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89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docx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

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一个在座家长都共同关心的特殊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与教育。

因为时间所限,我不能全面展开这一话题,好在我们有整套读本供家长和孩子们仔细去学习。

今天我主要讲三点:

一、当代青少年成长的形势严峻和教育任务紧迫;

二、解读青春密码—一对少男少女情感展露当持有何种观念与态度;

三、建立三道防火墙,维护青春期的性安全与性健康。

下面就分别谈谈这三个问题。

一、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形势严峻和教育任务紧迫

1.关于青春期

(1)青春期的年龄范围:

青春期是指一个人从儿童期到成人期的过渡期,是人的身心、

智慧、人格全面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健康、幸福、事业前程乃至婚姻家庭的成败。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青春期年龄范围,大致是10岁至19岁。

青春期又可分为青春前期(9—11岁);青春一期(12—15岁);青春二期(16—18岁);青春延伸期(19—22岁)。

可以说,青春期横跨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成长、学习阶段。

此阶段的知识积累、智慧增长是与人格修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青春期是一个年龄范围,即10—19岁,但并无“标准年龄”和“适当年龄”之说。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健康、营养、所处的环境等等因素不尽相同,到达青春期的年龄不一样;而且,青春期到来的早晚还略有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到达青春期早1—2年。

(2)青春期到来的标志

除了身高体重、大脑和内脏器官的发育之外,青春期的到来还有三个特殊标志。

女孩

男孩

A.生理标志

月经来潮——证明女孩生殖能力的发育,为她将来做母亲准备了生理条件

出现遗精——证明男孩生殖能力的发育,为他将来做父亲准备了生理条件

B.身体标志——第二性征

乳房隆起,臀部增厚,皮肤变得细腻;身上的脂肪一般比男孩多18—20%,因而身体显得柔软而富有弹性;变声后嗓音显得较清脆细柔。

总之,她从小女孩变成了女人。

长出胡须,喉结突起,阴毛腋毛出现;身上的肌肉一般比女孩发达,因而身材一般较女孩魁梧壮实;变声后嗓音显得较粗沉。

总之,他从小男孩变成了男子汉。

C.心理标志

性意识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和神秘感;时有性欲望和性冲动、性梦与性幻想;对异性萌生暗恋与单相思;对表现男欢女爱的歌曲、影视作品及读物感兴趣。

(3)迈入青春期的动力——性

每个人生来就有性的潜能。

在儿童期,性潜能发育缓慢。

到达青春期前夕,由人的大脑中枢指挥其性腺(女孩的卵巢和男孩的睾丸)释放大量的性激素即荷尔蒙,使女孩和男孩出现上述一系列青春期征候。

使女孩变成女人的性激素是雌性荷尔蒙,使男孩变成男子汉的性激素是雄性荷尔蒙。

因此可以说,到达青春期之后的男女,成为了不同的磁极:

阴极(女)和阳极(男)。

1

(4)青春期性发育与性吸引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由于男女带着各自不同的性激素,成为阴、阳两个

磁极,必然产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场反应,这是生理现象、物理现象、自然现象。

其次,由于第二性征的显现,使男女在外貌上有了差异,有差异就有吸引。

从性的审美意义上说,男人不吸引男人,女人不吸引女人,除非是同性恋。

青春期的性心理标志对男女之间的友情、爱情乃至未来的择偶结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的角度看,少男少女之间渴望交往与亲近并以此来释缓性压力,都是顺理成章的的现象。

用“早恋”这根大棒围追堵截少男少女的交往,后果是负面的;若用“搞对象”之类的成人话语加以暗示,更会误导孩子。

2.现代男女的早熟与晚婚——“性待业期”延长带来的困扰

(1)早熟与晚婚

人口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上个世纪的100年间,每隔25年左右,少男少女进入青春期

的年龄平均提前一年。

上世纪初,温带地区的青少年要到十六、七岁才开始性成熟,而那时结婚年龄也在十八、九岁甚至更早。

所以,在那个时代,做到性与婚姻的统一是不困难的,婚前“守贞”是普遍可以做到的。

然而,如今青少年的性成熟已提前到十二、三岁甚至更早,其原因包括气候变暖、营养与健康水平提高、媒体中性信息的刺激等等。

上世纪的另一个人口现象是,青年人普遍推迟结婚,其原因包括受教育时间延长、结婚不再为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以及现代婚姻对男女成熟条件与物质准备的要求都提高了;在我国,还有晚婚晚育的政策倡导。

我国城市青年男女初婚年龄普遍推迟到二十三、四岁甚至更晚。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性早熟与晚结婚之间的“性待业期”十分漫长,即从十二、三岁到二十三、四岁以后,要经历十年以上的等待。

青少年有了性欲望和性冲动,不能通过婚姻中的合法性关系去满足,必须长期克制。

在今天媒体充斥着性信息诱惑和成年男女较为开放的性表现等社会变革的环境中,青少年内心经受的性压力、性风暴如何释缓?

