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快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4736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邦快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联邦快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联邦快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联邦快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联邦快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联邦快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联邦快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联邦快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联邦快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联邦快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联邦快递.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联邦快递.doc

《联邦快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邦快递.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联邦快递.doc

题目:

联邦快递(FedEx)行业竞争及STP分析

目录

一、联邦快递(FedEx)简介 1

二、联邦快递(FedEx)在华发展历程 2

三、中国快递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2

(一)一般环境分析 2

1、政治环境 2

2、经济环境 3

3、技术环境 3

(二)产业环境分析 3

1、现有竞争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分析 3

2、产品差异分析 3

3、退出障碍和转移成本分析 3

4、主要的竞争对手 4

四、联邦物流服务市场细分及定位策划 4

1、联邦快递在中国市场定位策略 4

2、运用市场定位理论分析联邦快递在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5

五、联邦快递SWOT分析 6

(一)优势分析 6

1、速度优势 6

2、服务优势 6

3、协同优势 6

4、提供个性化服务 6

5、科技领先理念——IT技术战略 6

6、重视品牌培养 6

7、员工激励机制 7

(二)劣势分析 7

1、产品定价普遍偏高 7

2、在华网络铺设仍需加强 7

(三)SWOT分析 8

六、公司战略及其选择 8

1、多元化战略 9

2、集中战略 9

I

一、联邦快递(FedEx)简介

联邦(FedExCorp.)成立于1973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功跻身全球快递业巨头,为全球的顾客和企业提供涵盖运输、电子商务和商业运作等一系列的满意服务。

它能够调度一个由48000辆地面交通工具、645架飞机和53500个投递点组成的全球网络系统。

在全球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当天、隔夜或预定时间的文件、包裹和货物的航空快递服务。

每年营业额逾340亿美元,旗下多家公司虽然彼此竞争,但全部归于享誉市场的FedEx品牌统一管理,致力提供综合业务应用方案。

联邦屡次获选为全球最受尊崇和信任的雇主,旗下27.5万多名员工和承办商均以“绝对、正面”的态度,秉持最严格的安全、道德和专业标准,并且以满足客户和社区的需要为本。

集团旗下子公司

FedExExpress(联邦快递)隶属于美国联邦快递集团(FedExCorp.),作为公司的本业(原始业务模型)是集团快递运输业务的中坚力量。

它是全球最大的快递货运公司,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快捷可靠的快递运输服务。

FedExGround是北美第二大的路上承运商,提供针对小型包裹的运输,此外还有FedExHomeDelivery提供的代商家送货上门服务。

FedExFreight是整个美国地区最大的散伙运输公司,提供一日快递和二日快递服务,并可在全美提供重型货物的运输服务。

FedExCustomCritical则提供每周7天、全天24小时的覆盖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等地区户对户的紧急货物速递。

FedExTradeNetwork作为美国最大的海关经纪商为国际贸易提供极大便利,此外还是提供方付费、顾问服务和交易技术等的一站式资源提供者。

二、联邦快递(FedEx)在华发展历程

l1984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开展出口速递服务;

l1996年率先运用自设机队为国内60个城市提供速递服务;

l1999年与天津大田集团成立合资企业,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

l2004年,联邦快递全新中国业务分区总部在上海正式成立;

l2005年3月首开业界第一条从中国大陆直飞欧洲的直航航线;

l2005年9月率先开通中国与印度间的次日达航班;

l2006年,联邦快递和大田集团签署协议,收购大田集团在合资公司——大田-联邦快递快递有限公司中50%的股权,以及大田集团在中国的国内快递网络;

l2007年完成与大田集团的收购交易;

l2008年,在中国和其它9个亚太区市场推出国际经济快递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选择。

还宣布对国内限时服务进行提升,这也是联邦快递在中国市场推出国内限时服务一周年之际的重要举措;

l现服务200多个中国城市,并将其与联邦快递全球网络相连,并拥有近6000名员工。

l2008年8月23日,联邦快递公司N586FE号MD-11型货机降落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三、中国快递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一般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对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此我国出台了很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这对于同是服务业的快递行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但如今,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市场政策法规机制不健全。

随着国际快递巨头的进驻,民营快递企业的增多,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开始出现无序竞争状态。

因此,必须加快完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快递市场的步伐,真正实现中国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

2、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为我国的经济市场注入新鲜跃动的血液。

凭借敏锐的市场预见能力,在上世纪80年代,全球快递四大巨头(DHL、FedEx、UPS、TNT)陆续进驻中国市场,与中国邮政EMS竞争快递市场份额。

随着快递市场的需求扩张,很多民营企业家也决心投资快递行业,其中也不乏明星企业,申通、宅急送等都已在快递市场取得可观份额。

3、技术环境

快递服务不仅仅是传统的物件送达,其科技含量也相当高。

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以降低服务成本,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优化服务结构。

