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047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x

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

2010年硕士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

概 述

一、卫生综合考试科目包括:

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流行病学

二、考试比例:

每门科目各占20%

三、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占80%,240分,每题2分,120道题,每门科目各24题);

多项选择题(占20%,60分,每小题2分,30道题,每门科目各6题);

总分300分。

四、考试时间:

3小时。

五、参考教材:

《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陈学敏主编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孙长颢主编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金泰廙主编

《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李立明主编

 

环境卫生学

一、考查目标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

它以人类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包括大气卫生、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土壤卫生、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环境质量评价、家用化学用品卫生等。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

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我国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及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3.、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

(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人类的环境

2.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3.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

4.自然环境与健康

5.环境污染与健康

(1)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

(2)环境污染与致癌危害

(3)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

(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

6.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

7.健康危险度评价

(三)大气卫生

1.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2.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1)大气污染的来源

(2)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3)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4)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3.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2)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3)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4.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二氧化硫

(2)颗粒物

(3)氮氧化物

(4)一氧化碳

(5)臭氧

(6)铅

(7)多环芳烃

5.大气质量标准

6.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

7.大气的卫生防护措施

8.大气卫生监督和管理

(四)水体卫生

1.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2.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

(1)物理性状指标

(2)化学性状指标

(3)微生物性状指标

3.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2)水体污染物

4.水体的污染,自净和转归

(1)各种水体污染的特点

(2)我国水体污染的概况

(3)水体污染的自净及其机制

(4)水体污染物的转归

5.水体污染的危害

(1)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2)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3)物理性污染的危害

6.水环境质量标准:

(1)地面水水质质量标准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7.水体卫生防护

(1)工业废水的利用与处理

(2)生活污水的利用与处理

(3)医院污水的处理

8.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五)饮用水卫生

1.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

2.饮用水与健康

(1)饮用水污染与疾病

(2)饮用水的其他健康问题

3.生活饮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标准

4.集中式给水

(1)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

(2)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3)水的净化和消毒

(4)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

(5)供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

5.分散式给水

6.涉水产品的卫生学要求

7.引用水的调查,监测和监督:

(六)土壤卫生

1.土壤环境特征

2.土壤的污染、自净及污染物的转归

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2)农药污染的危害

(3)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4.土壤质量标准和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5.土壤卫生防护

6.土壤卫生监督与监测

(七)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概述

2.碘缺乏病

3.地方性氟中毒

4.地方性砷中毒

5.与环境硒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八)环境污染性疾病

1.概述

2.慢性甲基汞中毒

3.慢性镉中毒

4.宣威室内燃煤空气污染与肺癌

5.军团菌病

(九)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1.住宅的卫生学意义与要求

2.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

3.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

4.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及其控制策略

5.住宅的卫生防护措施和监督

6.办公场所卫生

7.办公场所的卫生管理与卫生监督

8.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

(十)公共场所卫生

1.概述

2.公共场所主要环境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

4.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与监督

(十一)城乡规划卫生

1.概述

2.城市规划卫生

3.村镇规划卫生

4.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

(十二)环境质量评价

1.概述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

(十三)家用化学品卫生

1.家用化学品与健康

2.家用化学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

(十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

1.概述

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

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

4.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一、考查目标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包括相互密切联系的两门科学:

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该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训练,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营养学基础

(1)氨基酸、蛋白质的功能、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2)脂肪酸的分类及其功能、类脂及其功能、膳食脂肪的营养学评价

(3)碳水化合物的分类、食物来源、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4)能量概述、人体能量消耗、人体一日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5)矿物质概述、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影响吸收的因素、缺乏与过量及食物来源

(6)维生素概述、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的危害及食物来源

2.植物化学物

(1)植物化学物概述、植物化学物的生理学作用

3.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1)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2)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4.特殊人群的营养

(1)孕妇营养生理特点,孕妇和乳母的营养需要。

(2)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母乳喂养优点,人乳的优点。

(3)老年人生理代谢特点,膳食营养因素与衰老。

5.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1)分子营养学概述

(2)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6.社区营养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社会营养监测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7.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1)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

(2)食品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8.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1)食品添加剂概述

(2)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原理

9.食品新技术及其卫生学问题

(1)食品新技术概述

10.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1)畜、禽及鱼类食品的卫生问题

(2)食用油脂的卫生问题

(3)酒类的卫生问题

11.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

(1)食源性疾病

(2)细菌性食物中毒机制、中毒症状和治疗方法

(3)有毒动植物中毒机制、中毒症状和治疗方法

(4)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中毒症状、急救与治疗

12.食品安全及其评价体系概述

13.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概述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一、考查目标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考核内容包括:

基本概念、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职业卫生法规与监督管理、职业伤害和职业安全等。

二、考试内容

1、概论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学科的概念、历史、发展趋势

(2)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

2、职业生理学

(1)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2)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3)劳动负荷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作业能力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

