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634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docx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

谈起马王堆汉墓文物,总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里蕴藏着太多神奇的传说与故事。

驻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悦的不仅是眼睛,还有心灵。

下面就请跟我一道,步入这与艺术的殿堂,去追寻2100年前中国文明的神奇与辉煌!

前言--------略

(墓坑模型处)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发现的次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二、三号墓。

其中一、二号墓东西方向平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南侧。

一号墓三号墓形制相同,都是墓口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

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

马王堆汉墓的地理位置: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五里牌,距市中心约4公里。

它建在浏阳河二级阶地一个高约十五米的台地上,四周为开阔的平原。

站在马王堆上环顾四周有一种四面临风兀然而立的感觉。

古人在选择墓地时讲究“风水”,有“信八字望走好运,信风水望坟山贯气”的说法。

如此看来,马王堆这地方确实是挺有“贯气”,“风水”蛮不错的。

马王堆的传说:

马王堆究竟是哪位达官贵人的墓地?

历史上说法也不一样。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长沙县》的记载,马王堆坟高七尺,是西汉初年长沙王刘发(刘发---汉景帝的儿子)埋葬他母亲唐姬及其程姬的墓地,叫做“双女冢”。

其后的《大清一统志》、《长沙县志》、《湖南通志》都沿袭这种说法。

《湖南通志》还引用了《汉书----长沙王传》中的一个故事来证明“双女冢”说法是正确的。

故事的大意是:

唐姬是汉景帝爱妃程姬的侍女,长得异常漂亮。

一天,汉景帝召程姬侍寝,而此时恰巧程姬身体不适,于是就叫侍女唐儿冒名入侍。

当夜汉景帝因酒醉不辩真伪,(而宠幸了唐儿,(仅此一次宠幸过)唐儿因此怀上了景帝的“龙种”,被封为妃子。

随后,唐儿生一皇子,取名刘发,被封为长沙王。

景帝死后,刘发将程、唐二姬接到长沙国奉养。

二姬死后,就葬在了马王堆这一带。

此为一说。

马王堆的命名:

清嘉庆《长沙县志》:

而清嘉庆年间所修《长沙县志》却认为,马王堆与唐末五代时楚王马殷父子有关(公元852—930年)。

马殷(907—930做楚王)父子曾先后被封楚王,定都长沙,死后就葬于此。

由于这里在是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所以此地就叫“马王堆”。

这是另一说。

此外,民间的传说还有不少。

如此的猜测纷纭,终究还是个不解之谜。

看来要彻底破解这个谜,弄清楚真相,只能依赖科学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发现与发掘:

1952年,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率领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工作队来长沙进行考古发掘时,曾对马王堆做过实地勘察。

根据此墓外形特征及相关资料,夏鼐先生当即断定马王堆是一个汉墓群,1956年马王堆汉墓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又竖立了文物保护标记。

1971年底,当时驻扎在马王堆附近的省军区366医院,选择在院内的两个大土包-----即马王堆汉墓土冢下修建病房和仓库。

在东侧的巷道掘进了十多米时,施工人员发现了一个奇怪而有意思的现象,在巷道正前方出现土层,已由原来先赭红色带白斑点的网纹红土(第四纪300万年以前),变成了既软又粘的白膏泥。

这种象糯米一样粘的白膏泥挖起来十分费劲。

锄头,铁铲都被它粘。

于是有人拿起钢钎向它扎去,当钢钎被从白膏泥中拽出来的时候,能明显的听到“哧”地一声响,并冒出一股无色而呛人的气体来。

此时所有的雇施工人员都有些紧张,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有人以为钢钎眼里是空洞,就舀水往里灌,结果洞中喷出压力强大的气体将水冲得水花四散,还有好事者试着用火去点,顿时燃起了蓝色的火苗。

直到这时,施工人员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待这个消息传至我馆时,已过去整整三天。

(气体还在燃烧)我馆工作人员当即判断,马王堆汉墓可能遭到破坏。

待考古人员赶到马王堆,现场仍有不少人在出火口处取火抽烟,(但气体已较少了,所以火势较小,曾经试着收集,可没有成功。

)此情景真使人哭笑不得。

但墓中有可燃气体的存在,又使我们兴奋异常。

因为在长沙地区,这类墓葬被称为“火坑墓”。

它的产生是由于墓室密封较好墓内随葬品中的食品中、衣物等有机物,在腐烂时所分解并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沼气所致(甲烷,碳氢化合物),由于沼气具有易扩散的特性,它的存在,正说明该墓室是处于无氧状态的,随葬的文物估计是保存很好的。