这是青少年本身和教育者都无法回避的难题——即青春期的性健康和性安全指导问题。

(2)谁来指导和帮助青少年度过“性待业期”?

从十二、三岁性成熟到二十三、四岁结婚,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多少关怀、理解、教育、指导,让他们安全、健康地到达新婚之夜。

这种教育指导包括:

让孩子们知晓,除了已婚男女的性交活动之外,有什么方法适合未成年人释缓性压力呢?

谁来承担这样的教育指导任务呢?

家长吗?

否。

首先是家长们本身在青春期不曾受过这样的教育,轮到他们成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真的不知道怎样向孩子讲解性问题;其次,部分家长怕讲了会“教唆”孩子;也有些家长认为这种事是“无师自通”,不用讲。

总之,直到如今,90%以上的家长是不与孩子谈性说爱的。

当幼儿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傻”问题时,多数父母都不知所措或有意回避。

家长们大概以为,孩子交给学校了,这类问题自然会由老师去讲。

可实际上,绝大多数学校迄今都未开设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性健康教育课,原因包括应试教育的压力大,要考试的课程在课表上都挤满了,并且缺少训练有素的性健康课的师资等等。

还有,性教育中的有些内容带有个性化和隐私性,难以象数学、化学、物理课程那样在学校进行“标准化”教学。

家长不讲,老师不讲,孩子们头脑中那些特殊问号和性压力带来的困扰就自动消失了吗?

决不可能。

那么,他们向谁求助呢?

就只有媒体了。

如今,性化的媒体、商业化的媒体,性的内容无处不在。

就算是正规的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哪有不涉及性的?

电视剧中少不了拥抱、接吻、床上戏;涉及两性关系的那些悲情故事或咨询案例,哪个不是把男欢女爱之事描述得淋漓尽致?

至于那些非法出版物、色情网站,其内容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说,如今的家长和老师们,在本身无力承担青春期教育任务的窘境中,不自觉地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社会媒体去承担,其后果就不难想象了。

(3)青少年性冒险的恶果

我们不知道多少孩子在媒体涉性内容与色情淫秽场景的驱使下发生了越轨、偷尝“禁果”的行为;但我们确实知道,近年来,在妇产科门诊或计划生育手术室做人工流产的女性,越来越多是未成年少女,且还在低龄化。

如今,十一、二岁做人流已不再是新鲜事。

广西南宁一位私人诊所的医生称,她曾经给一位九岁多的女孩做人流,是一个13岁男孩陪着来的,该男孩宣布“我为此事负责!

”。

据某些妇产科医生观察,每年寒暑假开学前,是少女人流的高峰期。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少女坠胎这件事呢?

因为这些少女是未来的母亲。

谁来保护下一代母亲的健康?

人流手术室的医生们普遍反映,少女做人流绝大多数是独自偷偷来的,父母不知,老师不晓,有的在排队时还急匆匆地催促医生“快点吧,我还要回学校上课呢!

”也就是说,这些少女人流后,得不到起码的呵护、休息和营养,其后果是什么呢?

大家可以在报纸和小广告上看到两类宣传广告,一类是“无痛流产”,一类是“不孕不育”。

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当然有。

少女稚嫩的生殖器官受到了人流手术的伤害,甚至经受大月份引产的损毁,其伤痕累累的子宫今后难以孕育胎儿,或者致使胎儿不能健康发育。

广州有个17岁的少女,两年内做过四次人流,两次大月份引产,终因子宫穿孔破裂而不得不摘除,她苦苦哀求医生保住她的子宫,但医生已无回天之力。

“青苹果”热线曾接到一位母亲的投诉电话,想请律师为她15岁的女儿在大月份引产后摘除子宫这件事打官司。

后来经调查,发现“男方”竟然是一个比她女儿还小1岁的男生,两个未成年人自愿偷尝禁果,律师也爱莫能助。

所以,家长们要教育女孩洁身自爱,是因为性冒险之后的身体损害是由女孩自己承担的。

专家们这样说:

“洁身自爱不是封建枷锁,是女孩自我保护的良策。

贞洁是未来妈妈将要送给未来孩子的珍贵礼物。

如果你想成为健康的母亲,请你为将来的孩子留有一个不染纤尘的宫殿吧!

