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003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以“忆江南”的方式表达的对故土、对祖国的游子深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大量运用重叠句式及括号中补充文字的作用。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江南美景自古就受文人青睐,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美让文人骚客为之留恋,身处他乡的游子,心中时刻眷念着美丽的江南。

诗人余光中就把对江南的思念写成这首《春天,遂想起》,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笔下的江南。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当代诗人、散文家。

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少时在江南度过。

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他一生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代表作有诗歌《乡愁》《听听那冷雨》,诗集《白玉苦瓜》。

2.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青少年时代就浸润在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风土人情及悠久历史文化之中。

21岁时,诗人离开大陆移居台湾。

由于两岸的政治隔离,直到本诗创作之日,他始终不能重归故里。

对故乡的思念日积月累,最终凝聚成字字含情的诗句,迸发出来。

3.文学常识积累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秦淮》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小小: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

1.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2):

从江南的风光景物、乡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起笔;

第二部分(3-5):

开始忆及江南的故旧亲友;

第三部分(6):

推出象征祖国大陆的母亲形象,形成三个依次递进的抒情层次。

主旨:

浓浓的乡愁和深深的爱国情怀。

2.本诗的中心意象是什么?

作者在这一中心意象前加了哪几类修饰语?

它们表现了江南的什么特点?

中心意象:

“江南”

这些修饰语可概括为两类:

一是有关景物、风物的,如:

“酒旗招展的”、“遍地垂柳的”、“杏花春雨的”、“多湖的”、“多寺的”、“多亭的”、“多风筝的”、“多燕子的”、“钟声里的”等等;

二是有关人物、人情的,如:

“小杜的”、“苏小小的”、“乾隆皇帝的”等等。

第一类景物风物的修饰语从声、色、自然与人文等多种角度渲染出江南水乡物产富饶、风光旖旎,繁华又不失温情与可人的独特魅力。

第二类人物人情的修饰语着重强调了江南厚实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两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地地道道的氤氲着江南水乡旖旎气息的意境。

3.“江南”象征了什么?

江南不仅象征着诗人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还是诗人母亲、祖国母亲以及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江南二字实际上是诗人的文化乡愁和爱国情怀。

4.本诗多处用括号插入文字,从诗歌的文气和韵律来看,这些文字夹杂在里面似乎有些别扭,这些文字能去掉吗?

为什么?

括号里的文字,有三句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站在基隆港,想——想/想回也回不去的)。

如果把这首诗歌的抒情对象(或者说是着眼点)称作是“彼”的话,那么这些括号里的文字可以称作是“此”。

一般来说,一首小诗是不宜将两个着眼点并列其中的,但诗人又必须要将两者的关系,所以就用括号、用补充说明的方式,来表明台湾和大陆是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的。

两地间的地理位置相隔并不遥远,只是人为的因素将他们隔开。

如果去掉这些文字,将会大大的伤及作品的主旨。

从另一个角度看,第一个括号和第三个括号分列在诗歌的一头一尾,又以首尾呼应之势,凸显出浓浓的乡愁和无限的伤感。

5.谈谈你对“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和“母亲在喊我”这两句话的理解。

这两句话有深刻的含义。

从表层来看,是指生养的母亲永远离去了,诗人只能在清明节的时候去圆通寺缅怀自己的母亲。

而深层含义是指台湾与大陆之间只隔了一湾浅浅的海峡,但却因政治因素,被人为隔离开,诗人也因此不能回到故里,暗示着两岸统一、祖国以一个完整的形象重现于世界的愿望异常艰难。

四、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2.课下查找唐诗里描写江南的诗句,摘录出你最喜欢的10句诗。

五、情感升华

中华民族是个浪漫的民族,即使是浓浓的愁绪也能表现得异常凄美。

中华民族是个多情的民族,即使远在天涯,也时刻深深眷念着天边的故土。

或许我们都太年轻,没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苦,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痛,但我们一样能体会到思念家乡的苦。

希望不久的将来,那湾浅浅的海峡,不再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不再是诗人心中的伤痕,不再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