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与大连.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3466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4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青岛与大连.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与大连.docx

《青岛与大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与大连.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与大连.docx

青岛与大连

青岛与大连

大连的面积

-总面积-13,237平方千米

-市区面积-2,415平方千米

-海岸线曲长第?

位-1,906千米

旅顺口区陆地南北纵距26.1公里,

东西横距31.2公里,

总面积506.8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169.7公里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介于北纬38度43分--40度10分、东经120度58分--123度31分之间。

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对,共扼渤海湾,素有“京津门户”之称;北面背依东北大陆,腹地辽阔,堪称“东北之窗”。

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大连港与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和航运,是欧亚“陆桥”运输的理想中转港;沈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爱大(大连至黑龙江省爱辉县)、鹤大(大连至黑龙江省鹤岗市)、庄林(庄河市至内蒙古林西县)等4条国家级公路以及各级公路联通,构成密集的铁路、公路网,沟通着东北三疆及内蒙东域;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是全国4个国际机场之一,开通国际航线2条,国内航线26条。

大连市已成为海、陆、空联运的枢纽。

大连地区土地面积12573.83平方公里,其中市内6区为2414.96平方公里,市辖3市(县级)、1县为10158.89平方公里。

大连全地区海岸线长1906公里,占辽宁省海岸线总长度的73%,其中陆地海岸线1288公里,海岛岸线618公里。

1993年,全市耕地面积为2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8%,其中水田3.3万公顷,旱田25.4万公顷。

全地区林业用地42.4万公顷(据1985年大连市农业资源区划调查统计),占土地总面积的33.1%,其中有林地34.4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万公顷,宜林荒山3.3万公顷。

可利用草地面积26.7万公顷(据1985年大连市农业资源区划调查统计),土壤共有6个土类,地带性土壤为棕壤,约90.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81.5%;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盐土和沼泽土合计占18.5%。

有滩涂资源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其中黄海海岸4.2万公顷,渤海海岸2.4万公顷。

旅顺口区位于大连市最西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三面环海,一面与大连市区相连,隔海与山东半岛相望。

旅顺口区距大连市中心45公里,有三条高级公路通往大连市区。

旅顺是“南满铁路”的终端,旅顺火车站是1902年修建,现在仍然在使用,客货运输十分方便。

全区土地面积50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69公里。

境内的老铁山是黄、渤海的天然分界处。

南与山东,西与天津,东与朝鲜隔海相望。

区划:

旅顺口是大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距大连市中心45公里。

据06年统计,大连市人口一共是601多万。

2008年大连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达到9099美元

本报讯2008年,我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克难奋进,力促发展,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大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昨天发布《2008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用翔实的数字诠释了2008年大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历程。

统计公报显示:

初步核算,全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319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突破9000美元,达到9099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双双保持了15%以上的高增长。

《2008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共分综合、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国内贸易、对外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人口和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17个部分,全面展示了我市经济、社会运行态势。

2008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大连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攻坚克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

经济总量:

综合经济实力继续提升。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993.9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1575.2亿元,增长14.4%。

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5∶51.7∶40.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58.3%和38.1%。

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319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9099美元。

财政税收:

财税收入持续增加。

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

其中,市本级151.9亿元,增长25.3%(可比口径增长25.8%);县区级187.2亿元,增长27.5%(可比口径增长27.1%)。

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

重点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教育、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35.2%、24.1%、20.6%和36.6%。

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245.2亿元,增长21.1%;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255.4亿元,增长22.8%。

海关代征税收290.1亿元,增长42%。

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4.4%,涨幅提高0.4个百分点。

其中,消费品价格水平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分别上涨5.7%和1.6%(见表一)。

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8.08%,涨幅提高4.81个百分点。

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17.69%,涨幅提高12.33个百分点。

表一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指标

以上年同期价格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4

其中:

消费品价格指数105.7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6

其中:

食品110.6烟酒及用品102.6衣着97.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4.6

交通和通信97.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7.6

居住103.0

二、农业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全年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5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1%)。

其中,农业产值133.3亿元,林业产值4.6亿元,牧业产值154.5亿元,渔业产值183.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4.9亿元,分别增长14.1%、13.2%、24.5%、16.3%和5.8%。

水产、畜牧、蔬菜、水果和花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1.7%。

农牧渔产品产量:

