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SICRBSIVAPCAUTI的基本概念与预防控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420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SICRBSIVAPCAUTI的基本概念与预防控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SICRBSIVAPCAUTI的基本概念与预防控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SICRBSIVAPCAUTI的基本概念与预防控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SICRBSIVAPCAUTI的基本概念与预防控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SICRBSIVAPCAUTI的基本概念与预防控制.doc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SICRBSIVAPCAUTI的基本概念与预防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SICRBSIVAPCAUTI的基本概念与预防控制.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SICRBSIVAPCAUTI的基本概念与预防控制.doc

【感控知识】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SI、CRBSI、VAP、CAUTI)的基本概念与预防控制

2016-01-08HYYG宏医感控

一、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1.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②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③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2.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②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

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③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3.器官/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②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③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防控制

1.手术前

a.【缩短住院时间,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抵抗力】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b.【正确备皮,避免损伤手术区皮肤】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c.【消毒前先清除手术区皮肤污垢】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合格、有效、适宜的消毒剂消毒手术部位皮肤,消毒范围符合手术要求;

d.【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e.【手术人员要求】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f.【外科手消毒】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2.手术中【关闭手术间门、手卫生与无菌操作、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多于1500ml应追加一剂抗菌药物、手术动作轻柔、有效止血,引流管理合理放置】

①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②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③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④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⑤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⑥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⑦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⑧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3.手术后【手卫生、观察伤口、保持引流通畅等】

①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②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③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④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三、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概念及其主要预防控制措施

VAP:

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包括撤停呼吸机和拔除人工气道导管48h内发生的肺炎。

其主要预防控制措施:

①每天评估呼吸机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尽早脱机或拔管;

②无禁忌症者应将患者头胸部抬高30-45度,并注意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震动排痰;

③应使用含0.1%-0.2%氯已定的消毒剂进行口腔护理,每6-8小时1次;

④在进行与气道相关的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⑤应保持气管切开部位清洁、干燥;

⑥呼吸机管理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并定期更换;

⑦呼吸机外管路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⑧每天评估镇静药使用的必要性,尽早停用。

四、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概念及其预防控制

CRBSI: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1.置管时预防控制措施

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②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

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③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④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⑤采用合格有效的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

⑥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2.置管后预防控制措施:

a.应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b.应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为:

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c.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d.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e.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f.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

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g.导管不宜常规更换,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

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h.应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

五、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概念及其预防控制

CAUTI:

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其预防控制措施:

①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②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③置管时间大于3天者,宜持续夹闭,定时开放;

④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不应常规进行膀胱冲洗;

⑤做好导尿管的日常维护,防止滑脱,保持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

⑥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返流;

⑦长期留置导尿管应定期更换,普通尿管7-10天更换1次,特殊类型导尿管按说明书更换;

⑧采集尿标本做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操作方法针刺抽取尿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