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2259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docx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

  篇一:

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大小及设计标准

  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大小及设计标准

  中央空调出风口历来讲究“以藏为美”,无论是侧送风还是下送风,都能顺其自然地隐藏在局部吊顶中,远远看去就像一件艺术品,非常符合现代人的装潢品味。

由于室内一般只能看到中央空调的出风口,所以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大小至关重要,如果设计不合理那么后续会造成视觉上的污染,并且给使用带来很多的麻烦。

  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是多少

  与传统柜机、壁挂机不同,由于与室内装修同步进行,并且室内机隐藏安装在吊顶里,所以中央空调出/回风口尺寸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在实际设计安装过程中,它需要根据家居装饰,进行灵活的变通,出/回风口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机容量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是,出风为15cm*60-100cm,回风为26cm*60-100cm,检修口为35cm*35cm,出风、回风的宽度基本能定,但长度要根据室内机的长度和装修环境来合理设计。

  中央空调出风口设计标准

  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机容量的大小,如果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过大,风管过长,则气流速度就会下降,从而影响空调使用效果;如果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选择过小,则气流速度会变大,从而导致风直吹人体上引起的不适感,还有可能导致噪音过大。

  中央空调送回风方式主要有侧送下回、下送下回、侧送侧回三种,由于中央空调回风口的风速一般大于出风口,所以风量一定时,回风口面积要比出风口的大。

另外,中央空调出风口处最好不要设置灯槽,很容易阻挡热气流到达人员活

  动区域,影响制热效果。

  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并没有一个行业规定的标准,它需要根据用户房型、使用需求、室内装饰等因素来个性化设计,这就需要用户慧眼识珠,选择一家设计技术过(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硬的中央空调安装公司,内外兼修的设计与安装,才能赋予中央空调美观与功能并存的动人魅力。

  篇二:

风口风速选择规范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

  作者:

admin来源:

本站原创时间:

20xx-01-04浏览次

  数:

576【大中小】【复制】【打印】

  1、风管内的风速

  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45db(a)。

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4~7m/s,支管风速为2~3m/s。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2、出风口尺寸的计算

  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2~5m/s。

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4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2~2.5米每秒。

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每个风口在20~25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500立方米左右。

  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

  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4m/s,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2m/s,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1.5m/s。

  4、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

  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3m/s,风管计算公式:

所选设备风量÷3600÷风速=风管截面积同时注意保证风管:

长边÷短边≤4一般不要>4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风口的选择:

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积注意:

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

  5、计算风管尺寸

  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

  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

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0.08-0.15mmh2o/m,回风管0.06-0.1mmh2o/m作为基准。

  6、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

  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7、风压估算

  如弯头、三通、变径等较少的情况下每米损失4pa左右。

如弯头、三通、变径等较多的情况下每米损失6pa左右

  8、接风管的风盘的风口设计

  1)第一个送风口与风盘的出风口的距离要适当;2)带有两个出风口的风盘送风管要变径;3)风盘的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要适当。

(≤5米)9、风口的选用.

  ①新风口,送风口用双层百叶风口②回风口用格栅风口③排风口用双层百叶

  ④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层百叶,不能用散流器。

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带调节阀的双层百叶。

/

  表1.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

  表2、风管道内的风速

  /

  表3.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

  篇三: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

  目前,家用中央空调有如下四种基本方式:

  1、分体多联机空调系统

  2、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3、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加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4、分体式风管机空调系统。

  为配合我院“住宅设计导则”的编制,加强设计质量管理,提高住宅设计质量,特编制本导则,望暖通专业设计同志在试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资料,并反馈我总工办,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本导则,精益求精,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在编制过程中征求周姜象,顾锡等同志的意见,并承蒙吴有筹高工的审阅,在此表示感谢。

  家庭中央空调设计导则

  1总则

  1.0.1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夏热冬冷地区的各类住宅建筑,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的家庭中央空调的设计。

1.0.3空调设计时,除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家用(商用)中央空调

  用于住宅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制冷量在7-80kw范围内,带集中冷热源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2.0.2空调风系统

  空气经冷热、过滤等处理的送回风系统。

  3设计参数

  3.1室外气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xx版)附录表和《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采用。

