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935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坛经两则》导学案2.docx

《坛经两则》导学案2

《坛经》两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的语言特色。

3.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预习案】

【自学导航】

一、关于佛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

由当时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因而又称“释教”。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释迦牟尼(约前566-前486年),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清净)的意思。

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在菩提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

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

据经典记载,佛圆寂时,寿80岁。

二、佛教的分类

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

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此外,由于传入时间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三、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初入我国的时间,当在公元1世纪汉明帝前后。

一般说法源于“白马驮经”故事,即东汉永平年间(58年—75年),汉明帝夜梦有神人全身金色,顶上有光,在殿前绕梁飞行。

翌日问讯群臣,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告之为佛。

于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yīn)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见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授佛教。

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回到洛阳。

明帝为表示欢迎,在洛阳建起我国首座佛教寺庙“白马寺”。

四、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影响不大,依附于黄老之学,在皇室宫廷的狭小天地里,十分微弱而缓慢地传播着。

随着越来越多的佛经被译成汉语,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支持,佛教从三国两晋开始逐渐流传开来,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品格。

魏晋时代,佛教与玄学合流,大乘佛教的“般若学”借“玄学”之风繁盛起来;东晋、十六国时期,出现了汉地佛教的第一个高潮。

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之后,中国佛教进入了宗派形成和发展的大成时期。

儒、佛、道三者鼎足而立。

据史书记载,梁武帝时建康的佛寺数甚至超过了500座。

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综合南北思想体系,发展为许多新的宗派。

并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创造性地确立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

五代以后,佛教开始走向衰落,除禅宗、净土宗持续发展之外,其他宗派已经消失或者影响甚微了。

但是,佛教的思想已经内化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五、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禅,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呈现的神秘思维状态,所以名为禅宗。

以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

达摩传法弟子为二祖慧可,慧可之传法弟子为三祖僧璨,其传法弟子为四祖道信。

道信传法弟子为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其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

其中有神秀、传法弟子六祖慧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

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

它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它公开宣称以六祖慧能的言教为经,并以开坛立宗的形式命之为《坛经》。

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被公开而持久地称为“经”的佛教著作。

禅宗自称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

六、禅宗思想

佛性本有:

佛性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凡和圣的区别在于是否悟到它。

佛在心中,自心即是佛,不须向外索求。

无住生心:

要在没有执著的情况下,保持心的圆融无滞,自然流转。

顿悟法门:

从众生到佛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转化的形式就是“悟”和“顿悟”。

“悟”就是“一念相应,便成正觉”,“顿悟”即“不由阶渐,顿时完成”。

七、寓言

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

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

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

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八、六祖慧能

慧能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

一天,他在集市卖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

他告别老母亲,投靠到弘忍门下。

弘忍问他:

“你是何人,来此见我欲求何事?

”慧能答道:

“弟子岭南人,今远道求见,无他也,乃求成佛之理。

”弘忍训斥道:

“你为岭南穷乡僻壤的蛮人,有何资格成佛?

”慧能从容回答:

“人有南方北方之别,而佛性则不分南北;我虽岭南蛮人,同你尊贵的法师身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别?

”弘忍听了十分震惊,未料这位乡下人对佛理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于是留他下来当行者,在寺院中打柴、推磨、做粗活。

有一天,弘忍把弟子们召到面前,当众宣布让每人写一首偈(jì,佛经体裁之一),说明自己对佛理的认识。

谁能真正领悟佛理真谛,袈裟和佛法就授予谁,并让他做第六代祖。

当时弘忍门下有位首座弟子神秀,名声显赫。

他很快就作出一偈,悄悄地把偈写在南廊壁间。

偈中写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听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体悟“空性”,于是念了一首偈,由他人代为写

在墙壁上。

偈子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刚写完,很多和尚都围过来观看,都很惊讶,议论说:

“奇怪啊!

想不到像他这样做苦役的人竟有如此修行?

真不可以貌取人!

”弘忍见众人如此惊怪,恐怕有人从中暗害,立即用鞋擦掉慧能的偈,故意说:

“亦未见本性啊!

第二天,弘忍悄悄来到舂米房,看见慧能腰上背着石正在舂米,便自言自语说:

“求道的人为了佛法而忘记肉身,应当这样吗?

”接着就问:

“米舂好了吗?

