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941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7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docx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

——工业化中后期依托旅游促进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引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

上世纪60、70年代,强调比产量(粮食、钢铁),是“农业起家”的年代。

那个年代会抓农业的领导是好领导;

上世纪80、90年代,强调比总量(GDP)和余量(财力),是“工业发家”的年代。

那时会抓工业的领导是好领导;

到21世纪,强调比生活质量、比生态环境,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作用正日趋明显,是“旅游旺家”的年代。

这个年代会抓服务业和旅游业的领导,才是好领导。

回首建国60年,一甲子时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穷二白到百业兴荣,从解决温饱到小康和谐。

这期间中国走出了一条不断摸索前进、持续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

我国以改革开放政策撬动发展之门,在实践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路径,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过渡。

为应对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命题,力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其中,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旅游业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服务人民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

以全国发展为一盘大棋,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其中一颗亮丽的棋子上——地处江苏东南、自古富庶的苏州常熟市。

常熟市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市域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6.64万,外来人员超80万,辖10个镇、1个林场、2个经济开发区、1个服装城、1个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

近年来,常熟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成为江苏省首批跨入“全面小康”的县(市)之一,被评为影响中国改革十大创新城市。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常熟结合自身情况,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成为我国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后期各阶段特征显著的一个典型而精彩的样本。

常熟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选择了适宜而独特的发展之路。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常熟都是一个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

常熟自然条件优越,全境为长江冲积平原和太湖沉积平原,境内河湖交织,土地肥沃,农业保持着较高的生产水平和持续的增长速度,稻米、棉花、桑蚕茧均有良好声誉。

改革开放后,常熟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商品农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进入工业化初期,依靠发展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常熟走上了“苏南模式”的成功之路。

碧溪乡是常熟“苏南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和样本,1984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碧溪乡发展农副工建成新型集镇》的报道,充分肯定了常熟碧溪乡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伟大创举。

1983年碧溪乡工业总产值已超过5000万元,利润576万元,全乡已有90%以上的家庭工兼农、农兼副,改变了吃饭靠种田的状况。

依托工业发展,常熟逐步实现了工业强市,成为全国经济强县。

近年来,常熟又走上了一条依托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常熟之路”。

这些年,常熟先后荣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十强县”、“中国十大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十强目的地”、“中国十大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常熟沙家浜旅游节荣获“十大旅游类节庆”桂冠;蒋巷荣获“中国旅游特色村”称号;尚湖荣获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最佳生态休闲湖泊”称号。

常熟的发展走过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轨迹。

这一现象引起了课题组的好奇与关注:

常熟,一个工业经济如此发达的地方,没有扶贫的急迫性,也尚未出现资源环境的紧迫压力,为什么却如此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呢?

为什么一个旅游资源与周边相比并不具有优势的地方能脱颖而出呢?

常熟市又是如何通过旅游业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的呢?

当我们身临其境,通过眼观耳听、亲身感受,深感之前思索的狭隘性和功利性,发展旅游业不但因为客观形势需要,更是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常熟已经以旅游产业融入社会各个层面,续写了新的诗篇,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不时能感受到惊喜和惊叹:

尚湖的天人合一、昆承湖的还秀于民,尽情洋溢着绿色城市的悠然自得;服装城集聚的是若干个北京的西单、王府井;蒋巷村家家户户别墅楼,绿色农田变身生态家园,一派欣欣向荣呈现出新农村的新面貌,特别是领头人常德盛的大气魄、深谋略、赤子心让我们振奋和钦佩;走进经典沙家浜,这里红色之旅、爱国之旅、民俗之旅、生态之旅集于一身,尤其是那一望无边的芦苇波荡叫人心旷神怡,船行水上,惊起无数鸥鹭,竟还有心喜的鱼儿跃出水面招呼我们;市委书记、市长、乡镇长、市民们对旅游的热爱及在行程度让我们吃惊……在许多不经意的感动中,我们对常熟市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

