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2295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docx

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二附解析

2019-2020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

(二)附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完成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C.该行星温度太低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3.下图是某天体系统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天体系统共有四级

B.图示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是银河系

C.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D.图示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是人类目前能够观测到的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

4.2008年12月1日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木星是月球的卫星

B.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关系的是()

6.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金星凌日”的是()

7.除金星外,还可能形成“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是()

A.火星B.木星C.水星D.天王星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显示:

2016年3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爆发了一次X2.2级耀斑(X为最高级别)。

据此完成8~9题。

8.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回答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许多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

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美国遭飓风袭击

9.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回答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A.10年

B.11年

C.21年

D.111年

10.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如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2014年10月28日,出现了11年来最大的太阳黑子,网民称清晰可见。

下面图甲为1940年-2000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图乙为太阳黑子年均数量图。

据此完成11题。

11.读图回答,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在南北极形成极光

C.产生“磁暴”

D.诱发自然灾害

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

完成12-13题。

12.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ⅠB.冰期ⅡC.冰期ⅢD.冰期Ⅳ

13.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Ⅲ时期()

A.温带自然带北界偏南

B.山地雪线上升

C.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

D.全球降水增加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

读图完成14~16题。

14.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B.鸟类C.两栖类D.鱼类

15.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中生代C.元古代D.新生代

16.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

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A.爬行动物时代B.哺乳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8.地层④~①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所示的①②③圈层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0.关于图中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②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③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圈层

D.①圈层是内外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甲圈层的特点是()

A.连续而规则B.连续而不规则C.规则而不连续D.不规则而连续

22.活跃而不独占空间的圈层是()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

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

喜羊羊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完成23~24题。

23.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24.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中新网2018年12月17日电,印度尼西亚当局表示,苏拉威西岛北部的索普坦火山16日早上两度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7500米。

读图,回答25题。

25.索普坦火山物质来自()

A.地球表面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上地幔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道题,共50分。

26.读下图,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

G____A____H____(3分)

(2)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

____、____。

(2分)

(3)小行星带位于____和____(填字母)轨道之间。

(2分)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____向____,而且轨道面几乎在____,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分)

(5)行星H与地球相比,不能产生生命物质条件最主要的原因表现在_____。

(2分)

27.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是西部__________,东部__________;北方_____,南方__________。

内蒙古西部和_____地区最多,_______最少。

(6分)

(2)由材料二分析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向_______递减。

(2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地面状况等。

(4分)

28.下图所示的是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地层按照由早到晚形成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

(2)①和②是否属于同一地层_________。

(1分)

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图中最有可能是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层是哪几层?

_______________。

(1分)

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9.读四大地球圈层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圈层名称。

4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①圈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1分)其主体是________,(1分)试描述①圈层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及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③圈层是由________及其________组成,占有________圈层(填序号)的底部、________圈层(填序号)的全部和________圈层(填序号)的上部。

(5分)

2019-2020新教材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单元双基训练卷

(二)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完成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答案】C

【解析】由距地球仅40光年这一信息,可推断“水世界”类地行星位于银河系。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C.该行星温度太低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中的温度太高,说明该行星距恒星较近,类似于太阳系中的水星。

3.下图是某天体系统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天体系统共有四级

B.图示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是银河系

C.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D.图示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是人类目前能够观测到的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

【答案】B

【解析】该图所示有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级天体系统;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在地月系范围之内。

4.2008年12月1日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木星是月球的卫星

B.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

【答案】C

【解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大,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关系的是()

【答案】D

【解析】地球包含在太阳系之内,太阳系包含在银河系之内,而太阳系与河外星系不存在包含和被包含关系。

6.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金星凌日”的是()

【答案】C

【解析】出现“金星凌日”现象时,太阳、地球、金星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金星在太阳的同一侧。

7.除金星外,还可能形成“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是()

A.火星B.木星C.水星D.天王星

【答案】C

【解析】发生“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必须位于太阳与地球公转轨道之间,所以水星也可以形成“凌日”天文现象。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显示:

2016年3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爆发了一次X2.2级耀斑(X为最高级别)。

据此完成8~9题。

8.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回答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许多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

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美国遭飓风袭击

【答案】A

【解析】太阳活动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出现“磁暴”现象;极光一般出现在两极地区;飓风为强热带气旋,与太阳活动无关。

9.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回答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A.10年

B.11年

C.21年

D.111年

【答案】B

【解析】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11年。

10.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如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答案】D

【解析】读图知,甲地为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加上盆地地形影响,降水丰富,云雨天较多,PAR较小;乙地位于河套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云雨天少,日照时间长,PAR较大。

2014年10月28日,出现了11年来最大的太阳黑子,网民称清晰可见。

下面图甲为1940年-2000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图乙为太阳黑子年均数量图。

据此完成11题。

11.读图回答,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在南北极形成极光

C.产生“磁暴”