慧能答:

“早舂好了,还没有筛罢了。

”弘忍用禅杖敲击碓(duì)三下而离去。

三更时候,慧能悄悄来到弘忍处。

弘忍用袈裟把窗户遮住,为慧能解说《金刚经》,说:

“一切事物无自性,皆从心生,如果觉悟到真实本性,心就是无所滞着了。

”慧能听了很有启发,领悟到佛理真髓:

“一切事物都不离本性。

”弘忍看到他已真正领悟,就说: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接着便把禅法和衣钵秘授给慧能,说:

“你为第六代祖。

”嘱他立即下山回南方隐居,待弘忍死后再继承发展禅宗事业。

此后,慧能一直坚守师嘱,混于众人,不露声色。

16年后,弘忍去世,他才出示隐藏多年的法衣,亮明自己的身份,正式落发出家,成为禅宗的首领,在曹溪宝林寺讲法二十余年,影响遍及海内。

慧能的偈所以得到弘忍的赞赏,是因为他对于佛家的性空思想有更深的理解。

佛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什么菩提树、明镜台统统并非真实存在,人的心性也是如此,根本谈不上沾惹尘埃,何必时时勤拂拭?

只要内心一旦觉悟到世界空无的道理,就可以立地成佛。

这是彻底的唯心论。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

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

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

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

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对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

相传南北二宗之争,始自五祖弘忍选嗣法弟子。

神秀作偈为: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忍以为未见本性。

惠能也作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忍以为得其禅之心要,故密授法衣,认可其嗣法地位。

以后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

认为舍离文字,直探心源,闻言当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才是修禅正途。

其禅法可概言为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由定发慧。

【自学检测】

1.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佛教史上唐朝禅宗六祖慧能弘法的《坛经》是汉人高僧所著的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

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佛教信徒总是言必称“佛”。

狭义的“佛”是指两千多年前诞生在印度的释迦牟尼,广义的“佛”是指大千世界所有觉者(智者)的共称。

4.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慧能受法》一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写了慧能受法时的情景及弘忍的教诲。

5.从慧能受法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主张,即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

6.弘忍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授《金刚经》,传法后告诫慧能不要久留,要迅速离开此地。

从这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弘忍的谨慎。

【探究案】

【文本探究】

一、慧能受法

【译文】五祖弘忍和尚夜里到了三更天的时候,把慧能召唤到佛堂里,为他解说《金刚经》。

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

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

于是弘忍和尚就把顿悟的法门和本门的信物袈裟传给了慧能:

“你就是六代祖师了,这件袈裟就是信物,要代代传下去;本门修行要‘以心传心’,应当引导弟子自己领悟。

”弘忍又说:

“慧能!

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像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

如果你在这里停留,有人就会害你,你应该即刻就离开这里。

二、南能北秀

【译文】世人都流传着“南能北秀”的说法,却未能知道根本的缘由。

神秀禅师,在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担任住持修行;慧能大师,在邵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修行。

佛法均属一个宗派,因为传人居住一南一北,所以就有南北流派。

为什么又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

佛法只有一种,人领悟佛法有慢有快,领悟慢的,就采用渐悟的方法,领悟快的,就采用顿悟的方法。

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迟钝和敏捷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

【重点探究】

一、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可以分为哪几层?

写出了弘忍大师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一则主要是写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大师的教诲。

第一层从开头至“当令自悟”。

它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

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

第二层从“五祖言”至“文末”。

这层主要是写弘忍大师告诫慧能自古以来,传授衣法常常引起禅门内部的倾轧,受衣法的人往往气如悬丝非常危险。

不要在此久留要迅速离开此地。

文章主要写出了弘忍大师的谨慎。

二、《坛经》虽是佛教经典,语言却富有趣味,请结合课文,简要赏析其语言特点。

《坛经》作为慧能传教说法的记录,语言上有两个特点:

一是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

禅宗讲究“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因此并不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多用当时口语,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形成了一种雅俗之间的文字风格。

比如《慧能受法》一段,对弘忍和尚讲解《金刚经》,一笔带过,就直接写出结果“慧能一闻,言下大悟”。

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语言简洁有力,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

再如《南能北秀》中,“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一句,运用整齐的文言,又夹杂白话成分(比如“一种”这种数量词组,在文言中是不多见的),质朴简洁。

二是善于运用譬喻。

比如《慧能受法》中“自古传法,气如悬丝”一句,用气息悬在丝线上比喻危险的境地,非常形象。

【难点探究】

什么是“南顿北渐”?

