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229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docx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

高品位的人看过来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

史上最杰出的15位女画家,都是谁?

转载自:

书画超市(zgshcs)编辑:

学妹

高砜高砜(1873-1914),字德华,号蕴姗。

浙江秀水人。

高火奎之女,郭似曛之妻。

幼承家学而擅画。

山水松秀隽逸,花卉秀雅温润,画风略近海派。

【名称】清高砜荷花图【年代】清代【简介】扇面,纸本,水墨,淡设色,纵17.8厘米,横51.1厘米。

(日)私人藏。

图中以没骨法画水中荷叶、芦叶,荷花粉色,荷叶宽大、圆满,随风摇曳。

造型简洁、描绘概括。

自左边而出的长条芦叶、杂草残荷,皆一笔画成。

设色艳而不俗、浓而不滞,清逸雅致。

而且趣味高雅,绝无尘俗气。

慈禧慈禧(1835-1908),姓叶赫那拉,咸丰帝妃子,后因子即位为同治帝,而晋封为皇太后。

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之后掌握朝中实权达48年之久。

艺术上具一定才能,尤其工于花卉,可以从她传世的两幅牡丹图中看出。

【名称】清慈禧牡丹图【年代】清代【简介】立轴,纸本设色,纵88.5厘米,横39.5厘米。

私人藏。

这幅牡丹图以典型的工笔淡彩技法绘出花、叶,老枝及地面兰草没骨写意而成。

设色清雅,浓淡相宜,线条圆润。

叶片俯仰具动势。

构图具有节奏感。

蒋淑蒋淑(生卒年不详),字又文,江苏常熟人。

蒋廷锡女,华亭王敬妻。

其父蒋廷锡官至大学士,闲暇之余以逸笔作写生花卉,机趣天然。

蒋淑自幼秉承家教,亦以擅绘花鸟著称。

蒋淑不仅在笔墨技法上趋同于蒋廷锡,创作选材上亦同于其父。

清,蒋淑《丰盈和乐图》扇,纸本,设色,纵19.5cm,横5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题“淑谨画”。

钤印2方,模糊不辨。

蒋廷锡题:

“丰盈和乐。

雍正三年五月四日赐扇命女淑写此。

青桐居士廷锡识。

”钤“蒋廷锡印”、“青桐居士”印。

雍正三年为1725年。

蒋淑不仅在笔墨技法上趋同于蒋廷锡,创作选材上亦同于其父。

在此柄雍正皇帝赐予其父的扇面上,蒋淑精心地绘二只麻雀怡然自得地立于沉甸甸的麦穗上,寓意丰年人和,国泰民安。

蒋淑的花鸟画俨然已超脱了一般闺阁画家以花卉写个人小情调的境界。

陈书陈书(1660-1736年),清代女画家。

字南楼,号上元弟子、南楼老人。

秀水(今浙江嘉兴)人。

太学生陈尧勋长女。

乾隆元年(1736年)恭遇覃恩封太淑人。

她因官至刑部左侍郎的长子钱陈群的力荐,而成为历史上作品入藏宫廷最多的女画家。

陈书的创作题材广泛,人物画为严谨精细的工笔重彩画,山水和花鸟画为讲求笔情墨韵的文人写意画。

传世作品《梅鹊图》、《防陈道复水仙图》、《南楼老人人物花鸟图》。

【名称】清陈书梅鹊图【年代】清代【简介】立轴,纸本,墨笔,纵106.6厘米,横42.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写二鹊正栖于梅树老干之上,啾啾呜叫。

梅干造型奇特,与上方之倒垂梅枝呼应,用笔洗练,以水墨晕染枝干,淡墨写花,浓墨点萼,古趣盎然。

二鹊用笔细致却又遒劲有力,墨彩渲染出鸟羽的不同质感。

画面雅致清丽,韵味悠长。

款识“丙中秋日,摹家白阳笔意,女史陈书”。

另有潘静淑题的五言绝句一首。

【名称】清陈书岁朝丽景图【年代】清代【简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轴为七十六岁所作。