3.青春期教育的意义

青春期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的青春期教育

从狭义上说,青春期教育首先是性健康教育,包括向少男少女解释青春期的身体发育、

生理变化和心理反应;讲解生命孕育和诞生的知识,及至关于避孕、预防性传播疾病、防范性侵害等等。

近年来,关于毒品、上网成瘾与预防爱滋病的知识也纳入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范围。

研究者称,青少年在“性待业期”的压力得不到释缓,可能借助毒品获得某种欣快感,那种欣快感类似性高潮的感受,这也是青少年容易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至于网瘾,与青春期的性饥渴更有密切关系。

青少年上网成瘾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在网上获取色情内容,以满足对性的好奇心和性欲冲动带来的饥渴感;二是“网恋”,即在虚拟的网络中广交异性朋友,省时省事,又不用负任何责任。

关于艾滋病,至今国人还比较麻痹大意,尤其是青少年。

但据北美、欧洲及非洲近年来艾滋病统计数据,在艾滋病带毒者中,1/3以上是24岁以下的青年和少年。

联合国连续几年在艾滋病宣传日(每年12月1日)都把焦点置于青少年,称他们是“易感人群”。

一来因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制力较差,更容易发生冒险性行为;二来因为青少年的性对象往往是不确定的,越早开始性关系,就越容易造成一生中的“多性伴”经历。

而“多性伴”恰恰是艾滋病毒最容易感染的渠道。

所以,在西方多年研究治疗爱滋病都未获成功的情况下,专家们指出:

“要确保终生与爱滋病绝缘,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一辈子保持一个性伙伴。

因为多一个性伙伴,就多一个感染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近十年来美国国会批准每年拨出大笔经费在公立学校推广“守贞”教育的理由之一。

(2)广义的青春期教育

广义的青春期教育,我们称为“人生教育”或“人格教育”,涉及恋前准备,婚前训练。

其内容包括性别、性意识、性道德;两性间的尊重、平等与交往文明;关于友情、爱情、择偶、婚姻;关于家庭计划和生活技能。

这是一整套关于人生的科学知识。

在座的家长朋友,一定不是仅仅关心你的孩子是否有个好的学业,能否考上大学乃至读硕士、博士,你必然更关心孩子将来是否能够顺利地恋爱择偶,建设一个美满的婚姻,享

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并且生养健康的孩子。

老实说,前一个关心,主要涉及学校的教育和孩子本身的刻苦努力,家长在其中帮不了多大忙;而后一个关心,主要涉及家长的任务。

孩子的恋前指导和婚前准备,是一家一户的事情,学校无法承担此项任务。

学校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小学、中学、大学,由不同的学校对孩子进行知识训练;而家长陪伴孩子到成家立业,中间不能“换岗”;孩子的“一生幸福”,要看其家庭给了怎样的资源和资本。

青春期既是未来立业的准备期,又是未来成家的准备期,两种准备交织在一起。

前一种准备由学校不遗余力地帮助,而后一种准备却受到家长的忽视,甚至家长们把主要精力用去帮学校的忙,关注孩子的仅仅是学业成绩,大有“种了别人家田,荒了自己地”的渎职倾向。

于是,我们今天已经看到,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在事业上踌躇满志,卓有成就,但在两性交往、恋爱择偶乃至婚姻家庭生活中举步维艰,挫折坎坷,甚至失败或陷入悲剧,其结果是损害健康,毁灭幸福,个别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个人不是等到考试再读书,而是先读书、再考试。

恋爱、择偶、结婚,是人生路上最重要的考试,为什么不需要在“导师”的帮助下早些进行训练和准备呢?

