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0440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docx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

“文言文翻译”针对训练

一、考点对点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

入太学,以程颐之友为师。

与论经史大义,深奇重之。

提举湖南学事,有诏举遗逸,安国以永州布衣王绘、邓璋应诏。

二人老不行,安国请命之官,以劝为学者。

零陵簿称二人党人范纯仁客,而流人邹浩所请托也。

蔡京素恶安国,得簿言大喜,命置狱推治,卒无验,安国竟除名。

未几,簿以他罪抵法,台臣直前事,复安国元官。

政和二年,丁内艰,移江东。

父没终丧,谓子弟曰:

“吾昔为亲而仕,今虽有禄万钟将何所施?

”遂称疾不仕。

靖康元年,除太常少卿,辞;除起居郎,又辞。

朝旨屡趣行,至京师,以疾在告。

(节选自《宋史·胡安国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太学,以程颐之友为师。

与论经史大义,深奇重之。

译文:

                                    

                                    

(2)蔡京素恶安国,得簿言大喜,命置狱推治,卒无验,安国竟除名。

译文:

                                    

                                    

参考答案:

(1)进入太学后,胡安国拜程颐的朋友为老师。

老师跟他讨论经史要义,十分器重他。

(“太学”“程颐”“经史”翻译时应该保留,“与论经史大义,深奇重之”为省略句,翻译时需要补出“老师”和“他”)

(2)蔡京一向厌恶胡安国,听到零陵主簿的话后非常高兴,他命人将胡安国关入狱中审问治罪,最终没有找到什么证据,但胡安国最终还是被免官。

(“蔡京”“安国”“簿”翻译时应该保留,“素”“置”“推”“验”“竟”等字翻译时应该替换;“命置狱推治”为省略句,需要补出“之”和“于”;“安国竟除名”为被动句,翻译时要译成带“被”的语句)

参考译文:

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

进入太学后,胡安国拜程颐的朋友为老师。

老师跟他讨论经史要义,十分器重他。

后来胡安国被提举为湖南学事,当时皇帝下诏要求举拔未被发现的有才能的人,胡安国便将永州百姓王绘、邓璋推荐给朝廷,以响应皇帝的诏令。

王绘、邓璋二人年老不能前往朝廷,胡安国请求任命他们为官,以劝勉学子。

零陵主簿说此二人为党人范纯仁的客人,又为流放之人邹浩所请托。

蔡京一向厌恶胡安国,听到零陵主簿的话后非常高兴,他命人将胡安国关入狱中审问治罪,最终没有找到什么证据,但胡安国最终还是被免官。

不久,零陵主簿因为犯罪而伏法,台官追究其诬损胡安国之事,恢复了胡安国原来的官职。

政和二年,由于母亲去世,胡安国离职移往江东。

他的父亲去世,胡安国服丧完毕后,对子弟说:

“我以前是为奉送双亲而进入仕途的,现在虽然有优厚的俸禄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胡安国称病不再为官。

靖康元年,朝廷任命胡安国为太常少卿,胡安国推辞了;又任命他为起居郎,他又推辞了。

朝廷多次下旨催胡安国赴朝上任,胡安国无奈到了京师,并再次向朝廷表白自己有疾病的情况。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鱼崇谅字仲益,其先楚州山阳人,后徙于陕。

幼能属文,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

会魏帅杨师厚卒,建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州县之半以隶之。

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贺德伦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

明宗即位,秦王从荣表为记室。

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

清泰初,移华州。

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

三年,起为陕州司马。

仕晋,奉方物入贡,宰相荐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

开运末,契丹入汴,契丹相张砺荐为翰林学士。

契丹主北归,留崇谅京师。

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

俄拜翰林学士。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贺德伦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

译文:

                                    

                                    

(2)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

译文:

                                    

                                    

参考答案:

(1)魏郡的人感到不方便,裨校张彦以及部下,囚禁了节度使贺德伦归顺庄宗,鱼崇谅逃回陕州。

(“裨校张彦”“节度使”“贺德伦”“庄宗”“崇谅”“陕”翻译时应该保留)

(2)汉祖进入京城,搜索出鱼崇谅接受的契丹的全部诏书,在朝堂焚毁,又任命他为知制诰。

(“汉祖”“崇谅”“契丹”“知制诰”翻译时应该保留;“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不必译出)

参考译文:

