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95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理解。

学生理解了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我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出这些语句的,小结后让学生熟读。

通过让学生试着把豆豆的身高保留二位小数、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这样逐步过渡,让学生找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在比较近似数1.0与近似数1谁更精确些,我通过画图,直观地将1.0和1的取值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明白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突破难点。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练习中,我利用智力闯关的比赛形式,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感受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了孩子的探究能力。

 

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同学们出现较多的问题是不能准确写成符合要求的小数:

比如4.985要求保留两位小数,错写成一位小数。

还有,学生对小数不同数位的对应位置还不够熟练。

 

听***老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课有感

我们中心校前几天开展了教师引领课活动,*老师是我们中心校一名优秀的老数学教师,每次调研她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所以中心校让她为我们做引领课,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今年正好又和老师带同年级的课,所以积极又认真的听了老师的这节课,郑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在课堂设计方面:

老师先用小黑板出示几道关于求整数近似数的题,指名让学生回答,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特别的仔细、认真,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以便能更清楚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这一点就让我自愧不如,因为每次上课我总怕讲新课时间不够,复习环节就一点而过。

而使学生学习新知也比较困难,达到了相反的效果。

在上新课时,作为老教师,她不是一言堂,而是先让学生拿出课前预习表,和同桌交流预习情况,然后教师出示例题,指名学生解答,师加以引导,在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师生共同探讨,合作交流,突破难点。

这样在交流合作中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新知。

最后教师又设计了两个练习,第一题紧扣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第二题判断,根据本节课易错点来出题,以更好的检验学生重难点知识掌握情况。

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

教师采用课前预习、课中解疑,课下笔记的方式,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科学、严谨。

教学方式独特有效,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听课有感

今天,听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节课,心里有些想法,现在把这些想法写出来。

先说说这节课的三个难点:

1,虽然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但相隔这么长时间,况且在后来的学习中,又不怎么用到这一知识,所以,学生已有的经验淡忘了;2、对于例题中“精确到十分位”这样的数学术语,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不容易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即使学生读懂了题意,理解了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也必须熟练掌握“四舍五入”这一技术。

弄清楚要看十分位下一位百分位上的数决定是舍还是入。

学生会误以为精确到十分位就是将十分位上的数四舍或五入。

不掌握技术要领,题目要求一有变化,学生会像无头的苍蝇,不知从何下手。

3、是遇到需要连续进位的。

如:

将0.996保留两位小数。

这里有两次向前进“1”第一次是因为千分位上是6,比5大要向百分位进l;第二次是因为百分位上9加上进来的l,满十写0向十分位进1。

两次进1,原因却各不相同。

特别是第二次进1,由于小数加法的内容位于本单元之后学习,因此,这又是一个难点。

有的学生不理解进位的原因,在后面练习中遇到题目中有数字9的,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往前进1。

几个难点像三个难关挡在学生面前,学生当然不容易学懂。

我想,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应该想办法突破上面三个难点,是不是可以这样做:

一、新课前的复习中,应当想办法唤醒学生对以前知识的记忆:

如56640=()万327900000=()亿56640≈()万327900000≈()亿复习中,唤起学生“用四舍五人求整数近似数方法”的回忆,明确求“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时,要看万(或亿)后面一位干位(或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

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继续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中要由浅入深,逐步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1.教学“试一试”,初步掌握“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2.教学例题第1个问题,再次体会“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3.教学连续进位的题目,进一步积累经验。

4.比较取近似数1.5和1.50方法的不同,感知近似数1.50比1.5更精确。

然后提问:

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

为什么?

5.结合板书,总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三、巩固知识,完善“求近似数”的认知结构。

要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作业。

例如:

按要求写出小数的近似数:

9.9674≈(精确到个位)

9.9674≈(保留一位小数)

9.9674≈(精确到百分位)

这是我的一些浅薄想法,希望老师们给予点评。

 

在数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

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根据这一理念,本环节教学时,例题1不是课本中的例题,是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编制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相互交流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学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

在小组交流中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

思考。

我是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上,坚持启发式,让学生多说多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

教师再帮助分析讲解,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②保留一位小数”时,则问得较少,使学生能根据刚才的知识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

;而“③保留整数”我根本不用讲解,学生就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了。

 

教学建议

1.这局部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例1,完成115页上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的1~3题。

第二课时教学例2、例3,完成115页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的4~5题。

2.教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可以举出书上的例子,说明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中有广泛应用。

然后出一道求整数的近似数的题目,如12953,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再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

然后说明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同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相似。

3.通过例1教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使同学弄清保存几位小数的含义。

保存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存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

同学明白这一点,就能把已学的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应用于求小数的近似数。

第一小题要求保存两位小数,引导同学想出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因为不满5,把它舍去。

第二小题,要求保存一位小数,引导同学想出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因为满5,省略百分位和千分位的尾数要向十分位进1。

2.9加进上来的1就是3.0。

要强调说明保存一位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第三小题也要启发同学推想,保存整数应该是多少。

4.做完例1以后,要结合3个小题说明,同一个小数,保存两位小数、保存一位小数和保存整数,求得的近似数精确程度不同。

可以引导同学想哪个近似数更精确一些。

可以通过量出“绳子”的长度,使同学明确保存两位小数是2.95米,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保存一位小数是3.0米,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也就是说原来的准确长度不能小于2.95米(比方2.94米,保存一位小数就是2.9米了),不能等于或大于3.05米(比方3.05米或3.06米,保存一位小数就是3.1米了)。

当保存整数为3时,表示精确到整数个位,也就是说准确长度不能小于2.5米,不能等于或大于3.5米。

所以前一个近似数都比后一个近似数精确程度要高一些。

可以边说边画图协助理解。

然后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的两点:

(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即:

保存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存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2)取近似值时,在保存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存,不能丢掉。

然后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5.通过例2教学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可以提问同学:

把76450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就是看7645000里面有多少个万,应当用多少来除?

就要把7645000缩小多少倍?

小数点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引导同学回答以后,可以说明为了改写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写成764.5万台即可。

6.通过例3教学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时,可以让同学直接改写。

然后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再提问:

现在要求保存一位小数该怎么办?

让同学自身把这个数保存一位小数,求出近似数。

然后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教学时还应注意,同学在点小数点后,经常忘记写“万”字或“亿”字。

遇到有单位名称时,还经常把单位名称丢掉。

如把1.46亿吨错写成1.46亿或1.46吨。

教学时要注意提醒同学。

另外,还应注意,求近似数和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容易混淆。

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所以求出的是一个近似数,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求出的仍是准确数。

教学时要注意区别,加强区分。

7.关于练习二十四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6*题,第

(1)题由于小数的百分位是“四舍”的,所以原数的十分位和个位同近似数的十分位和个位都相同,即3和6,百分位可以是1、2、3、4。

(2)题,由于小数的百分位“五入”后成为5.0,所以原数的十分位加上进1以后才得5.0,即原数的个位和十分位应是4和9,而百分位可以是5、6、7、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