  3.2室内空气质量

  3.2.1冬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18~22℃;室内工作区风速〈0.4m/s;新风换气次数1.0次/h;

  3.2.2夏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24~26℃;相对湿度〈65%;室内工作区风速〈0.5m/s;新风换气次数1.0次/h

  3.2.3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应小于0.15mg/m3

  3.2.4通风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至主要房间的噪声级应小于46db(a)。

  4空调设计

  4.1负荷计算

  4.1.1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法估算确定。

  

(1)冬季采暖负荷指标为:

单层住宅80~105w/m2多层及高层住宅45~70w/m2

  

(2)夏季空调负荷指标为:

80~90w/m2,在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分项简化计算,分项内容包括围护结构、人员、设备、灯光、食物和新风,其中围护结构负荷可按经验指标估算,也可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xx)表5.0.5中的限值套用;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均应对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并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xx版)中5.2.13条规定。

  4.1.2每个房间的空调末端设备选择时,必须考虑邻室不空调时的内隔断形成的负荷。

  4.1.3在选择冷热源时,总冷热负荷不应包括内隔断形成的冷热负荷。

  4.1.4在一般情况下,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空调冷负荷均大于冬季热负荷。

因此,冬季热负荷可采用夏季冷负荷乘上经验系数而定,经验系数一般以0.5~0.7选取。

  4.2系统设计

  4.2.1每个住户必须单独系统,独立计量,独立控制。

  4.2.2家庭中央空调系统必须设有新风。

新风量为1次/h换气。

  4.2.3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变频或具有节能效果的变容量控制的空调系统,变频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强度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2.4采用分体多联机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2.4.1同一系统中,需同时供冷和供热时,应选择带有热回收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4.2.4.2制冷剂管道另件配置,系统控制设备的选择,系统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均应符合厂家的技术要求。

  4.2.4.3在有强裂振动的房屋和有地震地区的住宅不宜采用分体多联机空调系统,当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时,必须将系统安装牢固和采取可靠的防振措施。

当制冷剂管道穿变形缝时必须设伸缩装置。

  4.2.4.4设计多联机空调系统时应遵循我院编制的暖通设计统一技术要求《一拖多空调系统设计》(20xx年总工办)的规定。

  4.2.4.5当制冷剂采用R410a时,其管壁厚度应按产品要求,适当加厚。

  4.2.4.6新风系统宜采用铝合金的显热回收的新风换气机。

  4.2.5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4.2.5.1适用于大中型住宅小区,高层公寓和大型别墅区。

  4.2.5.1.1选择机组时应对设计状况(包括干湿球温度和进出水温度)的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修正。

  4.2.5.1.2根据冷负荷和冷却水温差(5℃)计算确定水源热泵系统的循环水量,并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按下列情况选取:

  1、系统循环水量小于13l/s时,同时使用系数取0.9

  2、系统循环水量为13~19l/s时,同时使用系数取0.85

  3、系统循环水量大于19l/s时,同时使用系数取0.65~0.7

  4.2.5.2水源的水温应在13~35℃之间,水量应满足空调负荷的需要。

水质应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4.2.5.3当采用地下水时,必须遵循当地政府允许,并要注意回灌,保护地下水水质不被污染。

  4.2.5.4当采用江河湖海之水时,必须对水质进行处理,保证空调系统及设备的运行安全。

  4.2.5.5水源热泵机组应加强防振,隔声处理,对于隔声要求较高的房间应选用分体式水源热泵机组。

以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的有关规定。

  4.2.5.6新风系统宜采用铝合金显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4.2.5.7对于水环式水源热泵系统的冷却塔宜选用闭式冷却塔或开式冷却塔加板式热交换器和水过滤器。

  4.2.5.8系统辅助加热设备宜优先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城市热网供热,冷却塔应选用阻燃型冷却塔,冷却塔应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烟囱,避免飘水和噪声污染环境。

当太阳能加热不够时,宜采用锅炉加热或电加热,并配有适当的自动控制,当水温≤14℃时,即启动电加热或锅炉加热,以节约运行开支。

  4.2.5.9循环水泵选择应根据系统水力计算决定,对于大中型系统应设备用泵,小系统可以不设备用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