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00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吴江市合力树脂有限公司

车间一、二、三、四工程

 

编制人:

  唐晓莉     职务(称):

  助理工程师  

审批人:

  冀长明      职务(称):

  工程师    

批准人:

  冀长义      职务(称):

 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模板设计

1、±0.00以下模板设计

2、±0.00以上模板设计

3、支撑体系

四、模板加工

五、模板安装与拆除

1、模板安装

2、模板拆除

3、模板维护及维修

4、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六、注意事项

七、模板计算

1、钢筋砼现浇板模板计算

2、钢筋砼梁模板计算

3、钢筋砼柱模板计算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发送的已经会审的本工程施工图纸。

2、车间一、二、三、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模板的安排。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其它有关适用于本工程的技术资料及参考文献。

二、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面积(m2)

总建筑面积

14551.20m2

2

层数

地上

1-3层

3

层高

(m)

地上

11.9M

4

结构

形式

主体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基础结构形式

桩基础

5

结构

断面

尺寸

外墙厚度(mm)

240

内墙厚度(mm)

240

柱断面尺寸(mm)

500×500

梁断面尺寸(mm)

240×850

楼板厚度(mm)

120

6

楼梯结构形式

板式楼梯

三、模板设计

1、±0.00以下模板设计:

(1)垫层模板:

垫层厚度为100mm,垫层模板采用100×100mm方木,沿垫层边线设置方木,方木支撑在基坑壁上。

(2)承台基础、基础梁模板:

底板厚度为200-400mm、侧模全部采用木模,木夹板厚度不小于18mm,木档间距500mm,截面50*100。

(3)柱模板:

柱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制作整体模板,竖楞采用50×100mm方木,方木均经压刨找平,每20cm一道。

柱箍采用100×100mm方木(单面刨光),每400mm一道,最底一层距地面300mm。

其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直接对拼,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支撑采用φ48×3.5mm架子管刚性支撑。

详见下图:

2、±0.000以上模板设计:

(1)柱模板:

柱模板设计同第五大项第1小项中的(3)。

(2)梁、板模板:

1)直梁模板:

A、直梁的底模与侧模均采用18mm厚多层板,主龙骨采用100×100mm@600mm单面刨光方木,次龙骨选用50×100mm@200mm双面刨光方木。

梁侧模、梁底模按图纸尺寸进行现场加工,由塔吊或吊车运至作业而组合拼装。

然后加横楞并利用支撑体系两侧夹紧,在梁h/2处加M14穿墙螺栓@600。

梁节点详见下图。

柱模板立面图

图梁节点

B、梁、柱模板节点处理详见下图:

柱接头节点剖面图梁、柱接头节点平面图

(3)、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为多层板。

踏步侧板两端钉在梯段侧板木档上,靠墙的一端钉在反三角木上,踏木板龙骨采用50mm厚方木。

制作时在梯段侧板内划出踏步形状与尺寸,并在踏步高度线一侧留出踏步侧板厚主定上木档。

3、顶板、梁及支撑体系:

(1)梁、顶板支撑系统为扣件式满堂红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200 mm,水平秆间距为1200mm,本工程梁底采用50厚木板、梁侧模采用18mm厚多层板,侧模用50×100mm间距200mm方木制作通长背楞,100×100mm方木作梁底排木,间距600mm。

(2)对于跨度≥4m梁,按全跨长度2‰进行梁底模起拱,起拱从支模开始时进行(通过U托调整底模各部位标高),而后将侧模和底模连成整体。

距梁端500mm处,在梁模上留设清扫口,待杂物清理干净后,将其堵严。

(3)梁模加固完毕后,即可支设楼板模板。

楼板模板用18mm厚多层板,次楞用50×100mm方木,间距200mm,主龙骨用100×100mm方木,间距为600mm,支撑均采用可调节顶托。

四、模板加工:

(1)模板加工要求:

柱、梁的模板加工必须满足截面尺寸,两对角线误差小于1mm,尺寸过大的模板需进行刨边,否则禁止使用。

次龙骨必须双面刨光,主龙骨至少要单面刨光。

翘曲、变形的方木不得作为龙骨使用。

(2)模板加工管理: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周转使用的多层板。

如果有飞边,破损模板必须切掉破损部分,然后刷封边漆加以利用。

五、模板安装与拆除

1、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

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2)±0.000以下模板安装要求:

①底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求:

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底板模板安装,侧模全部采用木模,木夹板厚度不小于18mm,木档间距500mm,截面50*100。

高度=底模板+100mm,模板固定要牢固,并用钢丝绳将模板拉在底板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模板上浮。

②柱模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A、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脚手架→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设支撑→固定柱模→验收→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模板。

B、技术要点:

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直接对拼,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③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A、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按标高铺梁底模板→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梁两侧模板→调整模板。