请课外查阅相关资料,谈谈你对“顿”和“渐”的看法。

所谓南顿北渐,是指慧能与神秀分别在南北两地传法的殊异禅风,是在开导发悟上的迟疾之别。

南顿北渐中的顿渐是指顿悟与渐悟,为两种不同的觉悟方式和觉悟过程。

顿悟是突然的、当下的觉悟,是不经次第、阶段而直下证入真理,契合真性的觉悟。

渐悟是不断修习,渐次悟入,运用种种权宜方法,经历由低到高的阶段,进而把握真理,体悟真性。

南顿北渐两种见道成佛的方式,同是建立在心性的基础之上的,两者也都以众生本来具有的不变的真如本性为成佛的根据。

顿渐的区别实是由修行人的素质所决定的,利根,即素质高,悟道就快;钝根,即素质低,悟道就慢。

但是也不能把顿渐完全对立起来。

按照一般逻辑推论,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顿悟前必须有渐修的积累,顿悟后也还必须继续修持。

如果把这一理论应用到我们现在的学习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个人的先天智力因素虽然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后天的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功课理解以后的复习巩固也是必不可少的。

【拓展探究】

两千多年的佛教传播,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丰富了我们的汉语词汇。

今天我们使用的很多词语和成语,都来自佛经。

如:

“世界”“信心”“烦恼”“生老病死”“半斤八两”等,许多歇后语、俚语,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等,也是佛教世俗化后的产物。

请查阅相关资料,仿照示例,完成下表。

词语

出处

意义

本来面目

《坛经》

原指内心纯真自性,后用来表示事物原来的样子。

天女散花

《维摩诘经》

天女受如来佛的派遣,前去检验诸菩萨和弟子们的道行,将满篮鲜花自空中倾下,落向正在参禅的众人身上。

道行够的就会从身上坠落,道行不够的就会附着在身上不下坠。

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头头是道

《续传灯录》

表示“道"无所不在。

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同床异梦

《古尊宿语录》

比喻一起生活或者共事,却各有各的打算。

自作自受

《太子成道经》

原指自己造下的业因,应该由自己承担后果。

后指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拖泥带水

《五灯会元》

这是禅宗僧人常用的一个譬喻,表示法力强大。

后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训练案】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D)

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言下:

一言之下,顿时

B.若住此间,有人害汝。

住:

停留

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见:

见性,悟彻清净的佛性

D.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利:

锋利敏捷,聪明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B.法即一宗,人有南北。

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C.如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

D.法以心传心何以渐顿?

CA、第一个“即”为“即刻”;第二个“即”为“虽然”。

B、第一个“即”为“虽然”;第二个“即”为“就”。

C、两个“为”都是“是,就是”。

D、第一个“以”为“介词,用”;第二个“何以”为“为什么”。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坛经》是佛教史上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

B.弘忍选择慧能作为禅宗六祖,是因为他所作的偈子更彻底的体现了佛教“空”的思想,符合禅宗提倡的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的观念。

C.“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也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

D.课文虽选自佛经,却没有其他佛经那种拗口的语言和繁琐的经义,语言浅显且富有趣味。

A.A项“唯一”前还应加修饰语“汉人高僧所著”。

4.下面对课文《南能北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能北秀”是人们对弘忍死后禅宗所形成的南北二宗的称呼。

这种划分的依据,一是地域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

B.“南能北秀”虽然南北地域不同,但他们的师承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

在对于人的心性认识上,他们也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

C.“南能北秀”的悟道方式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即“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因此禅宗南北两宗始终是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

D.法本身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

所以,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法。

C【解析】南北两宗虽然有许多相同点,但其法统的争夺却非常紧张:

“顿渐门下,相见如仇仇,南北宗中,相敌如楚汉”。

它们不是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

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

(2)自古传法,气如悬丝。

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想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

(3)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敏捷和迟钝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

【课外链接】

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

  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在于,其重要原理日益得到充分阐发,并经创造性诠释后其作用开始彰显;把佛教哲学思想运用于缓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必将有助于提升人类的精神素质,减少人类的现实痛苦,满足人类的新需要,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

  

(一)关注人与自我的矛盾,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佛教以其人生的解脱之道,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本质、价值、理想等,都有系统的论述,其中的无我观和解脱观更是对于世人的自我观念的转化、心理的调节、心灵的完美,具有参照、借鉴意义。

  佛教根据万法和合而生的缘起论,提出了无我观。

无我的“我”是指常住、整一而有主宰作用的自体(本体),这个永远不变的本体,就是我。

佛教否定有实体的我、灵魂的存在,排除有我的观念。

无我是佛教的基本观念。

无我观的主要内容是无我执、无我见、无我爱、无我慢等。

佛教所讲的我执是指执著我为实有,即对于自我的执著。

我见是执著有实我的虚妄见解。

我爱是对自我的爱执,也即我贪。

我慢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心态。

由我执必然带来我见、我爱和我慢。

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源,烦恼之本,主张无我,无我执。

无我执要求消除在认识、欲望和心理诸方面的偏执、错误,用现代眼光来诠释,无我观包含着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格价值高于生命价值、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思想。