此图为雍正乙卯(1735)新春上元节供花写生之作,画面展现春暖花开,岁首迎新之喜气。

画中盆景将数种花株移于瓷盆之中,并依高低比例与花色特性交错植栽,为插花与盆栽艺术之完美结合。

石表寿,加水仙、天竺,为“天仙拱寿”;旁搭百合、柿子、灵芝、苹果,另有“百事如意”、“平安如意”等寓意。

金礼赢金礼赢(1772—1807),清代女画家。

字云门,号五云,浙江山阴(绍兴)人,晚居钱塘(今杭州)。

嘉兴王云继室。

幼娴翰墨,志趣高远。

凡人物、仕女、界画楼室、山水、花卉,悉能匠心独运,妙夺古人,尤精画佛,庄严妙丽。

传世作品有《观音图》。

【名称】清金礼赢观音图【年代】清代【简介】立轴,纸本设色,纵111.6厘米,横44.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图中画观音坐在狮子身上,注视着在地上玩耍的善财童子。

观音神态静穆,面部略加烘染,衣纹线条流动,已含人间生活气息。

用笔工细,观音衣纹及狮子,均有淡墨勾线,长发浓墨,颇为醒目。

观音、童子、鹦鹉三者神态相互呼应,整个画面呈清淡高雅之气,是观音绘画题材中的佳作。

周淑禧周淑禧(1624-约1705),明代女画家,一作周禧,号江上女史、江上女士,江苏江阴人。

荣起(1600-1682)次女,淑祜妹,姐妹师事文俶。

工画花鸟草虫,用笔如春蚕吐丝,设色鲜丽,气韵生动。

文俶有《本草千种》稿本,祜、禧分临成绝品。

禧重视写生,兼工佛像人物,擅写观音大士,心通意彻,非师受所可思议。

陈继儒谓其“十指放光,直造卢楞伽、吴道子笔墨之外”。

又赞叹其花鸟画云:

“花有露,鸟有声,能令造化无权,有此才女,使人不复羡谢家也。

”按《历代画史汇传》云:

“淑禧、淑祜或作禧、祜。

”因以其落款或用全名或用单名,随意题之也。

《名人书画集》载顺治十一年(1654)禧、祜合作芙蓉扇,即用单名,年八十余犹画不倦。

传世作品有《鸠雀先春图》轴、崇祯十二年(1639)作《茶花幽禽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清顺治十一年(1654)作《芙蓉草虫图》扇面图录于《名人书画扇集》第十册;《花果图》屏、《大士三十二应身像》册、康熙九年(1670)作《罗汉图》十联幅藏故宫博物院。

【名称】明周淑禧茶花幽禽图【年代】明代【简介】立轴,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26.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周淑禧,明代女画家。

一名禧,号江上女史,江阴周荣起次女。

能诗善画,工画花卉,常取家禽以为写生。

传世作品有《茶花幽禽图》《芙蓉草虫图》等。

画中山茶花枝倒挂,弯曲有致,一只彩禽停在短枝之上,正向下张望。

画法工整细腻,有宋人意韵。

构图以疏秀见长,上下两丛茶花相为呼应,使画面均衡之中又见俏丽。

罗芳淑罗芳淑,生卒年未详。

清代女画家。

字香雪,一字润六,江苏扬州人,一作安徽歙县人,侨居扬州。

扬州画派著名画家罗聘之女,擅写梅,时人称为“罗家梅派”。

传世作品有《梅花图》等。

【名称】清罗芳淑梅花图【年代】清代【简介】册页,墨笔,纵26.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册共六开,或以浓淡墨作梅树枝干,用白描淡墨画花,浓墨点蕊,疏朗秀挺;或用胭脂作没骨梅,加以白须黄蕊,冷艳奇丽;或用粗笔画枝干,白描钩勒花朵,填以白彩、红蕊,雅致秀丽。

在此选录其中红、白梅各一开。

恽冰恽冰,生卒年不详,清代著名女画家,活动于清熙中期至乾隆初期,字清于,武进(今江苏常州)人。

清初画坛“四王吴恽”中恽南田家族的后裔。

她自幼潜心于花鸟画创作,不仅整日观摩家中所藏恽南田的画作,掌握表现技法,而且常观察房前屋后的花草、虫蝶,从中汲取大自然赋予的创作灵感。

成年后,嫁同郡毛鸿调为妻。

清吴德旋《初月楼续闻见录》记载他们“筑小楼,夫妻吟诗作画以老焉”。

婚后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助于恽冰的艺术日臻成熟。

他与以擅勾染闻名的马荃合称为清代女性画坛又绝。

基花鸟画注重逼真写实,造型生动传神。

花瓣常以水墨着色晕染,通过灵动多变的用笔,把墨、色与画中的形象完全融为一体;茎枝、叶筋以娴熟的笔力一笔勾就;叶片注重阴阳向背的处理关系,颇具立体感。

恽冰存世的作品很多,有故宫博物院藏《蒲塘秋艳图》、《华春双艳图》、《南山佳色图》、《紫藤月季图》、《紫霞朱帐图》;上海博物院藏《春风鸜鹆图》及广州市美术馆藏《南山秋艳图》。

