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竞赛规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793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走马竞赛规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马竞赛规则.docx

《走马竞赛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马竞赛规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走马竞赛规则.docx

走马竞赛规则

走马竞赛规则

少数民族马术竞赛规则

走马竞赛规则

第一章比赛

1走马比赛要求

1.1马匹在行进过程中以一侧的前后肢同另一侧的前后肢交替迈步,其蹄音

两声两节奏。

1.2马匹处在交叉位置上的前后肢同时起地,而后又同时着地交替迈进,其蹄

音两声两节奏。

第二章场地及器材

2比赛场地

2.1走马比赛的场地通常为1000米的椭圆形跑道。

2.2跑道必须平坦,土质不宜过松,无碎石、沙丘。

2.3跑道宽度为15,25米,跑道外沿设有高1.5米的木(铁)栏杆,跑道里沿

设有高1米的固定栏杆。

跑道里沿栏杆支柱必须向跑道外侧倾斜,与地面

约成60?

70?

角。

2.4在赛马场跑道内沿每隔20米插一面旗,颜色依次为白、红、蓝、黄、绿

旗各10面,规格80厘米×30厘米。

3比赛起止点

3.1比赛起点、终点线必须设在主席台就近的直线上。

其位置在中心线后侧40

米处。

3.2在终点线一端设一根直径不超过5厘米,高2.5米的标杆供终点裁判之用。

3.3赛马行进方向按承办赛马场惯例确定。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竞速。

4比赛场地设施

4.1赛马场四周设有活动门栏四处,供运动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进出场之用。

在比赛进行中须将门栏关闭。

4.2赛马场外侧设等距离的四座高1.5米的检查台,每个检查台须备有对讲机、

望远镜,供检查员了望、报告情况使用。

第三章运动员、马匹和装具

5运动员

5.1参赛运动员必须穿着马靴(带马刺与否不限)。

5.2运动员的服装要求整齐清洁。

5.3比赛时,运动员必须把号码布佩带于胸前与背后,马匹号码佩置于马鞍后

部两侧。

5.4运动员号码布规格:

30厘米×30厘米。

马匹号码规格:

90厘米×60厘米。

1

6马匹和装具要求

6.1只限国产马参赛。

6.2参加比赛的马匹必须经过调教,必须保证不扰乱比赛场地的正常秩序,否

则取消该马匹的比赛资格。

6.3比赛马匹必须年满四岁,方可参加比赛。

6.4参加比赛的马匹应为健康,无疾病,无伤残。

6.5参加比赛的马匹一律佩带鞍具(鞍屉、镫、肚带)。

6.6马鞭长度不得超过75厘米,不得有锐刃。

6.7严禁佩带有伤害马匹的任何装备。

比赛前不得给马匹注射或服用兴奋剂。

6.8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一人一马。

第四章比赛通则

7比赛项目及分组

7.1走马比赛可分为个人比赛和团体比赛两种。

7.2比赛项目按运动员性别分为男子赛马与女子赛马,也可男女混合比赛。

动员年龄不限。

7.3比赛距离要根据赛会的范围、性质、目的与参赛马匹的年龄而定,一般可

选用下列各项的全部或一部分:

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10000

米。

7.4比赛分组可根据报名马匹的多少分成若干组,每组马匹数量可视跑道的宽

度而定,一般不超过10匹,不少于5匹。

8检录

8.1运动员应根据比赛时间提前到达比赛场地进行检录。

8.2运动员听到检录员点名,应即出场应点,三次点名不到者,该场以弃权论。

8.3运动员检录入场时,应接受检录人员的例行检查,包括装具、人、马、号

码,全部合格方准参赛。

9起跑

9.1所有参赛马匹和运动员到闸厢前报到后,必须听从司闸员指挥,入闸前司

闸长(发令长)再次提醒运动员检查鞍具和装备。

9.2司闸员召唤各马入闸,单号闸位马匹先入,然后双号闸位马匹相继入闸。

亦可按实际情况而定,务必使各马快捷、安全、公正、合理地入闸。

9.3司闸员有权将不肯入闸的马牵至稍远的地方等候,等其它马顺从入闸后,

再使其入闸。

必要时马主单位人员应协助该马入闸操作。

9.4若个别马入闸不成功,而导致赛事延误,应及时报告裁判长,并提出处理

意见,经裁判长决定可令该马退出比赛。

9.5在开闸令下达前,马匹冲出闸门,可视情况允许重新入闸。

9.6参赛马入闸完毕,司闸员发出开闸信号(举旗示意),司闸长(发令长)放开

闸门,完成起跑。

9.7开闸后马还不肯出闸,该马被视为已经参赛。

9.8闸厢和闸门发生故障时,可以重赛,因闸厢故障无法使用而导致不能进闸

时,立即报告裁判长,并向组委会报告闸厢故障及原因。

如果赛场没有闸

厢设备则由司闸长(发令长)率领发令员组织实施各场参赛马匹起跑。

9.8.1发令前,参赛的运动员骑马按抽签位置(相当于闸位)站立于起跑线后20

2

米处,待司闸长(发令长)喊“预备”口令后,即慢步向前行进,待马匹基

本走成一排时,发令员发出起跑信号,计时员看到第一匹马的头部通过起

点线时,即应起动记时器。

9.8.2运动员第一次抢跑,发令员给予警告,第二次犯规即取消比赛资格。

9.9在起跑后最初100米内,必须沿着自己的跑道前进,不得进入其它跑道内

超越前面的运动员,否则以犯规论。

10途中

10.1运动员在比赛途中如违反下列规定中任何一项,均为犯规,即取消其该场

比赛资格。

10.1.1运动员超越前面运动员和马匹时,必须在其外侧骑行,超越后必须在超出

(约两马长度)以后,才能向内侧切进。

“前面的马匹”5米

10.1.2前面的运动员在跑道上因离心力作用冲向跑道外侧,而后方的运动员此时

在其内侧超越不为犯规,但如对其他运动员造成阻碍时,仍属犯规。

10.1.3比赛途中运动员落马后可从落马处上马继续比赛,不得妨碍其他运动员的

马匹行进。

10.1.4比赛中不得推人、拉人、撞人或阻挡别人,运动员扬鞭打马,不得妨碍或

影响其他运动员和其他马匹。

鞭打自己的赛马,只能前后扬鞭,不得左右

扬鞭。

10.1.5比赛马匹如从内侧跳出跑道,必须由原处进入跑道,如从外侧跳出跑道时,

进入跑道的位置不受限制,但不得妨碍其他选手。

10.1.6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不得大声呼喊。

10.1.7比赛进行中不得使马骤停,不得进行曲折骑乘,否则视为犯规。

00米内,领先的运动员不得向跑道外侧骑乘,以免妨10.1.8在比赛全程的最后2

碍其他运动员冲刺。

10.1.9在途中,如鞍具脱落,必须就地备好方可继续比赛,但不得影响其他骑手

行进,否则按犯规论处。

10.1.10比赛中出现马匹步伐混乱的,判以步伐犯规(即指出现跑步的行为),给予

加时处罚或取消其比赛资格。

10.1.10.1运动员第一次步伐犯规,距离在60米之内,加罚5秒钟。

10.1.10.2第二次步伐犯规加罚10秒钟。

10.1.10.3第三次步伐犯规加罚20秒钟。

10.1.10.4第四次犯规,取消其比赛资格。

10.1.10.5如果一次步伐犯规距离超过60米,则取消其比赛资格。

11终点

11.1比赛的终点为马匹的头部通过终点线,即为跑完全程。

11.2骑手、马匹同时通过终点才算跑完全程,运动员牵马通过终点则取消其比

赛资格。

11.3运动员通过终点线后,必须沿跑道向前行进100米后,才准离开跑道。

11.4比赛场地如无自动记时设备,则须以三块秒表同时计时,取其计时居中者,

为每个选手的最后成绩。

11.5如果两匹或两匹以上的马同时到达终点,凭目力不能判定名次时,可根据

终点录像设备分辨。

马匹到达终点前后相差1%秒之内者才被判为并列名

次。

若终点摄像设备故障,则以终点裁判目测为准,判定同时到达终点者,

定为名次并列。

3

第五章成绩与名次判定

12成绩与名次

12.1个人:

确定成绩和名次,以全程所用时间最少者为第一名。

次少者为第二

名,依此类推。

12.2团体:

以各单位运动员在各个单项中所得个人名次分的总和来计算团体

成绩,以总分最多的单位为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此类推。

如遇两

个以上单位总分相等时,以获第一名多者列前,第一名相等时,以获得第

二名较多者列前,依此类推。

第六章裁判人员及职责

13裁判人员的组成

走马比赛可根据其规模大小设置下列人员的全部或一部分:

裁判长1人,

副裁判长1人,终点裁判长1人;司闸长(发令长)、计时长、检录长、检

查长、记录长各1人;司闸员(发令员)、终点裁判员、计时员、检录员、

检查员、记录员、计圈员、联络员若干人。

14裁判人员职责

14.1裁判长

14.1.1在大会组委会的领导下,负责指导整个裁判工作的进行。

14.1.2布置工作,分配任务,掌握全部比赛情况,并根据规则的精神解决比赛中

的问题。

14.1.3比赛前检查场地与器材设备,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发现问题,应同大会有

关部门及时协商,设法修正。

14.1.4如遇特殊情况影响比赛时,可报请竞赛委员会暂停比赛。

14.1.5根据检查长的报告,以及自己的临场观察,依据规则,有权取消犯规或有

不正当行为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14.1.6遇裁判员对问题处理的意见不一致时,有权作最后判决。

14.1.7根据判定的竞赛结果,公布各场比赛的名次和成绩。

14.2副裁判长

14.2.1协助裁判长进行工作。

14.2.2在裁判长缺席时代行裁判长的职权。

14.3终点裁判长

14.3.1根据每天比赛的程序、时间、地点、组别等,分配有关裁判员的工作。

14.3.2根据各裁判员的《名次报告表》评定比赛的名次。

14.3.3负责与司闸长(发令长)、检查长、计时长联系。

14.4计时长

14.4.1赛前召集计时员共同检查和校对计时器。

14.4.2组织计时员研究规则,确定工作方法,明确分工。

14.4.3经常与终点裁判长保持联系。

14.5检录长,

14.5.1负责分配检录员和兽医的工作。

14.5.2督导检查运动员与马匹有关装具,号码与体重等。

4

14.6检查长

14.6.1负责分配检查员的工作。

14.6.2凡与规则、规程不符的情况(包括场内对马匹的不道德行为)均在检查之

列。

14.7记录长

14.7.1负责分配记录员的工作。

14.7.2负责向大会有关部门报告比赛结果。

14.7.3负责查对各项记录,公布成绩,完整地保管全部比赛记录,以备查证。

14.8司闸长(发令长)

14.8.1负责组织参赛马匹入闸。

14.8.2发令开闸起跑。

14.8.3负责解决起跑中的问题。

14.8.4与检录长、计时长保持联系。

5

跑马射击竞赛规则

第一章场地及器材

1比赛场地

1.1平坦的自然草地、人工草坪或三合土场地,呈长方形。

长250米、宽50米。

1.2主跑道长100米、宽1.5米,起点距场地一端为25米,主跑道的一侧距场

地一侧边线为10米。

(如图)

跑马射击场地示意图(单位:

米)1.3在场地四角和场地边线上插若干面红色标志旗,以示观众止步。

1.4射击方向(靶后方)不得有观众。

2器材

2.1比赛用枪为56式军用半自动步枪,子弹为军用56半自动空弹。

2.2比赛用枪、弹由承办单位提供。

2.3靶架:

高2米,宽0.5米。

2.4靶标设置于跑道左侧,离主跑道边沿1.5米,3米处。

2.5气球:

直径为25公分的彩色气球。

2.6气球网:

用于固定气球(4个),为铁丝编织。

2.7第一靶位距起跑线距离为35米;第二靶位距第一靶位35米。

2.8终点线设在超过第二靶位的30米处。

2.9旗帜:

红、绿色三角旗各2面(尺码:

长50厘米,宽30厘米)。

第二章运动员、服装与马匹3运动员

参赛运动员1人1马。

4服装

比赛时运动员穿着民族服装及马靴,要求整洁。

服装自备。

5马匹

5.1进口马和母马不得参赛。

5.2比赛马匹必须四岁龄以上,无伤病,并且是经过调教的马匹。

5.3马匹鞍具应齐备,木鞍或皮鞍均可。

5.4马匹自备,各队可有一匹备用马匹。

6

第三章比赛与名次评定

6比赛

6.1分团体赛和个人赛。

6.2比赛采用两轮制,以记分、记时计算成绩。

6.3比赛中如出现子弹卡壳、哑弹等现象,经裁判员验证后允许该运动员重新

比赛。

7记分方法

7.1每轮比赛限定时间为9秒,每超过1秒扣0.5分。

(1靶1枪)。

7.2每轮比赛每名运动员只准射2枪

7.3每命中一个目标得2分(气球破裂)。

7.4运动员比赛中落马,取消该次比赛成绩。

8成绩评定

8.1按参赛队员两轮比赛得分之和评定团体和个人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8.2如有两名以上得分相等者,按时间评定名次,用时少者列前。

8.3如仍有相等者,则以骑手的体重和马匹的高低来评定名次,骑手体重重者

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以马匹高度评定名次,低者名次列前。

第四章裁判人员及职责

9裁判人员

比赛设裁判长1人,起点裁判员1人,终点裁判员1人,记录员1人,报

靶员2人,检查员2人,检录员2人,计时员3人。

10裁判人员职责

10.1裁判长

10.1.1布置工作,分配任务,掌握全部比赛情况,并根据规则解决比赛中的问题。

10.1.2根据检查员的报告及自己的临场观察,并根据规则,有权取消有不正当行

为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10.1.3遇裁判员对问题处理的意见不一致时,有权作最后裁决。

10.1.4比赛前检查场地与器材设备,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如发现有不适宜处,会

同有关部门及时协商,设法解决。

10.1.5如遇因特殊情况影响比赛时,可报请竞赛委员会暂停比赛。

兼发令员)10.2起点裁判员(

10.2.1发出比赛指令(挥动绿色旗)。

10.2.2解决起跑中的问题。

10.3终点裁判员

用旗语确认比赛队员抵达终点(手持红色旗)。

10.4记录员

10.4.1查对各项记录,公布成绩,保管比赛记录。

10.4.2向组委会有关部门报告比赛结果。

10.5报靶员

负责设置靶位、报靶、修靶。

10.6检查员

7

10.6.1观察运动员在途中是否犯规。

10.6.2签发有关犯规的报告。

10.6.3对无端鞭打马匹等不道德行为提出劝告、警告,直至向裁判长建议取消有

关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10.7检录员

10.7.1检查运动员与马匹号码是否相符,称量运动员体重,测量马匹高度。

10.7.2对参赛马匹进行健康检查和资格认定。

10.8计时员

10.8.1检查和校对计时器,记录各计时器的快慢差数。

10.8.2经常与起、终点裁判员保持联系。

8

跑马射箭竞赛规则

第一章场地及器材

1比赛场地

1.1平坦的天然草地、人工草坪或三合土跑道。

呈长方形,长250米,宽

50米。

1.2主跑道:

长110米,宽1.5米,起点距场地一端为20米,主跑道的一

侧距场地一侧边线为10米。

(如图)

跑马射箭场地示意图(单位:

米)

1.3在场地四角和场地边线上插若干面红色标志旗,以示观众止步。

1.4射箭方向(靶后方)100米之内不得有观众。

2器材

2.1弓箭:

弓箭为竹或木制品,不得使用金属弓、塑料弓、合金弓和玻璃钢弓。

2.2靶标:

比赛用彩色环靶,由红、黄、蓝三色组成。

环靶中心为半径7.5厘米

的红色;中环为半径17.5厘米的黄色;外环为半径27.5厘米的蓝色。

靶标中心距地面高1.5米。

2.3靶架

高2米、宽1.5米、用以支撑箭靶,靶架的制作材料为松木。

2.4靶垫:

靶垫为正方形,边长1.5米,厚15厘米。

制作材料为稻草、青稞秸秆、

麻包或麻线等。

2.5靶标设置:

在主跑道的左侧(即骑马前进方向的左侧位置),距主跑道垂直距离

1.5,3米。

第一靶标距起跑线50米。

第二个靶标距第一靶标50米。

2.6终点线设在第二个靶标之后的10米处。

第二章运动员、服装与马匹

9

3运动员

参赛运动员1人1马。

4服装

比赛时运动员穿着民族服装及马靴,要求整洁。

服装自备。

5马匹

5.1进口马和母马不得参赛。

5.2比赛马匹必须四岁龄以上,无伤病,并且是经过调教的马匹。

5.3马匹鞍具应齐备,木鞍或皮鞍均可。

5.4马匹自备,各队可有一匹备用马匹。

第三章比赛与名次评定

6比赛

6.1分团体赛和个人赛。

6.2比赛采用两轮制,以记分、记时计算成绩。

7记分方法

7.1每轮比赛限定时间为10秒,每超过1秒扣0.5分。

7.2每轮比赛,每名运动员只准射2箭(1靶1箭)。

7.3命中靶心得3分,命中中环得2分,命中外环得1分。

7.4箭支脱落不得分。

7.5在主跑道外射中目标成绩无效。

8成绩评定

8.1按参赛队员两轮比赛得分之和评定团体和个人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

前。

8.2如有两名以上得分相等者,按时间评定名次,用时少者列前。

8.3如仍有相等者,则以骑手的体重和马匹的高低来评定名次,骑手体重

重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以马匹高度评定名次,低者名次列前。

第四章裁判人员及职责

9裁判人员

比赛设裁判长1人,起点裁判员1人,终点裁判员1人,记录员1人,

报靶员2人,检查员2人,检录员2人,计时员3人。

10裁判员职责

10.1裁判长

10.1.1布置工作、分配任务,掌握全部比赛情况,并根据规则解决比赛中的

问题。

10.1.2根据检查员的报告及自己的临场观察,依据规则,有权取消有不正当

行为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10.1.3比赛前检查场地与器材设备,特别注意安全。

如发现有不适宜处,会

同组委会有关部门及时协商,设法修正。

10

10.1.4如遇因特殊情况影响比赛时,可报请竞赛委员会暂停比赛。

10.2起点裁判员(兼发令员)

10.2.1挥动绿色旗发出比赛指令。

10.2.2解决起跑中的问题。

10.3终点裁判员

用旗语确认比赛队员抵达终点(手持红色旗)。

10.4记录员

10.4.1查对各项记录,公布成绩,保管比赛记录。

10.4.2向组委会有关部门报告比赛结果。

10.5报靶员

负责设置靶位、修靶、报靶。

10.6检查员

10.6.1观察运动员在途中是否犯规。

10.6.2签发有关犯规的报告。

10.6.3对无端鞭打马匹等不道德行为提出劝告、警告,直至向裁判长建议取

消有关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10.7检录员

10.7.1检查运动员与马匹号码是否相符,称量运动员体重,测量马匹高度。

10.7.2对参赛马匹进行健康检查和资格认定。

10.8计时员

10.8.1检查和校对计时器,并记录各计时器的快慢差数。

10.8.2经常与起、终点裁判员保持联系。

11

跑马拾哈达竞赛规则

第一章场地及器材

1比赛场地

1.1平坦的天然草地、人工草坪或三合土跑道。

呈长方形,长250米,宽50

米。

(如图)

