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629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docx

检测人员考试大纲第二版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

(检测方向)

考试大纲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分会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三年十月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培训合格证书后,专业技术人员方可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二、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满分100分,60分合格。

三、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包括:

填空题、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题。

填空题:

10分;

判断题:

10分;

单选题:

15分;

多选题:

15分;

简答题:

20分;

计算题:

10分;

综合题:

20分。

四、考试内容

1.法律法规(约10分)

(1)熟悉《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47、48、49、50和51号令等部门规章的内容。

(2)掌握《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有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要求、法律责任等。

(3)熟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三十七条施行说明。

(4)熟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八、九、十、十一、十三、十六、十七、十八、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七、三十一条施行说明。

(5)了解其他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内容。

2.职业卫生基础知识(约10分)

(1)了解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及定义。

(2)了解职业病的发病条件,熟悉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种类。

(3)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及分类。

(4)了解粉尘、有毒物质、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及对健康的影响。

(5)熟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应符合的职业卫生要求。

(6)了解粉尘、毒物、噪声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技术。

(7)了解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8)了解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9)熟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内容,熟悉用人单位应建立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种类。

(10)了解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概念、目的、意义、工作程序和内容。

(11)了解职业卫生档案的基本概念、法律地位和意义、管理基本要求,了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主要内容。

(12)熟悉技术服务机构有关技术服务档案的主要内容。

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约70分)

详见考试大纲。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约10分)

(1)熟悉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及定义。

(2)了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分类、涵义、工作程序和内容。

(3)了解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

(4)掌握职业卫生调查、工作日写实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5)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常用方法,熟悉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应注意的事项。

(6)熟悉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分布。

五、参考书目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要点分析》

《法律法规及文件汇编》

六、知识点要求

根据对相关知识认知和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求,本考试大纲将知识点划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对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和记忆,明白并理解具体概念、作用、意义等。

【熟悉】——清楚各知识点的原理、内容、依据、程序及方法,认知的程度比较深刻。

【掌握】——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内涵和意义,包括具体分类、区别、流程、误区等的认知和学习,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

七、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

目录

第一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1

第一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常用术语1

第二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念1

第三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1

第四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法规与标准1

第二章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样技术2

第一节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2

第二节空气样品的采集规范2

第三章样品预处理技术3

第一节滤料样品的预处理3

第二节吸收液样品的预处理3

第三节固体吸附剂管样品的预处理3

第四章化学物质的实验室分析技术3

第一节原子吸收光谱法3

第二节原子荧光光谱法4

第三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4

第四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4

第五节离子色谱法5

第六节气相色谱法5

第七节高效液相色谱法5

第八节离子选择电极法6

第九节不分光红外分析法6

第五章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6

第一节总粉尘浓度的测定6

第二节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7

第三节粉尘分散度的测定7

第四节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焦磷酸法7

第五节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7

第六章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量7

第一节噪声7

第二节高温8

第三节超高频辐射8

第四节高频辐射8

第五节微波辐射9

第六节工频电场9

第七节紫外辐射9

第八节激光辐射9

第九节手传振动9

第七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编制10

第八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10

第一节空气样品采集工作的质量控制10

第二节检测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10

第三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处理11

第九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安全健康环境对策11

第一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

第一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常用术语

1.熟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常用术语及定义。

2.掌握我国职业接触限值类别、定义,熟悉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

第二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念

1.熟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便携式气体分析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3.了解空气检测和生物检测的区别与联系。

4.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实验室检测常用方法、用途及常用分析仪器设备。

第三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

1.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工作程序。

2.熟悉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以及现场检测前期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

3.掌握检测方案的制订方法,会根据给定的现场情况制订检测方法。

4.了解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的基本流程。

第四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法规与标准

1.了解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2.熟悉我国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的内容。

第二章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样技术

第一节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1.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及类别。

2.熟悉有害物质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3.掌握气态、气溶胶态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的种类、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注意事项。

