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1004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

  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1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重点: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为学生准备:

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一、聚焦

  1、出示图片:

红糖在水中慢慢溶解。

  提问: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2、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

  提问:

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

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活动一:

设计对比实验

  1、教师提问:

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

  2、引入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

  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

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

  4、明确实验方法。

  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6、出示实验记录单。

  活动二:

探究溶解能力

  1、出示实验材料。

  2、出示实验提示。

  明确分工,相互合作。

  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没有溶解,不算一份。

  3、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

多少份小苏打?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设计意图:

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

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好基础。

  三、拓展

  1、拓展资料。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有变化。

  2、课后实验。

  厨房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

  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

如果想在家里做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

通过多层次的观察和提问,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蚯蚓、蚂蚁、蛇、青蛙、喜鹊、燕子、熊、猫等常见动物的卡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1、观察提问“小蚂蚁找朋友”是在巡访蚂蚁的基础上,更宏观的观察活动和有意识的提问。

阅读这个小故事。

  小蚂蚁在找什么朋友?

找到的都是那些朋友?

朋友们在干什么?

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小组讨论,查找资料。

把搜集到的资料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2、分类同学们大家真是太棒了,通过搜集资料与小组交流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动物们过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让我们打我们搜集到的动物的过冬方式进行分类吧!

动物的过冬方式可以分为几类?

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冬眠:

熊、青蛙、蝙蝠、蛇……备粮:

蚂蚁……南飞:

大雁……换毛:

猫、狐狸……

  3、游戏:

卡片竞答每组两人,轮流抽取卡片,讲讲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看谁知道得最多。

  4、角色扮演通过学生喜欢的活泼的方式,激发对已知事物的感受,展示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

  我们来排练一个小节目,扮演准备过冬的动物。

  看那一小组的表演最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