1、转变发展方式的超前者

常熟的发展之路与国家的发展转变之路契合,是国家发展战略在地方的一个折射,也是自下而上研究宏观政策落实的一个很好的样本。

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直在摸索前进之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转变。

旅游业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后常熟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2009年,市委书记王翔在“旅游活市”推进大会上指出“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常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要“以旅游大发展带动城市产业升级,以旅游竞争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以旅游国际化提高城市开放水平”。

常熟市重视旅游发展,是基于大视野的眼界和思路,是对发展规律的尊重和认同,是超前意识和战略意识的体现。

“工业经济的效益有时只是一时的”,而旅游则可以缓解由发展工业经济带来的环境、经济、社会不良效应,并且能够持续性发展。

面对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常熟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与产业升级、文化复兴、生态建设、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等方面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从二产转向三产,以旅游巩固和提升一二三产”的发展之路。

2、战略支柱产业的落实者

2009年,国发41号文件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

至此,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层面得到确立,发展旅游业也成为现阶段实现经济转型、保障民生和社会和谐的要求。

常熟市,早在“十五”期间已经确立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提出以“旅游强市”的战略目光和创新思路建设综合型、休闲型旅游城市。

“十一五”期间,常熟市进一步明确坚决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晰发展旅游的思路和重点,根据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和旅游业态发展的新趋势,尤其是充分考虑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提出“旅游活市”的战略。

针对“旅游活市”战略,中国旅游报做了专题报道《“旅游活市”战略,给常熟带来什么》,访谈中,常熟市副市长徐永达揭示了“旅游活市”的总体思路和实施经验。

常熟市以一个“活”字阐明了以旅游业带活相关产业、盘活城市经济的目标,是对“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领会和落实。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常熟市发展势头最强、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

3、旅游服务人民的代表者

如果能够亲自到常熟去看一看,大家一定能体会到“生活在常熟的人们是十分幸福的”。

贫穷固然难以幸福,富裕也并非一定拥有幸福。

常熟虽然不是最富裕的县市,却绝对是藏富于民、与民共乐的地方,城市、乡镇、乡村,每个地方都彰显着和谐之风、文明之美。

这些与当地政府“为民服务”的宗旨是密不可分的,政府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旅游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旅游发展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融在一起,是常熟旅游业的特点;发展旅游业体现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民生效益的多重价值理念,是常熟旅游业推行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

在常熟执政者心中,发展旅游首先要使当地人民获得满意,一方面要为居民提供闲暇时间游憩放松的好去处,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旅游促进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

正所谓“能够令常熟人民满意的常熟,才是能够吸引和留住游客的常熟”,“能够让常熟人民致富的旅游,才是值得发展和推崇的旅游”。

常熟市始终秉承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原则,是旅游服务人民需要的代表者。

4、县域经济发展的示范者

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继续推进城市化,尤其是乡村地区城市化,将是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县域经济肩负重要使命。

我国有2862个县,县域是连接大中城市与乡村的有机体,找准县域经济定位和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工业化前期形成的大城市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城市病,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显现,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小城镇建设。

常熟市,无论是发展工业经济,还是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都在不断寻找适宜自身的发展方式,是县域经济高效发展的代表,这是值得其他县市学习和借鉴的。

5、旅游推动转变的实施者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旅游业被赋予重任,旅游业被视作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军、生力军和着力点。

常熟发展旅游业的实践证明:

旅游业堪当重任。

常熟旅游业以改革、创新、科技等推动着消费与投资、一二三次产业、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经济社会环境利益、城乡关系、区域关系协调发展。

(1)实现思路转变,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不断为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新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措施;

(2)拉动旅游消费和旅游投资,形成新的、低污染、可持续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已经成为常熟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

(3)调整产业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8:

58.2:

40.0,第三产业仍然保持较高比例,并且增速快于第二产业,贡献率不断增大;

(4)关注长远发展,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常熟市的各项绿化指标都居全国前列,旅游发展不走短视经济;

(5)以人为本,从关注经济的速度、GDP的产值到更加重视民生需求、生活品质、充分就业、休闲公平等;