4.掌握液体吸收法中常用的吸收管类型、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应用注意事项。

5.熟悉浸渍滤料、浸渍吸附管法的原理、应用实例及注意事项。

6.掌握固体吸附剂法的原理、常见吸附剂种类、各自应用特点、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等。

7.掌握无泵型采样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注意事项。

8.熟悉蒸气和气溶胶有害物质共存时的采样方法。

9.熟悉影响采样效果的因素,掌握采样效率、穿透容量的定义。

第二节空气样品的采集规范

1.熟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2.掌握空气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

3.掌握定点采样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原则,采样点、采样时段的选择原则。

4.掌握个体采样时采样对象及其数量的确定原则。

5.熟悉三种容许浓度的检测样品的采集方法。

6.掌握三种接触浓度的计算方法,会根据不同采样情况计算接触浓度。

7.掌握工作场所空气标准采样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8.了解采样记录单包括的主要内容和记录注意事项。

第三章样品预处理技术

第一节滤料样品的预处理

1.熟悉滤料样品常用的预处理方法。

2.掌握影响洗脱效率、消解效率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吸收液样品的预处理

1.了解吸收液样品常用的预处理方法。

第三节固体吸附剂管样品的预处理

1.掌握固体吸附剂管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及优缺点。

2.掌握溶剂解吸法解吸液的选择原则。

3.掌握解吸效率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第四章化学物质的实验室分析技术

第一节原子吸收光谱法

1.熟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特点、定量依据。

2.了解我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适用范围。

3.掌握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组成、仪器分析条件的选择、定量方法。

4.熟悉光源的基本要求、原子化器的种类及原理。

5.掌握石墨炉原子化法石墨炉温度设定步骤和目的。

6.掌握锰及其化合物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采样测试步骤、结果计算。

7.了解标准方法规定的其他化学物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步骤和计算方法。

第二节原子荧光光谱法

1.熟悉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特点及定量依据。

2.掌握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组成、分析方法及干扰消除方法。

3.掌握汞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采样测试步骤、结果计算。

第三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掌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分析原理及特点。

2.熟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的仪器组成、各部分原理及主要作用。

3.熟悉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定性定量方法、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4.了解钼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原理、采样测试步骤、结果计算。

第四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中的用途。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仪器组成、分析测试条件的选择、分析方法及样品检测的注意事项。

3.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方法及计算。

4.了解标准方法规定的其他化学物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步骤和计算方法。

第五节离子色谱法

1.熟悉离子色谱法定义、色谱分离的主要方式及其分离机理。

2.了解离子色谱法以及几种离子色谱分离方式的优缺点。

3.熟悉离子色谱仪器组成、各部分元器件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4.了解离子色谱检测器类型。

5.熟悉氟化氢的离子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步骤。

第六节气相色谱法

1.熟悉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及特点。

2.熟悉气相色谱法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适用范围。

3.熟悉气相色谱仪的仪器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原理。

4.掌握气相色谱柱温、气化室温度和检测器温度设定原则。

5.掌握气相色谱仪各类型检测器的原理特点、性能指标及适用对象。

6.掌握气相色谱法分离分析条件的选择及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7.掌握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步骤和计算。

8.熟悉标准方法规定的其他化学物质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步骤和计算方法。

第七节高效液相色谱法

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其与气相色谱法的区别。

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基本原理和仪器组成。

3.熟悉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的主要类型。

4.了解常见检测器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5.了解高效液相色谱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中的适用范围。

6.了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要求。

7.了解五氯酚及其钠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步骤。

第八节离子选择电极法

1.了解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原理及特点。

2.了解氟化氢和氟化物的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的基本原理、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步骤。

