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136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解剖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剖考试.docx

《解剖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考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剖考试.docx

解剖考试

1、人体解剖学中常用的描述解剖位置的切面有哪些?

矢状面(纵切面)、冠状面(额状面)、

水平面(横切面)

2、描述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3、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

骨、骨骼肌和骨连结

4、骨的构造是由()、()和()构成。

骨膜、骨质和骨髓

5、骨可根据外形分为()、()、()和()4类。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6、关节的结构包括()、()和()。

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7、人体共有()块骨,按其部位不同,可分为()、()和()。

206,躯干骨、四肢骨和颅骨

8、相邻两个椎体是以()相连。

椎间盘

9、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两者间为:

锥孔

10、椎间盘是由周围的()和中央的()构成。

纤维环、髓核

11、从侧面观,脊柱的生理弯曲有哪些?

颈、胸、腰、骶4个弯曲

12、脊柱的构成。

24块椎骨(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和1块骶骨(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与1块尾骨(由4个尾椎融合而成)

13、胸廓是由()、()和()组成。

胸椎、12对肋和胸骨

14、胸骨从上而下可分为()、()和()3部分。

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15、上肢带骨有哪些?

肩胛骨和锁骨

16、肩关节是由()和()构成。

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

17、髋关节是由()和()构成。

髋骨的髋臼与股骨头

18、下肢两块()与()和()构成骨盆。

髋骨、骶骨、尾骨

19、颅骨可分为()和()两部分。

脑颅骨、面颅骨

20、脑颅由()、()、

()、( )和颞骨、筛骨共同围成颅腔。

额骨、枕骨、顶骨、蝶骨

23、颅底内面承托脑,有三个呈阶梯状的窝,分别称为:

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24、肌的形态可分为:

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25、每块肌可分为( )和( )两部分。

肌腹、肌腱

26、隔上有三个裂孔,分别是:

食管、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裂孔

27、上肢肌分为()、()()和()四部分。

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28、下肢肌可分为()、()、()和()。

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29、小腿后群肌由()和()组成。

腓肠肌、比目鱼肌

30、消化系统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和消化腺

31、消化管包括: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32、消化腺包括:

口腔大唾液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

33、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发生,乳牙:

共()个,恒牙:

共()个。

2032

34、牙由()、()和()构成。

牙冠、牙根和牙颈

35、牙周组织包括:

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三部分,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

36、咽峡由()、()和()共同围成。

腭垂、两侧腭舌弓和舌根

37、唾液腺包括()、()和()3对。

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38、咽分为()、()和()3部。

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

39、胃和食管连接处的入口称为();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出口称为()。

贲门、幽门

40、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在成人长5~7m。

上端起自(),下端接续(),分()()()3部。

幽门盲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41、结肠和盲肠的3个形态特征是具有()、()、()。

结肠带、结肠袋和脂肪垂

42、结肠分为()()()()4部分。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43、请叙述胆汁的流向。

肝细胞生成胆汁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胆囊

十二指肠

44、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与()连线的()交点处,该点称()点。

右髂前上棘脐中、外1/3,

McBumey点

45、胰可分为()、()和()3部。

头、体、尾

48、大唾液腺有3对,为:

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49、上呼吸道包括哪些结构?

下呼吸道包括哪些结构?

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50、鼻旁窦共有四对,分别是:

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

51、喉软骨包括单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成对的________。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52、喉腔的外侧壁上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

上方的一对称________;下方的一对称________。

前庭襞声襞

53、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短,直

54、肺的主要结构是由肺内()和肺的()所组成。

导管部(支气管树)和呼吸部(肺泡)

55、泌尿系统是由哪四部分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58、男性的主性器官是(),女性的主性器官是( )。

睾丸、卵巢

59、()的上皮具有产生精子的作用。

精曲小管

60、心血管系统包括()、()、()和()。

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61、请叙述血液在体循环中的循环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网小静脉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62、请叙述血液在肺循环中的循环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63、含O2较多的动脉血的血管称为动脉,含O2较少而含CO2较多的静脉血的血管称为静脉。

YorN

No

64、心脏左房室瓣为();右房室瓣为()。

二尖瓣、三尖瓣

65、心的传导系统包括()()、()和()。

其中( )是起搏点。

      

窦房结、房室束、房室结和普肯耶纤维。

  窦房结  

66、右冠状动脉主要分布在哪?

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部、左心室后壁

67、眼球壁分为三层,分别是外层的(),中层的()和内层的()。

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

68、眼球纤维膜可分为()和()。

角膜和巩膜

69、眼球血管膜可分为()、()和()。

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

72、视网膜由三层细胞组成,分别是:

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

73、感光细胞有()和(),其中()是与精细辨别、色觉有关的细胞。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74、视网膜中心有一卵圆形小点称(),其中央仅有视锥细胞,为视觉最敏锐处,称为()。

黄斑、中央凹

75、在眼底,视神经起始处呈白色圆形隆起称(),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盲点

76、眼球内容物有哪些?