历史上长沙已发现过七、八个这样的古墓,都证明了这一点。

(发掘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云纹瓦当及汉文帝时期的半两钱,对墓葬年代的判定有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处理白膏泥时,见到了许多碧绿碧绿的树叶,尚带着青色的竹子和小竹片,虽埋在地下两千多年但与新鲜竹子无异,白膏泥的防腐性能令人惊叹不已!

)只是自1949年后,却再也没遇见过这类墓葬了,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这次,机会可遇不可求地降临到我们身上其欣喜之情确实难以言表。

由于沼气的丧失导致该墓再继续保存下去已没有意义,经慎重地调查、研究并报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对长沙马王堆汉墓进行发掘清理的历史使命就这样地落在了湖南省博物馆人的肩上。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如此一次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却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照片)一号墓的发掘现场:

1971年底发现,1972年1月14日发掘正式开始,4月28日全部结束。

曾两次被盗,但没有成功。

该墓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从封土算有20.5米深。

自墓口向下层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

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女尸.

(照片)一号墓墓室纵剖面模型。

(发掘现场照片)

此墓之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铺垫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椁上部及四周堵塞XX约为40厘米,重5千多公斤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时用夯锤夯实一次。

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份可以被它吸附。

白膏泥的学名叫微晶高岭土,是制造陶瓷器的原料,它有较强的防渗漏和密闭特性。

正由于当时采取了这样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该墓的尸体、葬具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报照)当年报道马王堆发掘的《人民日报》等报刊:

马王堆共有三座汉墓,是个汉墓群。

共计出土各类文物三千多件。

(马王堆汉墓的出土为研究汉初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丰富了人们对西汉文明的认识)其数量之多、文物之精美、内涵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我国考古史上都是罕见的。

特别是大批帛书帛画、纺织品和女尸的出土,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全世界范围都受到了广泛关注。

据新华社的统计,当年先后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媒对此进行过报道。

1972年7月31日日本东京各大报刊在显著位置报道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消息。

同年8月1日,又在头版头条位置以大量篇幅刊登了一组照片,各电视台也播放了消息,放映了照片。

《朝日新闻》、《产经新闻》、《读卖新闻》等报社,还分别以“二千一百年的历史展现在眼前”、“中国的奇迹,栩栩如生”、“精巧、烁烂、古代中国”等为标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和新闻报道。

更有学者著文说:

“这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一个与北京猿人并驾齐驱的重大发现”。

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成为当年世界最大、最受人关注的新闻之一,而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

照片)三号墓发掘现场,三号墓椁室

(文物)纪年木牍———墓条,有纪年

从墓葬封土的地层关系上,我们已知三号墓早于一号墓下葬,那么三号墓到底是什么时候下葬的呢?

在墓中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

”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将随葬品及其一份清单递呈主葬郎中。

主葬郎中收到清单后,先后对照实物一一唱读和验收,最后将结果启奏主葬君。

”在这支由叫奋的管家给墓主人去阴朝地府开具的“通行证”是,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的记录。

经考证指的是汉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这就是三号墓墓主人下葬的准确年代。

(文物)铁刃木锸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如此完整的铁口木锸是十分少见的。

木锸全长139.5厘米,重1400克。

铁口呈凹字形,经鉴定为人工铸铁。

锸柄和锸面是用一整块化香树料制成。

木柄是选用木材的中心部分加工成圆柱形,很显然心材比边材更结实耐用。

锸面上部两肩宽度和高度都不相同,左肩比右肩宽,还多出一块三角形的踏脚,更便于踏脚用力。

两肩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使用时还可将应力分散,否则,应力集中,木柄与锸面连接处是十分容易折断的。

这种工具的器形设计与制作,合乎物理科学原理,反映了制造者的智慧。

(照片)二号墓发掘现场(1973年9月6日,湖南省上报了“关于发掘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的请示报告”)

