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428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docx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标准化

YC/T398——2011

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

现场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以下简称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实施程序、评价方法及改进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也可适用于烟草商业区域物流中心现场管理。

2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C/T298—2009卷烟工业企业6S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YC/T2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现场管理sitemanagement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标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效率、服务、学习、素养等方法对物流配送中心现场各要素,包括人、设备、工具、辅料、环境、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仓储、分拣配送和提高服平的目的。

3.2

不要物unwanteditem

工作现场不再使用的物品。

[YC/T298—2009,定义3.3]

3.3

定置管理fixationmanagement

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生产和工作现场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现场的最佳固定位置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调整和控制,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活动。

EYC/T298—2009,定义3.4]

3.4

目视管理visualmanagement

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科学方法。

YC/T298—2009,定义3.5

YC/T398—2011

3.5

红牌作战redcardoperations

用红色纸板制作成现场管理问题的提示单,表示警告、危险或不合格,通过增加或减少红牌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

3.6

定点摄影fixed—pointphotography。

在现场发现问题后,从某个固定的角度将现场摄影备案,在完成改善后,再次摄影,以跟踪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

3.7

寻宝活动treasurehunt

在整理阶段后期,找出前期工作中未及时发现的无用物品,或暂时被作业人员藏在某个角落的其他物品,清除因长期无人管理而形成现场管理卫生死角的一种管理方法。

4现场管理方针和目标

4.1现场管理方针及基本要求

物流配送中心应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制定现场管理方针及其规范细则,所制定的现场管理方针应与物流配送中心的宗旨相适应,与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针及目标保持一致,并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方针应包括,但不限于:

a)续改进现场管理规范有效性、适宜性的承诺;’

b)提供制定和评审现场管理目标的框架;

d)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承诺;

e)对降低物流成本费用、提高物流运行效率的承诺;

f)对保证人员、卷烟、设备等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承诺。

制定的现场管理方针应在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并形成纸介质或电子文档,保证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和外部可以获取;应定期组织评审与持续改进,确保现场管理方针有效和实用。

4.2现场管理目标及基本要求

物流配送中心应根据现场管理主针和管理实际制定现场管理目标,所确定的现场管理目标应可测量,并与现场管理方针保持一致。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目标及基本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

a)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

b)建立在现场管理方针的基础上,其内容尤其是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方面应与现场管理方针保持;

c)应分层面,并与物流配送中心职能层次相适应,以增强现场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评审性,保证现场管理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d)应可测量,对现场管理目标定量和定性检查。

5现场管理要求、程序及方法

5.l现场管理的总要求及程序

5.1·1物流配送中心应建立包括方针、目标、作业指导书、评价、记录等内容的现场管理规范体系。

5.1.2物流配送中心应制定现场管理规范推行方案,确定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要求和时间,并按方案组织实施。

5.1.3物流配送中心应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现场管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持续改进。

5.2现场管理的具体要求、程序及方法

5.2.1整理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5.2.1.1整理的要求

区分“要物”与“不要物”,清除所有可要可不要物品,现场只留下必要数量的必需品。

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a)无使用价值的物品;

b)不使用的物品;

c)造成物流配送、工作不方便的物品;

d)多余包装物、卷烟、办公用品等;

e)占据工作现场重要位置的不需要物品。

5.2.1.2整顿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依据方针和目标,对现场全面诊断;

b)以区域功能确定“要物”与“不要物”;

c)确定现场需要物品及数量;

d)清除不要物;

e)确定员工自我检查的频率;

f)推行组织检查及改进,确保符合整理要求。

5.2.1.3整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确定“要物”与“不要物”的判别标准;

b)定点摄影法;

c)红牌作战法;

d)寻宝活动法;

5.2.2整顿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5.2.2.1整顿的要求

对现场设施、办公用品、物料等进行有效配置及合理布局,每件物品放在它应该放置的地方,一目了,以减少寻找、取放时间和节约空间,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巩固整理成果;

b)确定物品放置的位置和区域;

c)规定物品放置的方法;

d)物品放置可视化。

5.2.2.2整顿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对现场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划分区域;

b)物品分类;

c)确定物品放置的方法,定位、定容、定量放置物品,并标识;

d)确定区域责任人或按物品类别确定责任人;

e)推行组织检查及改进,确保符合整顿要求;

5.2.2.3整顿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区域划线法;

b)地面标识法;

c)定位、定容、定量放置法;

d)形迹管理法;