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77、请叙述房水的流向。

睫状突产生房水,经后房、瞳孔、前房入巩膜静脉窦而进入眼静脉。

78、眼的辅助装置有哪些?

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

79、外耳包括:

耳廓、外耳道和鼓膜

80、中耳包括:

鼓室、咽鼓管

81、听小骨有三块,即:

锤骨、砧骨和蹬骨

82、骨迷路包括三个部分,即:

前庭、骨半规管和耳蜗

83、膜迷路包括:

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

84、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有(),膜迷路之中有()。

外淋巴液、内淋巴液

85、内耳的()是传导和感受声波的构造;()和()是位置和平衡感受器。

耳蜗,半规管和前庭

86、基底膜上的()是听觉感受器。

螺旋器(柯蒂氏器)

87、人类的味觉感受器是()。

味蕾

88、皮肤有四种基本感觉,即:

触-压觉、热觉、冷觉和痛觉

89.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包括()、()、()、()、()、()和()等。

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

90、垂体呈椭圆形,借漏斗与下丘脑相连。

分为()和()。

腺垂体神经垂体

91、垂体前叶(腺垂体)是远侧部为主,也包括极小的结节部,由腺上皮组成,可分泌:

促进骨骼生长的生长激素,分泌使以发育而具备泌乳条件的乳腺分泌乳汁的催乳素,以及黑色细胞刺激素和各种促激素。

92、肾上腺位于肾的上端,左侧为半月形,右侧为三角形。

分外周的皮质和内部的髓质,皮质可分泌: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调节代谢和参与应激反应

93、肾上腺髓质分泌: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和调节内脏平滑肌活动,对心血管起重要调节作用。

96、()是男性生殖腺,产生()和()。

睾丸精子男性激素

97、()为女性生殖腺,产生()。

卵巢卵泡

137、感受器的功能:

感受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应刺激并将之转换为神经冲动。

138、根据感受器所在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可分三类:

①外感受器②内感受器③本体感受器

139、眼的辅助装置包括:

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以及眶内的筋膜和脂肪等,对眼球起保护、运动和支持作用。

140、眼轴?

视轴?

通过前、后极的连线称眼轴由瞳孔的中央至视网膜中央凹的连线,与视线方向一致,称视轴。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

脑脊髓

2.脑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

脑干小脑间脑大脑

3.脑干包括:

延髓脑桥中脑

4.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

5.简述灰质的概念.

由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和树突构成.

6.简述白质的概念.

由各种功能不同的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聚集而成.

7.什么叫皮质?

在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的灰质.

8.什么叫髓质?

位于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的髓质.

9.什么叫神经束?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集合成束的神经纤维.

10.什么叫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除皮质外的其它处,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团.

11.什么叫神经节?

神经元的胞体在周围神经系统中集合在一起.

12.神经元的胞突可分为:

轴突数突

13.按突起的数目,神经元可分为:

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元

14.按功能,神经元可分为:

感觉运动中间神经元

15.什么叫突触?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特化的相接触的部位,是神经元之间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

16.脊髓有两个膨大,分别是:

颈膨大腰骶膨大

17.脊髓有()个脊髓节,即颈髓()节,胸髓()节,腰髓()节,骶髓()节,尾髓()节。

31812551

18.脊髓灰质前角内有()神经元的胞体;后角内有()神经元的胞体。

运动感觉

19.脊髓传导束包括:

固有束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

20.脊髓上行传导束主要有:

薄束和楔束脊髓小脑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

21.脊髓下行传导束有:

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

22.每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在()处合并后穿出椎管。

椎间孔

23.脊神经后根神经纤维的功能是()性的;前根神经纤维的功能是()性的。

感觉运动

24.在混合性的脊神经中含有四种纤维成分,即:

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

26.第Ⅱ对脑神经是();第Ⅴ对脑神经是();第Ⅹ对脑神经是()。

视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

27.仅含感觉纤维的感觉性脑神经有哪几对?

嗅神经视神经前庭蜗神经

28.仅含运动纤维的运动性脑神经有哪几对?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29.含混合性神经纤维的脑神经有哪几对?

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30.自主神经系统可分为: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31.三叉神经有三大分支,即:

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32.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达所支配的器官需经过两个神经元,第一个神经元称(),第二个神经元称()。

节前神经元节后神经元

33.脑和脊髓的表面覆盖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为:

硬膜蛛网膜软膜

36.脑脊液有哪些功能?