第九节不分光红外分析法

1.了解不分光红外分析法的原理、特点。

2.了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测定的基本原理。

3.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ppm换算成mg/m3计算方法。

第五章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

第一节总粉尘浓度的测定

1.掌握总粉尘的定义及方法原理。

2.熟悉总粉尘测定的主要器材,掌握总粉尘采样、测定和计算方法。

3.熟悉滤膜总粉尘的增量要求。

4.了解总粉尘测定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

1.掌握呼吸性粉尘的定义及方法原理。

2.了解常用的采集呼吸性粉尘预分离器类型。

3.掌握呼吸性粉尘采样、测定的主要器材、方法和计算。

4.了解呼吸性粉尘测定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粉尘分散度的测定

1.掌握粉尘分散度的定义及分散度测定的常用方法、原理。

2.熟悉粉尘分散度测定的主要器材。

3.了解粉尘分散度样品的采样、测定、计算、及注意事项。

第四节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焦磷酸法

1.了解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2.熟悉焦磷酸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硅的方法原理、采样方法、测定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五节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

1.掌握石棉纤维计数浓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及方法原理。

2.熟悉石棉纤维粉尘的样品采集方法、测定步骤、计算及注意事项。

3.了解石棉纤维的计数规则。

第六章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量

第一节噪声

1.掌握噪声的基本概念、测量参数、仪器设备。

2.掌握噪声具体测量方法,包括现场调查、仪器准备、测点和测量位置选择、测试步骤、计算等。

3.掌握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脉冲噪声定义。

4.掌握噪声的计算方法,会根据噪声测定结果计算一天8小时等效声级和一周40小时等效声级。

第二节高温

1.掌握高温的基本概念、测量参数、仪器设备。

2.掌握高温的具体测试方法,包括现场调查、仪器准备、测点和测量位置选择、测量时间和测试条件的选择、测试步骤等。

3.了解高温评价需要的参数。

4.掌握WBGT指数计算公式。

5.熟悉高温测量的测定时间的选择。

第三节超高频辐射

1.掌握射频辐射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掌握超高频辐射的基本概念。

3.熟悉超高频常见接触机会、测量对象的选择、测量仪器设备、测试方法及结果计算。

第四节高频辐射

1.掌握高频辐射的基本概念。

2.熟悉高频辐射常见接触机会、测量对象的选择、测量仪器设备、测试方法及结果计算。

第五节微波辐射

1.掌握微波辐射的基本概念。

2.熟悉微波辐射常见接触机会、测量对象的选择、测量仪器设备、测试方法及结果计算。

第六节工频电场

1.掌握工频电场的基本概念。

2.熟悉工频电场常见接触机会、测量仪器设备、测试方法及结果计算。

第七节紫外辐射

1.掌握紫外辐射的基本概念。

2.了解紫外辐射常见接触机会、测量部位、测量仪器设备、测试方法。

3.掌握电焊弧光有效辐照度计算公式。

第八节激光辐射

1.了解激光辐射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第九节手传振动

1.掌握振动的基本概念。

2.了解振动的接触机会,熟悉手传振动的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及结果计算。

第七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编制

1.熟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编制的主要信息内容。

2.熟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编制的主要信息内容及正文基本要求。

第八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空气样品采集工作的质量控制

1.熟悉空气样品采集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2.掌握影响采样效率的因素。

3.熟悉不同采样介质要求的流量范围。

4.掌握现场样品空白的采集方法和作用。

5.掌握采样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以及减少或消除采样误差的方法。

第二节检测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

1.熟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具体内容。

2.了解实验室开展新项目检测方法确认手段。

3.熟悉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内容。

4.熟悉职业病危害因素实验室检测定量方法。

5.了解检出限、测定下限和最低检出浓度的定义。

6.熟悉比色法、光谱法、色谱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确认方法。

7.掌握实验室检测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8.熟悉加标回收率测定方法及加标量要求。

9.了解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的作用和目的。

第三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1.掌握检测结果数值修约规则,会按照数值修约规则进行数据修约和计算。

2.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

3.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判定方法,会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结果判定。

第九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安全健康环境对策

1.熟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实验室基本要求。

2.熟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和现场检测工作中的安全健康环境对策。

3.熟悉实验室检测工作中的安全健康环境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