在1973年12月18日---1974年1月13号。

发掘二号墓。

由于该墓历史上曾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余二百余件文物,但该墓中出土的“利苍”、“长沙丞相”、“车大候之印”三枚印章,可以说是马王堆的眼睛,使墓主人身份及其与一、三号墓墓主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最终认定。

在二号墓的发掘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它的部分封土,被一号墓封土所覆盖,由此得知二号墓下葬的时间早于一号墓。

(照片)三号墓发掘现场照:

三号墓是1973年11月19日---12月13日发掘的历时二十五天,因该墓保存较好,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一千多种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个身高1.85米,年龄三十岁左右的男性。

(图)一、三号墓打破关系图

与二号墓的情况相反,三号墓的封土出部分被一号墓的封土覆盖,它的墓道也被一号墓墓坑所切断,这种在考古学上叫做“打破关系”的现象,表明一号墓下葬时间晚于二、三号墓。

马王堆到底是什么家族的墓地?

历史上的说话也有很多种,那么让我们走进侯家,来了解到底马王堆到底是那个家族的墓地,而墓主人当年的生活经历和状态又是怎么样的。

第二部分:

走进軑(dai4)侯家

马王堆是西汉初年軑侯家族的墓地,第一代軑侯利苍,其夫人辛追和他们的一个儿子长眠于此。

墓中出土大量珍贵文物,真实再现了軑侯家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生活,也反映了汉初农业,手工业,领先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

这些生前曾经显赫三相的西汉豪门贵族,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命运又是如何呢?

(文物)“利苍”玉印马王堆的眼睛,墓主人的身份得到明确,史料有记载

从二号墓出土的“軑侯之印”铜印,利苍玉印和“长沙丞相”铜印来看,二号墓墓主人应该是第一代軑侯、长沙国丞相利苍,他生于战国末年,死于西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

利苍的一生可以用“赤胆忠心、战功卓著”八个字来概括。

早年得苍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初他升任长沙国丞相,极力巩固中央政权,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于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以功再封軑侯。

如今英雄早已故去,只留下曾经伴随他征战沙场的错金铜弩机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独自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

(图)汉初吴氏长沙国及毗邻国疆域图:

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创建汉朝后论功行赏,共分封了七个异姓王。

其中,秦番阳令吴芮因率领部下协助刘邦亡秦灭楚,被封为长沙王。

刘邦虽然登上了帝位,国家名义上统一了,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当时长沙国包括有长沙、豫章、南海、桂林和象郡。

其中南海三郡(今广东、广西)后来被南越王赵佗所占,豫章郡(今江西)实际上属于英布的淮南国,因此汉初长沙国仅占长沙一郡,比现在的湖南省略大。

高祖末年,长沙国由于起着安抚百越的作用而成为翦除异姓王后唯一的幸存者,但是仍然深为刘氏统治集团所深忌。

为了控制和监视吴氏,利苍作为刘邦的亲信,出任了长沙国的丞相,虽然汉初王国丞相的官阶并不算高,但是实权在握。

他不但统率小朝廷里的文武百官,而且控制王国的军队立功:

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

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诸侯王对人民的统治和剥削,也都是通过丞相来具体执行的。

所以,利苍名为辅佐长沙王的“统众官”,实际上是朝廷的代理人、长沙国的直接统治者。

(照)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世袭对照表

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利苍担任长沙国丞相时被封为軑侯。

共传四代,武帝元历元年(公元前110年)末代軑侯,东海太守利秩因罪废除。

軑,是地名,在现在的河南省罗山县和光山县之间,食邑为七百户,与陈平、张良等万户侯相比,是个不太大的侯。

但是,由于利苍在长沙国的独特地位,所以家族成员生前甘食美服,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死后也得到了厚葬。

临湘:

长沙域,临湘江,所以叫长沙。

(复制品)“妾辛追”印:

利苍的夫人葬于一号墓,根据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她的姓名叫辛追。

虽然贵为侯爵夫人,她却经历了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的伤心之痛,于汉文帝后元1年(公元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时大约50多岁。

根据女尸和T型帛画上辛追的形象,我们复制了中年軑侯夫人的蜡像,再现了辛追当年的风采。

大约38岁,身高1米58,身上穿印花敷彩丝棉袍,头上戴着当时流行的钗饰,显得非常雍容华贵。

她是由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赵成文教授复原、西安超人公司制作的。

用高分子材料硅胶做成,用了6万多根真人头发。

(照)一号墓出土九子漆奁(lian,第二声)揭开时的照片:

辛追生前养尊处优,衣着打扮十分讲究。

从一号墓出土利益套精美的梳妆用具——双层九子漆奁,类似于现在女孩子所用的多层化妆盒。

打开盒盖,只见上层的隔板上放有手套,絮巾,组带,绣花镜套。

;下层底板凿有九和凹槽,嵌放九个小奁盒。

里面究竟装着写什么呢?