鱼崇谅字仲益,他的祖先是楚州山阳人,后来迁徙到陕州。

鱼崇谅年幼时善于写文章,二十岁时,相州刺史征召他为从事。

适逢魏帅杨师厚去世,建立相州作为昭德军,分魏郡一半的州县隶属于相州。

魏郡的人感到不方便,裨校张彦以及部下,囚禁了节度使贺德伦归顺庄宗,鱼崇谅逃回陕州。

明宗即位,秦王从荣上表推荐鱼崇谅为记室。

从荣被斩杀,由于连坐,鱼崇谅被除去官籍,流放庆州。

清泰初年,鱼崇谅转移到华州。

不久因从荣被允许在家乡安葬,于是华州官府释放鱼崇谅回到陕州。

清泰三年,鱼崇谅被起用为陕州司马。

鱼崇谅在后晋为官时,捧着土产进贡,宰相举荐他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

开运末年,契丹进入汴梁,契丹宰相张砺举荐鱼崇谅为翰林学士。

契丹主回到北方,留下鱼崇谅在京师。

汉祖进入京城,搜索出鱼崇谅接受的契丹的全部诏书,在朝堂焚毁,又任命他为知制诰。

不久授任他为翰林学士。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译文:

                                    

                                    

(2)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译文:

                                    

                                    

参考答案:

(1)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

(“永”“河东太守”“恢”翻译时应该保留;“闭庐精诵,不交人物”为省略句,翻译时需要补出主语“他”、介词“于”和“外界”;“不交人物”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为“不于人物交”;“随”“精诵”“交”皆需要替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

(2)乐恢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

(“太守”“恢”翻译时应该保留;“坐”“故人”“行服”等字翻译时应该替换,且“故人”为古今异义词,要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太守坐法诛”为被动句,“恢独奔丧行服”为省略句,需要补出“为之”)

参考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

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

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

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

乐恢长大后,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

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

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都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于是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

乐恢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

乐恢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不接受。

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顺他。

乐恢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担任司空一职,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

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朝廷接连几次征辟他,他最终都没有答应。

二、仿真高考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2分)

范雎者,魏人也。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须贾大怒以告魏相魏齐魏齐使舍人笞击雎雎佯死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更姓名曰张禄。

夜与张禄见秦谒者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载范雎入秦。

秦相穰侯车骑从西来,范雎曰:

“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至,谓王稽曰:

“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

无益。

”即别去。

范雎曰:

“吾闻穰侯智士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于是范雎下车走。

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秦昭王召范雎。

范雎曰:

“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奋击百万,战车千乘,此王者之地也。

民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此王者之民也。

霸王之业可致也,而群臣莫当其位,大王之计有所失也。

”后拜范雎为客卿,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后二岁,拔邢丘。

范雎日益亲,后拜为相。

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

魏使须贾于秦。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

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数曰:

“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

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范雎入言于王曰:

“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

”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

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

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仇,赵孝成王取魏齐头予秦。

后任郑安平,使将击赵。

郑安平为赵所围,降。

应侯席稿请罪。

后二岁,王稽坐法诛。

应侯日益以不怿。

昭王临朝叹息,应侯进曰:

“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今大王中朝而忧,臣敢请其罪。

(节选自《史记·范雎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须贾大怒/以告魏相魏齐/魏齐使舍人笞击雎/雎佯死/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

B.须贾大怒/以告魏相魏齐/魏齐使舍人笞击雎/雎佯死/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

C.须贾大怒/以告魏相魏齐/魏齐使舍人笞击雎/雎佯死/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

D.须贾大怒/以告魏相魏齐/魏齐使舍人笞击雎/雎佯死/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

解析:

选B 断句的前提是联系上下文粗通句子大意,然后借助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采用排除法加以选择。

如句中的“厕中”表地点,中间不能断开,且“中宾客”也解释不通,由此可排除A、C两项;“操范雎亡”的意思是“带着范雎一起逃走”,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由此可排除D项。

故选B项。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战车,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一般为两轮、方形车厢,驾四匹马或六匹马。

B.客卿,秦时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

C.黥徒,受黥刑的囚徒。

“黥”是古代在人脸上刺记号或字并涂上墨的一种刑罚。

D.将军,官职名,不同朝代所指不尽相同,春秋时卿通称为将军,战国时始为武官名。

解析:

选A “驾四匹马或六匹马”错,应是“驾两匹马或四匹马”。

古文献记载,天子才能“驾六”,即有六匹马拉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范雎富有才干,声名远扬。

他跟随须贾岀使齐国时,齐襄王因为听说他能言善辩,特意送他黄金、美酒等礼物;秦国的谒者王稽也知道他是贤才。

B.范雎洞悉人事,躲过祸患。

他跟随王稽乘车进入秦国时遇上秦相穰侯,避开后,他又认为穰侯定会猜疑车中有人,于是下车离开,从而躲过了一劫。

C.范雎直言敢谏,颇受重用。

他认为秦国有建立霸王之业的条件,直指大臣不称职,秦昭王计策也不好,秦昭王听从其建议,并封其为宰相,还将应地封给他。

D.范雎知恩图报,忠心为君。

他举荐有恩于自己的王稽、郑安平,使二人封官,后来这两人犯法,他自责并求处罚;秦王忧叹时,他也请求治自己的罪。

解析:

选D “后来这两人犯法,他自责并求处罚”有误,从原文中的“后任郑安平,使将击赵。

郑安平为赵所围,降。

应侯席稿请罪。

后二岁,王稽坐法诛。

应侯日益以不怿”可知,郑安平投降之后范雎请罪,但王稽“坐法诛”之后,范雎并没有要求处罚,只是“日益以不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

(5分)

译文:

                                    

(2)数曰:

“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

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他讨厌接纳诸侯的说客,我宁愿暂且躲在车子里。

(采分点:

“专”“内”“且”各1分,句意2分)

(2)(范雎)责备他说:

“替我告诉魏王,赶快拿着魏齐的脑袋送来!

不这样的话,我将要血洗大梁城。

”(采分点:

“为”“然”“且”各1分,句意2分)

[附加题]

郑安平投降赵国,王稽犯法被处死后,范雎的不高兴和秦昭王的叹息有何不同?

请简要说明。

(3分)

答:

                                    

                                    

                                    

参考答案:

范雎的不高兴是因为:

①范雎感觉到自己举荐的人不能明察,让强大的秦昭王受辱,秦昭王会责罚自己。

②范雎害怕由此之后,自己不会再得到秦昭王的重用。

秦昭王的叹息是因为:

①秦昭王认为范雎是为了报恩才举荐郑安平和王稽,但是二人的行为让秦国蒙羞,秦昭王怀疑自己用人失当。

②秦昭王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参考译文:

范雎,是魏国人。

须贾替魏昭王出使齐国,范雎跟随前去。

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言善辩,就派人赐给范雎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

须贾大怒,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魏国宰相魏齐。

魏齐派门人鞭打范雎。

范雎装死,门人就把他扔到厕所里。

宾客们喝醉了,交替在范雎身上撒尿。

魏国人郑安平听说此事,就带着范雎一起逃走。

范雎更改姓名叫张禄。

郑安平在夜里和张禄拜见了秦国的谒者王稽。

王稽知道范雎有德行有才能,就用车载着范雎进入秦国。

秦国宰相穰侯的车马从西边来,范雎说:

“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他讨厌接纳诸侯的说客,我宁愿暂且躲在车子里。

”过了一会儿,穰侯到来,对王稽说:

“谒者该不会和诸侯的说客一起来吧?

这种人没有用处。

”随即告别离开。

范雎说:

“我听说穰侯是个智谋之士,刚才他怀疑车中有人,却忘记了搜索。

”于是范雎就跳下车来奔走。

穰侯果然派骑兵回来搜索车中,没有发现说客,才作罢。

王稽于是和范雎进入咸阳。

秦昭王召见范雎。

范雎说:

“大王的国家,四面边塞都是坚固的防线,雄师百万,战车千辆,这是据以建立王业的好地方啊。

百姓不敢因私事而争斗,却勇于为国家去作战,这是据以建立王业的好百姓啊。

建立霸王的事业可以取得,可是您的臣子们却都不称职,大王的计策也有失误之处啊。

”秦昭王后来任命范雎为客卿,听从了范雎的谋略,派五大夫绾带兵攻打魏国,攻取了怀地。

两年后,又攻取了邢丘。

范雎一天比一天亲近秦昭王,后被任命为宰相。

秦昭王把应地封给范雎,封号是应侯。

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

须贾向范雎辞行,范雎大摆筵席,把诸侯的使者全都请来,与他们坐在堂上。

而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掺拌的饲料,又命令两个受过黥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让他像马一样来吃,(范雎)责备他说:

“替我告诉魏王,赶快拿着魏齐的脑袋送来!

不这样的话,我将要血洗大梁城。

”范雎进宫告诉秦昭王说:

“如果不是王稽的忠诚,就不能在函谷关接纳我。

”(于是)秦昭王召见王稽,任命他为河东郡守。

范雎又举荐郑安平,秦昭王便让郑安平做将军。

秦昭王一定要替范雎报仇,赵孝成王取下魏齐的头颅给了秦国。

后秦昭王任用郑安平,让他率领军队攻打赵国。

郑安平被赵军包围,投降了赵国。

范雎跪在草垫上请求惩处治罪。

两年后,王稽犯法被处死。

范雎一天比一天不高兴。

后来秦昭王上朝时不断叹息,范雎走上前说:

“我听说‘君主忧虑是臣子的耻辱,君主受辱是臣子的死罪’。

今天大王在朝廷上忧虑,我大胆请求治我的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2分)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