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调节颅内压

37.脑屏障由三部分组成,即:

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

38.脑的动脉来源于:

颈内动脉椎动脉

39.在延髓腹面,前正中裂两侧有纵行隆起,称:

椎体

40.在延髓橄榄体外侧的纵沟中,从上向下进出脑的脑神经为: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41.在脑桥和延髓交界处的横沟中,从中线向外侧的脑神经有:

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

42.中脑腹侧面有两条似柱状的隆起,称为:

大脑脚

43.动眼神经从何处出脑?

脚间窝

44.中脑背侧有四叠体,上面一对称();下面一对称()。

上丘下丘

45.上丘是()反射中枢;下丘是()反射中枢。

视觉听觉

46.在下丘的下方出脑的脑神经是:

滑车神经

47.延髓和脑桥在背侧的分界标志是:

髓纹

48.在延髓背侧面后正中沟的两侧隆起称为:

薄束结节楔状结节

49.在脑干有接受三叉神经传入冲动的三对神经核,它们是: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

50.什么叫脑干网状结构?

在延髓的中央部位,第四脑室底灰质及中脑中央灰质的前外侧有灰白相间的区域,其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网中散有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此区域称网状结构.

51.延髓的非脑神经核哪些?

薄束核和楔束核下橄榄核楔束副核

52.脑桥的非脑神经核有哪些?

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脑桥核

53.间脑主要分为()、()和()三部分。

丘脑后丘脑下丘脑

54.后丘脑位于丘脑的后外侧,包括()和()。

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

55.内侧膝状体是()传导通路上的中继核;外侧膝状体是()传导通路上的中继核。

听觉视觉

56.下丘脑是()的较高级中枢。

植物性神经

57.大脑半球以三个沟裂分成四个叶和一个脑岛,三个沟裂是:

中央沟大脑外侧裂顶枕裂

58.大脑半球以三个沟裂分成四个叶和一个脑岛,四个叶是: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59.请简述额叶背外侧面主要的沟和回。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60.请简述顶叶背外侧面的主要沟和回。

中央后沟顶内(间)沟

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

61.顶下小叶分为:

缘上回(环曲回)角回

62.请简述颞叶背外侧面的主要沟和回。

颞上沟颞中沟颞下沟

颞上回颞中沟颞下沟颞横沟

63.左右大脑半球由()相连。

胼胝体

64.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主要沟裂有哪些?

胼胝体沟扣带沟距状裂

65.距状沟和顶枕沟之间为()回;距状沟下方为()回。

楔回舌回

66.扣带沟与胼胝体沟之间是()回。

扣带回

67.扣带回自胼胝体尾端折转向前,一直延续到脑底的部分称为(),前端弯成钩形称为()。

海马回海马回钩

68.扣带回、海马回和海马回钩三者连成环,称为()。

边缘叶

69.什么叫边缘系统?

边缘叶与附近的皮质以及皮质下结构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

70.大脑基底神经节包括:

纹状体屏状核杏仁核

71.纹状体由()和()两部分组成.

尾状核豆状核

72.()是大脑皮质与下级中枢联系的通道。

内囊

73.侧脑室的前角位于(),后角伸入(),下角伸入(),中央部位于()。

额叶枕叶颞叶顶叶

74.大脑皮质第1躯体运动区位于()和(),包括Brodmann分区第()和()区。

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46

75.第1躯体运动区对骨骼肌运动的管理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其特点是: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左右交叉

身体各部分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而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

76.第1躯体感觉区位于()和(),Brodmann分区第()、()和()区。

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回312

77.大脑皮质的视觉区位于()和(),Brodmann分区第()区。

楔叶舌回17

78.大脑皮质的听觉区位于(),Brodmann分区第()和()区。

颞横回4142

79.大脑皮质的平衡觉区位于:

颞上回前方

80.大脑皮质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Brodmann分区第()和()区,又称()区。

额下回后部4445Broca

81.大脑皮质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称(),其症状为:

运动性失语症虽可发音,却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句子

82.大脑皮质书写中枢位于(),Brodmann分区第()。

额中回的后部8区

83.大脑皮质书写中枢受损称为(),其主要症状为:

失写症手的运动功能仍保存,但写字、绘图等精细动作发生障碍

84.大脑皮质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Brodmann分区第()。

颞上回后部22区

85.大脑皮质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称(),其主要症状为:

感觉性失语症能听到别人和自己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义,故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和正常讲话

86.大脑皮质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Brodmann分区第()。

顶下小叶的角回39区

87.大脑皮质视觉性语言中枢又称(),此中枢受损称(),其主要症状为:

阅读中枢失读症视觉无障碍,但不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

88.Wernicke区包括:

颞上回颞中回后部缘上回角回

89.反射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由()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0.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两类细胞组成: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91.本体感觉(深感觉)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到躯干、四肢的肌、腱、关节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其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后索形成上行的薄束和楔束。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束核和楔束核内,二核分别接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并发二级纤维在延髓的中线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称为内侧丘系。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此核接受内侧丘系的纤维;发第三级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93.本体感觉(深感觉)传导通路受损有何症状?

