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3939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6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沼气发电发电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

*****************公司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

1.2项目组织单位

*****************公司

1.3项目实施单位

*****************公司

1.4项目建设地点

河南省***市***县*****************公司年出栏10万头良种猪场北侧

1.5项目建设年限

该项目建设年限为1年

1.6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上要有厌氧发酵系统,好氧曝气污水处理系统,沼气系统,固、液高效有机肥生产线及人工湿地系统等.

1.7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为了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各专业组,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项目建设小组合理配置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

1、原则

项目管理实行公开招标和合同管理,建立施工监理制度,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做到建管并重。

结项目资金的使用要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并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制订奖惩制度,明确权、责、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施工管理

经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规划,确定项目责任人的技术责任和经济责任。

对项目做出详细施工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实施进度、质量技术保证等内容,并经组长审批后方可执行。

根据工程规划分阶段对工程进行验收,严把质量关。

对不合格项目坚决不予验收,拒绝拨给项目经费,并根据责任合同和经济合同,对相关负责人追究相应的责任。

3、财务管理

项目献策务由办公室统一管理,项目开支及资金拨付由组长审定、签定后执行。

项目资金设立专户,配备专业的财会人员进行专人、专帐和资金封闭式运行管理。

项目工程实行预算审批制度,由管理办公室审核后,报项目责任人签字后方可执行。

对项目资金实行分阶段验收报帐管理,对不达进度、不合质量的标准的工程坚决不予验收,不予拨会剩余的工程建设资金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项目财务受财政、审计、计划部门的监督。

1.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流动资金408万元。

建设投资为***万元,其来源为企业自筹备***万元不足部分申请贷款600万元;项目流动资金经估算为408万元,由企业自有资金解决。

1.9项目产品方案

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4000m2/d,每年生产沼气240万立方米,每年可发电400万千瓦时,每年生产液体高效复合肥100000吨,固体高效复合肥有机肥40000吨。

1.10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完成后,可实现收入年2495.29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044.79万元,贷款回收期为3年,全部投资回收期(包括建设期一年)3.88年,财务内部收藏益率15.7%,财务净现值2613.45万元(Ic=12%).

1.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

1.1

建设投资

万元

***

其中:

银行贷款

万元

600

自筹资金

万元

***

1.2

流动资金

万元

408

2

资金筹措

万元

2.1

自筹资金

万元

 

1208

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

用于流动资金

万元

408

2.2

借款

万元

1200

固定资产投资借款

万元

1200

流动资金借款

万元

0

3

经营收入

万元

2495.29

正常年

4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450.50

年平均

5

利润总额

万元

1044.79

年平均

6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15.75

7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3.88

8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

万元

2613.45

Ic=4%

9

借款偿还期(从借款之日算起)

3

2、环境指标

本次工程实施后的订环境指标如下:

主要环境指标一览表

指标

改造前

改造后

削减量

排水量

m3/d

5720

2470

3250

m3/a

208.8

90.2

118.6

COD

mg/L

260

57.5

t/a

542.8

51.8

491.0

BOD

mg/L

100

21.28

t/a

208.8

19.2

189.6

SS

mg/L

230

6.48

t/a

480.2

5.8

474.4

氨氮

mg/L

105

9

t/a

219.2

8.1

211.1

第2章 项目背景

2.1项目由来

2.1.1我国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新时代农业污染弟兄理的重要内容。

我国畜禽养殖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技柱产业,但是,由于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区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相对滞后,大量养殖废弃物排放经周围环境速写为了较大的压力。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和废水的产生量都很大,度物每年产生均约17.3亿吨;我国工业行业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34亿吨。

我国畜禽类便产生量是工业务固体废弃物的2.7倍,有些地区甚至超过4倍;COD排队放量达到7118万吨,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之和。

北京、上海、山东、河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土地负荷已超过警戒值,呈现出比较严重的环境压力水平。