(6)旅游业与工农商业实现产业融合,推动第一、二产业转向高效高质、节能减排发展;

(7)协调城乡关系,以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乡村旅游推动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8)重视产品创新,重视科技应用,以互联网、移动信息等现代手段完善数字旅游消费体系;

(9)协调区域关系,一方面借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优势做大基本市场,一方面积极采用多种营销手段打开海内外市场;

(10)培育旅游中坚力量,实践中培训出一批懂旅游、重旅游、会发展旅游的领导干部,并理顺管理体制,形成沙家浜、虞山尚湖、昆承湖、购物城、蒋巷村等一批重要旅游企业。

常熟的发展受益于其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精神。

本研究报告着眼于常熟之路的两重内涵,也就是两条线索:

一是常熟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走上“旅游之路”的产业演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二是常熟发展旅游业的举措,以旅游业切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做法、成效与经验总结。

我们认为,常熟,作为旅游大业中的一团“星星之火”,在繁荣自身的同时,也将为其他地区旅游发展点亮前程!

一、旅游之路:

解放思想、转变方式的新思路

“常熟之路”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这是我们研究的依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央统筹全局的大方向,地方经济、各行各业该如何具体落实呢?

旅游业已被公认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口、先行军和生力军。

(一)旅游业与转变发展方式的互动效应

1、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经济发展始终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但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内外经济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要想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将会面临很大困难。

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规模比世界上现有的56个高收入国家的全部人口之和还要多出3亿多,如此规模的人口进行现代化,相当于把过去一两百年来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重演一次。

而我们既不具备他们早期发展所具有的相对宽松的国内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也不可能像他们那样通过开拓殖民地掠夺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源。

恰逢我国的现代化正赶上世界范围新一轮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使我们面对的资源环境挑战更加严峻。

转变发展方式实质在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因此,必须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十二五”或稍长一段时间里,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9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并把“调结构、促消费”确立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胡总书记一连用了50个“加快”,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2、旅游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先行军、生力军和着力点

未来十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把转变发展方式确定为工作的主线。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系列新的突破口。

而旅游恰恰因其特殊的战略性,面临新的历史性选择——能够也应该成为国家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技术进步和资源约束推动国际竞争从传统生产要素的范畴向知识、文化价值和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消费结构升级和文化功能扩张促使国际产业结构日益向文化与高新技术相融合的现代服务业转型;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人们对文化内容消费、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大大增加,催生了文化经济和体验经济的迅速崛起。

日本提出“旅游观光立国”的口号,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以文化休闲服务经济为先导的第三产业已占其GDP的80%左右,世界其他各国也大多把文化休闲和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加以培育和发展。

旅游产业作为适应当代世界产业发展趋势而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兴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其主要特点:

一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文化内容和体验消费的特点。

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二是具有“绿色产业”的鲜明特征。

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家战略。

三是具有就业容量大与拉动内需效果显著的特点。

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增长,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难度大的基本国情特点。

四是具有覆盖面宽、产业链条长的特点。

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带动服务业和相关产业成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国各地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旅游业能够成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先行军、生力军和突破口。

发展过程中,旅游业自身也要克服行业内规模不大、素质不强、产品不精、体系不全、体制不顺等问题,实现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以更好的发挥出“活化剂”的作用。

3、旅游业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表现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宽、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以及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功能和重要作用,对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010年8月,中国旅游报《旅游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分析了“加快发展旅游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者的契合关系:

(1)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的内涵。

现代旅游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旅游业是最早对外开放、并与国际接轨的产业之一,是在现代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型服务业;同时,旅游业本身的产业特征,适应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趋势。

(2)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从单项指标向多元目标转变”的内涵。

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将在促进GDP增长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有助于经济社会多元发展目标的实现。

(3)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从重增长速度向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的内涵。

旅游业不仅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更是“综合效益好”、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

现代旅游业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超过石油、汽车、钢铁,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同时越来越走上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运行质量和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

(4)旅游业统筹作用突出,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从重传统城市工业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的内涵。