B技术要点: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起拱0.3%),并注意梁的侧模包住底模,下面龙骨包住侧模。

(3)±0.000以上模板安装要求:

①梁、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梁、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同上文。

②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A、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红”扣件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B、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起拱0.3%),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2、模板的拆除:

(1)柱模板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先纵墙后横墙。

在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后,先松动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与墙体脱开。

脱模困难时,可用撬棍在模板底部撬动,严禁在上口撬动、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模板拆除时要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拆除下的模板及时清理模板及衬模上的残渣,全面检查和维修做好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保证使用质量。

(2)顶板模板拆除:

顶板模板拆除参考每层每段顶板混凝土同条件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跨度均在2m以下,强度达到50%即可拆除,跨度大于8m的顶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强度后方可拆除外,其余顶板、梁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强度后方可拆除。

拆顶板模板时从房间一端开始,防止坠落人或物造成质量事故。

顶板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顶板模板,不能硬撬模板接缝处,以防损坏多层板。

拆除的多层板、龙骨及扣件架要码放整齐,并注意不要集中堆料。

拆掉的钉子要回收再利用,在作业面清理干净,以防扎脚伤人。

3、模板的维护及维修

(1)模板使用注意事项: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已安装好的模板和其他硬物;大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兜挂钢筋。

用撬棍调整大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模板下口海绵条。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时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拆模时要注意对成品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2)多层板维修:

覆膜多层板运输堆放防止雨淋水浸;覆膜多层板严禁与硬物碰撞、撬棍敲打、钢筋在上拖拉、振捣器振捣、任意抛掷等现象,以保证板面覆膜不受损坏;切割或钻孔后的模板侧边要涂刷,防止水浸后引起覆膜多层板起层和变形;覆膜多层模板使用后应及时用清洁剂清理,严禁用竖硬物敲刮板面及裁口方木阳角;对操作面的模板要及时维修,当板面有划痕、碰伤或其他轻轻缺陷时,应用专用腻子嵌平、磨平,并刷BD-01环氧木模保护剂,多层板一般周转次数为6次,当拆下的模板四周破坏,四边板开裂分层时,将模板破损部分切掉四周刷封边漆,然后重复利用。

4、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基础轴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2

柱、墙、梁轴线位移

3

尺量检查

3

标高

±2、-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4

基础截面尺寸

±10

尺量检查

5

柱、墙、梁截面尺寸

+2、-5

尺量检查

6

每层垂直度

3

线垂或2m托线板检查

7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8

表面平整度

3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9

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检查

10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检查

11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移

2

拉线尺量检查

12

预埋螺栓外漏长度

+10、0

拉线尺量检查

13

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移

10

拉线尺量检查

14

预留洞口截面内部尺寸

+10、0

拉线尺量检查

六、注意事项:

1、一般要求:

(1)模板上架设电线和使用电动工具采用36V的低压电源。

(2)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内或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3)装拆施工时,上下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或抛掷。

(4)设防雷击措施。

(5)安装墙柱模板时,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6)预拼装模板的安装,边就位、边校正、边安设连接件,并加设临时支撑稳固。

(7)拆除承重模板,设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块塌落。

(8)安装整块柱模板,不得将柱子钢筋代替临时支撑。

(9)吊装模板时,必须在模板就位并连接牢固后,方可脱钩,并严格遵守吊装机械使用安全有关规定。

(10)拆除模板时由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操作人员佩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拆模间歇时,将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11)拆模起吊前,复查拆墙螺栓是否拆净,再确定无遗漏且模板与墙体安全脱离方可吊起。

(12)雨、雪及五级大风等天气情况下禁止施工。

(13)基础模板安装时,先检查基坑土壁、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滑坡、塌方危险时,必须先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

(14)操作人员上下基坑要设扶梯。

基坑上口边缘1m以内不允许堆放模板构件和材料,模板支护在护壁上时,必须在支点上加垫板。

(15)模板放置时不得压有电线、气焊管线等。

(16)清理模板和涂刷大模板隔离剂时,必须将模板支撑牢固,两板中间保持不少于60cm的走道。

(17)模板拆除时严禁使用大杠或重锤敲击。

拆除后的模板及时清理混凝土渣块。

由专人负责校对模板几何尺寸,偏差过大及时修理。

(18)板、梁保证三层支撑,且支撑点在同一位置。

七、模板计算:

一)钢筋砼现浇板

1、楼板标准荷载为:

楼板模板自重:

0.30KN/m2

楼板混凝土自重:

24×0.12=2.88KN/m2

楼板钢筋自重:

1.1×0.12=0.132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2.5KN/m2

(集中)2.5KN/m2

q1=[(0.3+2.88+0.132)×1.2+2.5×1.2]×0.95=7.173KN/m

q2=(0.3+2.88+0.132)×1.2×0.95=4.323KN/m

q3=(0.3+2.88+0.132)×0.095=3.602KN/m

2、强度计算:

计算简图:

(按四跨等跨连续梁计算)

均布荷载:

M中=0.077q112=0.077×7.173×0.32=0.053KN·m

M中=0.077q112+1/4PI=0.077×4.323×0.32

+1/4×0.098×0.3=0.105KN·m

取两者中较大者,即Mmax=0.105KN·m

w=bh2/w=0.105×106÷51300=2.07N/mm2<fm=60N/mm2

符合要求。

3、刚度验算:

木模板的弹性模量为:

E=10000N/mm2

惯性距为:

I=bh3/12=461700mm4

ω=q3l4/384EI=3.602×3004÷(384×104×461700)

=0.016mm<300/400=0.75mm

符合要求。

4、支承木楞的计算:

木楞按间距300计算,I=1200mm,采用的是60×80方木,则最不利情况为:

计算简图:

(1)q1=[(0.3+2.88+0.132)×1.2+2.5×1.2]×0.3=2.265KN/m

q2=(0.3+2.88+0.132)×1.2×0.3=1.365KN/m

q3=(0.3+2.88+0.132)×0.3=1.138KN/m

设计集中荷载为:

p=2.5×0.3×1.2×1.0=0.9KN

(2)强度计算:

M均=q112/8=2.265×1.22/8=0.445KN·m

M集=q112/8+PI/4=1.365×1.22/8

+1.05×1.2/4=0.571KN·m

w=b·h2/6=60×802/6=64000mm3

I=b·h3/12=60×803/12=2560000mm4

E=10000N/mm2

σ=Mmax/w=0.571×106/64000=8.92N/mm2<fm=13N/mm2

符合要求。

(3)刚度计算:

ω=q3l4/384EI=1.144×12004/384×104×256000

=0.25mm<1200/400=3.0mm

符合要求。

5、钢管的水平杆件的验算:

F

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楼板模板自重:

0.30KN/m2

楼板混凝土自重:

24×0.12=2.88KN/m2

楼板钢筋自重:

1.1×0.12=0.132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2.5KN/m2

(集中)2.5KN/m2

q1=(0.3+2.88+0.132)×1.2×1.2=5.49KN/m

q2=0.3+2.88+0.132=3.814KN/m

q=2.5×1.2×1.2=3.15KN/m

设计集中荷载为P=2.5×1.2×0.75×1.4=3.15KN

F静=q1×0.75/2=5.49×0.75/2=2.06KN

F活=P/2=3.15/2=1.575KN

(2)强度计算:

M中=(0.238F静+0.268F活)×0.75

=(0.238×2.106+0.268×1.57)×0.75=0.697KN·m

M支=-(0.286F静+0.321F活)×0.75

=(0.286×2.06+0.321×1.575)×0.75

=-0.837KN·m

w=5.08×103mm3E=206000N/mm2I=121900mm4

σ=M支/w=165N/mm<fm=205n/mm2

符合要求。

(3)刚度计算:

ω=q2l4/384EI=3.814×7504/(384×2.06×105×1.219×105)

=0.13mm<1000/1000=1mm

符合要求。

6、钢管立杆的验算:

立杆的支撑区域面积为:

S=1.2×0.75=0.9m2

每根立杆的承受荷载为:

F=7.673×0.95×0.9=6.56KN

(1)扣件的抗滑移验算:

单个扣件的最大抗滑移力为8KN

F=6.56KN<8KN符合要求。

(2)验算钢管的稳定性:

I0=0.8×1.8=1.44米I=121900mm4A=489mm2

I=(I/A)1/2=15.8mm

λ=I0/I=9.11查表得稳定系数φ=0.614

σ=P/φA=6560/0.614×489=21.85N/mm<fm=205n/mm2

符合要求。

二)、钢筋混凝土的梁模板设计

梁模板采用组合木模板(九夹板、大小横楞)钢管支柱支设,梁模板按简支梁计算。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挑选的截面尺寸为240×850,长6.0米,离地高度为4.2米的梁进行计算。

梁截面:

240×850,大梁方向横木楞间距为250mm,木楞底部横钢管间距为1.0米,竖向钢管立杆间距为800mm,侧模竖向立档间距为300mm,竖档外设横钢管间距500mm,横钢管采用二根φ12对拉螺杆竖向紧扣,间距每800mm设一道。

横木楞截面尺寸为80×60。

木材料的各项系数为:

fc=10N/mm2,FM=13N/mm2,E=9.5×103/mm2。

(1)梁底板验算

①梁底承受标准荷载:

模板自重:

0.24×0.3=0.072KN/m

混凝土自重:

24×0.24×0.85=4.896KN/m

钢筋自重:

1.5×0.24×0.85=0.306KN/m

振动荷载:

2.0×0.24=0.48KN/m

q1=(0.072+4.896+0.306)×1.2+0.48×1.4=7.0008KN/m

q2=7.0008*0.9=6.3KN/m

②强度验算: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按最不利荷载布置,可查得下列系数:

KM=-0.121;KV=-0.620;KW=0.967

Mmax=KMq1I2=-0.121×7.46×0.22=-0.036KN•m

W=bh2/6=300×402/6=80000mm3

σ=Mmax/W=0.024×106/80000=3N/mm2<fM=13N/mm2

符合要求。

③剪应力验算:

V=Kvq1=0.62×7×0.2=0.868KN

τmax=3V/2bh=3×0.868×103/2×200×40

=0.19N/mm2<fv=1.4N/mm2

符合要求。

④刚度验算:

I=bh3/12=300×403/12=1600000mm4

ω=Kwq2I4/100EI=0.967×7.46×2004/100×9×103×1600000

=0.00802<200/720=0.278

符合要求。

(2)侧模强度及刚度验算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e=4.0kN/m2

新现浇砼对模板产生的荷载:

f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v=3m/h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为300C(即t0=4.44h),塌落度为110~150mm

f1=0.22244.441.01.153.0.5

f1=46.7kN/m2

f2=240.8=19.2(kN/m2)

取f=19.2(kN/m2)

q=1.219.2+1.44.0=28.64(kN/m)

M=0.121ql2=0.12128.640.302=0.312(kN·m)

刚度验算:

q=23.04*0.3=6.912kN/m

经验算,底模强度与刚度均满足要求

(3)钢管脚手架承载力验算:

本工程支模架采用482.75mm钢管脚手架,A=4.89cm2;f=215N/mm2

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横向间距0.8m,纵向间距1.2m,脚手架步距h=1.8m。

设步距2~3道。

模板支架沿梁每米长度的荷载:

模板及木楞:

0.5(0.82+0.8)=1.2kN/m

混凝土及钢筋自重:

25.50.2*0.8=4.08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

3.00.8=2.4kN/m

设计荷载q:

q=1.2(a+b)+1.4c=1.2(1.2+4.08)+1.42.4=9.7kN/m

每根钢管立柱的承受荷载为:

N=1.2q=1.29.7=11.64kN。

N=11.64kN<[N]=27.2kN(采用482.75mm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步距h=1.8m)。

故钢管立柱承载力满足要求。

三)、钢筋混凝土柱

矩形柱,净高3.3m,长0.5m,宽0.5m。

每节模板高2.2m,采用分节浇筑砼,分两次浇捣,砼坍落度120mm,每节浇筑高度为2.2m,速度V=2M/h,T=30℃,E=9.5×103N/mm2,模板为18厚九夹板,八六方木楞,竖向木楞间距200mm。

(1)模板计算:

A、荷载计算:

柱模受到的混凝土侧压力为:

F1=0.22×25×200/(30+15)×1×1.15×

=39.755KN/M

F2=γcH=25×2.2=55KN/m2

取较小值F=39.75KN/m2并考虑到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2KN/m2。

总侧压力=39.755×1.2+2×1.4=50.5KN/m2

B、强度验算:

假设计算高度100(mm)按四跨连续梁计算Q=5.050(kn/m)

Km=-0.121Mmax=-0.055KN·mW=5400mm3

最大应力σ=Mmax/W=10.19N/mm2<fm=60N/mm2

符合要求。

C、剪力验算:

Kv=-0.62V=-0.626KN

最大应力ιmax=3V/2bh=0.621N/mm2<fv=1.4N/mm2

符合要求。

D、刚度验算:

Kw=0.967

q2=39.755×0.1=3.976KN/m

I=48600mm4E=9500N/mm2

ω=kwq2S4/100EI=0.967×3.976×2004/100×48600×9500

=0.133mm<200/400=0.5mm

符合要求。

(2)侧模竖档验算:

A、荷载计算:

q1=(39.755×1.2+2×1.4)×0.3=15.15KN/m

q2=39.755×0.3=11.93KN/m

B、强度验算:

Km=-0.121

Mmax=-0.121×15.15×0.2×0.2=-0.0733KN·m

W=64000mm3I=256000mm4E=10000N/mm2

σ=Mmax/W=1.15KN/mm2<13KN/mm2

符合要求。

(3)刚度验算:

Kw=0.967

ω=Kwq2S4/100EI=0.967×11.93×20004/100×25600×10000

=0.07mm<200/400=0.5mm

符合要求。

3、柱箍间距计算

计算长边:

q1=39.755×1.2+2×1.4=50.51KN/m2

q2=39.755=39.755KN/m

(1)强度验算:

假定每块拼板宽为200mm。

侧压力线分布荷载:

q=50.51×0.2=10.10KN/m

S=(9.5×103×200×183/12×4×0.521×10.10)1/3=353mm

根据计算选用柱箍间距S=3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