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0322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

一下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科第二册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

 

小学数学科第二册总教学目的要求

班级

班级人数

执教老师

一年

40

本班学生共40人,其中女生人,男生人。

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要求

(1)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通过认识人民币教学,使学生学会珍惜人民币。

(6)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7)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手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会读、写几时几分。

(1)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3)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从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4)重视启发思维,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5)对中下等生及时补缺补漏,减少落后面。

 

小学数学科第二册教学进度表

周别

日期

教材内容

教时

备注

周别

日期

教材内容

教时

备注

1

2.21

——

2.25

位置

4

8

4.11

4.15

摆一摆,想一想

机动

认识人民币

1

2

1

2

2.28

3.4

位置

十几减9

 

1

3

9

4.18

4.22

认识人民币

简单的计算

机动

1

2

1

3

3.7

3.11

十几减几

4

10

4.25

4.3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1

4

3.14

3.18

用数学

整理和复习

4

12

5.8

5.13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

1

1

5

3.21

3.25

机动

图形的拼组

3

13

5.16

5.20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4

 

6

3.28

4.1

数数、数的组成

读数、写数

2

2

14

5.23

5.27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整理和复习

机动

1

2

1

7

4.4

4.8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

1

15

5.30

6.3

认识时间

小小商店

3

1

16

6.6

6.10

找规律

统计

4

17

18

19

6.13

6.28

总复习考试

小学数学科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位置

总教时

5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重点

难点

关键

会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反面相反方向时左右的描述。

提供生活和活动情境,体验空间方位。

上、下、前、后、左、右

能力培养及教学设想

通过创设适当学生装便于操作的情景,使他们一方面亲身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方位,另一方面又能体会到空间方位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数学科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20以内的进位减法

总教时

12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

难点

关键

1、能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能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进行口算。

3、通过摆学具,同桌合作交流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计算;加强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应用题: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培养及教学设想

1、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作用,体验学习的乐趣。

2、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小学数学科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图形的拼组

总教时

2课时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知识点)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的平面图形之间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重点

难点

关键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

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图形的特征。

概念: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能力培养及教学设想

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拼一拼、摆一摆,体会所学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加以描述。

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

总教时

8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感受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重点

难点

关键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和数的组成。

数数,数到接近整十数往下数的地方。

通过摆学具,拼一拼,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概念:

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建立数位概念:

个位、十位、百位。

计算:

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

能力培养及教学设想

1、根据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利用学具、教具,从具体到抽象,建立数位概念,以及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2、采用100以内数的组成分解,正确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为今后笔算作好准备。

3、分散难点,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更清楚。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认识人民币

总教时

4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简单的计算。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重点

难点

关键

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单位:

元、角、分以及简单的计算,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关键:

利用直观教具加强认识。

概念:

认识元、角、分等人民币单位、面值。

计算:

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能力培养及教学设想

1、利用人民币进行直观教学,加强感性认识。

2、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总教时

15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难点

关键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和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从学生的实际情境出发,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算法。

概念:

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

计算:

不写算式,只写算式得数,每分钟能做4题,平均错误率在10%以内就可以,以后再逐步提高。

应用题:

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培养及教学设想

1、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口算方法,提供创新的机会。

小学数学科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认识时间

总教时

3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

难点

关键

会读、写几时几分。

懂得分清“一段时间”和“一个时刻”这两个概念。

使用钟表等学具,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

概念:

读写几时几分。

能力培养及教学设想

1、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已有生活经验来理解时间概念。

2、通过变换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科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找规律

总教时

4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

难点

关键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从变化中发现规律。

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找出规律。

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能力培养及教学设想

1、通过操作,实验、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2、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科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统计

总教时

3

1.使学生初步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重点

难点

关键

重点: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难点: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关键: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概念:

统计的方法。

能力培养及教学设想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第十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总复习

总教时

5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和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

1、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内在联系。

概念:

读写数,数的大小,顺序,组成计数单位“一”和“十”人民币“元、角、分”几何图形,位置。

计算:

进一步提高学生更系统,更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应用题: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间断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准确、迅速的解答。

能力培养及教学设想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在掌握计算方法和规律性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