(二)产业环境分析

1、现有竞争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分析

快递服务要求传送速度快,在不同距离上对交通运输工具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对快递公司的实力和规模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根据业务距离不同,快递市场可分为国内快递市场和国际快递市场。

中国的国内快递市场的竞争也由于进入者的增多日趋白热化。

他们占据国内80%的同城快递服务以及60%的跨省快递。

TNT在中国的服务网络已覆盖500多个城市,拥有25家分支机构;FedEx已在全国220个城市开展业务。

网点的迅速扩张和巨额投资充分展示了外资巨头在国内市场的良苦用心。

但由于国内快递市场尚未完全规范,无序竞争、地方保护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外资一时不会贸然全力出击。

2、产品差异分析

跨国快递公司都拥有明确的送递使命,使顾客增加对其信任程度,由此便与EMS和民营快递拉开差距。

3、退出障碍和转移成本分析

在退出障碍方面,表现较为明显的是经济障碍。

4、主要的竞争对手

跨国快递公司—UPS、DHL、TNT等

Ø国际网络覆盖面广,在国际业务上具有领先优势;

Ø经济实力雄厚,硬件设施完善,技术支持力度大;

Ø服务理念明确,服务时效性高,提供个性化服务;

Ø管理机制科学,员工职业素养高。

UPS(联合包裹)

和联邦一样,同属于美产的UPS也是目前实力雄厚的全球快递巨头之一。

比起联邦,UPS算是快递领域的资深前辈了,有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

全球拥有四十多万员工,服务网络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俗话说:

一山难容二虎。

可见两家企业在争夺当地市场份额时,肯定使出浑身解数来获得更多的利润来源。

在中国快递市场,双方的竞争也没有停止过。

UPS在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起步方式同样选择和本地企业——中外运建立合资企业。

最初的在华发展,UPS显得低调很多,没有耗费过多资本投资网络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是依附于中外运和商业航空公司的物流网络提供快递业务。

当中国进入WTO之后,对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放宽限制,促使UPS扩张在华发展版图。

2004年12月,UPS宣布向中外运支付1亿美元,收购了中外运在“中外运——联合包裹国际快递有限公司”里的50%股权,以及中外运在中国对UPS国际快递业务的代理权。

同时,在网络建设方面UPS也开始加大投资力度,现在,全国120多个城市都能看到道路上忙碌的UPS盾牌标志。

而就在前不久UPS的国际转运中心也在上海浦东机场正式运行了。

面对实力相当的UPS,争取多一分的优势都是很关键的。

因此,联邦必须明确自己的在华战略,是着力地域扩张扩大市场份额,还是更多的完善现有覆盖网下的速递服务用品牌来占领市场。

四、联邦物流服务市场细分及定位策划

1、联邦快递在中国市场定位策略

联邦快递在中国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网络为高端客户提供稳定高效的快递服务,由于运营上的优势,联邦快递得以在新市场中开拓进取进攻性战略。

但是这种进攻性战略在中国市场的收效似乎甚微。

联邦快递在中国主要运输高附加值产品,针对的是需要较高时效性和可靠性的客户。

联邦快递进入中国的时候,他选择了国内资源与网络互补的伙伴合资或合作开发中国市场,而不是自己独资或以自己为主的方式,其原因是中国市场中政府管制较严格。

联邦快递在中国贯彻了自己的一贯战略,以美国的跨国公司为核心目标客户,依赖自己的投入为主的策略,由于发展国际业务的需要,联邦快递的主要网点和口岸都建立在业务量最为密集的地区。

联邦快递始终对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快递服务。

在中国,联邦快递同样采取了这一理念。

自联邦快递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完善网点,大力发展网络建设。

随着中国加入贸易组织,综合速递运输方案的低位将日益重要。

联邦快递的重点目标市场是:

认品牌的用户,这些用户与速递公司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快递公司的忠实用户;走快递服务选择货运时间最短的快递客户,这些客户往往对价格并不敏感但要求时间最短;走空运要求安全性的用户,这些用户往往重视品牌形象。

这也恰好是联邦快递在中国市场的优势,也是中国市场的需求所在。

联邦快递强调的是高质量服务,选择是高质量、高服务路线,不是低价格服务路线。

2、运用市场定位理论分析联邦快递在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使顾客明显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市场定位的关键就是企业为自己的产品寻找相对于竞争企业和产品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一般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价格竞争优势,即在同样的条件下制定相对于竞争者更低价格,这要求企业降低成本。

二是偏好竞争优势,即能提供一定特色来满足客户的特定偏好,要求企业产品形成特色。

联邦快递选择的是后者,它的特色就是高质量的服务、快捷的速度,这也是它的优势所在。

也正是应为高品质的服务,满足客户端各种需求,使联邦快递在中国的市场中形成品牌特色,具有竞争优势。

五、联邦快递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速度优势

联邦的“隔夜送达”口号,既是其经营原则,也是对速递服务的承诺。

联邦的速度优势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庞大的网络体系、巨额的科技投入以及快捷的直航业务。

