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大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15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课大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十课大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十课大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十课大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十课大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十课大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十课大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十课大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十课大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十课大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第十课大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课大兵.docx

《第十课大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课大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课大兵.docx

第十课大兵

第十课大兵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掌握词语,结合具体情景恰当运用重点词语“摸索、不祥、声张、呼啸、拂晓、怪、使命、英姿勃勃、冲锋、率先”等。

2、结合具体语境,学习掌握本课句型。

3、把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按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表演、词语解释、联系上下文、举例”等方法掌握本课词语含义,尤其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段体会场面描写。

3、结合课文学习、搜集资料进行真实交际及书面表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书交流感悟,感受“大兵”在生死面前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德,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以成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词语、句型。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对句子及场面的理解,体会人物的形象。

3、积累感悟语言,体会排比句及省略号的作用。

难点:

感受作者通过场面描写来渲染人物性格、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与战士有关的资料

四、教学方法:

读书、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习为主。

五、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检查、学习词语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新词语,学会重点词语。

2、初步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军人有什么样的印象?

(生交流)曾经有这样一位入伍半年的新兵,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下,把自己身上所有保暖的衣物送给了他人,随后又在呼啸的暴风雪中与死神艰难地搏斗了数小时,最后他变成了一座冰雕,而车上的人都得救了。

他是谁呢?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兵。

(顺势板书)

二、新授

(一)检查词语学习情况。

1、听写展示词语。

(1)对于“学习提示”中“词语学习提示”的

(一)和

(二)部分,教师直接听写,两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听写本上。

(2)对于(三)和(四)部分教师说词义,学生听写该次。

(3)师生评议。

齐读词语。

2、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3、在具体的语境中用本课重点词语填空,感悟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摸索、不祥、声张、呼啸、拂晓、怪

(1)爸爸总爱帮助人,而且一再告诫我们不要(),起初,我觉得爸爸很(),但慢慢地我理解了爸爸的做法,以后每当我像爸爸一样做好事时内心很快活。

(2)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北风(),狗叫不止,给人一种()的感觉,塔里普老人手拿发出微弱光线的电筒()着朝羊圈走去,查看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便回屋睡觉了。

可是()时分,当他再来到羊圈时,眼前的景象竟把他吓呆了。

①自主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填。

②全班交流。

③齐读句子。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不认识及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3、同位合作朗读课文,互评。

4、默读、思考: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文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结合学生的回答,下节课重点讨论文中人物形象)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三题,教师巡视适时指导点拨。

1、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围绕3-4个词语创编一个语境,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

2、在练习本上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熟读课文阅读理解课文一

(1)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对比感受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从而感受大兵的无私和伟大。

2、随文学习新句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练习说话

全班交流围绕3-4个词语所写语段。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指名合作朗读课文。

1、指名学生开火车逐段朗读。

2、对于重点段或难读的段落全班齐读。

(二)默读全文,思考:

1、文中有哪些人物?

请就其中的一位进行评价。

(方法为:

先对选定的人物进行总体评价,然后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具体评价。

2、小组内进行交流,如组内有两名及以上同学对同一人物感兴趣,则互相补充争取对该人物进行全面评价,准备充分后进行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人物----大兵

①总体评价:

处处为别人着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他人的生命。

(舍己为人、大公无私;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等)

②具体体现:

把自己的羊皮军大衣、帽子、棉手套、棉袄毫不犹豫地给司机、老汉、少女、孩子用;拿靴子与“男人”的酒交换,让所有的人饮口酒驱寒;当发现车子下滑时毫不犹豫用自己的躯体挡住车,使车不至于掉入悬崖,最后变成一座冰雕。

③教学方法:

生找相关语句(读出来),谈感受,有感情朗读。

④学习句型:

当大家望着已变成冰雕的他,不禁会想些什么?

由此引出句型:

也许,他没有声张,是怕人们惊慌混乱,使车厢内重量失衡,车向悬崖滑得更快;也许,他发出过警告,但沉睡的人们没听见。

运用几个“也许”,既是对客观现实的陈述,也是一种设想,但是否真实已经不重要。

这是一种陈述的艺术。

例:

也许你是对的,也许他是对的,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生仿照例句说话并写话。

(2)人物----“司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①总体评价:

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想,全然不顾别人的死活)

②具体体现:

司机不肯去求援,怕离开车后冻死在路上;男人和女人想要出钱买大兵的棉袄和大头靴;男人和大兵交换物品时又灌一大口。

③教学方法同上。

4、小结:

大兵的无私无畏让我们肃然起敬,痛惜不已;一些自私自利的人们让我们唾骂指责。

此时如果有机会到大兵的墓前,你会对他说什么?

(或者:

你有机会见到车上的自私自利的人,你会说些什么?