如何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大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旅游业广泛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很好地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选择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从忽视资源环境保护向建设两型社会转变”的内涵。

(二)旅游业发展顺应产业演进规律

1、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

(1)配第定律。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描述过这样的现象:

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

威廉•配第对各产业收入不同的描述,揭示了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规律性,被后人称之为配第定律。

(2)配第—克拉克定理。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通过统计分析,指出: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逐步减小,第二三产业逐渐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克拉克定理”。

(3)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20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结合国民收入对产业结构演进进一步探讨,把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深入到研究三次产业国民收入的比例,从而把产业结构的演变的动因分析推进了一大步。

按时间序列分析,库兹涅茨得到的结论:

①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②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③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差不多在所有国家中都呈上升的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并不必然地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趋势同步,综合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4)钱纳里的“标准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较研究考察了以工业化为主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构造出具有一般意义的“标准结构”,即根据国内人均生产总值水平,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6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初级产品生产阶段(或称农业经济阶段);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第三阶段为发达经济阶段。

(5)霍夫曼定理。

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通过对当时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霍夫曼比例是指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他将国家(区域)的工业化水平分为4个阶段。

在工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这时霍夫曼系数为5(±1)。

在工业化进程的第二阶段,虽然消费资料工业生产的规模仍远远大于资本资料工业,但就其发展而言,资本资料工业开始获得了更快的速度,这时霍夫曼系数为2.5(±0.5)。

在工业化进程的第三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已达到了与消费资料工业基本相当的规模,这时霍夫曼系数为1(±0.5)。

在工业化进程的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无论是“配第—克拉克”定理中所归纳的经验规律现象,还是库兹涅茨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进一步探讨,实际上都描述了一个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过程和动因,勾划出产业结构如何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演变的基本框架。

2、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与案例

当前世界上若干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成为产业主导。

这些国家都普遍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完成了从农业到工业到第三产业的过渡过程。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欧美等国家的产业结构成长,基本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的,即受益于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革命,逐步完成工业化;而日、韩、新加坡等国家,作为后起发展的国家,是通过移植先进国家的成熟技术,省略或缩短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实现一种跨越式的结构转换。

城市化依赖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而城市化也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国外城市发展也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美国东北部地区由新英格兰、大西洋沿岸中部、五大湖沿岸等14个州所组成,该地区在20世纪初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与制造业密集区。

进入20世纪60-8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乏力、发展衰退的状况,工业上的增长乏力在城市化上表现为郊区化现象的进一步明显,人口、制造业逐渐从城市迁出。

1985年以后,美国东北部地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带动下,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经济开始复兴。

在制造业外迁的过程中,很多大都市区成功的由制造业中心转变为管理咨询、商务、法律、贸易、旅游等服务业中心,如底特律为汽车业研发中心,芝加哥为会展中心。

产业结构的性质由工业型变为服务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由工业化向“去工业化”的转型。

典型城市产业结构的阶段性变化如下。

(1)纽约。

20世纪60年代之前,一度成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美国制造业中心。

20世纪60年代末,科技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调整和布局,撼动了纽约的制造业中心地位,制造业出现衰退,而第三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1960-1975年间纽约消失了60多万制造业岗位,为了消除制造业衰退对经济的不利影响,纽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960年到1990年,纽约的制造业就业比重从27%下降到约7%,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了20余个百分点,达到90%左右。

20世纪90年代后,纽约的经济转型基本完成,随着制造业的退出,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8年纽约制造业的就业比重降为2.5%;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接近95%。

(2)东京。

第一产业规模很小基本退出;第二产业在20世纪50-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期比重较大,自70-80年代起逐步下降;第三产业从70年代开始较快发展,占比稳步上升并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演进过程。

自2000年以来,东京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直在80%以上,2006年达到86.3%。

(3)香港。

香港的产业发展经历了第二产业快速增长、比重上升,到制造业外移、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演变过程。

第二产业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初)在经济中一直保持30%以上的比重,1985年开始低于30%,到2007年仅占7.7%。

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提高,1985年超过70%,1993年后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