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58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83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docx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

镇江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与凸透镜口径等大的圆形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为10.00cm

B.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不变

C.将蜡烛向左移动20cm,光屏上会成像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20cm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是因为翅膀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湿地能影响周边的气温,主要是水的比热容大

C.刹车时车能很快停下来,主要是因为车具有惯性

D.若在电饭锅等加热电器上采用超导材料,就可大大降低电能损耗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关于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变小

4.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蜡烛能成像且人能看到像

B.乙图中,蜡烛能成像且人能看到像

C.甲图中,取走木板,将蜡烛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变大

D.乙图中,取走木板,蜡烛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变小

5.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3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3N,乙的示数是6N

D.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3N,甲的示数是3N

6.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不同浓度的盐水,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其中,当小球静止时,两个杯子中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中溢出的盐水质量较小

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小球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7.生活处处有物理,爱动脑的小张同学对图作出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吸管的一端一般是斜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力

B.在输液时,要将液瓶挂高是为了增大压强

C.茶壶盖上有个小孔,目的是为了平衡气压

D.船闸设计成上图形式,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8.如图所示,小明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如果绳子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拉狗的力与地面对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狗由于静止不动,所以不受力

C.僵持不动是因为小明拉绳的力小于狗拉绳的力

D.小明拉绳的力与狗拉绳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关于压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公交车里的破窗锤,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茶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了连通器,壶身的水位总是比壶嘴的水位低

C.马德堡半球实验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D.船只不能并排靠近航行,是因为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透过放大镜观察植物

B.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

景物在汽车观后镜中成像

D.

小狗经小孔形成“倒立的像”

11.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开学后学校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小华听后对上学必经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认真地观察、思考,他设计了下列红、绿灯连接的电路图,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2.以下对四种体育活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跳远——起跳后最终会落向地面说明人具有惯性

B.举重——运动员的重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射箭——箭被射出的过程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D.打球——竖直上升的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13.对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

B.人眼看见水中的“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的色光都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D.使用支付宝软件扫码开锁哈罗单车的过程中,手机距离二维码应大于二倍焦距

14.行人必须根据交通红绿灯信号过斑马线,下列控制红绿灯电路的原理图中,可行的是()

A.

B.

C.

D.

15.下面有关材料、信息、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炉丝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

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传递信息的

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

D.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

16.黑龙江日报2019年1月24日讯:

哈电电机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大型立式脉冲发电机组。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

A.电流的热效应B.电流的磁效应

C.电磁感应D.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17.在高烧患者的额头反复擦抹酒精可以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主要是因为酒精(  )

A.汽化吸热B.升华吸热C.液化放热D.凝固放热

18.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已知定值电阻R0=10Ω。

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最左端滑至最右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图乙坐标中I1的值以及当电流表示数I=0.2A时,R0与R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分别是(  )

A.0.1A;1:

2B.0.1A;2:

1C.0.15A;1:

1D.0.15A;4:

1

19.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迫使各级各类学校延迟开学。

济南市教育局开展“空中课堂”教学,把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推送给每一位中小学生。

图中是网上刷屏的两位同学克服种种困难、按时参加线上学习的照片。

老师们录制这些优质学习资源、同学们参与线上学习都离不开一种形式的能。

这种与线上学习密切相关的能是(  )

A.机械能B.电能C.内能D.化学能

20.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是以桥为参照物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彩云”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反射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

21.如图甲所示是小灯泡L的I﹣U图象,把小灯泡接入图乙的电路中,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3V;再将滑片P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6V,此时小灯泡L刚好正常发光。

已知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标有“20Ω2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9V

B.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9Ω

C.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3W

D.在滑动变阻器移动的过程中,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25:

6

22.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1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2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N。

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A.F甲小于F乙

B.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C.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D.F甲做功的总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总功率

23.跳水运动员从高台起跳跃入水中,运动员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从起跳至入水的过程中,该运动员的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24.某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在8亿千瓦时以上,“千瓦时”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电能B.电功率C.电压D.电流

25.如图,轻质杠杆AC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

为使杠杆平衡。

在杠杆上施加最小的力F与物重G的比及F的方向是(  )

A.1:

4竖直向下B.1:

4竖直向上

C.1:

3竖直向下D.1:

3竖直向上

26.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铅球由a→b时,动能逐渐增大

B.铅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

C.铅球由b→c时,机械能逐渐减小

D.铅球在c点时动能最大

27.“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天平

B.

铁锹

C.

钓鱼竿

D.

铡刀

28.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跳板跳水运动有起跳、腾空、落水几个阶段,若不计空气阻力,从腾空到落水的过程中(  )

A.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先减少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29.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B.声音的音调与振幅和频率有关

C.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快,它的电功率就越大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理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

30.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中捞月B.海市蜃楼C.一叶障目D.雨后的彩虹

二、实验题计算题

31.某实验小组使用下列器材来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待测小灯泡(额定电流0.5A,额定功率不大于1.5W)、电压表(3V、15V双量程)、电流表(0.6A、3A双量程)、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等,如右图.

(1)请你在实物图中把电压表连入电路____________.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端,这样做能对电路起_____________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2.一个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8Ω.小明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1个、甲(10Ω1A)和乙(50Ω0.5A)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2个,导线若干.