完成粮食总产量161.4万吨,为历史第二高产年,比上年下降0.7%;水果总产量132万吨,蔬菜总产量264.4万吨,均创历史新高,分别增长8.5%和1.5%;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52.7万吨、24.2万吨和15.1万吨,分别增长21.1%、20.3%和16.4%;地方水产品总产量223.2万吨,增长1.4%。

其中,海参、杂色蛤和虾夷扇贝产量分别为3.1万吨、34.1万吨和20万吨,分别增长25.3%、14.2%和1.8%。

林业:

完成植树造林面积40万亩,植树1亿株。

其中,海防林基干林带5万亩,荒山造林5万亩,水源涵养林5.3万亩,防沙治沙3万亩。

建设生态文明村138个,道路绿化892公里,河流绿化425公里,启动矿山植被恢复5个。

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42.99%。

义务植树尽责率为80%。

农业建设:

发放农民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亿元,比上年增长45.3%。

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53项,推广新技术73项。

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3家,总数达到595家。

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家,总数达到65家。

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6家,总数达到828家。

新增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6家,总数达到56家。

新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100个。

新增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5个,总数达到295个;新增绿色食品57个,总数达到224个;新增有机农产品18个,总数达到58个。

全市农业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水平达到5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金州区石河水果加工基地等4家单位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

水利建设:

新建农村安全自来水工程51项,解决了8.2万人饮水安全。

新建各类小型水源工程1064项,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5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21万亩;完成灌区干支渠节水改造78公里。

除险加固水库29座,完成23项应急度汛工程,新建、加固河道堤防230.7公里。

三、工业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稳定较快增长。

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77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1398.4亿元,增长23.8%。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1047.4亿元,增长24.8%;轻工业351亿元,增长20.8%。

“四个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930.3亿元,增长25.6%。

其中,石化工业308.2亿元,增长25.1%;现代装备制造业396.5亿元,增长24.9%;船舶制造业133.5亿元,增长39.2%;电子信息产品工业92.1亿元,增长13.8%。

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05%。

实现销售产值4932亿元,增长22.7%。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工业产品产量有所下降(见表二)。

表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算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啤酒/千升494766-2.4

软饮料/万吨23.8-4.6

服装/万件9647.911.5

橡胶轮胎外胎/万条502-8.1

冷柜/万台17.54.0

水泥/万吨877.211.3

原油加工量/万吨2261.54.7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888.952.1

煤气/万立方米28330-1.5

金属切削机床/台47877-9.2

滚动轴承/万套7500.4-6.8

金属轧制设备/万吨1.1-10.9

制冷空调设备/万台(套)81.5-8.3

起重设备/万吨6.619.4

改装汽车/辆/1041-4.8

程控交换机/万线26.4-12.2

机车/辆40631.0

民用钢质船舶/万总吨182.3-2.1

打印机/万台112.8-7.5

激光视盘机/万台316.2-23.4

发电量/亿千瓦时209.616.2

重点项目建设:

新型产业基地形成集聚效应,“两区一带”建设成效显著。

重工·起重风电机组扩能改造项目实施,船用曲轴批量生产,中国一重核岛项目建设加快;德国大众30万台自动变速箱项目开工建设,美国博格华纳变速箱模块项目签约;大连湾临海区和大窑湾临港区初步形成了世界级的重装备、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STX第一条船下水,中远造船、船柴扩建项目快速推进,船舶重工长兴岛造船基地开工建设,渤海岸线造船产业带已经形成。

市政府与北车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大连旅顺机车基地;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国首台9600kw大功率电力机车正式下线。

大石化2000万吨炼油扩能项目竣工投产,逸盛·大化PTA和福佳·大化PX项目开车调试,大孤山半岛石化产业链条形成。

花园口经济区引进新材料为主的产业项目12个,被列为国家级新型材料基地。

工业经济效益: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利税总额71.7亿元,下降64.1%;利润总额-23.9亿元,减盈增亏135.6亿元。

剔除“两油”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和利税分别增长8.8%和7.9%。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建筑业:

建筑业稳步发展。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2万元/人,增长10.9%。

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332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1%;竣工面积748.6万平方米,增长74.8%。

完成商品房销售额474.6亿元,增长2.9%,其中住宅销售额432.6亿元,增长1.9%。

商品房销售面积821.9万平方米,下降0.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70.1万平方米,下降1.8%。

商品房空置面积259.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76.9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4%和37.5%。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1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2%。