三、课堂小结

依据学生对问题的探讨进行小结。

作业布置:

1、小练笔:

大兵,我想对你说-----(或者:

要买棉袄、皮靴的男人我想对你说----)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阅读理解课文一

(2)

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场面描写,进一步体会大兵在生死面前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德,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以成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测词语,练习用所学句型说话。

2、指名汇报小练笔内容。

二、新授

(一)示范引路,感知场面。

1、师:

仔细读完课文后,我们的脑海中便会呈现出一个个场景,每一个场景中有人物动作,有人物对话,有心理活动。

如当我们读到“后来那年轻的母亲哭了。

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青到于是兵又默默地脱自己的棉袄,在人们的注视下,他走到那位年轻的母亲身边,帮着她,用自己的棉袄将她的孩子抱起来了……”这段文字时,脑海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母亲抱着孩子,孩子快不行了了,母亲无奈地痛哭,周围的人有的在叹气,附和着说天气这么冷,孩子十有八九是没救了;有的在抱怨说司机是怎么回事,去了这么久不回来,还不是跑了;有的人在骂骂咧咧……这时只有大兵不抱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这位母亲。

(1)通过这个场面的再现,可以感受大兵和周围人态度和动作截然不同,从而更加突出大兵的高尚品德和无私无畏的精神。

(2)这个场面描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把周围人的表现罗列出来,除了可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外,更加突出大兵的高大形象。

(3)这个场面描写中多处出现省略号,有的代表的语言的省略,有的代表的动作行为的省略,这样写可以给读者留下揣摩、思考、补白的空间。

(4)有感情朗读这部分内容。

(二)自主探索,感知场面。

1、生自主感知:

文中多处语言我们都可以把它还原成一个个场面,仿照以上场面语言的分析,自主从文中感知场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小组交流,互评。

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第五题。

1、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

文中的大兵无私地将自己的衣物给不相识的人用,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下滑的车体,从而挽救了别人的生命。

他的做法让我们敬佩,他的品格让我们折服,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其实大兵是千千万万军人的缩影,在战时,他们出生如死,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在和平时期,他们又都默默地奉献着,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到哪里去。

他们高尚的品质和精神风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向大兵学习,向军人学习!

作业布置:

1、小练笔:

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场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2、预习课文二。

第四课时阅读理解课文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和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功”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课文一《大兵》让我们感受了军人在困难面前、在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是怎样挺身而出的。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与军人有关的话题,进一步感受军人吃苦耐劳、用于献身的精神。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检查词语学习情况。

1、大屏出示,指名学生认读。

2、朗读含有生字词的句子:

(1)长江百年不遇的洪峰将荆江大堤冲开了一个大溃口,几千名官兵日夜兼程奔赴溃口处,去执行天大的使命。

当他们从大卡车里跳下来沿街冲锋时,当他们扛着土包加固大堤时,他们根本没时间和自己的亲人打招呼。

(2)当遇到更大的险情时,团长和政委率先跳进水中,为战士们开路。

战士们用肉的身躯铺成了两条传送带,当他们运完最后一批沙土包后,大家手挽着手,一张张英姿勃勃的脸上刻满了自豪和骄傲。

(1)自由朗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朗读。

(3)全班齐读。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2、指名合作朗读课文,师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3、小组内交流所圈画的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师就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点拨。

(三)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1、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1998年的洪灾是空前的?

(2)战士们是怎样实践“我们是人民的儿子,哪有儿子不孝敬父母!

”这句名言的?

(3)如何理解“这是真正的大功!

它将安宁与平常不声张地交还给还在享受平常与安宁的人,不使他们觉察到灾难曾与他们擦肩而过。

”这两句话的?

(4)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小组内讨论解决。

3、全班汇报。

三、课堂小结

面对“最可爱的人”你由衷地想说些什么?

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词语,围绕3-4个词语写一段意思明确话。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解放军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例。

第五课时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

1、运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真实交际。

2、进一步感受解放军战士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交际。

情境1:

在和平时期,解放军战士总是默默地奉献着,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奔赴到哪里去。

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并结合从电影、电视、新闻报导中,列举解放军战士为人民做得好事。

1、在小组内交流,将事情讲述完整,同时学会倾听,善于从同学的表述中捕捉主要信息。

2、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3、小结。

情境2:

由解放军战士感人的事迹中,你能体会到在他们身上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精神吗?

1、小组内互相说说。

2、全班交流,师板书学生总结的词语或句子。

3、全班齐读。

情境3:

解放军战士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如何向他们学习?

1、小组内互相说说。

2、全班交流,师板书学生总结的词语或句子。

3、小结。

二、创编情景,感受伟大。

要求:

根据刚才同学们交流的有关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所做的好事,小组内商讨选择一件最能打动人的事例进行表演。

小组:

讨论交流、确定事情、合理分工、模拟表演。

全班:

最富有表现力的小组在全班进行表演,师生评议。

作业布置:

记录一个感人的解放军战士的故事。

第六课时写作

教学目标:

运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有关场面的写作。

教学过程:

一、交流文中感受到的场面。

师:

学习《课文一》时,曾让同学们把文中语言还原成一个个场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下面我们来交流大家所感受到的场面:

1、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即小练笔内容)。

2、师生评议。

3、师提示:

场面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由一定的人物组成的生活画面。

我们把这个生活画面记录下来就是场面描写。

二、交流生活中感人或危险的场面。

1、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被一些事情所感动,有的虽然过去很久却仍历历在目。

请仔细回忆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说给同桌听。

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一些十分危险的场面,也许已经过去回想起来却心有余悸。

请仔细回忆让自己深感危险的场面,说给同桌听。

三、进行写作。

写一段话,描写一个令自己十分感动的场面。

(或是描写一个十分危险的场面)

1、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当时的环境、事情发生的过程、人物的活动等写清楚。

2、字数在200字左右。

3、学生进行写作,师巡视指导。

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