5.2.3清扫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5.2.3.1清扫的要求

对工作现场的办公设施、机器设备、车辆、工具、地面、墙面等认真清扫,去除灰尘、垃圾、污垢、油污等,并擦刷干净,使工作场所保持整洁。

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a)办公设施;

b)机器设备、工具;

c)车辆;

d)地面、墙面、天花板、门窗;

e)储物柜。

5.2.3.2清扫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确定清扫的对象和责任人、责任区;

b)确定清扫的标准、方法和工具;

c)清除脏污、污染源等;

d)清扫机器设备、办公设施、车辆等;

e)推行组织检查及改进,确保符合清扫要求。

5.2.3.3清扫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区域责任制法;

b)设备点检法;

c)检查表法;

d)劳动竞赛。

5.2.4清洁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5.2.4.1清洁的要求

维护整理、整顿和清扫的工作成果,并使其标准化、制度化和持久化,以保持工作场所的干净整洁、舒适合理。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进一步巩固整理、整顿、清扫成果;

b)确定考评、检查方法;

c)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舒适。

5.2.4.2清洁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全面检查整理、整顿’请扫实施情况;

b)评判整理、整顿、清扫实施彻底程度并改进;

c)制定制度维护整理、整顿、清扫成果;

d)推行组织检查及改进,确保符合清洁要求。

5.2.4.3清洁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注重教育培训,并适合安全、节约、效率、服务、学习和素养;

b)环境彩色化;

c)透明化管理;

d)标准化管理;

e)考核、检查。

5.2.5安全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5.2.5.1安全的要求

为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保证卷烟物流配送连续安全正常进行,以及减少因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物流配送中心应导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清除隐患,杜绝事故苗头,排除险情,预防事故发生。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人的安全;

b)车辆、设备、卷烟等物和信息、资金的安全;

c)环境的安全;

d)安全管理制度。

5.2.5.2安全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制定现场安全作业标准或安全管理制度;

b)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c)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工作;

d)制定应急措施;

e)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痕迹化管理;

f)推行组织检查并改进,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5.2.5.3安全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中心安全管理体系;

b)做好各类安全标识;

c)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安全设施;

d)安全检查。

5.2.6节约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5.2.6.1节约的要求

应根据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对时间、空间、资源等科学合理利用,以发挥其最大作用,不断降低成本费用。

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a)包装物、油墨等物料;

b)设备、工具及办公用品;

c)人力资源;

d)时间、空间;

e)能耗。

5.2.6.2节约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开展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培训,并制定节约方案;

b)依据对标要求制定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及措施;

c)推行组织检查目标完成及措施落实情况,并分析原因;

d)推行组织制定持续改进措施,确保符合节约要求。

5.2.6.3节约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定置管理;

b)检查表法;

c)开展节约竞赛;

d)对标管理;

e)定额管理。

5.2.7效率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运用科学管理方式,不断优化流程,加强现场管理t使机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以提高物流配进中心运行效能。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结舍实际,选取与物流配送中心相适宜的管理方式;

b)不断优化物流配进中心工作流程;

c)及时保养机器设备,使机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d)与节约要求及恬动结合。

5.2.7.2效率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选择科学的管理方式;

b)制定并优化工作流程;

c)推行组织检查并改进,确保符合效率的要求。

5.2.7.3效率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注重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流程;

b)与节约方法结合;

c)开展以Q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

d)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e)定额管理。

5.2.8服务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5.2.8.1服务的要求

物流配送中心应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统一服务形象}应通过质量篡

全管理体系认证;物流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以保证服务质量。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制定服务标准和流程;

b)统一服务形象;

c)开展员工培训教育,提高服务技能;

d)注重顾客抱怨,开展满意度调查。

5.2.8.2服务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建立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服务管理体系,并确立提高服务的目标;

b)统一服务形象;

c)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技能;

d)推行组织检查并改进,确保符合服务要求。

5.2.8.3服务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注重工作流程和细节;

b)开展优质服务竞赛;

c)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

d)注重客户投诉处理。

5.2.9学习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5.2.9.1学习的要求

将现场管理规范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营造团队氛围,激励员工结合岗位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将现场管理规范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加强团队建设;

b)开展劳动竞赛,激励员工敢于迎接各种持挑战;

c)注重培训教育,包括安全、节约、效率、服务和素养等内容,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执行力;

d)注重考核,增强员工学习的动力。

5.2.9.3学习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现场管理规范有机融合;

b)劳动竞赛;

c)考核检查;

d)培训教育,并适用于安全、节约、效率、服务和素养等。

5.2.10素养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5.2.10.1素养的要求

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宣传,使之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出勤方面的素养;

b)人际交往方面的素养;

c)出席会议方面的素养;

d)公务接洽方面的素养;

e)公共场所的行为素养;

f)良好的行为习惯;

g)良好的社会公德。

5.2.10.2素养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制定行为规范;

b)制定仪容与识别标准;

c)组织教育培训;

d)推行组织检查并改进.确保符合素养要求。

5.2.10.3素养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将现场管理规范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b)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c)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6现场管理实施程序及要求

