孙辈的人数为532人,必须要从事生产劳动并照顾孙辈的人数为61人。

其后,我又走访了我们村一些空巢老人家庭,与他们面对面的谈心,走访调查中,通过交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以进一步了解情况。

我采取了一天采访一个家庭的方式,一共采访了29户“空巢老人”家庭,对于我的来访,说明来意后,他们大部分人都表示欢迎,很愿意和我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老人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

通过我们与老年人的交流得知,他们认为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因为吃喝问题而发愁。

但是,与此同时,由于他们年轻的时候体力劳动过大,现在或多或少的都患有一些很难治愈的疾病,比如:

糖尿病,心脏病等。

多数老人都孤苦伶仃,都期待和儿女一起生活,他们认为和家人一起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而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

但由于住房、代沟或者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甚至儿媳不和等种种原因未能够与子女一起生活。

下面我将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展示出来,以便于后面的分析问题:

 

7月12日我来到了余店组胡香莲家,胡家奶奶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儿子媳妇几年前就开始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可能回家,孙儿从小就有胡家奶奶一手带大。

现在三个孙子已经开始上小学。

每天,胡奶奶必须五点多就起床准备三个孙子一个孙女还有常年有病的老伴的早餐,然后准备孙子上学的东西,几年如一日。

就在我来的前几天,胡奶奶因为放牛摔伤了手臂,一直打着石膏,但是儿子和儿媳还是未能回家照顾老人家。

当我问道她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的时候,胡奶奶家说她很理解儿子和儿媳为了家庭在外面打工的辛苦,所以不奢望儿子能常回家看看自己和常年带病的老伴,只是希望儿子有时间能常打电话回家问候一下,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外面一切平安就是最大的欣慰了。

听到这些我感到很心酸,同时,让我感受到老人的艰辛和伟大。

7月20日,我来到了罗冲组周世英家,周家奶奶今年周世英,今年86岁,耳朵已经聋了,眼睛也只能见个影子,但是身体很精干。

老人共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四个儿子有三个在外地打工,两个女儿都嫁在了离家不远的地方。

现在在外打工的三个儿子都在城市里安了家,并且都有自己的事业,大儿子和自己住在同村,时时也来看望自己,两个女儿只有过节的时候来看望老人。

当问及老人有什么愿望的时候,老人说自己现在已经算得上儿孙满堂了,但也是快走的人了,没有什么愿望,老人说自己已经把自己的死后用的棺材都已经准备好了,唯一希望的时候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多见见自己在外地的几个儿子和儿孙,因为现在见一面就少一面了。

老人说着说着还留下了眼泪,感觉很心酸,看到这里,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二,对调查情况的分析

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经过对29户“空巢老人”家庭的调查,从分析数据可以得出,造成“空巢”主要原因是子女外出不在老人身边,而其子女外出原因。

其中29户“空巢老人”家庭中,75%是外出务工,13%是经商,2%是求学,10%是在外居住。

所以88%的空巢老人是因子女追求经济收入而为空巢老人的。

而这些“空巢老人”绝大多数(97%)认为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需要外出务工经商,自己甘愿留守空巢。

他们对子女外出,虽有所不舍但还是持支持态度。

“空巢老人”的子女由于在外务工经商平日很少回家看望父母,调查发现,有将近60%的子女都是过年回家10到15天,这10到15天除去消耗在往返路程上、走亲访友等时间外,真正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只有3天左右。

调查中不少老人甚至还表示,春节回家一趟让子女的开销过大,有些心疼。

空巢老人中有90%的仍从事劳动生产或照顾孙辈,甚至有10%的从事较繁重的劳动生产。

他们表示,年轻的时候操劳惯了,年纪大了还是闲不住,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既为自己找到一些寄托,也为子女减轻一点负担。

针对此,我想信阳市罗山县山店乡畔店村空巢老人现状主要包括:

首先,健康问题,生活无人照料。

留守的空巢老人多为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经历过大跃进,10年文革和改革开放,年轻时透支的体力劳动导致现在的健康状况极为糟糕,大部分人都患有短时间难以治愈的疾病,甚至出现了子女不在身边,生病倒床没有照料,甚至发急病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调查中发现有多起这样的事例)。

所以很多老人感到担忧。

这也是全社会都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积较窄,并且补助力度小,不能解决更本问题。

其次,缺少娱乐活动,孤独寂寞。

现在许多空巢老人在家,就是子女每月给予

充足的生活费用,但是他们无处使用,每天生活枯燥无味,只能寄托于体力劳动,以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整个村中,甚至包括整个乡镇,都没有一处可供老年人娱乐的场所,我想这是村以及乡级政府的失误。

采访过程中,当问及此问题的时候,相当一部分老人表示希望村委会能为他们提供一处闲时能够娱乐的场所。

最后,经济问题,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当问及到生病后是否会立刻就医时,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拖延时间,直到病情严重后不得不去医院,就会就医,而根本原因就是经济问题。

大部分“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子女、政府和社会救济等其他外在因素,自主的经济能力非常微弱。

调查的29户家庭中,在政策享受方面,100%的空巢老人参加或享受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45%的老人享受到了低保、扶贫等政策照顾,15%的老人享受了独生子女奖扶政策。