2、服务优势

联邦快递的优质服务一直是业界值得称道的。

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货运机群及航班,以最快的货单处理方式将货物地送至世界各地,同时先进的及时包裹全球追踪服务帮助顾客提高效率,为其创造加之并在竞争中取得时间优势。

3、协同优势

联邦通过整合同类企业(横向整合)实现其协同优势。

横向整合后联邦的运营效率大幅度提高,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通过这种整合模式,实现技术上、管理上和市场上的协同效应。

4、提供个性化服务

联邦的客户遍及全球,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背景,因此,每个客户所需要的服务也不尽相同。

为此,联邦快递专门设置了FedExService部门,为每位客户度身订制一套切实有效的物流解决方案。

5、科技领先理念——IT技术战略

在物流行业,科技应用已成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联邦快递也充分意识到高新科技应用对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企业运作中处处都体现了科技为先的理念。

6、重视品牌培养

在2006年“中国十大商务品牌”的评选中,联邦快递获得了44%的品牌崇尚度,遥遥领先第二名EMS的19%。

通过设计针对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宣传片,让消费者认识联邦;接着,通过优质的服务传播品牌意识,进而便是客户的认可和赞赏,加之口碑宣传,联邦品牌便自然而然进入百姓心中。

7、员工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二)劣势分析

1、产品定价普遍偏高

目前,联邦在华的发展对象主要是中高端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但是这大大限制了联邦的发展空间。

2、在华网络铺设仍需加强

联邦快递在国内的网络建设速度相对其他三家国际巨头,劣势较为明显。

图表

(一)全球四大快递巨头与中国邮政EMS的网络建设比较

EMS

DHL

TNT

UPS

FedEx

网络覆盖

(全球)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28个国家和地区

235个国家和地区

215个国家和地区

215个国家和地区

网络覆盖

(中国)

2000个城市

600多个城市

500多个城市

330多个城市

200多个城市

外部

要素

内部

要素

优势(S)

A.产品创新能力强,产品类型多元化

B.良好的财务结构

C.强大的技术应用系统

D.独特的企业文化

E.科学的员工管理

劣势(W)

A.相对将高的定价

B.运营成本

机会(O)

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电子商务发展

3.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4.对个性化服务的关注增强

5.品牌知名度

SO战略

A1,2:

用优质服务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同时量身订制个性化服务。

C2:

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建立适于市场需求的信息技术体系。

D5:

独特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力量,通过打造优秀服务团队,提高品牌知名度。

E5:

员工才是财富的真正创造者,科学的员工管理,丰厚的员工福利政策,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良好的业界形象。

WO战略

F1,2,3: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型的消费方式,对快递需求进一步增加,经济合理的定价必然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F4:

个性化服务在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先是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定价调整空间大。

威胁(T)

1.邮政法规的限制

2.网络发展速度

3.本地人才供应

4.本地航空公司进入

ST战略

C7:

快递服务的基础就是广阔的网络覆盖面,将先进技术融入网络覆盖中,将有助于加快网络覆盖速度。

D8:

为弥补本地人才短缺,必须加强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以配合于联邦的在华扩张计划。

WT战略

F8:

加大本地人才培训,用专业的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空间。

G7:

制定经济型服务标准,适当调整价格,在国内市场赢得更多客户,平衡成本支出。

(三)SWOT分析

六、公司战略及其选择

由SWOT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联邦应该主要进行SO战略(集中战略)和ST战略(多元化、一体化战略)。

1、多元化战略

现在,联邦在国内的业务还是以包裹物件速递为主,但作为全面的物流企业,联邦在国内也要重视多元化,提供快递物流方面的多项服务。

在2007年正式完成大田集团国内快递业务的收购,成为在中国运营的全外资公司;2009年就要投入运营的广州白云国际转运中心,也必将促进联邦业务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2、集中战略

成本调整——快递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要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在服务网络建设、生产设备更新、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本。

因此,有效调整成本是企业扩张的必要措施。

在人力资源方面,精简人员不仅有效降低成本开支,同时简化团队组织结构,便于加大业务处理的灵活性。

但是要明确的是,不能一味地削减人员,而忽略了员工情绪,否则失去向心力,企业一样无法继续前进。

在配送环节,对燃油费用的开支使其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低价的燃油供应,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将能有效的控制成本。

在航线权限方面,能在国际航线上实现直航,减少中转数量是降低运输成本的关键因素。

于明年投入使用的广州白云机场—亚太转运中心,将会大大提高货物运转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3、产品服务差别化——满意的服务可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实现企业利润。

提供差别化的服务,才能保证联邦的竞争优势,加快在华的发展速度:

良好的信誉,增加客户的信赖度。

科学的物件管理系统,加快业务处理速度,透明化物件运输过程。

4、加强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联邦也必须将其在美国本部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实力带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来,建设一套完善的信息技术体系。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