6.1现场管理准备阶段

6.1.1成立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推行组织及监管体系。

6.1.2确定物流配进中心现场管理方针、目标投推行计划。

6.1.3制定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推行实施方案。

推行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

a)成立推行组织,确定实施步骤;

b)制定考核标准,确定奖惩机制;

c)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宣贯到位;

d)建立样板区,为全面开展现场管理摸索经验;

d)考核、检查、评比,发布成果.总结推行经验,持续改进。

6.1.4开展现场管理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

6.1.5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样板区。

6.2现场管理实施阶段

6.2.1物流配送中心现场诊断,查找问题。

6.2.2总结样板区现场管理经验,完善推行方案。

6.2.3全面导人现场管理规范。

6.3现场管理评价阶段

63.1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评价方法

63.1。

1采用现场管理检查表方式评价,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检查项目;

b)检查内容;

c)评价标准;

d)检查结果;

e)评价分析检查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6.3.1.2采用考校指标方式评价,其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将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分成若干部分;

b)根据各部分的重要程度,设置不同指标和分值t制定评价标准;

c)对照标准检查;

d)评价分析检查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6.3.1.3直接将物流配送中心评价纳入单位考核中。

6.3.2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评价内容及标准

6.3.2.1“要物,,与“不要物”的判别标准按照附录A的要求进行。

6.3.2.2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评价内容及标准

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评价内容及标准按照附录B的要求进行,分作业区和非作业区。

作业区包括,但不限于:

a)卷烟仓储区、退回卷烟暂存区、卷烟纸箱存放区、专买罚没卷烟存放区、辅料仓储区;

b)分拣区、分拣卷烟存放区;

c)托盘、周转箱、笼车等存放区;

d)叉车、推车等停放区;

e)维修设备房、配电房、空压设备房、消防设备房等;

f)配送车辆停放区;

g)员工休息区;

h)卫生工具、员工私人物品放置区。

非作业区包括,但不限于:

a)办公室,包括辅楼办公室、信息处理中心和数控机房等

b)会议室、接待室、员工文体活动室、卫生间;

c)食堂、浴室、更衣室;

d)车辆设备检修房;

e)员工停车场;

f)保安室、监控室、值班室。

6.3.2.3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达标评价标准:

a)作业区现场管理达标评价宜为90分以上;

b)非作业区现场管理达标评价宜为85分以上。

6.3.3现场管理评价周期

6.3.3.1定期评价可以接周、月、季度、年度组织。

6.3.3.2不定期评价可以分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层及其二级部门等层面随时组织。

6.3.4公布评价结果及奖惩办法

634.1制定现场管理达标考核和奖惩制度。

63.4.2应根据不同层面组织的评价在不同的范围内公开评价结果。

6.3.4.3按规定和评价结果兑现奖惩,并提出持续改进建议。

7现场管理持续改进的要求、程序及方法

7.1持续改进的要求

物流配邀中心应利用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管理评审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现场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增强满足现场管理要求的能力。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通过现场管理方针的建立与实施,营造激励改进的氪围与环境;

b)确立相应的现场管理目标以明确改进的方向,通过内、外部评审不断寻找改进的机会,并做出适当的改进活动安排;

c)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适用的措施,实现改进;

d)在管理评审中评价改进效果,确定新的改进目标。

7.2持续改进的程序

包括,但不限于:

a)定期组织实施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评审;

b)应根据评审建议制定持续改进的实施计划;

c)监督指导及跟踪持续改进措施的落实及效果;

d)物流配送中心应建立鼓励员工开展优化流程、QC小组活动及其他提高效率的各种创新机制。

7.3持续改进的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

a)管理评审;

b)检查考核;

c)纠正措施;

d)预防措施;

e)QC小组活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要物”与“不要物”的判别表

“要物”与“不要物”的判别表见表A.1

表A.1“要物”与“不要物”的判别表

序号

要物

不要物

1

卷烟(包括仓储卷烟、分拣卷烟、待配送卷烟、残损卷烟及罚没卷烟)

废纸、杂物、油污、灰尘、烟头等

2

正常使用的设备、机器、电气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包括工作台、货架等)