我国长期以来把环境工作重点放在工业污染防治上,对包括畜禽养殖在内的农业污染治理缺乏相应的重视和管理。

畜禽业的产业发展和环境管理存在着体制上严重脱节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环境政策和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各级环保部门未能对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致使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环境管理严重滞后。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的实施是在国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我国20多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第一阶段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要求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从治理工期业“三废”赴的,20年来,尽管在工业污染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环境质量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近年来,农业污染与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并列为三大污染源,农业污染治理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而畜禽粪又是导致农业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畜禽类便中含有大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物质,不仅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也制约了我国畜禽业持续稳定发展。

因此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管理,对于治理农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2.1.2我国政府采取了强制措施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促进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

针对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制定了明确目标,到2005年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得到基本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60%,粪便资源化率达到70%,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鼓励生态养殖。

为了完成国家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目标任务,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2001年3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国家环保总局9号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将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纳入当地的环境保护规划中。

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衽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对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编辑禽养殖污染防治,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又发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I8596—2001)。

标准将适用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存栏数规模分为I、II两级,I级适用范围内的养殖量点养殖总量的40%左右,II级适用规模范围内的养殖量点养殖总量的60%左右。

对不同规模内的养殖业的实施标准时间作了不同规定,所有级规模范围内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养殖区,以及II级规模范围内且地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重点流域和污染严重河网地区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自2003年1月1日开始执行本标准,其他地区划II级规模范围内的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区实施标准的具体时间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但不得迟于2004年7月1日。

国家出台的标准、办法为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实施保证,为我国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徨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

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

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

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

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

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畜禽粪便中含有多种污染因子对环境的危害极大,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刻不容缓。

1、粪便污染

未经处理排放的粪便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其中化学耗氧量COD)高达3—8万毫克/升,成为高浓度的有机污染源,排入江河湖后,恶化水质,导致敏感水生物死亡。

其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地下还可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溶解氧减少,使水体发黑、发臭,丧失使用功能,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甚至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

2、空气污染

畜禽粪便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氨气、硫化氢、甲烷等带有酸味、臭蛋味、鱼腥味的刺激性气体,大部分的规模化养殖场周围臭气冲天、蚊蝇成群,对养殖场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挥发到大气中的氨气还可引起酸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在日本的恶臭法中,已确定的8种恶臭物质中,就有6种与畜牧业密切相关。

3、传播人畜共患病

由于畜禽粪便中的污染物含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及孳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源种类增多,菌量增大,病原体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导致人、畜传染病蔓延。

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病有90多种,这些人畜共患病菌的载体主要是畜禽粪便及排泄物。

不少畜禽养殖场与居民稠密区混杂,一旦发生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4、影响社会稳定

日趋严重的畜禽养殖污染导致的投诉日益增多,纠纷不断发生,已成为农村和城市不稳定因素之一,分析畜禽养殖污染日趋严重的原因,一是对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薄弱,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导致畜禽养殖场选址、布局和规模的随意性:

缺乏监督管理的力度,致使90%的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55%以上养殖场连最起码的干分离(粪便与冲洗水分开)污染防治措施都没有采取,80%左右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资。

二是畜禽养殖废渣的综合利用研究、推广不够,养殖业与种植业没有很好结合起来,加之农村耕作方式的变化,农民用化肥代替了农家肥,致使农家肥这个宝贵的资源成了污染源。

2.2.2治理畜禽粪便污染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我国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通过“能环工程”建设,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促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既解决污染问题,又改善土壤质量,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3对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是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我国政府在“2010年远景规划”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中,都将发展生态农业、利用农村能源和保护农村环境放到了重要位置。

畜禽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必须着手开展畜禽粪便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证明,土壤结构破坏、地力下降与水资源、肥源、能源的短缺和失调密切相关,成为“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农业大学孙金世教授提出的“养殖、种植、加工、沼气、肥料”五环产业并举和互补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是实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两大战略目标,促进农业走向产业化,并获得增值效益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实施“种、养、加、沼、肥”五环产业并举的关键是变单环技术为组合链条技术,集大成于一体,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质量,合理调整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使一个生产过程中的排泄物(废弃物)转变为另一个生产过程的输入物(原料资源),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无废弃物过程(零排放目标),即废弃物资源化过程。