患者在闭眼时不能确定相应各关节的位置和运动方向,以及皮肤的两点间的距离辨别觉。

93.视觉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眼球视网膜的双极细胞,它接受光感受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冲动。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仍位于视网膜的节细胞,它接受双极细胞的纤维;发纤维在视神经盘处合成视神经,入颅后形成视交叉,再延续为视束。

视交叉中,仅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进行交叉;来自两眼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外侧膝状体,它接受视束的纤维,发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距状沟两侧的视区皮质。

94.一侧视神经损伤导致:

该眼视野全盲

95。

视交叉中交叉纤维损伤导致:

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96.视交叉中不交叉纤维损伤导致:

一侧视野鼻侧半偏盲

97.一侧视束及以后部位损伤导致:

双眼病灶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如左侧受损可使左眼的鼻侧半和右眼的颞侧半视野偏盲)。

98.瞳孔对光反射?

光照一侧瞳孔后,可引起两眼的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99.躯体运动传导通路包括:

锥体系锥体外系

100.皮质脊髓束?

由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发出的纤维组成,纤维经内囊后肢,中脑、脑桥下行至延髓的锥体,其中大部分纤维进行交叉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脊髓的外侧索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逐节止于同侧的前角运动细胞;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则在同侧的前索中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一般只到达胸髓,止于对侧的前角运动细胞。

101.锥体外系的功能?

1、协调锥体系运动功能。

2、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运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运动。

锥体系发起运动,锥体外系维持习惯性运动。

102.人体生命活动包括四个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103.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

  1.神经调节(nervousregulation)

  2.体液调节(humoralregulation)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104.静息电位?

细胞安静时即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105.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内电位较膜外(),即膜内带()电而膜外带()电。

低负正

106.极化状态?

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107.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正常时细胞内K浓度和有机负离子A浓度比膜外高很多,而细胞外的Na浓度和Cl浓度比膜内高很多,于是K和A有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扩散的趋势,而Na和Cl有顺浓度梯度向膜内扩散的趋势。

但细胞膜在安静时,对K的通透性较大,对Na和Cl的通透性很小,而对A几乎不通透。

因此由于K扩散到膜外,A则不能扩散而留在膜内,使膜外具有较多的正电荷,膜内有较多的负电荷,这就造成了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同时,由K扩散到膜外造成的电位差,又成为阻止K外移的力量,随着K外移的增加,阻止K外移的电位差也增大,当浓度差与电位差达到平衡时,膜对K的净通量为零,此时,膜两侧的电位差稳定于某一数值不变,即是静息电位,又称K平衡电位。

108.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或肌细胞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次快速而可逆的电变化,称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110.去极化?

当神经细胞或肌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受到一次短促的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膜内原有的-70—-90mV的负电位迅速消失,转而变成+20—+40mV的正电位,即由原来静息时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状态,总的电位变化幅度为90-130mV,这一过程称为去极化。

111.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当细胞膜上某一点受到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极化状态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高,超过对K的通透性,由于浓度梯度的推动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使大量的Na快速流入膜内,结果造成膜内电位反而比膜外为正,产生去极化。

膜电位经过短暂的去极化、反极化,又很快得到恢复。

因为神经纤维活动后由于离子泵的作用又将Na逐出膜外,并使膜内重新获得K,即恢复到原来状态。

因为钠-钾泵的活动都需要能量,因此,神经纤维复极化是个主动的代谢过程。

112.()、()、()三种组织均能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因此三者被称为可兴奋组织。

 

神经、肌肉、腺体

112.阈电位?

膜去极化至刚能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113.绝对不应期?

兴奋后在极短暂的一段时间内,即便是一个强的刺激也不引起神经组织产生兴奋。

115.相对不应期?

继绝对不应期后,阈值升高,需比正常阈值更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表明此期阈值有所升高。

116.有髓神经纤维的跳跃传导?

有髓神经纤维冲动的传导是从一个郎飞氏结传至下一个郎飞氏结,即使郎飞氏结一个接一个地兴奋,称跳跃传导。

117.突触传递过程与机制?

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小体时,Ca通道开放,此时膜对Ca具有通透性,使膜外浓度高于膜内的Ca流入膜内。

部分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

由于Ca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