【名称】清恽冰蒲塘秋艳图【年代】清代【简介】纸本,设色,纵127.7cm,横56.6cm。

故宫博物院藏。

款题“蒲塘秋艳,抚南田公本,女氏恽冰。

”钤“恽冰”、“清于”印。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刻画了蒲塘秋日的丽景.。

整幅运用没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点就,荷花则以粉红色点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晕开,色阶层次丰富,色调深浅过度自然,真实地展现出花瓣清淡雅丽之美。

李因李因(1616-1685),清代女画家。

字今是,又字今声,号是庵,又号龛山逸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留寓海宁。

画家葛徵奇之妾。

她能诗能画,善山水、花鸟,亦工芦雁。

画得陈淳之法,多用水墨,苍劲无闰阁气。

其夫每加以题跋,常云:

“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

”可见其花鸟画在山水画之上。

葛去世后,李因以卖画为生。

有《竹笑轩吟草续稿》存世。

传世作品有《菊石鸣禽图》、《芙蓉鸳鸯图》等。

【名称】清李因芙蓉鸳鸯图【年代】清代【简介】纸本,墨笔,纵115厘米,横47.3厘米。

现藏上海博物馆。

该画以竖构图表现池畔一隅,景致于深阔中见清逸,画的下方,几缕淡淡的游丝线勾出透明的水域,一对鸳鸯仿佛边游边聊着。

画的中上部,从画外探进来的芙蓉花占了画面三分之二多,一枝俯垂,一枝上扬,俯仰之间既各得其韵,又彼此呼应;芙蓉花是用白描法淡墨勾勒而成,花朵之间的摆布迎让有序、相辅相成,毫无刻意造作之气,线条使转流畅,给人以运笔迅疾之感;叶子用没骨法点饰,大小、浓淡适宜,层次分明,墨色明透清亮,且叶筋勾勒得劲健挺拔,淡墨写出的几缕蒲草叶点缀其间,与花的团叶互为映衬,又于疏密中见丰富。

水面上,两只鸳鸯相拥着游向接近水面的花,大概是雌鸳鸯嗅到了花香发出惊叫,引得雄鸳鸯回头观望,那温柔的神态充满爱意。

鸳鸯的造型生动、准确,羽毛勾勒后用淡墨晕染,笔触细腻,墨分五彩,虽未着色却显现出绚丽华滋的富贵之气。

纵观全画,作者以构图的疏朗与简括,笔墨的简洁与精劲,营造出花开季节游禽恬淡安闲的状态,进而通过诗画的意境传达出一种浪漫气息。

同时,画面的空明与洁静,也体现出作者高超的笔墨功夫。

此画款题:

“庚戌春日海昌女史李因画。

”下钤“李因之印”朱文印、“今生氏”白文印。

庚戌为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

据记载,此画曾为近代画家吴湖帆收藏。

马荃马荃,清代女画家。

字江香,江苏常熟人。

元驭(1669-1722)女(一作元驭孙女),逸妹。

龚克和妻。

工花卉,妙得家法。

其夫亦工书、画,偕游京师,以绘事给衣食,颇怡。

夫亡归里,绸缠染翰,饮冰茹茶,而名益高,四方以缣素兼金求画者益聚。

常蓄婢数人,悉令调铅杀粉。

而琴川多贵游士女,皆来求授指法。

时常州恽冰画以没骨名,而江香以勾染名,江南人谓之双绝。

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作花卉草虫册十二页,乾隆四年(一七三九)作琳池草虫扇。

传世作品有《牡丹桃花图》轴,藏南京博物院。

1922年文明书局出版《马江香花鸟画册》影印本。

【名称】清马荃苍松寿带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椒文椒(1569—1634),明代女画家。