建立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为单元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即五环产业模式),是以粮食作物生产为基础,养殖业为龙头、沼气能源开发为纽带,有机肥生产为驱动,形成料、肥料、能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带动加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合理安排经济作物生产,从而发展高效农业(主要为设施农业),提高整个体系的综合效益(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效益的高度统一)。

因此,项目单位引用五环产业并举的组合链条技术,以畜禽粪便的污染治理为主要目的,以畜禽粪便的厌氧消化为主要技术一切,以粪便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为效益保障,集环保、能源、资源再利用为一体,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促进牲和能量的循环,形成一个经济、合理、完整、多层次、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系统,促进当地的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4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1、改良土壤,保护水源

全国每年畜禽粪便数量高达几亿吨,粪水几十亿吨,绝大多数就地排入池塘、江河,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项目的实施养活了传统种殖、养殖对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了产品品质,改良了土壤,提高了田地肥力,保护了水源,开辟了生态农业建设新途径。

2、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畜禽粪便虽然是严重污染源,但却又是可开发的宝贵资源。

该项目通过科学的处理加工,使项目区内的畜禽粪便转化为不可缺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既治理了污染又获得了大量的有机肥料用于改良土壤。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粪污的污染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畜禽粪便经过固液分离、厌氧及综合利用等环节的处理,排出液可以达到我国农田灌溉一级排泄标准COD≤200毫克/升,从而使项目区域的污染得到治理,根本上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2.5项目的实施社会效益显著

1、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项目养殖场的良性发展,增强了项目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该项目利用养殖场猪粪生成沼气,一部分供给村民生活使用,改变农村能源结构:

一部分供饲料厂、农业生态园及养殖区的热源、能源,减少煤电用量,降低能源费用,实现以沼气生产车间为核心的物流循环和能源自供系统。

该项目建成后,使项目养殖场的废物得到资源化的综合利用,促进了项目单位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

同时,项目单位具有一定的生猪销售市场,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实现了清洁养殖,为生猪的良性繁育创造了较好的卫生环境,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人畜粪便造成农村的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该项目将人畜粪便实现资源无害化利用,变废为宝,大大改善了农村公共卫生环境,降低了人畜发病率,减少了疫病的传播。

清洁能源的使用,正逐渐引导农民更新传统的生活观念,选择健康文明、清洁卫生的现代新生活。

该项目的实施摆脱了项目区长期以来脏、乱、差的环境,改变了当地农民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村容村貌,是当地农民走向现代文明生活的一个重要台阶。

3、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该项目未来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将形成农村能源产业,由此所需的技术、管理队伍可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事实上,已经有一部分农民参加了沼气池建设和维扩的培训,取得了资格认证,成为技工,开始专门从事这项工作。

这在当前农民工人大最涌入城市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情形下,不失为现阶段除小城镇建设外的另一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所上所述,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成功解决了项目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和广大人民身心健康的问题,变废为宝,废弃物资源化得到有效利用,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同时该项目以示范工程模式,在项目本身取得综合效益的同时,还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整个项目区域的良性发展,促进项目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总之,发展生态农业,搞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促进农业增收、农业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生态市的需要。

因此,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2.3项目建设条件

2.3.1、地形地貌地理环境

***市地处河南省东北隅、黄河中下游,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与山东、河北相邻。

属暖温带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

全市下辖5县2区,85个乡镇,2965个行政村。

面积为42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5万亩,人口35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9.5万人,属典型的平原农区。

2.3.2气象条件

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气候干燥,风沙较大;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降雨减少,冬季少雪多风,学年无极端恶劣天气,适合工农业发展和商品流通交易的需要。

