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31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docx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

CHAP1引言:

重点(构造、构造地质学)

构造:

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

成因分类:

原生构造(PrimaryStructure):

岩石或岩层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构造,如沉积岩的层理和火山岩的流动构造等。

变形构造(DeformationalStructure):

原生构造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发生位态或面貌的改变而形成的构造,如褶皱、断层等。

变形构造还可以进一步变形,形成叠加的变形构造.

掌握构造地质学分析方法:

一般思路为:

几何学解析→运动学解析→动力学解释→构造历史分析。

几何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构造样式和构造组合。

构造叠加、构造置换、构造世代与构造期次、构造年代学

四、面理、线理

褶皱

断裂与裂隙

--原理、分类

逆冲、走滑和伸展断层

韧性剪切带

五、实习

CHAP2原生构造(岩浆岩原生构造非重点)(重点层理、层面、顶底面的判别,整合不整合接触关系、时代与地质图的关系)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主要包括层理及层面构造。

层理:

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变化所呈现的一种成层构造。

(沉积环境变化的反映)

层面(Beddingsurface):

沉积过程的小间断面,经常发育层面构造。

岩层上、下层面限制的岩性大致相同的岩体。

岩层厚度:

上、下层面的垂直距离。

层理的判别:

成分变化、结构变化、颜色变化、层面原生构造

沉积岩层顶底面的判别(7):

1斜层理:

风及流水等动力介质形成的,由主层面及与之斜交的层理组成的原生层理构造。

每组斜层理与层系顶部主层面成截交关系,而与层系底部主层面呈收敛变缓而相切的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

(顶切底截)2粒序(递变)层理沉积岩中由沉积碎屑粒度变化形成粒序层理。

在单一岩层中,从底面到顶面粒度由粗到细,如由底部的砾石或粗砂向上递变为细砂、粉砂以至泥质,递变层理的顶面与其上一层的底面常为突变界面。

(下粗上细)、3波痕(尖脊指向顶面)波痕是沉积物表面由于水和空气流动而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不平的层面构造。

对称型:

尖脊指向顶面,圆弧状波谷则指向底面。

4层面暴露标志当未固结沉积物暴露在水面之上时,其表面会留下各种成因的暴露标志。

(泥裂:

未固结沉积物露出水面,干固收缩形成楔状裂缝。

平面上多呈网状,剖面上呈“V”形。

泥裂被上覆沉积物填充,使填充层的底面形成底面脊状印模。

泥裂和脊状印模的尖端均指向岩层底面。

雨雹痕:

是当雨点或冰雹落在含水未固结泥、粉砂质沉积物表面时,冲打出的圆形凹坑及其凸起的边缘。

雨痕被上覆沉积物填充掩埋并成岩后,岩层面上会留下凹坑,在上覆岩层底面形成凸起印模。

)5生物标志6冲刷槽和冲刷印模:

水流的冲刷或水流携带物的刻划在松软细粒沉积物表面留下的沟槽称为冲刷槽。

冲刷槽被砂质沉积物充填,成岩后在上覆岩层底面形成凸起印迹称作底面印模。

7火山岩原生构造(枕状熔岩的形状、冷凝边及烘烤边、气孔的变化)

古流向判断:

碟瓦状构造。

整合接触:

上、下地层沉积层序无间断,产状一致,岩性及所含化石一致或递变。

地壳相对稳定、缓慢下降接受连续沉积形成。

平行不整合:

两套产状相互平行的沉积岩形成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上、下两套地层间存在地层缺失,但产状彼此平行。

角度不整合:

年轻沉积岩层覆盖于被褶皱或掀斜的早期地层之上而形成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3.非整合:

层状沉积岩覆盖于侵入岩和深变质岩形成的剥蚀面上而形成的不整合关系。

代表较深或时间较长的剥蚀期。

不整合的判别标志(6):

1地层标志(时代、岩性、古生物)、2地层产状的不同、3古风化面(古土壤、古铁帽等表生地质现象)、4变形特征、5变质和岩浆岩特征、6底砾岩

底砾岩:

位于不整合面之上地层底部,代表长期沉积间断以后,一个新的沉积时期开始的产物。

底砾岩的判别(4):