这次调查了解到,每年有5%的老人获得的赡养费用低于500元,25%的处于500元到1000元之间,65%的老人每年获得的赡养费位于1000至2000元之间,有5%的老人每年从子女处获得的赡养费高于2000元。

所以,农村空巢老人有一半以上处于贫困状态。

通过调查采访过程中的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有:

首先,这种现象时全国现象的大势所趋,随着计划生育的进行,全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而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不得不常年在外奔波儿放弃陪伴自己年迈的父母。

这种现象在全国所有地方,包括城市都非常常见。

其次,思想观念的改变是造成“空巢”现象的内在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父辈之间以及爷孙之间的代沟的不断加剧,同时子女为了更好地生活水平,纷纷外出打工,冲击着老人们“一家之主”的传统思想观念以及以四世同堂韦荣的旧的家族式生活观念。

思想过于保守的老人和新思想的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而年轻人随着文化知识与思想的进步,不在受“父母在,不远游”旧思想的束缚,纷纷离开父母,从而造成“空巢”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为了缓解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让这些为了新中国奋斗过一生的老人们也能享受新中国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建议:

第一、必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

造成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因经济原因外出务工经商,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上下功夫。

地方政府要招商引资办企业,发展县域、镇域经济,让农民不出县、镇就能打工挣钱,既增加经济收入,又兼顾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要引导当地农业产业升值,增加务农收入,留住中青年在家务农;鼓励并扶持有头脑的农村青年和能人创业,减少人员流出亦即减少空巢的出现。

第二、建立养老保障体系。

首先,国家在政策上要出台更多优惠老人措施。

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广就是为广大农民特别是空巢老人谋的福祉,对于他们来说,这每月的养老金给的不止是物质收入,更是一份心理保障。

其次,建立和完善农村老人健康档案及医疗救助制度。

农村以空巢老人为重点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三级(村、镇、县)医院共享,对老人的照料心村级医院为主,县、镇级医院为指导,尽量减少老人患大病的概率。

再次,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农村养老工作。

一是继续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大力倡导“孝”文化。

子女多的空巢老人,通过家庭协商最好留一个在老人身边,或轮流照料老人;二是强化为老人的服务体系,包括生活照料系列、医疗保健系列、精神慰藉系列、文体活动系列和法律服务系列;最后,办好农村养老专业机构。

可以国家投资一部分钱,其子女出一部分钱,让农村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在敬老院、养老院安度晚年。

第三、要在全社会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传统养德教育

人人都要老,人人都需要子女的照料。

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尊敬和照护好年老的父母本身就为你的后代做好了表率。

要大力弘扬恪尽孝道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对于那些侍奉老人恪尽孝道的子女社会要给予表彰。

要从建立和谐社会、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帮助空巢老人。

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通合,为空巢老人办好事、办实事。

总结

通过这次暑假的社会实践调查,我们与老年人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对所调查区域内的老年人生活、心理、健康等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当前正值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我们去理解、关爱。

我们有责任、全社会也有责任找到与老年人沟通的契合点,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尊老、敬老、爱老”的风气,使老年人感到社会的温暖,安度晚年,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同时,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通过整个过程,虽然很累,但是也学到了很多,通过它,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加强与人沟通的能力,为自己将来更好的融于社会打好基础。

更重要的是懂得了留守家乡老人的不易,使自己更加的体谅父母,懂得更应该怎样去孝敬他们。

 

附:

问卷调查

您好!

我是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的一名学生,为了我们乡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更好的养老体制,我现在需要针对“空巢老人”作一份问卷调查,谢谢合作!

1.您的年龄?

50—60岁□

60—70岁□

70岁以上□

2.是否继续经常参加体力劳动?

是□

否□

3.您的月收入?

600元以下□

600—1500元□

1500—3000元□

3000元以上□

4.您的身体健康状况,患有疾病的情况(可多选)

无疾病□

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关节疾病□

肿瘤□

其它□

5.您认为您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无□

吃饭(基本生活负担)□

医药开支□

生活没乐趣、孤单□

6.您经常参加的娱乐活动?

(可多选)

无□

下棋□

收集□

书法□

其他□

7.您参加有哪些保险?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其他□

8.您多长时间和子女见一次面?

两三天□

一周□

1到3周□

一个月□

半年□

更长□

9.子女的探望对您带来怎样的感觉?

非常兴奋□

有点高兴□

来不来无所谓□

怎么又来了!

(若无子女,则上述两题不必填写)

10.您认为如果可能的话,您目前最急需改善的是:

温饱水平□

健康状况□

生活环境□

家人的关爱□

事业状况□

其它__________(请写明)

11.您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去敬老院安度晚年?

考虑过□

没想过□

若考虑过请写明原因:

12.您觉得目前敬老院不足的地方在于:

(可多选)

收费高□

服务不好□

环境不好□

其它□

13.若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您愿意去敬老院生活吗?

愿意□

不愿意□

14.如果有志愿者天天到您家去陪伴您,陪您聊会天,您愿意吗?

(我们保证他是安全的、免费的)

愿意□

不愿意□

15.客观地讲,您认为您目前生活满意吗?

具体原因是什么?

25.如果咱们乡完善养老体制,你最希望做的是什么?

 

问卷调查已完成,感谢您的参与!

希望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事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