主要气象条件下:

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南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

风速:

年平均风速2.41m/s

瞬时最大风速10米高处23.4M/S

风压:

最大风压10米高处35Kg/M2

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

13.3℃

绝对最高气温:

43.1℃

绝对最低气温:

-20.7℃

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69.8%

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

89%

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

41%

降雨量:

历年平均降雨量612.9mm

年最大降雨量1067.60mm

年最小降雨量330.9mm

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1885.1mm

年最大蒸发量1924mm

年最小蒸发量1541.8mm

日照:

年平均日照2585.2小时

日照率58%

其它:

最大积雪厚度20cm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41cm

2.3.3水文地质

该区域地下水从上到下分为浅层淡水、咸水、深层淡水三种。

浅层淡水底板埋深10-20米,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灌溉回归水,单位涌水量一般大于2.5m/h.m。

深层淡水主要贮存在咸水层以下,水温高、水质好、单井出水量大,底层贮水量好,是全县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对象。

第一开采段底板大约埋深140-160米,矿化度为0.6-0.8g/l,第二开采段的底板埋深大约240-260米,矿化度0.5-0.6g/l,第四开采段的底板埋深在430-470米,径流及坑塘蓄水对周围地下水也有一定的补给。

3、水文

全县卫河、马颊河、永顺沟等10余条,其中除新沟河常年有少量的水以外,其余河道,经常干涸,靠河道引水灌溉的面积剩少,绝大部分土地靠进水灌溉,因而农业生产比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

境内土质有黄壤土、黄粘土、黄沙土、淤土,耕作性能好,肥力较高,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地耐力12~15吨/m2,最大冻土深度0.4米。

4、地震烈度

***县地震烈度为6度。

2.4项目所在地区基本情况

1、***县综合条件

2.3.4***县概况

***县地处***市东北部,与山东、河北相邻。

全县面积为6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224公顷,辖9乡3镇,322个行政村,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属典型的平原农区。

该县紧邻106国道,209省道,大(大庆)-广(广州)高速从县区穿过,大林线(林县至河南省东界)横贯东西。

该县交通便利,贸易较为发达。

***县处于暖温带地区。

年平均气温为12.8~15.5摄氏度;无霜期为190天,年日照累计时数达2300小时,热量丰富,太阳能利用潜力很大,年降水量从北到南大致在600~1200毫米之间,而且多集中在七、八月份,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对农作物生长和发展畜牧养殖、加工业非常有利。

区内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油菜籽、棉花、花生、红薯等。

近几年,全县粮食作物连年丰收,但优质农产品少,收入增长缓慢,整体效益不高,由此,县委、县政府早在几年前就提出:

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发展优质果林,建设药材基地,发展畜牧养殖业,加快建设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提高肉、蛋、奶的生产能力,调整乡镇产业结构,引导其集中布局,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为农村产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因此,***县畜牧养殖业发展迅猛,2001年跃入全省畜牧业生产先进县行列。

 

第三章项目实施单位的基本情况和选址分析

3.1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县*************公司是2008年新设的大型现代化、高科技、生态环保型瘦肉型种猪培育基地,也是畜禽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和复合有机肥料生产基地,是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民营企业,注册资金***万元,目前年总产值450万元。

公司坐落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市***县***,东邻***,北距***一公里。

目前公司设有技术部、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人工授精站五部一站,现有人员65人,其中专业管理技术人员21人,占32.3%,核心群种猪场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都在大学本科学历以上。

根据项目要求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取得合格后方可上岗。

公司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进行校企合作,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把养猪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3.2项目选址

该项目场地位于河南省***市***县城东16公里处(*****************公司)年出栏10万头良种猪场北侧,场区四周为农田,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和蔬菜为主,无任何工厂和矿区,没有任何污染源。

场区四周建有3.5米高围墙,与外界全部隔绝,场区东部为生活和行政办公区,场区西部为生产区,在生产区内由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