其中,城镇投资2134.5亿元,增长32%;农村投资378.9亿元,增长20.6%。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1638.7亿元,增长35.6%;房地产开发投资495.8亿元,增长21.6%。

投资结构:

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32.3亿元,增长91.5%;第二产业投资994.1亿元,增长24.9%,其中工业投资980.6亿元,增长24.7%;第三产业投资1387亿元,增长30.2%。

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3.6∶41.2∶55.2调整为5.3∶39.5∶55.2。

城市建设项目:

全年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35项,完成投资383.6亿元。

全面启动进出市区第二条快速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香炉礁立交桥、鲁迅路、五一路等拓宽改造工程。

开发区至金州九里快轨建成运营。

城市地铁工程加快推进,地铁一号、二号线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三道沟净水厂改造、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实施了西郊国家森林公园、前关城市中央湿地公园、劳动公园改造及滨海路人行木栈道等项目建设。

大连冰峪国家地质公园开园。

改造疏港路、迎客路、中山西路和中南路等景观道路,实施了主干道绿化美化工程。

海水源热泵技术全面推进,实施了水源热泵项目5项,供热面积144万平方米。

完成城市供水管网改造50公里,煤气管网改造20.5公里,新增供热面积438万平方米。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加快3.1个百分点,增速创近11年来新高。

按地域划分,城市零售额1105.9亿元,增长20.4%;农村零售额76.7亿元,增长18.8%。

按行业划分,批发和零售业987.4亿元,增长20.9%;住宿和餐饮业185.3亿元,增长18.3%;其他行业10亿元,增长0.5%。

按商品类别划分,吃品零售额586.7亿元,增长22.8%;穿品零售额205.4亿元,增长16%;用品零售额351.9亿元,增长16.8%。

商贸设施建设:

迪卡侬运动用品超市开业、宜家家居开建,进驻香炉礁物流园区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4家。

大连新时代广场开业,32个国际知名品牌落户。

改扩建锦华日本文化街、俄罗斯风情街等7条特色商业街。

新增社区便民菜店46个,早餐点403个。

启动县域中心镇商业建设,大商超市三十里堡店建成开业,完成金州爱民市场、普兰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7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改造。

七、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07家,注册外资金额60.2亿美元,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28个,注册外资45.1亿美元。

新引进日本三菱重工、美国博格华纳等跨国公司项目22个。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二产业23.9亿美元,第三产业25.8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47.7%和51.6%。

先导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0.5亿美元,占全市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60.8%。

新批先进制造业项目、高科技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324个,注册外资43.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0.8亿美元,分别占全年新批总数的63.9%、72.7%和81.5%。

对外贸易:

外贸进、出口双双迈上200亿美元新台阶。

据海关统计,大连地区内企业(含省公司)完成进出口总额470.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73%。

其中,进口216.81亿美元,增长25.33%;出口253.6亿美元,增长15.33%。

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449.09亿美元,增长23.7%。

其中,进口210.7亿美元,增长26.9%;出口238.39亿美元,增长21.05%。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0.5%,占自营出口总额的47.7%;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8.24%,占自营出口总额的34.2%(见表三)。

出口市场多元化,对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85.34%、41.68%和40.32%。

表三自营进出口额完成情况

指标绝对数(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449.0923.71

出口额238.3921.05

其中:

一般贸易81.4538.24

加工贸易142.7812.38

其中:

机电产品113.8120.50

高新技术产品27.350.03

进口额210.7026.90

其中:

一般贸易81.2742.90

加工贸易98.1314.08

其中:

机电产品64.5612.62

高新技术产品21.500.70

对外合作:

对外合作步伐加快。

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1379项;合同金额1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倍;实现营业额4.53亿美元,增长27%。

外派劳务人员2.51万人次,增长10.6%。

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9个,总投资额0.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占85%。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

运输企业完成客货换算周转量4555.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5%。

实现货物周转量4487.8亿吨公里,增长9.5%;实现旅客周转量145.4亿人公里,增长7.5%(见表四)。

表四货物、旅客周转量及港口货物吞吐量

指标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4487.89.5

其中:

公路亿吨公里86.315.