原来是胭脂、油彩、白粉等各种化妆品。

(文物)黄杨木梳、篦(bi4)

此外,另外有一件单层五子奁,里面放有五个小圆奁外,还有铜镜、镜擦、粉扑、梳、镊、笰(fu,第二声)、环首刀(角质)等梳妆用具。

镊用于修眉,笰用于上妆。

出土时笰毛的部分染为红色,很可能是胭脂。

请特别注意看黄杨木篦。

它好像刚做不久似的,刨削光整,分齿均匀,非常精致。

宽度仅仅不到5厘米,却有74个齿,比现在的一般篦子还要精细。

它是用什么样的工具做的呢?

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西汉手工业发达,现在手工业退步了,但是往电子机械方面发展了。

辛追是如此的爱美之人,死后还随葬了一束假发置于双层漆奁之中,甚至出土时头上真发的下部分还精心缀连着另一顶假发,绕成一个盘髻(ji4),上插玳瑁笄、竹笄和角质笄。

遥想当年,軑侯夫人虽然人已渐老,但在涂脂抹粉、梳妆打扮一番之后,肯定仍是风韵犹存的吧!

(文物)弩机:

兵器和兵器架

三号墓墓主是利苍的儿子、第二代軑侯利豨(xi,第1声)或其兄弟?

根据纪年木牍记载,他死于汉文帝十二年二月(公元前168年),年仅三十多岁。

在三号墓中出土兵器三十八件,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弩机,弩机是由弓发展演变而来,通过望山,来进行瞄准。

弩机是如何发射的呢?

请看“弩机发射示意图”。

由于弩利用了杠杆原理,能使箭发射的更远、更准确,所以在当时是一种威力较大的远射武器,汉代有三石、四石、五石、六石、七石、八石等不同力度的弩,射程一般在一百二十至二百步之间,约合167-278米左右。

而这个弩机带有铜廓,秦代只有望山,汉代才有铜廓。

可以大大加强弩的强度,使箭射的更远,杀伤力更大,是真正的“强弓劲弩”。

随葬如此之多的兵器,我们不难断定利苍的儿子生前一定是位威风凛凛的武将。

(复制品)驻军图: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三号墓墓主人是否也为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呢?

高后末年,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发兵攻打长沙国南部,随即汉王朝及长沙国派兵征剿。

这场战争一直延续到汉文帝初年。

从三号墓出土的军事地图——“长沙国南部驻军图”说明墓主人曾经参与指挥过这次战役。

“驻军图”的方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现在地图的方向正好相反。

驻军营地、防区前线等要素用深颜色突出表现在第一层平面,而河流、山脉等地理基础则用浅颜色表示。

您看到散落图中各处的圆圈,它们表示的是里,相当于现在的村落。

而四方框表示的是县城。

兵营则画成多种不规则的形状。

在整个防区的中央、几支河流的汇合处设有军队的指挥所,以三角形来表示。

这种三角形的城堡只需要在三个角处分别设置岗哨,便可以高屋建瓴统览全貌。

起设计之科学,堪称古代军事工程的优秀之作。

整个防区内,在指挥部的前面、左面和右面驻守有六支军队,分二线部署兵力,并依托三条山谷扼守南越国进入长沙国内地的通道。

由此可见当时长沙国南境驻军采取的是凭险固守的姿势。

图上军事部署之严密,地利形式之巧妙,对各军事因素思虑之详审,都充分说明了由于长期战争的实践,汉初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已经发展到一的新的水平。

只可惜三号墓墓主人英年早逝,不然也象他父亲一样功载史册、名垂青史。

(文物)稻谷:

利苍及其夫人和儿子,生前穿着绫罗绸缎,享受美味佳肴,茶余饭后歌舞不休。

只要从一三号墓出土的大量饮食器具、食物标本以及音乐文物等,您就可以想像到軑侯家钟鸣鼎食,歌舞升平的奢华生活。

在汉代人们的主食与今天基本相似。

一号墓出土的稻谷、小麦、大麦、黍(shu三声)、粟(su四声)、大豆、赤豆和麻实物多达十一袋,真可谓是“五谷俱全“。

其中水稻出土的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已包括了籼(xian一声)、梗、粘、糯四种。

您看!