(1)小明设计了图一所示电路,他应选用__(甲/乙)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2)图二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二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_________.

(3)小明按图一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不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8V,电流表示数为0.1A,灯泡不亮的原因是__;如果想让小灯泡正常发光,接下来的操作是__.

(4)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过程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眼睛应先注视__表的示数,然后读出另一电表示数,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三所示,则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__W.

(5)本实验电路除了能测出小灯泡的功率外,小明认为还能测出小灯泡灯丝的阻值,小华认为还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__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

__.

33.某校实验室购买了一批铭牌为“2.5V0.75W”的小灯泡,小军同学利用其中一只灯泡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现请你帮他完成下面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至_________端(选填“A”或“B”)

(3)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下一组数据.其中第2次实验时的电流表示数如图14乙所示,则第二次测得的电流是A.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0

2.5

3.0

电流I/A

0.34

 

0.44

(4)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压是V,正常工作的功率是W.

(5)根据上面这组数据的分析,你认为该小灯泡是(选填“合格”或“不合格”)的.

3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探究“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一个定值电阻,一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______)

(2)小明在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明通过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由这些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得结论:

保持电阻不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电流表损坏,请你利用余下实验器材,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变化),并把如下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原实验电路中,断开开关S,拆去电流表,用小灯泡替换定值电阻,重新连接好电路,并移动滑片P至________(选填“A”或“B”)端;

②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________"(用数据和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5.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__________.

(2)小彬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A.

(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__________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4)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比.

(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在小组使用的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灯丝电阻约为5~6Ω。

(1)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_____(选填“A”或“B”)端;

(2)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均无偏转,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这可能是由于______断路造成的;

(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4)测量额定功率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将______;

(5)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小明还发现灯泡的电阻变化较大,这是因为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焦点上,由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呈现一个与凸透镜口径等大的圆形光斑,蜡烛火焰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凸透镜的焦距为

f=30.0cm﹣20.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焦点上,由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呈现一个与凸透镜口径等大的圆形光斑,蜡烛火焰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凸透镜的焦距为

f=30.0cm﹣20.0cm=10.0cm

故A错误;

B.烛焰在凸透镜焦点处,凸透镜另一侧出现平行光束,移动光屏,光斑大小不变,故B正确;

C.将蜡烛向左移动20cm,物体u=3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40cm与50cm刻度之间,图中光屏在50cm刻度线处,不能呈现清晰的像,故C错误;

D.凸透镜焦距为10.0cm,蜡烛与凸透镜距离小于10cm时,成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A、鸟儿在空中滑翔时不会坠落,是因为鸟儿的翅膀上下表面并不对称,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故A错误;

B、湿地能影响周边的气温,主要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鸟儿在空中滑翔时不会坠落,是因为鸟儿的翅膀上下表面并不对称,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故A错误;

B、湿地能影响周边的气温,主要是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故B正确;

C、刹车时车很快停下来,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力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使车由运动变为静止,故C错误;

D、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由焦耳定律可知,电饭锅不能产生热量,故D错误。

3.D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B.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不变,与滑片移动的方向无关,故AB错误;

CD.当滑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B.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不变,与滑片移动的方向无关,故AB错误;

CD.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即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C错误,D正确。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图为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故木板不会影响蜡烛的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凸透镜相当于放大镜,此时成正立、放大的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图为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故木板不会影响蜡烛的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凸透镜相当于放大镜,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木板不会影响蜡烛的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透镜,像越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

B.甲乙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但示数均为3N,而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

B.甲乙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但示数均为3N,而不是零,B错误;

C.甲乙都处于静止状态,故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3N,乙的示数也应该是3N,而不是6N,C错误;

D.甲乙都处于静止状态,故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3N,甲的示数也是3N,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详解】

AD.因为物体漂浮

解析: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详解】

AD.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完全相同的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根据

可知,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相同,故A、D不符合题意;

BC.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因为

时物体漂浮,

时物体悬浮,所以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由于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

可知,甲杯底压强大于乙杯底压强,底面积相同,根据

可知,甲杯中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吸管的一端一般是斜的,目的是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在输液时,可以将液瓶挂高来增大压强,故B正确,不符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吸管的一端一般是斜的,目的是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在输液时,可以将液瓶挂高来增大压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茶壶盖上有个小孔,保证茶壶内部与外界相通,茶水才能倒出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来工作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即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AB.狗静止不动,说明狗受力平衡,即狗受到的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即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AB.狗静止不动,说明狗受力平衡,即狗受到的两个力平衡,即绳拉狗的力与地面对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错误;C.小刚拉绳的力小于狗拉绳的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属于平衡力,绳子受力平衡,因此僵持不动,选项C错误;D.小刚拉绳的力与狗拉绳的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属于平衡力,选项D错误.故选A.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公交车里的破窗锤,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正确;

B.茶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了连通器,因此壶身的水位总是与壶嘴的水位相平,故B错误;

C.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公交车里的破窗锤,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正确;

B.茶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了连通器,因此壶身的水位总是与壶嘴的水位相平,故B错误;

C.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没有测出数值,故C错误;

D.船只不能并排靠近航行,是因为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D错误。

故选A。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透过放大镜观察植物,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景物在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透过放大镜观察植物,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景物在汽车观后镜中成像是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狗经小孔形成“倒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