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4838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正式芳.ppt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管理,梁权芳,

(一)建立与完善产房接诊制度,提高分诊制度,提高分诊准确性,确保就诊孕妇安全,1.科室有孕妇就诊流程及接诊指引。

2.就诊孕妇需测量生命体征及胎心音(有条件者行胎心监护)。

3.核对孕妇孕期资料(孕周、胎次、妊娠经过、血压、尿蛋白、血/尿糖是否正常,有无合并感染性疾病,是否有规律产检及有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

4.运用四部触诊手法、阴道/肛门检查、检测宫缩频率与强度等方法评估产程进展情况。

5.未进入产程的孕妇离院前需进行详细的就诊指导:

告知孕妇若出现破膜、阴道流血增加、胎动减少、宫缩密度增加等情况需及时就诊。

(二)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上报制度,提高待产孕妇安全感和安全性,1.告知待产孕妇床头呼叫器的使用方法,并将呼叫器放置于待产孕妇随手可及处。

每班当值助产士向待产孕妇作自我介绍。

2.交接班内容:

孕周,产次,合并症,血压、超声波结果,体重,血糖,尿蛋白及目前产程进展情况等(产检中的异常情况要重点交接)。

3.接班者即时听胎心音,检查病历是否完整,实时书写护理文书记录。

4.严密观察,发现以下情况需上报:

(1)产程:

潜伏期大于8h;活跃期2h产程无进展;第二产程超过1h。

正常产程:

第一产程:

临产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11-12小时;经产妇6-8小时)第二产程:

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

不超过2小时;经:

不超过1小时第三产程:

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15分钟内,不超过30分钟,异常产程1)潜伏期延长:

潜伏期大于16小时2)活跃期延长:

大于8小时或初产妇小于1.2cm/h;经产妇小于1.5cm/h3)活跃期停滞:

活跃期宫颈停止扩张达2小时以上4)第二产程延长:

第二产程大于2小时,或经产妇大于1小时5)胎头下降停滞:

减速期后胎头下降停止1小时以上6)滞产:

总产妇大于24小时7)急产:

总产程小于3小时,

(2)待产孕妇:

子宫收缩过强,间隔时间1min,持续时间1min;子宫下段出现压痛,病理性缩复环;阴道大量出血;血尿;BP大于或等于140/90mmHg;P大于或等于100次/min;大于或等于24次/min;T大于或等于38度;自觉头晕、头痛、眼花、呕吐;烦躁不安等。

(3)胎儿:

胎心率120次/min或160次/min;胎动减少或过频;胎心音减速;胎心基线变异性降低或消失;正弦波型;羊水混浊。

(三)严格执行“催产素使用常规”,确保用药安全,1.用药前评估血压、宫缩及胎儿情况(胎心监护)。

行阴道检查(查记录),排除使用催产素的禁忌症。

向待产妇解释用药的目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用药时做好床头双人核对。

可使用输液泵/输液调节器,调节好滴速后才加药,加药后充分摇匀。

并定期检查滴速是否正确。

用药期间需专人看护。

3.由6-8滴/min开始,根据宫缩情况每15-30min调整一次滴数,每次增加不能超过4-8滴/min。

4.用药后密切观察血压、胎心音、宫缩、阴道分泌情况,有条件应持续胎心监护。

如宫缩持续1min以上、出现病理收缩环、胎心率改变、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停滴缩宫素并报告值班医生。

5.使用“催产素静脉滴注观察记录单”并实时记录。

6.使用催产素并发症发生率(%)。

(四)落实减痛分娩措施,减轻待产孕妇疼痛感,1.指导呼吸放松技巧,观察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唇面部麻木等换气过度症状。

2.陪伴分娩。

3.向待产孕妇宣教各种分娩镇痛的方法和利弊,指导孕妇选择合适的阵痛方法。

4.按医嘱使用药物阵痛:

如杜冷丁、安定(估计胎儿在4h之内娩出者慎用)。

5.使用药物镇痛前须告知待产妇该类药物可致头晕;用药前排空膀胱,上床栏防止坠床.用药后4h之内如下床活动应有专人陪伴.,(五)加强产程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产程,1.及时评估产程进展。

(1)评估宫缩及胎心:

潜伏期每2h评估一次,进入活跃期(宫口开3cm)后每30-60min评估一次(有条件者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