做夫妻、做父母的训练早在儿童期就该开始了,至少不能晚于青春期。

可以说,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成功能够弥补婚姻家庭的失败,也没有任何成功能够取代婚姻家庭的成功。

因为,事业的辉煌是一阵子,而婚姻家庭的幸福是一辈子。

希望在座的家长朋友,从今以后把你对孩子的关注重心转移到孩子的人格健全和一生幸福这方面来。

学习方面的缺憾有的是弥补机会,因为学习知识没有严格的年龄阶段,有些知识可能要待专业岗位确定之后重新学习呢。

然而,人生却是单行道,春夏秋冬不能逆转。

孩子的青春期只有这一段,“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家长们必须抓紧这个关键期帮助孩子做今后无法回头来做的事情。

二、解读青春密码——“早练”还是“早恋”

1.少男少女课堂——青春期教育的尝试

1993年,北京一批志愿者专家开始了青春期教育的尝试。

他们首先在学校开设了“少男少女课堂”,利用双休日的四个半天讲了四个主题:

一是“走进生命的春天——悦纳你的青春体貌”;二是“让我猜猜你心中的秘密”;三是“少男少女的交往——关于友情和爱情”;四是“春天,就忙春天的事吧!

”。

第一课是讲青春期的身体和生理变化,解除孩子的“体像障碍”。

青春期少男少女都喜欢在镜子前端详自己的容貌。

经调查,30—50%的孩子都有对自己的外貌多少不满意的感觉,认为自己不漂亮、不“标准”、不“性感”,等等。

有个初一的男孩子,甚至觉得自己的阴茎太小,为此苦恼了好几天。

原来,他是看了色情光碟,用光碟中那个特型的成年男人性交时勃起的阴茎与自己的小鸡鸡作比较,感到十分焦虑。

有的女孩觉得自己的乳房不丰满、身材不苗条、眼睛小或鼻子不够高等等,苦恼不堪或盲目减肥,甚至要求父母给钱去做整容手术。

这类问题统称“体像障碍”,是青少年中较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就什么是美,什么是“标准”、“性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告诫孩子们要尊重青春期的自然发育规律,珍惜自己的独特性,不做无意义的比较,以充实的内在美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实现社会价值。

孩子们能欣然悦纳自己的青春体貌,就多了一份自信和成长的力量。

第二课是讲性心理的发育。

性幻想、性梦、暗恋、单相思等等,是青春期普遍发生的心理现象,证明着一个正常发育的女孩和男孩的心路历程,不必担忧与自责。

一个男孩就因自己做了个梦,梦见与同桌的女生拥抱,第二天羞于去上学。

一个女生上课时无意碰了男生的脸,男生回敬了一个亲热的动作,该女孩便说他是流氓,坚决要求换座位。

诸如此类的心理敏感,常见于少男少女之间。

通过老师开诚布公的讲解,孩子们解读了自己内心的秘密,不再怀疑自己和误解别人,就能坦然地预防心理隐患。

第三课讲的是少男少女之间的性吸引、异性交往、友情与爱情。

这是青春期人生教育的重点与难点。

如果少男少女在情感发育阶段能得到及时的指引和疏导,不仅可预防性心理异常,而且性行为的冒险也会大大减少。

后面要详细介绍这堂课。

第四课是讲少男少女的自我保护、防止性侵害以及关于烟、酒、毒品、艾滋病的常识。

这四堂课讲下来,孩子们非常兴奋,觉得这些内容是他们最需要而又无从学习的。

“少男少女课堂”是参与式、互动式的,一半的时间是由学生们提问和相互讨论。

孩子们踊跃地提出许多问题。

例如,女孩问:

“处女膜是什麽?

它重要吗?

对谁重要?

”“月经来了为什么又停止?

月经停止就是怀孕了吗?

”“为什么两边的乳房不一样大?

”“乳头为何塌陷?

”“乳房发育到什么程度才该戴乳罩?

”“为什么偷偷喜欢上一位男老师?

”“触碰到男生的手为什么会心跳?

”“男生邀请我去公园,有问题吗?

”“怎样回答男人写的‘我爱你’字条?

”。

等等。

男生的典型问题有:

“为什么会半夜遗精?

”“阴茎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勃起?

”“男人的阴茎怎样才算标准?

”“不长胡须怎么办?

”“什么叫男子气?

”。

等等。

老师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反问孩子们:

“这些问题问过家长了吗?

”绝大多数孩子摇头,个别孩子甚至不屑地说:

“嗨,家长懂什么呀!

傻冒儿!