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

清和平简,贞正寡欲。

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

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

“先人所赐,不可改也。

”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

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

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

出为河东太守。

永嘉末,没于石勒。

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

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

干候勒和悦,致之。

勒重其辞,乃勿杀。

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

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

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

勒夜禁火,犯之者死。

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

吏按问,胡乃诬攸。

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

勒赦之。

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

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

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

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惟饮吴水而已。

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

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

俄而有诏原之。

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

后称疾去职。

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

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

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

拜侍中。

岁余,转吏部尚书。

蔬食弊衣,周急振乏。

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

久之,迁尚书右仆射。

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B.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C.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D.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解析:

选C 句中“贾混”是镇军的名字,下文中的“混”是下一分句的主语,所以两个“混”中间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

“攸不视”独立成句,据此可排除D项。

故选C项。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通过“举孝廉”,可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良好风尚。

B.永嘉,年号。

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故能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康熙皇帝。

C.吏部,古代官司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D.少牢,古代祭祀时只有羊、猪的称“少牢”。

牛、羊、猪齐备的称“太牢”。

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解析:

选B “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错,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邓攸恪尽孝道,谨承祖荫。

他按照礼制居丧九年,以孝著称;太守想推举他为孝廉,也被他委婉谢绝。

B.邓攸志向远大,才华过人。

他希望天下没有诉讼,深得镇军厚爱;他被俘后修书一封便打动了石勒。

C.邓攸廉洁自守,关心民生。

他在吴郡任职,自带钱粮;吴地饥荒,他开仓济贫,因未请示朝廷而遭弹劾。

D.邓攸品行高尚,为人钦敬。

诬陷过他的胡人,因他承担失火过失不加辩驳而感动,主动向石勒请罪。

解析:

选C “因未请示朝廷而遭弹劾”错。

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贷,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救济饥民,为此遭到弹劾。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

(5分)

译文:

 

(2)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

(采分点:

“比舍”“因”“称”各1分,句意2分)

(2)他性格谦顺和气,喜欢与人交往,对待宾客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只是略微有些敬媚权贵。

(采分点:

“善”“无”“颇”各1分,句意2分)

[附加题]

怎样理解文中邓攸任吴郡太守“后称疾去职”时“夜中发去”的情节?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参考答案:

①吴郡百姓不愿邓攸离职,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前行,邓攸只得半夜时驾船离去。

②这说明邓攸执政深得吴郡百姓的拥戴。

③从侧面表现了邓攸清正廉明、以民为本的高贵品质。

(每点1分)

参考译文:

邓攸,字伯道,是平阳襄陵邓庄人。

邓攸七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与祖母也相继去世,他守丧九年,以孝著称。

他为人清慎和气,平易简朴,正直寡欲。

起初,他的祖父邓殷有赐官,命令邓攸接受。

后来,太守劝说邓攸辞去王官,准备推举他为孝廉,邓攸说:

“王官是先人所赐,不可改变。

”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做出决断。

邓攸不看,说:

“孔子说:

‘听理诉讼我与一般人一样,应该做的是使人不进行诉讼。

’”贾混十分欣赏邓攸,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

邓攸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

司马越很钦佩他的为人,迁升他为东海王世子文学,后转任吏部郎。

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出任东中郎将,请邓攸担任长史。

后来邓攸又出任河东太守。

永嘉末年,邓攸被石勒俘虏。

然而石勒一向忌恨享受俸禄两千石的官吏,听说邓攸在营中,派人骑马去召见他,打算杀死他。

邓攸到达石勒门前,门干正是邓攸为郎时的门干,他认识邓攸,邓攸请求他找来纸笔,给石勒写了一封书信。

门干等石勒高兴时,呈上邓攸的书信。

石勒赏识邓攸的文辞,才没有杀死他。

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

石勒把邓攸召到帐下,与他谈话,石勒很高兴,就让邓攸做参军,赐予他车马。

石勒每次外出征伐,就把邓攸安置在车营中。

石勒规定夜间禁止点火,违犯者要被处死。

邓攸的车子与胡人相邻,胡人夜里放火烧毁车子。

官吏来调查,胡人就诬陷邓攸。

邓攸自知无法与他争辩,就回答说是因弟媳妇服药,必须把酒温热而引起大火。

石勒知道后,下令宽赦邓攸。

以后胡人深感邓攸的恩德,将自己捆绑上去见石勒,以辩明邓攸的冤情,而且胡人暗中送给邓攸马和驴,胡人没有不叹息敬服邓攸的。

荀组任命邓攸为陈郡、汝南太守,晋愍帝征召邓攸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邓攸都不去就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