水运亿吨公里4199.29.4

民航亿吨公里0.66-4.9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145.47.5

其中:

公路亿人公里44.514.1

水运亿人公里7.2-8.6

民航亿人公里36.5-0.7

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2.4610.3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452.518.6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46亿吨,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外贸吞吐量0.86亿吨,增长4.5%;集装箱吞吐量452.5万标箱,增长18.6%;旅客吞吐量586.8万人次,下降8.9%。

周水子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820.5万人次,增长12.7%;纯货邮吞吐量12.94万吨,增长6.4%。

航运中心建设:

大连港与锦州、葫芦岛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港口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连港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准。

辽宁电子口岸正式开通。

长兴岛港和庄河港列入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旅顺新港和庄河港通过口岸对外开放预验收。

全年完成港口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新增泊位12个,新增港口通过能力1329万吨。

大窑湾集装箱码头17#、18#泊位建成投产,新30万吨原油码头和中石油LNG码头快速推进,烟大铁路轮渡正式运营。

大窑湾综合查验楼封顶,北航道连接段工程完工,口岸监管和安全视频监控二期工程投入运行。

长兴岛公共港区航道一期疏浚工程和北防波堤主体工程完工。

海铁联运网络不断完善,全年海铁联运量23.5万标箱,增长30%。

两岸直航大连至台湾航班正式开通。

大连机场航线总数达到147条,其中国内航线100条,国际和特别行政区航线47条;与15个国家、94个国内外城市通航,其中国际、特别行政区通航城市40个。

邮电通信:

邮电通信业发展势头良好。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3亿元,增长13.1%;电信业务总量158.36亿元,增长14.8%。

完成特快专递285.3万件,增长0.8%。

邮政储蓄年末余额160.75亿元,增长29.8%。

截至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16.44万户,下降1.2%;移动电话用户511.06万户,增长23.9%;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85.8万户,增长20.8%。

旅游:

共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接待海外游客95万人次,增长13.1%。

实现旅游总收入400.8亿元,增长23.3%。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55亿元,增长26.1%;旅游外汇收入6.58亿美元,增长13.3%。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212家,增加6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68家,增加2家;旅行社36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6家。

国家A级旅游区(点)24个,其中5A级1个,4A级10个。

会展:

共举办展会96个,比上年增长4.3%;展览面积95.7万平方米,展会平均规模接近1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24746家,增长14.6%,其中海外参展企业1869家;到会参展商88456人,增长18.4%。

参观人数544.6万人次,其中海外参观人数4.6万人次。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业拥有分行(分公司)级以上金融机构89家,其中银行46家,保险公司28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交易所及经纪公司5家。

金融资产总计7676.9亿元,增长21.7%;金融从业人员5万余人。

银行:

存贷款余额大幅增长。

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5535.2亿元,比年初增加1082.4亿元,增长24.3%。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2476.3亿元,比年初增加544.3亿元,增长28.2%。

本外币贷款余额4062.7亿元,剔除农行剥离不良资产因素,可比口径比年初增加738.5亿元,增长21.6%。

不良贷款率3.7%,比年初下降4.1个百分点。

全市银行间外汇市场共开放246场,办理外汇交易1386笔,成交金额折合11.3亿美元。

英国渣打银行获准筹建大连分行,美国花旗银行落户大连;大连银行获准在北京市设立分行;新成立庄河汇通村镇银行、瓦房店长兴村镇银行2家村镇银行。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分行级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46家。

保险:

保险业快速发展。

实现保费收入10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9%,为近6年来大连保险市场增长最快的一年。

其中财产险27.3亿元,增长4.2%;人身险80.1亿元,增长43.4%。

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41.3亿元,增长24.5%。

其中,财产险15.5亿元,下降0.3%;人身险25.8亿元,增长46.3%。

全市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为2.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1755元,比上年增加328元。

本市首家内资保险法人公司百年人寿获批筹建,3家内外资保险机构落户大连。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法人保险机构2家,省级分公司26家;资产总额254.3亿元,增长22.8%。

期货:

期货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合约成交量6.4亿手,比上年增长71.9%,交易量占全国期货交易的46.8%,居全球第十位,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

其中,黄大豆一号、豆粕、玉米合约的成交量分别为2.3亿手、1.6亿手和1.2亿手,成交量均居国内期货市场各品种前5位。

期货合约成交额27.5万亿元,增长130.5%,交易额占全国期货交易的38.2%。

截至年末,全市共有期货经纪公司5家,异地期货经纪公司大连营业部58家。

证券:

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

年内5家企业境内外上市,另有2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全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83亿元,是上年的1.5倍。

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1家,其中境内21家,境外10家。

境内有纯A股公司18家,纯B股公司2家,发行A、B两种股票的公司1家。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1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