在座家长朋友,可仔细阅读一下《少男少女知多少》这本书,先用目录测验一下你自己,看看有多少问题是你自己能够正确回答的。

如今家长们若不能在知识和观念上“与时俱进”,被孩子成为“傻冒儿”甚至遭到抗拒,就不足为奇。

后来,应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专家们又开设了“家长课堂”,给家长讲了十堂课。

少男少女课堂是未成年人教育,是根据他们的成长期而讲授的;家长课堂是成人教育,内容自然要丰富和深刻些。

迄今,我们已有了一整套供孩子和家长分别学习的读物《青苹果丛书》〉,是十多年来一批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

希望家长朋友用这套丛书与孩子共同学习,陪伴孩子走好青春期这段艰难的人生路程。

2,理解少男少女交往的四大功能

少男少女的交往不仅可以,而且必须。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仍有太多家长和老师还在用“早恋”这根大棒围追堵截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禁忌只能加剧饥渴感,压制只能助长好奇心。

须知,少男少女处在十多年的“性待业期”,性冲动、性压力甚至“性风暴”困扰着孩子,如果他们没有正大光明的途径去缓释,就会从歪门邪道上去释放。

少男少女的交往,担负着青春期成长和走向成熟的特殊任务,这种任务是不能等到成年之后再去完成的。

(1)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今天,应试教育的压力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它剥夺了孩子的金色童年,黯淡了孩子的花季天空,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

然而,孩子生性是要玩乐的。

儿童时,父

母尽量陪孩子玩,哄着玩,买玩具给他们。

可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听哄,也不爱玩具,更不愿与父母玩了。

他们跟谁玩呢?

今天的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当玩伴,只好在家

5

庭之外找同龄伙伴玩了。

为什么同龄的异性伙伴之间最好玩?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由体内性激素注定他们成为不同的性别磁场,女孩是阴极,男孩是阳极,发生阴阳互吸的“磁场反应”。

磁场中的性素、情愫给孩子们带来特殊的滋养,使少男少女在一起的游乐活动更富有情趣:

唱歌、跳舞、过生日、逛马路、聊天。

无不有异样的感受。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成年男女不也有这样的体验吗?

世界上许许多多高雅的文体活动都是为男女共同参加而设计的:

交谊舞、探戈、华尔兹、花样滑冰、男女声二重唱等等,多么有趣,多么优美,谁能从中看出什么低级趣味吗?

学校应尽可能组织有少男少女共同参加的文体活动。

谁家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在大庭广众之中、光天化日之下参加这样的活动,谁家的孩子就更阳光、更健康,就不需要偷偷摸摸转入地下去约会异性,也不必到网吧去享受虚拟的异性交往之欢。

两年前,国家教委就指示中小学生不必再做第七、第八套广播体操,小学生应跳集体舞,中学生可跳探戈、华尔兹。

这是为什么?

因为“性待业期”的少男少女需要正大光明地通过男女接触释放性压力。

跳集体舞要手拉手,肌肤接触,跳交谊舞还有身体的接触,这不就是一种光明正大地释放性压力的方式吗?

“公开放电,比较安全,私下放电,十分危险;集体放电,很是安全,个体放电,难免危险。

”智慧的教育者们如是说。

希望家长朋友们在明白了上述道理之后,积极支持和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参加集体活动。

例如,节假日鼓励孩子约上亲戚朋友、邻居同事的异性同龄伙伴出去玩耍,体验异性交往的快乐。

(3)完成第二次断乳期,为今后的恋爱择偶做早期准备

家长们都记得孩子第一次断乳吧?

那时他(她)哭呀、闹呀,多可怜你也得给断奶。

那麽,“第二次断乳期”呢,是指性心理的断乳。

女孩到达青春期,成为阴极磁场,不自觉地被身边那个阳性磁场吸引。

那是谁呢?

那就是她的父亲。

人们通常可以发现,青春期的女孩在父亲面前的表现很矛盾:

她羞涩躲避,但同时又对父亲充满神秘和好奇,欲求亲近。

一位优秀的父亲可能成为女儿心中第一个异性偶像。

儿子到了青春期,对母亲也有同样的性心理表现。

这是少男少女青春发育初期对异性家长的眷念和对同性间家长有所排斥的原因之一。

然而,如果女儿长期“恋父”或儿子长期“恋母”,形成所谓的“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那就会造成性心理发育不良,影响到他们今后与同辈异性之间的交往,甚至形成择偶偏向。

所以,作为父母,应当尽早地帮助孩子把青春期的磁场指向尽快转移到同龄异性身上去,这个过程叫做“第二次断乳”。

此时,孩子没有谈婚论嫁的目的,不承受“搞对象”的压力,坦然从容地走进异性世界,去见识异性朋友的千姿百态,去发现同辈异性与长辈异性之间的差别,同时,体察到哪类异性与自己比较“投合”。

如果这种交往与未来恋爱择偶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为恋爱择偶进行早期“训练”。

前面讲到,一个人不能等到考试再读书,而是先读书,再考试,就是这个意思。

你们的孩子将有一天去和一个异性建立天长地久的夫妻关系。

建立与维护夫妻关系的智慧、能力、技巧什么时候学习和训练?