(2)肛检/阴道检查:

潜伏期每2-4h一次;活跃期每2h一次。

(3)从规律宫缩开始建立产程图,适时绘制产程图(一般宫口开张2-3cm)。

(4)及时记录破膜时间,观察羊水颜色、气味及有无脐带脱垂。

2.熟悉第二产程的征象(子宫收缩加强;胎先露下降;阴道流出分泌物增多;产妇有排便感,不自主向下屏气;会阴膨胀等)。

3.观察并识别异常产程,及时通知医生:

潜伏期大于8h或活跃期2h产程物进展,胎头下降延续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等。

(六)鼓励待产孕妇及家属参与分娩计划,降低剖宫产率,1.解释分娩前需要配合的各项检查,如标本留取、胎心监护、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等。

2.讲解待产时须注意的事项,如进食易消化、及时排空膀胱、自数胎动。

遇有阴道流血增多、阴道流液、子宫收缩伴便意感时要及时通知助产士。

3.鼓励亲属陪伴分娩,提倡“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服务,与待产及家属共同制定分娩计划。

4.尽可能及时向待产妇及其亲属告知产程进展情况。

(七)规范实施助产技术,确保母婴安全,1.分娩室环境及接产物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定期检测及保养各种设备,如产床、新生儿抢救台、吸痰器、胎儿监护仪、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

2.助产士经过母婴保健技术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

3.接产人员准备接生用物;预热新生儿复苏台;新生儿急救用品的准备与性能检测。

4.接生人员按外科手消毒方法洗手及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5.胎儿娩出前:

(1)产妇采用舒适体位,注意保暖及适当遮盖。

(2)持续胎心监护。

(3)适时保护会阴,避免正常情况下会阴III度裂伤,接生手法正确。

(4)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神志、意识、脸色等情况,关注产妇的主诉。

(5)胎儿娩出前肩后及时使用缩宫素。

6.胎儿娩出后:

(1)评估子宫收缩的情况(子宫底高度、硬度,阴道流血量与色泽)。

(2)胎儿娩出后即于产妇臀下放置聚血盘,准确评估出血量(敷料、纱布类建议采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

(3)确认胎盘胎膜完整性,须有两个人共同检查。

7.接生前后,须两人共清点经阴道接生的器械和敷料数量,并启用“经阴道接生器械敷料清点记录单”记录,确保不发生物品遗留在宫腔及产道内。

(八)建立和规范新生儿处置流程,避免因处置不当而导致的新生儿操损伤,1.产房必须有新生儿抢救需要的设备且处于备用状态。

2.助产士熟悉新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熟练配合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3.高危妊娠产妇或产程进展中胎儿出现窘迫情况,新生儿娩出时须有儿科医生在场协助抢救。

4.准确填写新生儿记录,注意核实产妇的资料入妊娠并发症、合并症。

5.监测阴道分娩新生儿骨折发生率、足月新生儿(阴道分娩)重度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臀丛神经损伤发生率。

(九)正确标识新生儿身份,协助建立亲子关系,1.带腕带及胸卡,同时称呼产妇全名并核对,腕带及胸卡写产妇全名,胸卡写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出生日期与时间。

2.盖新生儿脚印及母亲大拇指印于新生儿纪录单上,足底纹路及足趾数目印应清晰。

3.抱新生儿给母亲仔细看:

确认腕带及胸卡上产妇的姓名无误,新生儿性别及外观有无异常,并告知出生时间、体重、身长。

4.协助进行早吸允、早接触。

1.产后即刻监测产妇生命体征,产后2h内30min监测一次Bp,P,R,观察子宫收缩软硬度、子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膀胱充盈情形及会阴伤口情况,注意产后出血、会阴伤口血肿等。

2.及时更换会阴垫并称体重,准确估计出血量;做好保暖;协助采取舒适体位及进食。

3.转出产房前需记录阴道流血量、会阴伤口状况、是否膀胱过涨等,准确填写“产后(产房)观察记录单”。

并到产后区与护士交班。

(十)加强产后观察,预防产后出血,4.指导及讲解按摩子宫的方法及重要性,教导排空膀胱的重要性,产后6h排尿。

教导注意产褥期卫生,防止产褥期感染。

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教导产妇于产后第一次下床时,需体位适应并找人陪伴,以预防昏倒。

5.监测产科病房产后出血发生率(%)、产房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