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34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饮酒》

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

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5、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6、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诗人弃官归隐之前写的一首诗。

B“心远地自偏”句用得极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时的心境,想要离开喧闹的尘世,追求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C“采菊东篱下”写作者酷爱菊,常常在住处周围种上菊花,颇为后人称道。

D全诗语言朴实含蓄,写得很有特色,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二、按要求默写。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

3、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4、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5、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6、寓情于景,道出了诗人隐居后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7、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填原文)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8、诗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三、赏析。

1、诗的三,四句道出全文的主旨,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2、全诗朴素而形象的表现了陶渊明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3、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5、阅读此诗,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

6、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境?

7、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春望》

1.诗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          ,          。

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3.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4.《春望》抒发了诗人           ,             的痛苦心情。

5、“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       ,      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6.“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      ,           。

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7、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             ,            的心情。

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连三月”写            ;“抵万金”言           。

8、“搔”通过             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                之情。

9.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

         ,写到              。

10.重点字词理解

国 古义:

         ,诗中指            。

今义:

               。

 烽火:

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         。

 

抵(dǐ):

          。

浑(hún):

           。

胜:

         。

11.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雁门太守行》

                  ,                。

                  ,                。

                  ,                。

                  ,                。

1.词语积累:

摧:

               。

甲光:

            。

甲,指              。

金鳞开:

       。

金:

       。

角:

         。

塞上燕脂凝夜紫:

          。

临:

             。

霜重鼓寒:

           。

声不起:

            。

玉龙:

               君:

            。

2.本诗选自            ,作者            (790~816),         著名诗人,史称为“       ”,汉族,河南福昌人。

字        ,与   ,    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是中唐        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3.首联写景又写事:

第一句运用        和比喻,渲染                      

一个“压”字,把敌军             ,              ,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第二句写                ,借日光显示                        。

颔联从听觉和          两方面渲染               。

颈联写                            的场面。

尾联引用写出将士                             。

4.后四句写唐军将士         ,              。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        ,         ”;“临易水”既表明            ,又暗示             。

接着描写            :

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

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5.全诗写了三个画面:

一个在         ,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           ,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          ,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这首诗有鲜明的色彩,如      、

      和      ,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         、       、      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6.易水:

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战国时          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他慷慨而歌:

“           ,        !

杜牧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

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

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

为什么?

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

诗人杜牧和合称“小李杜。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渔家傲》

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

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

_____;感觉:

________;气势:

__________。

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

以此表现作者________。

3.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

“_______”,交代______,借此表现诗人________。

4.李清照是_______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________。

5.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4分)

6.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4分)

7.“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8.“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分)

9.近代学者粱启超评价这首词曰“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请作具体阐述。

(4分)

【】、选择。

1、A2、B3、B4、C5、B6、A

二、按要求默写。

1、心远2、“心远”或“悠然”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7、心远地自偏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三、赏析。

1、远离世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厌弃世俗,陶醉自然。

3、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4、悠然(悠闲)自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5、略。

紧扣诗意,写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6、悠闲淡远,静穆恬适的心境(恬静、恬淡、愉悦、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心境)。

7、心远地自偏

【【】答案一】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3.“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

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4. 触景伤怀、忧国思家5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  6.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7,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  战祸之长,家书难得8。

细节描写 忧国思家.9望,国都,草木,花鸟 10.国都 长安 国家; 战乱; 相当于; 简直;能承受  

【【】答案十】1.毁坏   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铠甲,战衣  (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号角  晚霞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一样,夜色中浓艳得近似紫色 抵达 

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王

2.《李贺诗歌集》   李贺   唐代    诗鬼   长吉  李白、李商隐   浪漫主义诗人

3.夸张。

  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人马众多,来势凶猛。

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守军威武雄壮。

  视觉  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援军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典故    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4.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交战的地点,  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苦战的场面

5.白天   黄昏前   半夜   金色   胭脂色   紫红色  黑色(黑云,黑夜)  秋色(黄)  玉白色(玉龙)   6.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答:

咏史诗。

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答: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答:

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 李商隐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1【】.海天相接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        磅礴豪迈2.怀才不遇的感慨

3.殷勤问我归何处?

    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       追求自由光明的渴望4.婉约                 豪放

5.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

6.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

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意境(壮美)1分、风格(豪放)1分,结合写景分析(一两处即可,不必面面俱到)2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7.“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

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嗟”“谩”二字的神态各1分,伤时、怀己两方面的感情各1分)

8

(1)比拟(拟人)。

(1分)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1分)

9(3)此词充满了苏辛词豪放之气。

(2分)此词气度恢宏,格调雄奇,一扫《漱玉集》婉约风格。

(2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时间:

120分钟分值:

120分)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文绉绉(zhōu)推崇(chóng)镂空(lóu)伧俗(cāng)

B.翩然(piān)蟾蜍(yú)追溯(sù)藩篱(fān)

C.阻遏(yè)仄歪(zè)瓦砾(lì)箱箧(qiè)

D.疮疤(chuāng)颓唐(tuí)凹凼(dàng)取缔(dì)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气息奄奄相安无事销声匿迹B.雅俗之别因地制谊巧妙绝轮

C.连声诺诺微不足到荡然无存D.张皇失措锐不可挡长途跋涉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老舍——现代——《骆驼祥子》B.张岱——明末清初——《湖心亭看雪》

C.刘禹锡——宋朝—《陋室铭》D.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6.下列句子使用修辞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排比)徜徉在故事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加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C.(比喻)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

D.(反问)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7.诗文默写(6分)

(1)感时花溅泪,。

(2)山随平野尽,。

(3),一览众山小。

(4)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5)《使至塞上》描绘一幅塞外夕照图的名句是,。

(6)刘禹锡《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位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

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二、阅读(4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12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3)念无与为乐者念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甲)文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2分)

12.(乙)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10分)

阿长与《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3、当阿长说: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

(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

(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3分)

 

14、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

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4分)

 

15、“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

(10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6.上文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

这四个特征是什么?

(4分)

17.写出文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3分)

18.“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

(15分)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

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

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

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