无使用价值的机器、设备及电气装置

3

正常使用的叉车、推车、工作梯

无使用价值的叉车、推车、工作梯等

4

正常使用的周转箱、托盘、笼车(箱)、捆扎带

无使用价值的周转箱、托盘、笼车(箱)、捆扎带

5

正常使用的工具、零配件

无使用价值的工具、零配件

6

正常使用的办公桌、椅、文件柜及储物柜

无使用价值的办公桌、椅、文件柜及储物柜

7

尚有使用价值的消耗品、辅料

无使用价值的消耗品、辅料

8

正常使用的卫生清洁设备、用品

无使用价值的卫生清洁设备、用品

9

车辆上必需配备的备用轮胎、维修工具、灭火器及清洁用具

无使用价值的车辆轮胎、过期灭火器材

10

正常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无使用价值的劳动防护用品

11

正常使用的办公用品、文具

无使用价值的办公用品、文具

12

正常使用的宣传标语、展板、管理看板

无使用价值的宣传标语、展板、管理看板

13

有用的记录、报表、文件、资料、书报杂志

无使用价值的记录、报表、资料、书报杂志,超过保管期的文件

14

正常使用的食堂用具

食堂废旧用品

15

其他必要的私人物品

无用的私人物品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评价表

B.1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作业区现场管理评价表B.1

表B.1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作业区现场管理评价表

评价项目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规则

规定得分

得分

整理

1.1

确定“要物”与“不要物”的判别标准

未确定标准扣1分

8分

1.2

根据管理方针和目标,对现场进行全面诊断,并记录诊断结果和提出改进建议

未现场诊断扣1分,诊断无记录扣0.5分

1.3

以作业区功能确定各区域的必要物及数量

一个区域未确定必要物及数量扣0.5分

1.4

清除不要物

一个区域有不要物扣0.5分

1.5

检查整理实施情况,并明确整改期限和复检日期

一个区域未开展整理扣1分,一个区域未按要求整理扣0.5分

1.6

检查整理不到位的整改情况

一项整改未达到要求扣0.5分

整顿

2.1

作业区应按功能划分区域,并划线区分各区域,且标识清晰

一个区域未划线或标识不清扣0.5分

12分

2.2

确定各区域责任人

一个区域未确定责任人扣0.5分

2.3

按区域对物品分类

一个区域未按要求对物品分类扣0.5分

2.4

确定物品放置的区域和位置,并标识清晰

一件物品未定置摆放或标识不清扣0.5分

2.5

确定物品放置的方法

一件物品没有按规定的方法放置扣0.5分

2.6

检查整顿实施情况,记录检查结果和改进建议,并明确整改期限和复检日期

未实施检查或无记录扣1分,记录不全扣0.5分

2.7

检查整顿不到位的整改情况

一项整改未达到要求扣0.5分

清扫

3.1

确定各区域清扫的责任人\频率

一个区域未确定责任人或频率扣0.5分

8分

3.2

确定清扫的标准、方法和工具

一个区域未确立清扫的标准、方法或工具扣0.5分

3.3

车辆、机器设备、工作台、办公桌椅、货架等定期清扫、擦拭

一处不符合清扫要求扣0.5分

表B.1(续)

评价项目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规则

规定得分

得分

清扫

3.4

门窗、地面、墙面、天花板等定期清扫

一处不符合清扫要求扣0.5分

8分

3.5

作业结束后应清扫作业现场,整理好各类物品

一处未清扫或未按要求收拾扣0.5分

3.6

纸箱、剩余包装薄膜等及时清理

一个项未及时清理扣0.5分

3.7

垃圾、废弃物等及时清理

一个项未及时清理扣0.5分

3.8

及时清除脏污、污染源等

一个项未及时清理扣0.5分

3.9

公布栏、看板等定期清理

一个项未及时清理扣0.5分

3.10

长期放置的设备、材料等须加盖防尘设施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清洁

4.1

全面检查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彻底程度,并记录

未开展检查或无记录扣1分

10分

4.2

制定维护整理、整顿、清扫成果的相关制度

未制定制度扣1分

4.3

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

一项制度未落实扣0.5分

安全

5.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现场安全管理作业标准

无安全制度或标准扣1分,制度不全扣0.5分

12分

5.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未制定安全培训计划扣1分,未按计划组织安全培训,少一次扣0.5分

5.3

隔离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并做好标识

一件未隔离,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扣0.5分

5.4

消防设备定位放置,取放方便,标识醒目,定期检查

一处未定位放置或标识不清楚扣0.5分

5.5

不得带火种进入作业区

违者一人次扣1分

5.6

电源线排列整齐,用电设备安全标识清晰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5.7

危险部位注明“危险!

请勿靠近”等字样或标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表B.1(续)

评价项目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规则

规定得分

得分

安全

5.8

应急灯等各类安全预警、报警设施有效,并标识清晰

一处不符合要求或标识不清扣0.5分

12分

5.9

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

无预防措施或应急预案扣1分

5.10

正确操作各种机器设备、工装夹具、车辆

一人次未按要求操作扣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