那就是现在。

如今很难想象,一个不曾在青春期有过充分、自然的男女交往的青年人,到他(她)20多岁就突然懂得怎样物色对象和建立幸福婚姻了。

看看今天某些大学生吧!

他们中学时代不惜“寒窗苦读”,到了大学则疯狂恋爱,动辄同居,把同居当做练习本,合则留,不合则散,由此造成了多少身心伤害?

大学校园的悲情故事甚至毁命惨案,难道还不能唤起今天中小学生家长们的思考吗?

更有些青年男女,不曾练习过男女交往,贸然与初识的异性成婚,把婚姻当成了练习本,轻率结婚又轻率离婚,此类悲剧屡见不鲜。

因此,我们建议把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交往视为“早练”,而不是“早恋”。

既然是练习,父母就别那么紧张,孩子也不作肯定。

家长要指导孩子把握分寸,不做冒险的事。

但这个练习的过程是不能缺少的,否则将以什么知识与智慧去应对正规的人生“考试”呢?

须知,在婚姻大事上的“考试”若不及格,比任何一次中考或高考失败的后果都要深远得多。

近年来,有大量遭遇恋爱挫折或婚姻失败的男女去寻求心理援助,其实,心里援助只能帮助他们应对失败的后果,而失败的原因则多半在于当事者对恋爱、择偶、婚姻的无知和缺少异性交往的实际经验。

所有这一切,都在提醒今天的男孩女孩,将来做夫妻和做父母,就像将来去求职谋生和做专业人士一样,需要尽早学习知识和技能。

这一学习的阶段即青春期是不可错过的。

(3)消除不良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少男少女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例如:

“体像障碍”,即不悦纳自己的外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摩擦;父母不和造成家庭气氛恶化等等。

烦恼中的孩子,就像掉入一个泥坑,必然痛苦挣扎。

此时多么需要一条“救命绳”将其拉出泥坑。

谁来提供这条“救命绳”?

当然首先应当是父母。

然而,今天的父母们,很少有人能走进孩子的心扉,理解孩子在泥坑中挣扎的苦境。

家长们大概认为,既然孩子交给了学校,就由学校负责心理疏导吧。

可是你们知道,学校有一两个心理辅导老师,哪里能够及时帮助每一个有心理需求的孩子呢?

一个班主任负责五、六十个学生,哪里能那么仔细地发现每个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每天在孩子身边的父母,难道不应当更及时地了解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吗?

可是,家长们普遍地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考试分数或作业本上,忽视了分数背后更重要的问题。

那么。

究竟是谁在提供甚至充当着救命绳救助着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孩子?

那就是同龄的朋友,周围的同学,尤其是异性朋友或同学。

为什么异性同学最能起到“救命绳”的作用呢?

那是因为异性同学带着其性别磁场,给予困境中的伙伴特有的“性愫”和“性愫”的滋养。

当你的孩子处于烦恼与困顿中,异性的搭救往往是最及时而有效的。

这就是为什么烦恼中的青少年更渴望异性的友情。

一位异性走进对方心扉,给其几句安抚的话,也许并无多高水平,但那种话语来自同龄人之口,最能设身处地;来自异性之口,具有强烈的“磁力”。

就这样,困境中的同伴如获救命稻草,茅塞顿开,心旷神怡,很快脱离泥坑,走上正轨。

不错,此时的一对,颇显亲密无间,但家长们不必紧张和担忧其“早恋”。

只是此时此刻此地,你的孩子急需对方救助;但当其走上正轨,渐渐感到手中的“救命绳”不再有用,于是信手抛掉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心理困境中萌生的异性之情往往脆弱短暂,它无需持久,也不应当持久。

但这种友情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往往是家长和老师难以替代的。

作为家长,应当感激救助你孩子的异性同学,而不应当去斥责甚至羞辱他们。

正是获得了这样的救助,你的孩子才避免了从心理困扰到心理疾病,才无需去求助心理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