1.2主跑道:

连接场地两条端线的中点画一条直线,并以此为基准,设一条

宽度为1.5米的主跑道。

1.3在场地四角和边线上插若干面红色标志旗,以示观众止步。

1.4在主跑道两侧各设置一个摆放哈达的区段。

主跑道左边的为左置哈达区

段,主跑道右边的为右置哈达区段(简称左区段和右区段)。

1.5左区段摆放10条蓝色哈达;右区段摆放10条白色哈达。

1.6起跑线距第一条哈达的距离为20米。

1.7终点线距最后一条哈达的距离为10米。

1.8每条哈达之间的距离为2米。

跑马拾哈达场地示意图(单位:

米)2器材

2.1哈达

哈达为白、蓝色各25条,长1米。

2.2沙袋

用于固定哈达的白、蓝色小沙袋各50个。

(见图)

第二章运动员、服装与马匹

3运动员

参赛运动员1人1马。

4服装

比赛时,运动员穿着民族服装及马靴,要求整洁。

服装自备。

5马匹

5.1进口马和母马不得参赛。

5.2比赛马匹必须四岁龄以上,无伤病,并且是经过调教的马匹。

5.3马匹鞍具应齐备,木鞍或皮鞍均可。

5.4马匹自备,各队可有一匹备用马匹。

12

第三章比赛与名次评定

6比赛

6.1分团体赛和个人赛。

6.2比赛采用两轮制,以记分、记时计算成绩。

7记分方法

7.1比赛限定时间为12秒,每超过1秒扣0.5分。

7.2每轮拾一条哈达得1分。

7.3拾起的哈达脱手落地不得分,运动员落马取消本次比赛成绩。

7.4拾哈达时马匹偏离主跑道线不扣分。

7.5拾哈达只限于用手,不得借助任何器械,违者取消其比赛资格。

8成绩评定

8.1按参赛队员两轮比赛得分之和评定团体和个人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8.2如有两名以上得分相等者,按时间评定名次,用时少者列前。

8.3如仍有相等者,则以骑手的体重和马匹的高低来评定名次,骑手体重重

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以马匹高度评定名次,低者名次列前。

第四章裁判人员及职责

9裁判人员

比赛设裁判长1人,起点裁判员1人,终点裁判员1人,记录员1人,

检查员4人,检录员2人,计时员3人。

10裁判人员职责

10.1裁判长

10.1.1布置工作、分配任务,掌握全部比赛情况,并根据规则解决比赛中的问

题。

10.1.2根据检查员的报告及自己的临场观察,依据规则,有权取消有不正当行

为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10.1.3比赛前检查场地与器材设备,特别注意安全。

如发现有不适宜处,会同

有关部门及时协商,设法修正。

10.1.4如遇因特殊情况影响比赛时,可报请竞赛委员会暂停比赛。

10.2起点裁判员(兼发令员)

10.2.1挥动绿色旗发出比赛指令。

10.2.2解决起跑中的问题。

10.3终点裁判员

用旗语确认比赛队员抵达终点(手持红色旗)。

10.4记录员

10.4.1查对各项记录,公布成绩,保管比赛记录。

10.4.2向组委会有关部门报告比赛结果。

10.5检查员

10.5.1摆放哈达。

10.5.2观察运动员在途中是否犯规。

13

10.5.3报告拾哈达的成绩。

10.5.4签发有关犯规的报告。

10.5.5对无端鞭打马匹等不道德行为提出劝告、警告,直至向裁判长建议取消

有关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10.6检录员

10.6.1检查运动员与马匹号码是否相符,称量运动员体重和负重,测量马匹高

度。

10.6.2对参赛马匹进行健康检查和资格认定。

10.7计时员

10.7.1检查和校对计时器,并记录各计时器的快慢差数。

经常与起、终点裁判员保持联系。

10.7.2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