字端容,江苏苏州人。

文徵明玄孙女,文从简女。

嫁于同乡赵均。

性聪颖,擅画花卉草虫,钩勒精细,鲜妍生动,信笔点染,皆能得性情。

摹内府本草千种,千日而就。

又能苍松怪石,兼工仕女。

传世作品有《萱石图》、《花鸟图》等。

【名称】明文椒萱石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金笺纸本,设色,纵130厘米,横42.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马守真马守真(1548-1604年),明代女画家、诗人。

小字玄儿、月娇,号湘兰,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秦淮名妓。

她聪颖机敏,能诗擅画,又轻财重义。

其往来于文人墨客间,尤与文士王稚登(字伯谷)最为友善。

马守真以画兰之精、画兰之专而名扬江南,因此自号“马湘兰”。

其作品不注重对兰之外在形态的细致刻划,而重在通过对兰的描绘抒发内心之逸气。

其笔下之兰具有脱俗的飘逸之气与野趣,与男性文人画家,尤其是“吴门画派”中文徵明等人的花卉有着更多的相近之处,反映了妓家对男性文人画家的迎合性及师承性。

【名称】明马守真素竹幽兰【年代】明代【简介】立轴水墨纸本110×38厘米

钤印:

马湘兰印(白文)、守真玄玄子(朱文)、百镜斋珍藏印(朱文)、铭山珍藏(朱文)、一日千载(朱文)

管道昇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德清县茅山村(今属干山乡)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

元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

擅画墨竹,笔意清绝。

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

著《墨竹谱》1卷。

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

元仁宗尝将赵孟頫、管道升及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曰:

“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

【名称】元管道昇烟雨丛竹图卷【年代】元代【简介】《烟雨丛竹图》卷,纸本,水墨,纵23.1厘米,横113.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竹子用中锋淡墨为之,竹叶均向上趯,笔墨淡雅,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构思巧妙,款署:

“至大元年春三月廿又五日,为楚国夫人作于碧浪湖舟中。

吴兴管道昇。

【名称】元管道昇水竹图【年代】元代【简介】立轴,纸本,墨笔,纵87.1厘米,横28.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中写修竹两竿,奇石玲珑,新篁丛生。

修竹高低有致,一作浓写,一作淡绘,墨色变化丰富,竹叶下笔略带藏锋,撇出先重后轻,叶尖笔锋突出,较为尖利。

奇石略以淡墨勾绘,以皴笔点苔加以渲染,有清新湿润之感。

画面疏秀空灵,韵味悠长。

宫素然宫素然,南宋时贵州镇远人。

一说镇阳(今河北正定县)人,生卒年不详。

女道士,杰出的女画家。

生活在南宋高宗(公元1127-1162年)时代。

她以白描人物画见长,创作有传世名作--人物长卷《明妃出塞图》,在画中寄托了她忧国忧民的情怀。

该画于清朝咸同年间流入日本。

【名称】南宋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年代】宋代【简介】卷,纸本,水墨,纵30.2厘米,横160.2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关于此图的作者及时代,学界颇有争议。

此画的构图与人物造型与张踽的《文姬归汉图》极为相似,图中绘西汉元帝时宫女王嫱(字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子,与随从行出塞外的情形。

寒风迎面,景色荒凉,人物形象刻画极为真实生动,笔墨技巧纯熟,线条勾画细致流畅,以淡墨稍染衣褶、马体,粗笔淡墨,几笔便写出塞外苍茫萧瑟的环境特点。

人、犬、马的动作体现出风之肆虐呼啸,也反衬出王昭君镇静、从容的精神面貌,是一件难得的传世佳作。

款署“镇阳宫素然画”,款上钤朱文大印“招抚使印”,图上钤有“笃斋审定”、“竹林书屋”、“棠村”、“蕉林书屋”、“蕉林居士”、“蕉林梁氏书画之印”、“归安陆学源笃斋收藏”、“学原长寿”、“伯鸾后人”、“壶公经眼”、“剑泉平生癖此”、“完颜景贤精鉴”、“景氏子孙宝之”、“学源过眼”、“冶溪渔隐”等鉴藏印记。

卷末拖尾有陆勉、张汤、张宁题跋,它是一件经金代至清代收藏有绪之珍品。

书画超市授权发布转载文章不代表学术中国立场学术中国「民间第一学术共同体」订阅号:

xueshuzhongguo合作微信:

guozede1022官方网站:

投稿邮箱:

23283940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