3、职业心理学

(1)职业心理学和职业紧张的概念

(2)与职业有关的心理因素

(3)职业紧张的模式、紧张源、紧张反应表现、职业紧张的控制和干预

(4)心身疾病的概念及常见种类

4、职业工效学

(1)职业工效学概念

(2)劳动姿势、合理用力、常见疾患

(3)人体测量内容、类型、方法以及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4)机器、作业环境和劳动组织对作业能力的影响

5、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1)生产性毒物来源、存在形态、接触机会、进入途径等

(2)职业中毒临床类型、表现、诊断、急救治疗原则和危害控制原则

(3)以下所述毒物与职业卫生有关的主要理化性质、接触机会、毒理、毒作用的临床表现、早期监测、健康监护及诊断和预防原则(包括职业禁忌症)。

金属与类金属:

铅、汞、镉、砷等;

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

概述、常见毒物如氯气、氮氧化物、氨、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

有机溶剂:

概述、常见的有机溶剂如苯、二氯乙烷、正己烷等

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

概述、常见的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如苯胺、三硝基甲苯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概述、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如二异氰酸甲苯酯、氯乙烯、含氟塑料等

农药:

有机磷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百草枯

(4)生产性粉尘

1)概述:

概念、来源与分类;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粉尘危害的控制

2)矽肺、煤工尘肺、硅酸盐尘肺、有机粉尘及其引起的肺部疾患。

(5)物理性有害因素

1)概述:

物理因素的特点和预防原则

2)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高温作业、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

(6)职业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

1)职业性皮肤病:

概念和临床类型,职业性皮炎、职业性痤疮、职业性黑变病和职业性溃疡的概念、接触机会、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

2)职业性肿瘤:

概念、职业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识别和判别,常见的职业肿瘤,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

6、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1)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

(2)职业环境监测

(3)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及危险度评价

(4)生物监测

(5)作业场所卫生安全评价

7、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

(1)职业生命质量

(2)职业卫生服务

(3)健康监护

8、职业卫生法规与监督管理

(1)职业病防治法

(2)职业卫生标准

(3)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9、职业伤害和职业安全

(1)职业安全的意义与任务;职业伤害的范围、分类

(2)常见职业性伤害事故及其危险因素: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电击伤害、操作事故所致伤害

(3)职业伤害分布特征

(4)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事故预防对策

(6)职业卫生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

 

流行病学

一、考查目标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流行病学既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方法学,又是公共卫生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门实用科学。

本课程基本内容包括流行病学绪论、疾病分布、病因概念及推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流行病学、伤害流行病学等及代表我国目前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的一些传染病和慢性病的研究方法和预防策略与措施以及现代流行病学一些新概念和新的分支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考核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其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1)流行病学简史

 

(2) 流行病学的定义

 (3) 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4)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5) 流行病学特征

 (6) 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望

2.疾病的分布

 

(1)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2) 疾病流行的强度

 (3) 疾病分布的形式

3.描述性研究

 

(1) 概述

 

(2) 研究设计与实施

 (3) 生态学研究

4. 队列研究

 

(1) 概述

 

(2)研究设计与实施

 (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4)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5) 优点与局限性

5. 病例对照研究

 

(1) 基本原理

 

(2) 研究类型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5)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6) 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7)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点与局限性的比较

6.实验流行病学

 

(1) 概述

 

(2) 研究设计与实施

(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4) 临床试验

 (5) 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

 (6) 优点与局限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7. 筛检

 

(1) 概述

 

(2) 筛检试验的评价

 (3) 筛检效果的评价

8.偏倚及其控制

 

(1)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2) 研究的真实性

 (3) 研究的偏倚

9. 病因与因果推断

 

(1) 病因的概念

 

(2) 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

 (3) 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

 (4) 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10.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1)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2) 疾病的三级预防

 (3) 疾病监测

11. 传染病流行病学

 

(1) 传染病流行过程

 

(2)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3) 预防策略与措施

 (4)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5) 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 伤害流行病学

 

(1) 概述

 

(2) 流行特征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 预防策略与措施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1) 概述

 

(2)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

14. 分子流行病学

 

(1) 概述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15. 遗传流行病学

 

(1) 概述

 

(2) 研究方法

 (3)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

16. 恶性肿瘤

 

(1) 流行特征

 

(2) 预防策略与措施

17. 心血管疾病

 

(1) 高血压、 脑卒中、冠心病的流行特征

(2) 预防策略与措施

18.流行性感冒

 

(1)病原学

 

(2) 流行特征

 (3) 流行过程

 (4) 预防策略与措施

 (5)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9. 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的病原学和预防策略和措施

20. 肾综合征出血热

 

(1)病原学

 

(2)流行特征

 (3) 预防策略与措施

21. 感染性腹泻

 

(1) 病原学

 

(2) 防治策略与措施

22. 性传播疾病

 

(1) 概述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3) 预防策略与措施

23. 结核病

 

(1) 概述

 

(2)预防策略与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