D.诱发自然灾害

【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太阳黑子活动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故会产生“磁暴”现象。

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

完成12-13题。

12.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ⅠB.冰期ⅡC.冰期ⅢD.冰期Ⅳ

13.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Ⅲ时期()

A.温带自然带北界偏南

B.山地雪线上升

C.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

D.全球降水增加

【答案】12.D13.C

【解析】第12题,冰期Ⅳ发生纬度最低,在四个时期中全球气温最低。

第13题,第四纪冰期Ⅲ时期温度比现在要低很多。

温带自然带北界偏北,气温降低,山地雪线降低,全球降水减少,冰川融化减少,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

读图完成14~16题。

14.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B.鸟类C.两栖类D.鱼类

【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15.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中生代C.元古代D.新生代

【答案】B

【解析】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

16.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

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A.爬行动物时代B.哺乳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

【答案】B

【解析】新生代为哺乳动物大发展时期。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含三叶虫化石的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含鱼类化石的为古生代中期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含裸子植物化石、煤层的地层出现在古生代晚期或中生代地层。

其次,结合地质年代与岩层新老关系判断。

18.地层④~①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答案】B

【解析】从动物进化来看,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

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所示的①②③圈层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D

【解析】图中所示的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最上面是大气圈,位于最下面的③是岩石圈;跨三个圈层的①是生物圈;②是水圈,故D项正确。

20.关于图中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②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③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圈层

D.①圈层是内外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

【答案】B

【解析】①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A项错误;②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B项正确;③圈层是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C项错误;①圈层是生物圈,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大气圈,D项错误。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甲圈层的特点是()

A.连续而规则B.连续而不规则C.规则而不连续D.不规则而连续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圈层为水圈,水圈的特点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22.活跃而不独占空间的圈层是()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

【答案】A

【解析】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且生物的分布渗透在其他圈层之中,没有独立的分布空间。

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

喜羊羊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完成23~24题。

23.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24.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23.D24.A

【解析】第23题,由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可知,从地表到地心依次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和地核。

第24题,若海底储有石油,因横波不能穿过液体,故横波到达一定深度后会消失,故选A。

中新网2018年12月17日电,印度尼西亚当局表示,苏拉威西岛北部的索普坦火山16日早上两度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7500米。

读图,回答25题。

25.索普坦火山物质来自()

A.地球表面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上地幔

【答案】D

【解析】索普坦火山物质是岩浆,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道题,共50分。

26.读下图,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

G____A____H____(3分)

(2)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

____、____。

(2分)

(3)小行星带位于____和____(填字母)轨道之间。

(2分)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____向____,而且轨道面几乎在____,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分)

(5)行星H与地球相比,不能产生生命物质条件最主要的原因表现在_____。

(2分)

【答案】

(1)天王星、水星、海王星

(2)B__、__D_

(3)D____E_

(4)_西___东,同一平面上

(5)距日太远,温度太低_

27.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是西部__________,东部__________;北方_____,南方__________。

内蒙古西部和_____地区最多,_______最少。

(6分)

(2)由材料二分析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向_______递减。

(2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地面状况等。

(4分)

【答案】

(1)多少多少青藏四川盆地

(2)低纬度高纬度

(3)太阳高度(纬度)大气状况

【解析】

(1)题,结合图例对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对比进行分析归纳。

(2)题,结合纬度高低,对照年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找到相关性总结回答。

第(3)题,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回答。

28.下图所示的是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地层按照由早到晚形成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

(2)①和②是否属于同一地层_________。

(1分)

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图中最有可能是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层是哪几层?

_______________。

(1分)

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

(1)①→②→③→④→⑤→⑥→⑦

(2)不是①和②地层化石类型不同

(3)④⑤⑥⑦有恐龙足迹化石

【解析】

(1)题,正常情况下地层形成的顺序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

(2)题,同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同一地域,化石种类大体相似。

第(3)题,中生代以来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繁盛,因此会存在该类生物的化石,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恐龙的足迹分布在④和⑥地层中。

29.读四大地球圈层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圈层名称。

4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①圈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1分)其主体是________,(1分)试描述①圈层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及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③圈层是由________及其________组成,占有________圈层(填序号)的底部、________圈层(填序号)的全部和________圈层(填序号)的上部。

(5分)

【答案】

(1)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2)地表和近地表的水体海洋水

特点:

连续但不规则;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意义:

为人类提供水资源和水力资源;为人类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3)生物生存环境④①②

【解析】

(1)题,根据图示各圈层之间的关联可知,①为水圈,②为岩石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

(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圈层为水圈,它是由地球上水体构成的,其主体是海洋水;其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且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水圈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水资源、水力资源和便利的水运。

第(3)题,根据上面分析可知,③为生物圈,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生物圈占有大气圈(④)的底部、水圈(①)的全部和岩石圈(②)的上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