这一颗颗不仅外形完整,而且颜色鲜黄。

竹笥(si四声)

(文物)小米饼:

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西汉时期长沙地区稻米丰厚,除了留有口粮外,还加工成糕点食用。

軑侯家食用的糕点是当时长见的饼,一般用粮食为主料,在配以瓜果、糖、肉等配料,与今天的家制糕点相似。

从一号墓的彩绘陶盒中我发现了一些小米饼,是将小米捣制或碾磨成米粉,加上水团成饼状,在蒸熟而成的。

今天南方食物中的糍粑、糍饭团大约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文物)杨梅:

稻米虽然飘香,却不能像麦面那样翻出许多花样来,未免有些单调。

为了改变这一缺陷,南方人必须想方设法种植蔬菜,猎牧动物,饲养牲畜,以多样的副食来改善主食的单调。

当时湖南地区的基本副食是鱼、肉、蔬菜、瓜果,这些在马王堆汉墓中都有大量出土。

其中时鲜水果有20多种。

您看!

杨梅出土时仍然呈紫红色,而且绒刺也非常清楚。

当时有位考古工作者十分好奇尝了一颗,发现味道是苦的,因为杨梅已经炭化了。

(照)一号墓云纹漆鼎内残存的“藕片”

蔬菜虽然全部炭化,但个别的形状仍隐约可见。

最令人惊讶的是当我们打开一号墓出土的云纹漆鼎时,竟发现里面盛有二千一百多年前的汤,而且在汤的表面还漂浮着一层完整的藕片。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藕片的内部纤维早已溶解,出土后与空气接触,在加上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震荡,藕片迅速消失,全部溶解于水中。

地震工作者认为,这一现象说明:

二千一百多年来,长沙地区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有破坏性的地震。

所以身为长沙人应该感到非常幸运了。

(文物)牛肩胛骨:

軑侯家食用肉食的范围也相当的广泛。

这一点可以从一、三号墓随葬的大量肉食得到证实。

他们不仅食用家禽、家畜,并且大量从自然界猎取野生动物。

椐遣册记载,其中不仅有常见的猪、羊、牛、狗、鸡、鲤鱼、鲫鱼等,而且还有不少珍惜动物,如梅花鹿、鹤、锦鸡、小鴞、斑鸠、天鹅、鱖鱼等,可以说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地跑的,各种动物无其不包,无其不有。

其食物范围之广,着实令人昨舌!

现在湖南地区时兴吃山珍海味及羊鞭,牛鞭之类的怪味,大概有当时食用庞杂的饮食风俗是一脉相成的吧!

据一、三号墓竹简文字内容记载,軑侯家烹调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将肉放在菜汤里煮熟,有的将兽肉去毛再裹上泥巴放在火上烤,有点将肉切成碎末和者酱一起弄熟。

当今湖南许多名菜的烹调技艺都可以从这里追溯到它们的渊源。

(文物)豆豉姜:

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多种调味品,反映出西汉时期湖南地区居民喜欢吃酸、香、苦、辣的饮食习惯。

湖南气候潮湿,气温偏热,而辣椒,生姜等食物有提热、去湿、去风的功效。

再加上湖南以米饭为主食,酸辣之味可以刺激唾液分泌,令人食欲大增。

因此,嗜酸喜辣原来就是湖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特色。

难怪能人素以“爱吃辣,不怕辣”而闻名全国!