①位于侵蚀面上,层位相当稳定。

②砾石的成分比较简单,源于下伏各岩层。

以石英质的砾石最多。

③砾石的磨圆度良好,分选也好。

④同一底砾岩层中的砾石及砂粒,自下而上变细,磨圆度变好。

不整合时代的确定:

形成时代指不整合面上下地层间缺失地层的时代,即下伏最年轻地层到上覆最老地层的时代。

(上限、下限的概念)

岩浆岩原生构造

岩浆岩:

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在地下形成的称为侵入岩体或简称岩体,喷出地表形成的称为火山岩或熔岩。

岩浆岩产状:

指岩浆岩体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的关系。

侵入岩产状关系:

协调侵入岩体:

又称整合侵入岩体,侵人岩体的边界面与围岩层理、面理平行或大致平行。

根据形态可分为:

岩床、岩盖、岩盆、岩鞍。

不协调侵入岩体:

岩体边界与围岩层理、面理截交。

根据规模、形态等,可将其产状划分为岩基、岩株和岩墙三种主要类型。

火山岩的产状分类:

a.熔岩台地或熔岩流:

面积广、厚度大且较稳定面状熔岩体。

b.熔岩流:

带状熔岩体。

c.火山锥(火山机构):

火山喷发物围绕火山口(Crater)堆积成的一种锥状体。

岩浆岩原生构造:

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围岩或喷溢地面并逐渐冷凝固结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

1)液态岩浆流动阶段,形成原生流动构造;

2)岩浆冷凝固化阶段,形成原生破裂构造。

3)两个阶段之间-岩浆塑性阶段,形成原生塑变构造。

岩浆岩原生流动构造:

在岩浆流动过程中,岩浆内先期结晶的矿物颗粒、析离体或围岩捕虏体等,受岩浆流动的影响而发生定向排列,形成原生流动构造。

1线状流动构造(流线构造)矿物、包裹体等因岩浆流动而平行排列形成的线状定向构造。

2面状流动构造(流面构造)矿物及扁平包裹体在岩浆流动过程中顺流动方向平行排列形成的面状构造。

3火山岩的流纹构造:

熔岩流动形成的由不同颜色矿物或火山玻璃组成的层状色带

4火山岩的绳状构造;熔岩表面呈绳索状扭曲的构造。

5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枕状构造

侵入岩体的原生塑性变形构造,也可称为同侵位变形构造,是岩浆侵位冷却过程中受构造应力影响形成的构造,其特征介于流动构造与韧性剪切带变形构造之间。

原生破裂构造:

节理主要与冷缩及出露卸载相关火山岩的柱状节理主要与冷凝收缩相关

CHAP3产状几何分析(基本构造要素及其产状测定)

线面构造的简单投影(过程描述),走向、倾向、倾角、倾伏角、倾伏向、侧伏角、侧伏向、水平、直立、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投影、V字形法则

产状(attitude):

构造的空间表示,构造的空间产出状态,包括形态和方位。

基本构造要素:

用于描述构造产状的基本几何要素。

可分为面状要素和线状要素。

走向(strike):

面状构造与水平面的交线所指方向。

360º方法、第1、4象限法、

倾向(dipdirection):

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叫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

表示方法:

同走向。

倾角(dipordipangle):

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投影的夹角。

表示方法:

0~90º。

倾伏向(trend):

倾斜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向。

倾伏角(plunge):

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

侧伏角(pitch):

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该面上的侧伏角。

侧伏向:

面状构造走向线上,与线状构造构成侧伏锐角开口的那一端的方位。

侧伏角侧伏向

(用四象限表示)如线理北东侧伏35º(度)

视产状:

面状构造与非正交平面相交迹线的产状

视倾向:

截面的走向

视倾角:

面状构造与截面交线与视倾向的夹角

真倾角与视倾角间的关系tgβ=cosωtgα

地质界线:

不同岩层界面(或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是地质图表示的基本内容,其形态决定于岩层(断层)的产状与地形的关系。

地质图成图原理:

就是将地质界线以正投影方式投在地形图上。

直立岩层:

地质界线不受地形影响,宽度等于厚度;地质界线一般为直线,弯曲反映岩层走向的变化,宽度的变化反映厚度的变化。

倾斜岩层的水平投影特征:

V字形法则:

相反相同;相同相同;相同相反

相反相同:

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度方向相反。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但曲率较小。

相同相同:

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度方向相同,倾角小于地形坡度,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但曲率较大

相同相反: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度方向相同,倾角大于地形坡度。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CHAP4岩石力学(应力-应变、变形机制、岩石力学性质)变形力学分析及变形机制

力、应力、应力场、应力摩尔圆、正应力、剪应力、应力椭球、应力主方向、主平面、应变、线应变、剪应变、有限应变、增量应变、共轴、非共轴、简单剪切、岩石学性质、屈服应力、强度、破裂、永久变形、塑性变形、脆性变形、韧性变形、蠕变、松弛、内因外因、断层双层模式、临界应力摩尔圆、包络线、位错、动态重结晶

内力:

物体内部各质点间相互作用(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各质点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物体不发生变形。

这时内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称为内力。

附加内力: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平衡,外力作用分配到物体的内部,使物体内部质点间关系发生变化,即发生变形。

这种使物体质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力称为附加内力。

应力:

受力物体表面或内部单位面积的附加内力(正应力(σn):

与截面垂直的应力分量、剪应力(τ):

与截面平行的应力分量)

主应力(principalstress):

无剪切应力切面上的正应力。

应力椭圆/球:

二/三维情况下,平面某点各方向应力矢量形成的椭圆/球,其长短轴分别为该点的最大和最小应力(主应力)。

应力摩尔圆:

利用摩尔圆表示点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图解法

应力场:

受力物体内每点都有其点应力状态,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空间内组成的总体。

变形:

物体受外力作用,内部质点间距离发生变化,导致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

应变:

岩石变形的度量,即岩石形变和体变程度的定量表示。

线应变(longitudinalstrain):

线段长度的变化。

剪应变(shearstrain):

线段方位的变化,用两线间角度变化表示。

应变椭圆(strainellipse)应变椭球同理

定义:

二维变形中初始单位圆经变形形成的椭圆。

应变主轴(principalaxes):

应变椭圆的长、短轴方向,该方向上只有线应变而无剪切应变。

最大与最小应变(principalstrains:

maximumandminimumstrain):

应变主轴方向上的线应变,即应变椭圆长、短轴半径长度,其值分别为:

应变椭圆轴比(ratioofstrainellipse):

应变椭圆的长、短轴比。

主轴、主平面的地质意义:

X方向-拉伸线理、XY面-面理面

有限应变(finitestrain):

物体变形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即总应变和积累应变。

递进变形:

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形到最终状态是一个由多次微量应变逐次叠加的过程。

增量应变(incrementalorinfinitesimalstrain):

递进变形中某一瞬间发生的小应变。

共轴递进变形(无旋转变形):

递进变形中,增量应变椭球体主轴与有限应变椭球体主轴一致,变形过程中有限应变主轴方向保持不变。

非共轴递进变形反之

纯剪切(pureshear):

一种均匀共轴变形,应变椭球体中主轴质点线在变形前后保持不变且具有同一方位。

简单剪切(simpleshear):

一种无体应变的均匀非共轴变形,由物体质点沿彼此平行的方向相对滑动形成。

为平面应变。

弹性变形(elastic):

应力-应变曲线为直线,应力与应变量成正比,除去应力,岩石立即恢复原状。

遵从虎克定律。

屈服应力(yieldstress):

当应力超过某一极限值,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明显减小,除去应力后岩石将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破裂(failure):

应力超过某一极限值时,岩石质点间失去结合力而产生不连续面的过程。

岩石强度(strength):

岩石发生破裂时的极限应力值,或称临界应力值。

永久变形(permanent):

应力超过屈服应力,除去应力后岩石不能完全恢复原状,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永久变形。

塑性变形(plastic):

未失连续性(即不产生破裂)的永久变形,一般是由物体内部质点化学键重新排列的结果,如动态重结晶、位错滑动等。

应变强化-应变弱化:

强化:

超过屈服应力后的塑性变形中,继续变形需要更大的应力,应力-应变曲线正斜率。

蠕变:

斜率为零。

弱化:

超过屈服应力后的塑性变形中,继续变形需要较小的应力,应力-应变曲线负斜率。

脆性变形:

岩石在弹性变形域发生破裂的变形,即破裂前没有发生显著永久变形。

脆性变形与弹性相关。

韧性变形:

岩石破裂前(或未破裂而)发生了显著的永久变形。

韧性变形与塑性相关。

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

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岩石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岩石成分、结构和构造,以及晶体结构性质。

原因是化学键性质及颗粒间的胶结情况。

外部因素:

(5)

1围压(confiningpressure):

增大围压岩石由应变弱化转变为应变强化;增大岩石的破裂强度;岩石主要发生韧性变形。

2温度(temperature):

升高温度降低岩石的屈服应力,使其易于塑性变形;降低岩石的强度。

3所受应力状态-挤压与拉张作用:

同等温度和围压条件下,挤压状态下岩石更易于韧性变形;但岩石强度会更大。

4时间(应变速率)(deformationrate):

作用时间增长(应变速率降低),降低岩石的屈服应力,增强岩石的韧性。

5流体(fluid):

降低岩石的破裂强度,使其容易破裂;降低屈服能力,使其容易发生韧性变形。

(分为溶液作用和孔隙压力作用)

构造层次(structurallevel)(4):

地壳中存在地温梯度,随地壳深度增加温度压力升高,引起岩石力学性质变化而产生的变形性质的垂向分带性。

上构造层次:

位于地表上部,主要表现为断层、断块等脆性变形,由剪切破裂机制造成,但最表层以张裂为主。

中构造层次:

相当于0~5km的深度范围,以断层和纵弯褶皱为主导变形作用。

下构造层次(上亚层):

5~15km:

塑性压扁和韧性剪切变形为主,发育劈理和面理,顶面以板劈理出现为界,即板劈理前锋面。

下构造层次(下亚层),15km以下:

主导变形作用是流变作用和深熔作用。

代表性构造是柔流褶皱和韧性剪切带,深部发生混合岩化,甚至形成深熔花岗岩。

※Sibson断层双层结构模式:

岩石力学性质随地壳深度而变化,同一断层的变形行为在不同深度表现不同,浅部以产生碎裂岩的脆性变形为主,深部以产生糜棱岩的韧性变形为主。

浅部脆性与深部韧性变形域间的转换带称作脆-韧性转换带.转换带深度由变形主导矿物决定石英的转换温度为250~350℃,深度大约为10~15km。

长石的转换温度大约为450~500℃,深度约20km。

库仑准则:

岩石应力摩尔圆与摩尔包络线相切,岩石发生破裂。

已有的四类经典破裂准则:

最大正应力准则、屈特加(Tresca)准则、摩尔-库仑(Mohr-Coulomb)准则、范·米塞斯(vonMises)准则。

还有统一破裂准则——椭圆准则(新理论)。

脆-韧性变形—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根据安德森模式,正断层是高角度,逆断层是低角度。

但自然界大多数大型正断层是低角度。

这是目前国际地质学界没有解决的问题。

为此郑亚东教授(1999)提出了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在伸展环境下,脆韧性层状岩石将形成伸展褶劈理(ecc),该劈理的倾角受最大有效力矩控制,一般为35度左右,这些伸展褶劈理进一步扩展形成低角度正断层。

塑性变形(plasticdeformation)

晶内机制:

(5)

1.位错运动:

应力作用下位错的运动。

应力作用是晶体内产生位错的一种主要因,位错是储存变形能的一种方式。

分为滑移、棱位错攀移、螺位错的交滑。

2.双晶滑动:

在变形过程中,通过晶格扭曲形成双晶的过程。

多出现在对称性较低或粒内滑移系统较少的矿物中。

在较低温度及较快应变速率条件下。

3.扭折滑动:

当晶体受到围限较强时,晶内滑移的滑移面会发生突然扭曲,这种扭曲成为扭折,这种扭曲通常发生在一个带内,称为扭折带。

实际上通过扭折接受缩短。

一般是位错壁,堆垛断层或晶格不连续。

4.动态重结晶:

变形过程中形成的重结晶作用。

变形过程中,应变晶体通过位错移动、边界迁移等形成无位错新晶体的过程。

一般使晶粒减小。

亚边界(sub-boundary):

由密集位错形成的矿物晶体内面状边界,其两侧晶格方位发生小于10度的变化。

亚颗粒(subgrain):

由亚边界围绕形成的晶格方位小于10度的微颗粒

5.扩散蠕变:

矿物晶体在非零差应力作用下通过质点或缺陷扩散迁移产生变形的过程。

分为晶体内部扩散和晶体边界扩散

晶间机制:

(5)

1.相变:

由于围压、温度和流体作用,而使矿物的体积和形态发生变化,甚至影响矿物力学性质。

2.压溶作用

3.粒间滑动:

应力作用下,矿物颗粒间沿颗粒边界发生相对运动。

4.边界迁移

5.微破裂:

本质上不属于塑性变形,但在岩石韧性变形时有些颗粒会发生脆性破裂。

CHAP5变形构造

面理、定义分类、形成过程和意义XY面、SC夹角、破劈理、判别层序(大线理不重要)、小线理:

擦痕、矿物生长、折痕、伸长线理、生长线理

面理:

在变质、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透入性的状构造。

分为:

面理:

(6)变质变形岩石中由片、板状和压扁变形矿物及集合体平行排列或成分分异层及粒度层构成的透入性面状构造。

属连续面理。

1板劈理(slatycleavage):

多发育于板岩中,故名。

脆性剪裂与矿物韧性排列共存,脆-韧性转换带。

2片理:

由明显的变质矿物如云母、石英等定向排列和定向拉伸形成连续性很强的面理。

3片麻理(gneissicfoliation):

由粗大变质矿物定向排列形成的连续性较差的面理。

见于片麻岩。

4褶(纹)劈理(crenulationcleavage):

先存面理发生微小褶皱,褶皱的一翼强烈变形甚至断裂形成的面理。

5分异面理:

变形变质过程中成分分异形成的条带状面理。

6糜棱面理(myloniticfoliation):

糜棱岩中矿物通过各种塑性变形机制而定向排列形成面理。

劈理:

(3)由于剪切或压溶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一组平行的密集破裂面。

属不连续面理。

1轴面劈理:

平行于褶皱轴面或呈轴面扇形的劈理。

褶皱作用中晚期压扁或压溶作用形成。

2劈理折射:

粘性不同的岩层,劈理类型、密度、产状各不相同,形成类似光线折射的现象。

强硬岩石劈理密度小、与层面夹角较大;软弱岩层劈理密度大,与层面夹角较小。

劈理密度不同是因为岩石的粘性;劈理方向不同是因为褶皱是软弱层的流动。

3断层破劈理:

断裂带及两盘相邻岩石中发育的各种劈理,它们是在断层形成及两盘相对运动过程中产生的。

其产状与断层面斜交或近于平行。

劈理常与断层面交成锐角,其尖端指向本盘岩块相对运动的方向。

面理的形成机制(6)

1剪裂作用:

破劈理,褶劈理

2压溶作用:

破劈理,褶劈理,面理

3机械旋转:

褶劈理,面理

4矿物塑性变形

5矿物的定向生长

6层流作用:

分异面理

面理的研究意义:

应变测量(面理一般代表XY面、线理代表X轴);运动方向的判别(断层劈理,S-C夹角);判别地层层序;

小型线状构造(4)

擦痕:

断层活动在断层面上形成的摩擦成因的线状构造。

A型。

分为冷擦痕热擦痕。

矿物线理:

(4)岩石中在变形变质过程中由矿物等定向拉伸、生长和排列等形成的具有透入性的小型线状构造。

1拉伸线理:

拉长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等平行排列而形成的透入性线状构造。

A型

2矿物生长线理:

由针、柱状矿物顺其长轴方向定向生长排列形成的透入性线状构造,是岩石变形变质过程中矿物在拉张方向生长或重结晶的结果。

A型。

3压力影构造:

生长线理的一种表现,由刚性矿物及两侧纤维状结晶矿物(影区)组成。

刚性物体包括黄铁矿、磁铁矿、石榴石等。

结晶纤维(影区)是在变形中生长形成的,常由石英、方解石、云母或绿泥石等矿物组成。

A型

4碎斑系尾部:

重结晶生长和拉伸共同作用

褶纹线理:

先存面理微细褶皱枢纽平行排列形成的线理。

一般为B型线理,强变形时有时会成为A型线理。

面交线理:

两组面理或面理与层理相交形成的线理,一般为B型线理。

大型线状构造(5)

褶皱的枢纽:

一般为B型线状构造,韧性剪切带可能为A型。

布丁(石香肠)构造:

软硬岩石互层、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挤压,软层向两侧塑性流动,硬层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平行排列的长条状断块,即布丁(石香肠)。

被拉断的硬层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窗棂构造:

软、硬互层岩石受顺层挤压,厚的强硬层形成一排棂柱状大型线状构造。

B线理。

实际上为短波长褶皱

杆状构造:

由拉长的矿物集合体形成的细长杆状体。

先存的或在变质变形过程新生的长英质矿物集合体,在韧性变形过程中因拉伸或辗滚而形成。

多为A型线理。

铅笔构造:

由两组劈理或一组劈理和层理,切割形成的长条状线状构造。

多为B线理

测量:

1)大型线状构造直接或间接测量

2)小型线状构造一般在面理面上测量

意义:

1)应变测量的主轴

2)运动学分析

CHAP7褶皱

背斜、向斜、转折端的形态、褶皱的对称性、轴面、翼尖角、枢纽产状、轴面产状分类、褶皱组合类型(每一种的定义及其地质背景)成因分类褶皱:

岩石中各种面状构造(层理、层面、面理等)发生弯曲形成的变形构造.

1.核部(core):

褶皱的中心部分。

2.翼部(limb):

褶皱中心两侧平滑弧状部分。

3.枢纽(hingeline):

单一褶皱面上曲率最大点的连线。

4.轴面(axialplane):

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连成的面。

5.转折端(hingezone):

褶皱从一翼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

6.翼间角(interlimbangle):

两翼夹角。

7.拐点(inflecionpoint(line)):

相邻向、背形共用翼上曲率等于零的部分。

8.脊线和槽线:

同一褶皱面上背形最高点连线为脊线(crestorculmination),向形最低点连线为槽线(troughordepression)。

9.轴迹(traceofaxialplane):

褶皱轴面在地表的出露痕迹,即各褶皱面最大弯曲点在地表出露点的连线

褶皱分类就不写了。

老师自己都说这个太抽象太虚幻……估计不会考。

褶皱的组合类型(5)

阿尔卑斯式褶皱1.线状褶皱,带状分布,走向平行于构造带;2.背、向斜同等发育,呈连续波状布满全区;3.构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瓦状断层。

4.为造山带主体内最常见构造形式。

复式褶皱:

两翼由次级褶皱组成的复杂的大型褶皱。

次级褶皱包络线形态决定了整个褶皱的形态,即确定其为复背斜或复向斜。

雁列褶皱:

一系列呈雁行状排列的褶皱,一般为短轴褶皱,而且多为背斜

侏罗山式褶皱:

背、向斜发育强度不同而形成隔挡、隔槽(梳状、箱状)。

隔挡式褶皱:

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紧闭背斜及其间平缓开阔的向斜组成的褶皱组合。

隔槽相反。

日尔曼式褶皱:

又称断续褶皱,由等轴或短轴褶皱组成的构造组合,主要发育于构造变形十分轻微的地台盖层中。

纵弯褶皱作用(3):

岩层在总体平行层理方向受到挤压而发生褶皱的过程

纵弯屈曲作用:

单层或互层中较稀疏且粘度比很高的能干层。

(能干层-非能干层)平行褶皱-顶厚褶皱

弯滑褶皱作用:

强硬岩层相邻;通过层间相互滑动形成褶皱。

平行褶皱。

弯流褶皱作用:

软、硬互层;软弱层顺层剪切流动形成褶皱。

相似或顶厚褶皱。

控制褶皱形态的影响因素:

各层的能干性。

相邻层互相影响(强层间的距离)

纵弯褶皱的压扁作用:

对应变分布的影响(中和面消失,全部变为压扁);布丁化和无根钩褶皱。

膝折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