当前,社会上有的人成为了生理需求、物质欲望的奴隶,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贪污腐化、盗窃走私、吸毒卖淫……这是人性的扭曲,人格的堕落,人类的悲哀。

佛教的无我现有助于缓解对现实境遇的执著,对治物欲横流,淡化享受,淡泊名利,提高精神境界。

  佛教解脱观的实质是生命意义的超越,精神境界的提升。

这种对超越和提升的追求,使人能以长远的终极的眼光客观而冷静地反思人生妁历程、审视自身的缺陷,并不断地努力规范自己,提高境界;也有助于在个人心理上产生安顿、抚慰、调节、支撑、激励等诸多功能,从而缓解甚至消弭人的种种无奈、焦虑、烦躁、悲伤和痛苦。

  佛教认为解脱是个人的业报,是善业所得的乐果。

一个人若能遵循因果法则,就会确立向上的价值取向,自觉地克服反道德的心理因素,使自己人心向善,除恶为善,从而有助于净化人心,完荚人生,扩而大之,也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完善社会秩序。

(二)协调人与人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这里讲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民族、人与国家的关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人与人的关系重要问题有二:

一是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利益冲突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动乱冲突,此起彼伏,某些地区的人民正在遭受战争的苦难;与此同时,不仅上述传统安全问题没有解决,更有甚者,近年来恐怖主义等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又日趋严峻。

二是南北贫富差距更加扩大,世界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贫困,甚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饥寒交迫,难以度日。

从理论层面来看,佛教的一些基本理念,对于化解这些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述两个问题中,和平与和平共处是最大问题。

众所共知,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人类自戕,残杀生灵数以千万计,如果二十一世纪再重演世界大战,人类有可能同归于尽。

要避免战争,就要消除产生战争的根源,而根源之一即是不懂得人类共依共存、自利利他的缘起之理,不重视沟通、和解,视他人为仇敌,不尊重他人生命。

佛教的平等理念强调人人本性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尊严的平等。

平等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和平。

佛教的人我互相尊重的思想,有助于人类和平共处,追求共同理想,建设人间净土。

和平来自对人我平等的深切体认,和平从平等中确立,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和平是真正的、巩固的和持久的和平。

佛教的慈悲思想体现了对他人的同情、关爱,也是远离战争,呵护和平的。

佛教的慈悲济世和“五戒”、“十善”均以“不杀生”为首。

杀生被认为是最大的罪过,要堕入地狱。

佛教强烈地反对杀生,突出地再现了佛教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崇高品格。

自从太虚法师大力倡导人间佛教以来,中国佛教一直关注世界和平,渴望世界和平,呼吁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已成为当代佛教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佛教在推动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南北贫富悬殊问题,一部分人的生活贫困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弱势群体和下层劳苦大众的生存,还将因此而构成动乱的根源,并直接威胁到地区和平与世界和平。

佛教的平等慈悲观念对化解这些问题提供了指针。

佛教一贯重视慈悲济世,帮助人解除痛苦,给人以快乐。

佛教的布施是重要的修持法门,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于人,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和智慧,为他人造福成智。

当前两岸佛教都着力发扬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慈大悲精神,充分发挥佛教的慈善救济的功能,扶贫济困,施医送药,赞助“希望工程”,教化失足者和罪犯等等,使受救济者既得到物质的援助,也得到精神的提升。

  此外,一些人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嗔愚痴、欺瞒诈骗等思想行为,也严重影响了现代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诚信。

在这方面,佛教的道德规范,如“十善”的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都具有直接的对治意义。

应当说,佛教“五戒”中的前四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和不妄语,似可以作为当代人类正在探讨建立的普世伦理的重要参照。

  可以预见,若能高扬佛教的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的伦理准则,以及相关的具有社会伦理意义的道德规范,使之普及于民众之中,渗透到各类人际关系之中,必将有助于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与诚信的关系。

  

  (三)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

如果说,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则不仅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类赖以生存与延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全面良好的保护。

大量事实表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类有时也会走上一条与自然相抵触的道路,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甚至是野蛮的掠夺,正严重地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改变人类生息长养的生存环境,从而也就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当前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尖锐性,但是在认识深度上有待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有待调整,而在这些方面,佛教哲学思想也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首先,作为佛教哲学基石的缘起论,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由众多原因、条件和合而成,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中国佛教天台宗、华严宗还宣扬宇宙万事万物的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圆融的思想。

应当肯定,这都是精微的思想,对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有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