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在“招魂”中赞美湖湘美味佳肴已有酸香苦辣等特色。

西汉时期,辣椒虽然没有传到中国来,但是其中姜、茱萸、花椒无一不是辛辣之物,这也就是为什么辣椒于明朝末年从南美洲传入中国后很快受到湖南人欢迎的原因。

豆豉是豆类加工而成的调味品。

如果以豆豉炒大蒜、辣椒,或者蒸腊味,味道尤为鲜美,是湖南人最喜欢的家常菜。

马王堆中出土大量豆豉,说明湖南人用豆豉做调味品的习惯已有二千多年了。

正是这风味独具的调味品,才使得湘菜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而响誉海内外,挤身于中国“八大菜系”之列。

(文物)锡涂陶壶

軑侯家宴请宾客,自然少不了饮酒做乐。

从一,三号墓中出土了许多盛酒器如陶锺、印纹双耳瓿(bu四声)、彩绘陶钫,饮酒器如耳杯、玳瑁卮、镏金镶玉铜卮,以及温酒器如:

彩绘陶鐎壶等。

遣策明确记载的酒类有四种,如白酒、温酒。

什么是温酒类?

就是用米和酒曲发酵成的低浓度酒。

还有过滤后的清酒称之肋酒,以及和今天甜酒相似的米酒。

锡涂陶壶出土时还可以看见酒类的残痕。

(文物)七弦琴:

琴瑟和鸣,司马相如,抚琴高手

一、三号墓中出土了琴、瑟、筑、笛、竽、芋律、编钟、编磬8种乐器,以及歌佣、舞佣、奏乐佣等大量音乐文物。

这是我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为研究西汉音乐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而軑侯家轻歌曼舞的享受生活也由此可见一斑。

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七弦琴出自三号墓。

出土时琴弦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我们可以在琴右边的末端看见因长期弹奏手指摩擦留下的痕迹。

想必在月明风清的之夜,墓主人时常焚香更衣,抚琴弹奏,寄晴抒怀吧。

(文物)二十五弦瑟

瑟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常于琴合奏。

所以古人用“琴瑟和谐”来形容夫妻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亲密。

一号墓出土的二十五弦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完整的弦乐器。

瑟弦由四股蚕丝搓成,经过二千一百多年,他们至今一根都没有断。

(文物)筑:

筑,是秦汉时期还很流行的一种击弦乐器,形状象筝,有十三弦。

这种古老的乐器是如何演奏的呢?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棺上画有一只怪神端坐在五彩祥云中击筑的图象。

它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这不禁让人想起高祖刘邦在登基之后,衣锦还乡,酒幸正酣之时击筑而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

三号墓中出土的筑虽然是随葬的冥器,但属首次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筑的大致样式。

(文物)竽:

你肯定听说过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

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两件竽。

现在您面前的这具竽出土于一号墓,保存完整,有22根竽管。

但竽管与吹口之间不能通气,上端没有气孔,斗内没有气槽,也没有用于控制音高的簧片,只是一具乐器模型罢了。

但是从三号出土的另外一具竽虽然外表残破,但内部结构比较完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实物。

在一号出土的黑地彩绘棺上就有怪神吹竽图。

(文物)竽律

一号墓另出土竹质竽律十二管,每根管上用墨书写着十二律的名称,出土时分别装在十二个象筒形袋的竽律衣中。

古代用长短不同、按一定长度规律制作的十二根竽管,能吹出十二个高低不等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间的高低。

因此十二个标准音也叫十二律,所以律管的作用相当于定音哨。

(文物)歌俑:

一,三号墓出土了许多歌俑、舞俑和奏乐俑,这说明当时軑侯家府内眷养了众多能歌善舞和擅长乐器的奴婢,以供宴享时助兴,闲暇时观赏。

歌俑面目清秀,身着长袍,席地而坐,,似乎在歌唱婉转悦耳的曲调:

舞俑面部风腻,涂脂抹粉,身体稍微向前倾斜,两膝略微弯曲,身着短褂长裙,体态轻盈,好象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

奏乐俑共有5个,其中2个吹竽,3个鼓瑟,,俨然一支家庭管弦乐队。

您看!

他们都身着长袍,蛾眉高挑,小嘴紧闭,神情紧张地在准备为宾客们演奏。

軑侯夫人生前过着金声玉振、轻歌曼舞的奢靡生活,死后还随葬歌舞乐俑想在地府继续尽情享受。

(文物)博具:

除了歌舞作乐之外,博戏、郊游、划船等也是軑侯家平常喜欢的娱乐。

三号墓出土了一套当时的娱乐用具——博具。

它主要有一个博局、十二个大棋子(六黑六白)、二十颗小棋子、四十二根筹码、一个子组成,装在特制的漆盒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